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天涯岛民·大国国民 ·世界公民
——关于提高公民自身素质、当好国际旅游岛主人翁的思考和建议
林 泽 龙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提高公民素质在海南国际旅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为公民素质建设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最重要、最根本的基础性建设,应将提高公民素质置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各项建设之首,并以此来带动、引领、促进其他各项建设。
本文的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既具有海南特色、又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海南公民素质的基本内涵——同时也是海南公民对自己三重身份的认同:
(一)当好天涯岛民。包括:爱岛爱乡、情系家园的乡土情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开拓进取、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善良淳朴、厚德载物的传统美德。
(二)当好大国国民。包括:把握大势、坚守大节、深明大义、勇担大任、恢弘大气、雍容大度、落落大方。
(三)当好世界公民。包括:世界视野、人类视野的全球意识;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包容意识;学习借鉴、博采众长的开放意识;和谐世界、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本文的第三部分阐述了提高公民素质的主要途径。包括:深入学习,凝聚共识;开展讨论,明确责任;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全民教育,重在养成;加强法制,强化管理。
最后,本文提出: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将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我们就必须使自己成为世界一流的公民。
天涯岛民·大国国民 ·世界公民
——关于提高公民自身素质、当好国际旅游岛主人翁的思考和建议
林 泽 龙
一
建设国际旅游岛,最大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建设国际旅游岛,最根本、最艰巨的任务是什么?
建设国际旅游岛,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又是什么?
上述三个问题都是关系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全局和本质的问题,而这三个问题都有着同一个答案——人的问题,即公民素质和人才的问题。如果说,人才问题只是涉及部分人的特殊性问题,那么,公民素质问题则是关系到全体公民的普遍性问题。建省办经济特区22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初步实践也正在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因此,尽早地从建设国际旅游岛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各项工作中清醒地认识、高度地重视公民素质问题,并及时采取得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国际旅游岛建设才能事半功倍地健康、顺利地发展。反之,如果见景不见人、抓事不“抓”人,国际旅游岛建设便有可能事倍功半,影响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影响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形象。
早在五个世纪以前,德国著名神学家马丁˙路德就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在我国正在迈入现代公民社会的今天,公民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是毋庸置疑的了。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各项建设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建设不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是公民素质的建设——尤其是公民道德的建设、文明修养的提高。因为公民不仅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旅游环境中起支配、决定作用的环境——人文环境的核心。省委书记卫留成同志最近指出:“要把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作为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为游客提供文明开放的人文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将公民素质的提高置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各项建设之首,并以此来带动、引领、促进其他各项建设。
二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公民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大方面。具体到海南这一特定空间、当今时代这一特定时间以及国际旅游岛建设这一特定内涵,海南公民的综合素质应达到怎样的基本要求,并使之既具有海南特色又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呢?我认为,海南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包括“天涯岛民”、“大国国民”和“世界公民”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实际上体现了海南公民对自己三重身份的认同。
(一)当好天涯岛民
当好天涯岛民,这是海南公民对自己身份的地方认同,也是对海南公民素质最基本的要求。
“岛民”本来是海岛公民的简称,纯属对这类居民地理属性的客观称呼。可后来因为对英国(英伦三岛)、日本、韩国等岛屿性、半岛性国家国民属性的分析探讨,而被赋予了带贬义的特定涵义。《牛津大辞典》对“岛民”的诠释是:“岛民的典型特征:与外界无交流,处于隔绝状态:寡言自恃:感情、思维或举止狭隘、有偏见。”一般常用“岛民心态”来形容并非一定居住在海岛却目光短浅、视野狭隘、心胸不广、观念保守、缺乏自信、不思进取、封闭自恋的弱者心态,“岛民”于是成了彻头彻尾的贬义词。将上述这种负面心态定格为“岛民”性格的主流乃至全部,这是不符合客观情况的,也是极不公平的,尤其对于海南岛的居民来说更是这样。因此,必须实事求是地、全面地重新审视、分析“岛民”的性格特征,并对天涯岛民的素质内涵给予正面、积极的定位和评价。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将海南岛的居民称为“天涯岛民”,这是为了更加彰显地处天涯海角的海南岛民与其他岛民不同的个性特质。这里的“天涯岛民”既包括世代居住在海南岛的原住民,也包括先后移居海南岛的移民;既包括海南的常住居民,某种程度上也包括海南的临时居民。
在历史的长河中,海南逐渐成为人类各种文化大聚会、大交融的场所。在这里,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包括南洋文化)交相辉映,汉族文化与黎、苗、回等民族文化水乳交融,本土文化与移民文化融为一体,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各得其所,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并行不悖,再加上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形成的大特区文化,这一切熔铸成了海纳百川、五彩斑斓、独具特色的海南文化,同时也给海南注入了极其强大的的生命力。
作为海南文化主体的天涯岛民,既是海南文化的缔造者、创造者,又是海南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本人获得天涯岛民的身份已近20年。通过长期的观察和体验,我切切实实感受到天涯岛民具有许多长处,而这些长处正体现了天涯岛民的基本素质,也是建设国际旅游岛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的。
1、爱岛爱乡、情系家园的乡土情怀。
对于天涯岛民来说,脚下的这片土地不仅仅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它还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海洋国土,还是得天独厚、环境优良的一片净土;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它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片热土;此外,正如苏东坡所言:“此心安处是我家”,就是说,这片土地还是天涯岛民心灵的家园和乐土。所以,天涯岛民对自己居住的这个宝岛、对自己的故乡(或第二故乡)爱得格外深沉。这种爱岛爱乡、情系家园的乡土情怀,渗透在天涯岛民的遗传基因之中,流淌在天涯岛民比蒙娜丽莎更甜美的笑容之中。
2、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历史上,海南岛长期孤悬海外,远离中原,瘴疠流行,生产力水平低下,历来为罪臣流放之地。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海南岛的先民们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开疆拓土,垦荒种植,逐渐使海南岛成为我国水稻和棉花的发源地之一,纺织技术自春秋至元代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至明代,占城稻良种和高产作物番薯引种成功并向大陆传播,被农史学者称为“中国粮食生产史上的二次革命”。至近代,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有了突破性发展,海南岛作为中国最大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已初具雏形①。尤其是海南的妇女,更是以吃苦耐劳、辛勤劳作、任劳任怨著称,无论是在古代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还是在当代的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她们都将天涯岛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3、开拓进取、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在塑造天涯岛民从容淡定、怡然自得的性格特征的同时,也为天涯岛民展示其开拓进取、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留下了较为广阔的空间。无论是本土良种山兰稻的培植,还是内地良种及先进耕作技术的引进;无论是被誉为“机杼精工、百卉千华”的黎锦、黎裙等纺织工艺的发展,还是这一工艺通过黄道婆向内地的传播;也无论是被史学界称为三大移民潮之一的“下南洋” ②,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都充分体现了天涯岛民开拓进取、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天涯岛民更是在探索有中国特色、海南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在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发展上,迈出了新步伐,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4、善良淳朴、厚德载物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素有善良淳朴、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在海南,这一传统美德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由于历史上海南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战乱和厮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使海南没有产生巨大的两极分化,因而海南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没有内地那么尖锐,形态各异的各种文化之花在海南这片沃土上竞相绽放。这一切,共同构筑了天涯岛民善良淳朴、厚德载物传统美德形成的地理、历史、人文基础。海南人待人诚恳,热情好客,心态平和,不易冲动,不走极端,也不事张扬。海南人说话是柔和的,海南的戏剧、音乐是柔美的,海南的妇女是温柔的,就连海南的地名都爱用“秀英”、“美兰”等女性化的字眼。
(二)当好大国国民
当好大国国民,这是天涯岛民对自己身份的国家认同,体现了天涯岛民的国家归属感,同时也体现了大国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要当好大国国民,首先必须对我们伟大祖国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中国是人口大国,13亿多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国是经济大国,外汇储备全球第一,经济总量世界第三,并且将很快超越日本而跻身世界第二;中国是政治大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有着巨大的国际影响,在地区事务和全球事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国,56个民族构成了一个和睦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民族文明的文明古国,是具有独特文化内涵、文化特色和文化影响的文明大国;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坚持独特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上升最快的大国;中国是成功地阻击了世界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动力并被寄予殷切期望的大国;中国又是发展中的大国,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在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还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总而言之,中国是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文明大国。只有对我们伟大祖国有着全面地、正确的认识,我们才能在树立大国意识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自己的大国国民意识,明确正在和平崛起的文明大国对国民责任和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从思想观念、精神状态、文明素养等方面,努力展示大国国民风范,使自己真正成为当之无愧的大国国民。
1、把握大势。作为文明大国的国民,我们必须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来审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只有从大处着眼,把握大势,才能高屋建瓴,从容应对,而不会因为一些细枝末节的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干扰大方向,影响大格局。
2、坚守大节。人有人格,国有国格。这人格、国格,实际上就是节操、气节,是为人、为国必须坚守的基本准则。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高度重视节操,讲究气节。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荀子的“傀(guī,伟大貌)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孔子的弟子曾参的“临大节而不可夺”,于谦的“名节重泰山”,魏源的“立德、立功、立言、立节,谓之四不朽”,文天祥的“时穷节乃见(同现),一一垂丹青”等,都是流传千百年的气节名言。在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团结等涉及国家核心利益、根本利益的问题上,我们用不着看任何人的脸色,也决不会拿原则作交易,而必须不屈不挠,百折不回,“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3、深明大义。中国历来崇尚仁义。特别是在涉及“义”与“利”的关系时,主张“见利思义”、“以义制利”,而不能“见利忘义”。这方面的古训还有孔子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义以为上”、“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礼记》的“义,利之本也”,《淮南子》的“知(同智)者不以利害义”,以及宋代邵雍的“君子尚义”等。作为文明大国的国民,我们必须深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必要时还要牺牲“小我”之小利,以成就“大我”之大义。
4、勇担大任。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同增)益其所不能。”曾参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宋代大理学家程颐也说:“重担者,须是硬脊梁汉才担得。”作为文明大国、经济大国、政治大国,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推进人类文明发展方面,应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气概,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5、恢宏大气。做人要大气,做堂堂正正的文明大国的国民更要大气。这种大气不是妄自尊大的狂傲之气,更不是称王称霸的霸气,而是光明磊落的“浩然之气”,是“兼善天下”的胸襟,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视野,是“志当存高远”的壮志,是“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是“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气势,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沉毅,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开放心态。
6、雍容大度。泱泱大国,有容乃大。中华民族是一个善良敦厚、雍容大度的民族,历来奉行“君子以厚德载物”、“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大丈夫当容人,勿为人所容”、“量小非君子,德高乃丈夫”、“礼让一寸,得礼一尺”、“见善则谦,有过则改”等古训,具有仁爱厚道的秉性、宽宏大量的气度、以德报怨的胸怀、豁达大度的气量、从善如流的雅量。只要不是恐怖主义、分裂势力以及死硬同中国和中国人民为敌的人,我们都可以捐弃前嫌,同他们友好相处、和谐共存,而不必錙铢必较、睚眦必报,更不应当秋后算帐、假以颜色。
7、落落大方。作为仁义之国、礼仪之邦的文明大国的国民,应当坦坦荡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气质优雅,举止从容,不骄不矜,不卑不亢,镇定自若,宠辱不惊。而这样的落落大方,源于内在的高度自信、自立、自强。正如梁启超所说:“人之能有自信力者,必其气象阔大,其胆识雄远,既注定一目的地,则求必贯达而后已。”苏东坡也说过:“天下有大勇者,卒(同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正是基于这种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同时也基于体育道德,因而在各项国际体育比赛中,我们不仅要为本国选手助威,也要为对手加油、为弱者鼓劲,为一切付出辛勤汗水的选手和工作人员喝彩。
(三)当好世界公民
当好世界公民,这是天涯岛民、大国国民对自己全球角色的世界认同,也是对海南公民素质的较高要求。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指具有或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从法律角度而言,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世界公民”,或者说,没有被世界各国都承认其法律地位的“世界公民”。通常所说的“世界公民”,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性说法,指把自己置于世界体系中、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有时也指由于旅行、求学等种种原因游走于世界各地的人,亦指民间的世界环保、医药卫生等非政府组织。
“世界公民”的概念古已有之。当古希腊斯多亚学派的哲学家最早提出“世界公民”这一概念时,其涵义是:每一个人既是城邦的公民,又是平等的世界公民。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说过,他既不是一个雅典人,也不是一个希腊人,只不过是一个世界公民③。他的弟子、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提卜说过:智者的祖国就是世界。当有人问他是什么国家的人时,他回答道:“我是世界公民。”④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政治家潘恩也说过:“我的祖国是世界,我的宗教是行善。”⑤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每个公民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某一主权国家的公民,同时又是世界公民,即把自己置于世界体系中、具有世界眼光、关心全人类的公共事务和共同命运的人。
作为世界公民,至少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
1、世界视野、人类视野的全球意识。
所谓全球意识,是一种以世界的视野,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来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人与世界、地方与世界、国家与世界的宏观思维方式。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总体上是从以血缘和种族关系为基础的封闭社会逐渐走向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开放社会的过程。在当代,随着知识经济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各国、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联系空前广泛而又密切,各国、各大洲的空间距离也似乎大大缩小,于是地球变成了小小的“地球村”。全人类不分种族和民族,不分地区和国家,都共处一“村”,共为一家。人们的视野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开阔,由地方视野、国家视野走向世界视野、人类视野。
这种世界视野、人类视野的全球意识,要求公民在认知层面上,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环境整体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这一趋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从而以广阔的胸怀和巨大的热情迎接世界、拥抱世界。
这种世界视野、人类视野的全球意识,要求公民在行为实践上,要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置于国际化、全球化的广阔背景之下,把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同全世界的发展、全人类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增强作为世界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同时要正确处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全民族利益与全人类利益的关系,注意防止和克服地方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更加自觉地当好一个称职的、名副其实的世界公民,为全人类造福。
2、文化多元、共生共存的包容意识。
如何正确对待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化,这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称得上“世界公民”的一个重要标准。
作为世界公民,首先要了解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特点及主要成果。要认识到,人类文化既有同一性的一面,也有差异性的一面。在数千年相对封闭、独立的环境及不同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条件下,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逐渐形成了语言、习俗、宗教、价值观等方面的独特个性,即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便导致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也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同时它还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包括文化在内的整个世界日益趋同的今天,人类文化的这种差别不仅不会在短期内消失,而且还会在法律、政策及人们自觉的保护下得以保存和延续。因为它不仅是一个族群维系自身文化血脉的根基所在,也是一个族群永远的精神家园。这种文化差异性、多样性的存在,大大丰富了全人类的文化生活,使得人类文化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独特魅力。人类文化的同一性与多样性,都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作为一个世界公民还要认识到,人类的各种文明,无论其历史的长短、影响的大小,它们都是平等的,因而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搞文化沙文主义。不能将与自己文化不同的其他族群的文化视为“异己”、“另类”而加以拒绝、排斥,更不能大加挞伐、必欲除之而后快,搞文化霸权主义。毫无疑问,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坚守自己文化的“根”,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独特性;然而,与此同时又要强调跨文化理解,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差异,用容忍的态度看待不同。即使对某些族群的生活习惯、喜好禁忌、宗教信仰并不认同,但套用现在一个流行的句式来说,就是:我至死也不会认同你的信仰,但我至死也会尊重、容忍你信仰的自由以及你的文明的生存权。我们要按照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实际上,这种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包容意识,源于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自信。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今天,更需要强化这种民族文化的自信,对世界的多元文化多一些尊重、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
3、学习借鉴、博采众长的开放意识。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更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根本保证。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海南必须扩大开放,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发挥海南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作用,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开放之岛。所以,作为海南岛的世界公民,必须具有强烈的开放意识。
在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长处和优势,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比如俄罗斯人的沉毅、豪放,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德国人的精细、严密,法国人的浪漫情趣,美国人的进取、开放、豁达、包容,印度人的一丝不苟,日本人的顽强坚韧,以及非洲和拉美人的乐观开朗等等。因而,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应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把他们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带入海南,使我们足不出岛便可领略世界各种文化的风采,广泛摄取人类文化的养料,藉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作为世界公民,我们还要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平台,努力促进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此外,还要尽力减少、避免、化解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警惕不良外来文化的入侵,抵制不良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侵蚀,不断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文化环境。
4、和谐世界、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作为世界公民,前面所说的全球意识、包容意识、开放意识等等,归根结底,都要体现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责任意识上。可以说,责任意识是世界公民素质的核心要求。
首先,要共同关注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包括:加强环境保护,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恐怖主义,应对金融危机,关注贫困人口,防止疾病流行,禁止毒品泛滥等,树立起超越地区、超越国家、超越民族、超越意识形态、超越社会制度的以世界为己任的责任意识,履行好一个世界公民应尽的义务。
其次,作为世界公民,既要有一颗热爱世界和平、以一己之心温暖全世界的“世界心”,还要有一份情系世界、兼济天下的“世界情”。当远在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遭遇重大的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气象灾害、洪水灾害等自然灾害时,我们应当感同身受,以适当的方式表达我们的关切,并尽可能施以援手。必要时,还可作为志愿者赶赴灾区,进行救援。
当然,履行世界公民的责任更多地是体现在自己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即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关注身边的环境保护,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友善地对待每一位国内外游客,在极其平凡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展示我们世界公民的世界情怀。
综上所述:广博的知识、博大的胸怀、博爱的情感,这便是我们世界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爱心、包容心、责任心,这便是我们世界公民应当具备的“世界心”。
三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必须狠狠抓住强化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这个根本,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使每一个海南公民都当好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主人翁。为此,必须确立海南公民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海南公民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并采取得力措施,全面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
(一)深入学习,凝聚共识
加强学习,是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项奠基工程,也是提高海南公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必须把建设国际旅游岛同建设学习型社会结合起来,以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发展,促进海南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学习内容上,要着重学习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学习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重要文件的一系列重要决定和实施意见。通过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上述重要文件的精神实质,认识建设国际旅游岛对海南公民素质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明确每个公民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主人翁角色,不断增强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除上述方针政策的学习以外,还要加强公民常识、旅游常识的学习,通过学习,了解海南的基本情况、旅游资源和发展成就,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光辉成就,了解世界地理、世界历史及主要文明大国的常识,了解中外交往中的礼貌、礼仪和礼节。为了便于学习,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组织编写、出版一套“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丛书”。
在学习方式上,要把提高公民自身素质同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等紧密结合起来,同每个公民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将学习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建议省里确定近期某一个月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全民学习月”,并精心组织好全民学习活动,务求取得实效,达到凝聚共识的目的。
(二)开展讨论,明确责任
在全民大学习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提高公民自身素质、当好国际旅游岛的主人翁”、“如何当好天涯岛民、大国国民、世界公民”、“如何通过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做贡献”等问题,展开深入的大讨论。可结合各行各业的实际,将讨论题进一步细化。例如,从业人员可着重讨论如何结合本职工作,强化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家庭成员可着重讨论如何结合家庭生活,强化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全社会可着重讨论如何强化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每个公民如何强化“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通过大学习、大讨论,不断增强每个公民的公民意识,进而增强每个公民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明确自己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主人翁角色,自觉地用天涯岛民、大国国民、世界公民的道德高标严格要求自己。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宣传舆论的受众面广,形式多样,为广大公民所喜闻乐见,对提高公民素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因此,要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引领、激励、鞭策、交流的作用,使宣传舆论工作入脑、入心,营造有利于公民素质提高的社会氛围。
当前,宣传舆论工作应把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关于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重要精神作为重点。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后,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有些单位还没有全面、深入地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还没有全面、正确地把握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基本内容,还没有深入理解“六个定位”的深刻内涵和国家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就匆匆忙忙地联系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使得学习、贯彻中央精神成了争先恐后的一般化表态。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有必要通过宣传舆论阵地,对国务院文件进行认真的解读,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央精神。平面媒体和网络可开辟“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100问”、“提高海南公民素质100问”、“文明礼仪100问”、“海南旅游资源100景”、“海南历史文化名人100人”、“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等栏目,实行“一日一问、一日一答”。还可向广大读者征集问题和解答,吸引广大公民参与,与广大公民互动。建议宣传舆论部门和单位,紧紧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这个中心,发挥各自优势,制定一个近期和中期的宣传规划,使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宣传舆论工作制度化、系列化。
此外,宣传舆论阵地还可配合大学习、大讨论,让广大公民就建设国际旅游岛、提高公民素质等问题发表意见,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评价,实行“一日一例、一日一评”,对文明行为进行褒扬,对不文明陋习进行批评,以形成正确的舆论环境;还应及时总结、交流各地、各单位提高公民素质的成功经验;还可同企业联手,推出“提高公民素质,当好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主人翁”的系列公益广告。各单位、各社区可开辟“提高公民素质,当好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主人翁”宣传专栏,举办各种论坛、沙龙、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朗诵会、故事会、灯谜会等活动,使广大公民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
(四)全民教育,重在养成
公民素质的提高,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更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灵不断升华的过程,因而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特别是公民的自我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己教育自己”应当是公民素质教育的基本形式。这也是公民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公民素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在公民素质教育中,应当充分发挥各群众社团的作用,依靠它们组织开展群众性的互教互学活动,主要包括:选择恰当的教育专题,推选合适的主讲教员,选编实用的教学资料,进行互动式的教学,使公民教育真正成为公民自己教育自己的全民教育。
要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将“提高公民素质,当好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主人翁”的教育,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特区精神、23年红旗不倒的革命精神等教育结合起来,同各种纪念日、节庆活动结合起来,使公民素质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每一个公民。
要充分发挥全体公民的创造性,不断创新公民自我教育的方式方法,用开放的社会实践大课堂取代传统的封闭式小课堂,用公民互教互学的多向交流模式取代单一的“先生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模式,用深入人心、讲求实效的教育活动取代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的教育活动。
对从业人员,特别是公务员以及宾馆、餐饮、商店、景点、交通、旅行社等“窗口”行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进行全员培训,将规范服务行为、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培训的宗旨。对有关礼仪、礼节、礼貌的言行举止,要像培训模特儿一样,进行文明礼仪训练和形体训练。建议省里有关部门尽快组织编写、出版各类培训用的基本教材,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培训活动的需要。
要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英雄模范人物以及教师、家长的示范带头作用,使之成为全体公民的道德高标。
学校是培养合格公民、提高公民素质的基地。要结合教育部颁发的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开展公民素质教育,使他们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小主人翁。
(五)加强法制,强化管理
加强法制是提高公民素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要保障。要将教育与法制结合起来,将奖励与惩处结合起来,将法律保障与制度保障结合起来。对那些触犯刑律、扰乱社会秩序的不法行为,对那些严重背离社会主义道德准则的不文明行为,要分别采用法律的、制度的手段予以惩处,重点抓好旅游市场环境、社会治安环境、城乡卫生环境的综合整治,切实加强对整个国际旅游岛建设社会环境的管理,形成综合治理、强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在加强法制、强化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全体公民的参与、监督作用,做到群防群治,使每个公民都成为旅游市场的督察员、社会治安的协管员、城乡卫生的监察员。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重任不仅落在了各级党政领导的肩上,同时也要靠全体公民积极参与、共同担当。我们每一个海南公民,既是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者,又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受益者。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就是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
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将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我们就必须使自己成为世界一流的公民!
(本文之浓缩稿发表于2010年6月17日《海南日报》理论版)
注释:
① 海南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海南百科全书》,第15-17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12。
② 另两大移民潮是“闯关东”和“走西口”。
③ 引自普卢塔《流放论》。
④ 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亚里斯提卜》第十三章。
⑤ 引自潘恩《人生的权利》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