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关于教育与文化的断想
林泽龙
1 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而民族精神则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消亡了,即使其国家还暂时存在,但这个国家和民族已名存实亡了;而如果一个国家虽然暂时灭亡了,但只要其民族文化的血脉依旧在流淌,其民族精神仍然在支撑着民族的心灵,那么这个民族就还有复兴的希望。这就是亡国不能亡魂、亡魂必然亡国的道理。在教育领域,民族文化是教育内容的主体,而民族精神则是教育的主心骨。教育是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主渠道,是维系和捍卫民族文化特质的主阵地。因此说,教育的改革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
2 文化强国与教育强国
党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中国由文明古国、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此前,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了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这两大战略目标交相辉映,标志着我国已从着重建设经济强国的“硬实力”发展到同时重视建设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的“软实力” ,从而使“硬实力”与“软实力”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文化和教育的双翅必将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带动中华民族腾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学校校园与精神家园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知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带使命感的严肃问题:学校不应当仅仅是学生从事学习的校园,同时也应当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教育就是文化的传承、传播与普及,用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化育人。因此,教师不应当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长,而且应当是儿童和青少年心灵的挚友、精神的导师,引导儿童和青少年弄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等文化归属、文化认同、文化追求的问题。这是学校职能和教育价值的升华。
4 文化与教化
在汉语中,“文化”一词实在是绝妙之至——“文”指内容,“化”指过程,整合在一起,就是以“文”“化”人——“以‘文’”是手段,“化‘人’”是目的。同样,“教化”一词亦妙不可言——“以‘教’”是手段,“化‘人’”是目的。无论是文化还是教化,妙就妙在一个“化”字:通过“文”“教”,通过自“上”而“下”的劝化,使人产生由外至内、由局部至整体、由不自觉到自觉的感化。教师和家长的教不应当是灌、训、逼、压,而应当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出神入化。文化对教育的启迪归结为一个字,就是“化”。
5 奠基与铸魂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点,也是社会建设发展的重点。民生涉及面甚广:惠农乃民生之首,教育乃民生之基,就业乃民生之本,就医乃民生之急,社保乃民生之盾,而文化乃民生之魂。教育与文化结合在一起,做的就是奠基铸魂的工作。忽视教育乃无“基”之谈,忽视文化乃无“魂”之躯。一旦“基”毁“魂”亡,别说民生,恐离亡国灭族之日不远矣!
6 教书匠与文化传人
将教育工作作为谋生手段、作为一项职业、一项事业、一项历史使命,其境界迥异:作为谋生手段者,是为教书匠;作为一项职业者,是为教书先生;作为一项事业者,是为教书育人的教师;而当我们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视为传承、传递、传播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时,我们便使自己升华到最高境界——传递民族文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传承民族精神的文化传人,传播人类文明的文化使者。——这才真正称得上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啊!
7 文(艺)德与师德
党和国家要求文化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其实,社会对师德的期待和要求比文德、艺德更高。因为不少文化工作者并不与其工作的对象直接接触,而教师却是与学生朝夕相处;文化工作者(即使是偶像)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往往只是一时的,而教师对他们的影响却往往是深远的甚至是终身的;文化工作者对孩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兴趣爱好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上,而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全方位的,尤其是为人处世、行为习惯、情感意志等根本方面。因此,教师应当是各行各业中职业道德最高尚的。这就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理。
8 教育自觉与文化自觉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而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则源于教育自觉。这种教育自觉主要表现为对教育在社会进步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教育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教育改革发展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对教育传承民族文化、铸造民族灵魂的历史使命的自觉承担。这种教育自觉既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改革和发展教育的战略决策,也决定了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立足点的高度和视野的广度,决定了我们教育人生的精神境界和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9 学习借鉴与文化自信
近些年来,西方文化倚仗其强大的经济后盾,借助英语、网络、大片、洋节、教育(留学)等载体,正无孔不入地渗入我们的教育领域乃至日常生活。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文化、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文化的“根” ,留住中华民族的“魂”。这种文化自信不仅由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数千年而长盛不衰的古老文明,而且源于其向心聚集的巨大凝聚力、海纳百川的博大包容力和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以及正大步迈向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前景。
10 教育改革与文化自强
与西方文化大举进入中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出国留学大军正以低龄化、家庭化(陪读)的趋势大举迈出国门。出国留学热的动机是多方面的,但毋庸讳言,不满于扼杀个性的教育理念和抑制创新的教育体制机制乃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不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其后果不仅是大量优秀人才或潜在人才及巨额外汇外流,而且必将严重影响民族素质的提高,长此以往还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造成深层次的消极影响。因此,要实现文化自强,首先要实现教育自强;而要实现教育自强,就必须刻不容缓地深化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
11 物质丰富与精神空虚
党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重申了“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联系“七一”讲话提到的执政党所面临的“精神懈怠的危险” ,看来精神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警觉和重视。特别是当物质相对丰富可精神却走向空虚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物质丰富并非必然导致精神充实;同时,精神空虚并非仅仅用知识就能加以填充的,只有靠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才能支撑起精神的大厦。因此对于教育工作来说,解决青少年精神空虚的问题不能单靠“教书” ,而应重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兴国之魂来“育人” 。
12 文化规律与教育规律(上)
从十七大报告到“七一”讲话,从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到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始终贯穿着一根思想红线: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决定》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 ,而《纲要》则要求“遵循教育规律”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在于尊重规律、遵循规律。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决策中,违背规律的现象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不少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不懂教育规律、也不尊重教育规律,这就导致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决策的种种失误,影响了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受教育者的成长发展,甚至导致教育发展战略的失策和失衡,其危害不可小觑。
13文化规律与教育规律(中)
有人曾对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做过问卷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基本上不知道教育规律的约占四成,近半的回答仅部分正确,而回答得比较准确的仅一成左右。所谓比较准确的回答,就是当前教育理论界大致形成的基本共识(具体表述不尽相同):教育必然受经济和社会发展制约,并能动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教育必然受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并能动地为受教育者身心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服务。至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则包括:身心发展的整体性、阶段性、顺序性、渐进性、不均衡性和个别差异性等。
14 文化规律与教育规律(下)
鉴于我国不少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不懂得或不熟悉教育规律的现实状况,完全有必要进行一次全国范围的持久深入的教育规律再学习(对有些人来说可能还是启蒙教育)。通过学习,不仅懂得教育规律,而且能联系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决策实际,找出违背教育规律的具体表现,分析其造成的危害,充分认识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用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教育规律意识,增强遵循教育规律的自觉性。——这也是一种文化自觉,并且是深层次、根本性的文化自觉。
15 文化权益与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和国家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与此同时,又将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作为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无论是保障文化权益还是促进教育公平,关键在于扶持弱势群体(又称困难群体)。就教育而言,关键又在于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在入学机会、就学条件、成就学业机会三个方面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即就学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我们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最终就要看弱势群体满意不满意。
16 含金量与文化含量
说到教育对社会的作用与贡献,一般都是说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这种说法没错,但不全面。因为这种说法只强调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却未强调教育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文化支撑的文化功能。人们只重视教育经济学,却不怎么重视教育文化学;在计算教育投入的回报时往往只看到各层次受教育程度的“含金量”,却少有人重视教育的“文化含量”。用文化的视角审视教育,我们将会对教育的本质、功能、作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等有许多新的认识、新的发现。
17 抽象化与标准化
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有明确而又具体的国家质量标准,唯独作为国家主体的公民,并且是作为决定其他所有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的人,却仅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应为生理心理素质)”这一笼统的抽象化要求,而没有明确具体的质量标准。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权威人士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素质标准体系,然后由教育部门将这一标准体系的要求分解到国民教育各个学段和各门学科。当然,这一标准体系应繁简适度,不可能细化得像标准化考试和标准化生产那样。
18 建设者与接班人
关于培养目标,针对封建社会培养压迫者和剥削者的实际情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提法是培养劳动者;根据阶级斗争和国际共运需要,六七十年代的提法是培养接班人;七八十年代提的是培养建设者;九十年代以来提的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每一种提法都体现了当时时代的需要,具有鲜明的主流文化色彩。窃以为,现代社会的主体是公民,现代教育应当责无旁贷地培养具有强烈公民意识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的现代公民。但愿“公民”一词能早日从宪法进入教育方针,成为培养目标的中心词。
19 大国国民与世界公民
当中国已成为经济大国、政治大国并立志建设文化强国时,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是否已经做好培养大国国民和世界公民的准备?培养大国国民,就要培养学生对自己身份的国家认同感、国家归属感,具备作为大国国民的基本要求:把握大势,坚守大节,深明大义,勇担大任,恢宏大气,雍容大度,落落大方。培养世界公民,就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全球角色的认同,具有世界视野和全球意识,学习借鉴、博采众长的开放意识,文化多元、共生共存的包容意识,和谐世界、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20 有文化与没文明
“文化”与“文明”有时是同义语,有时是近义词,而有时却可能相去甚远(因为二者都是多义词)。比如说,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其受教育程度与文明程度本应成正比。然而实际情况却不竟然,有文化、不文明的事例屡见不鲜。君不见,假论证、假鉴定、乱收费、伪造学历、骗取荣誉、体罚学生、捉刀代写论文、剽窃他人成果等不文明现象可以说是举不胜举。事实说明,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文明。不文明的文化人真个是斯文扫地啊!
21 文化外衣与文化底蕴
现在什么乌七八糟的东西都俨然成了文化,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文明的大雅之堂,有的甚至渗进了校园、钻进了课堂。实际上,这些东西不过是经过了一番包装,披上了“文化”的外衣;有的甚至完全是赤裸裸的汉奸、妓女之流,却硬要贴上“汉奸文化”、“妓女文化”的标签。这本身就是对文化的强奸。对此,我们必须在撕去其“文化”外衣、拔掉其“文化”标签的同时,努力增强师生和学校的文化底蕴,强化识别和抵御低俗文化的定力。底蕴愈厚重,抵御低俗文化的定力就愈强。
22 全球化与民族化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传媒高科技化的今天,外语和网语正猛烈冲击着规范汉语。不少老年知识分子无可奈何地感叹:现在的有些出版物充斥着洋码子和错别字(指谐音的网络语言),我们这些文化人都快成“文盲”了!其实,这不是个人阅读面临的挑战,而是民族语言面临的严峻挑战。汉语和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绵延数千年而长盛不衰的语言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根”。维护民族语言的纯洁性和独立性,不仅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义务,更是整个教育和文化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23 语文课程与文化传承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上世纪90年代初以前的语文教学大纲都只说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学好语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及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都是十分必要的。90年代中期参加制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时,本人提出应强调语文课程的社会功能,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通过讨论,形成共识。1996年版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好其他学科、日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语文课程思想的历史性突破和重大发展。
24 语言文字与语言文化
语文课本中中国古典文学与近现代作品的比例及课文的增删调换一直为全社会高度关注。有一种意见认为,这类课文对培养现代人的语文交际能力帮助不大,不如让学生多学一些时代感和实用性都较强的时文。在这一观点影响下,建国以来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中国古典文学及近现代作品的比例均低于建国前和同一时期台湾的国文课本。究其实质,这种观点只强调了语文作为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却忽视了语文作为语言文化的人文性,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语文观。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不折不扣地按照党中央要求,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增加优秀传统课程内容。
(本文系2011年11月应中国教育手机报之约写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