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方舟子 //www.sinovision.net/?1568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心中有道义,脑中有科学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你不知道的方舟子

热度 1已有 3377 次阅读2012-2-10 08:14 |个人分类:访谈录分享到微信

【方舟子按:家乡记者走亲访友挖出我小时候的八卦,虽然读起来很亲切,但这时候这么做,不怕人说推倒韩天才是为了树起方“天才”?担心我高考估分过高劝我改报大学那段不准确。我当时已被推荐到中科大,只要达到重点分数线就可以去,即使少20多分也过线了。】
你不知道的方舟子_图1-1
你不知道的方舟子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海都闽南网讯 就在昨天,上海市普陀区法院正式立案受理韩寒诉方舟子等名誉侵权纠纷及侵害作品署名侵权纠纷。而最近一段时间,方舟子质疑韩寒代笔一事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方舟子也再次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前天下午,方舟子在接受董路在酷6网上采访时说,他的最高理想是:做一个正直的人。

  方舟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争议不断。漳州云霄是方舟子的故乡,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在这里,有一个最真实的方舟子,他的名字叫方是民。在姐姐方云秋眼里,弟弟是一个帅气可爱、温文尔雅的大男孩。在同学眼里,他是一个让他们崇拜的人。在老师眼里,他是一个可造之才,很早就显示了文学和科学方面的潜力。

  鲜为人知的是,有“打假斗士”之称的他,正是从家乡决定走上打假之路,而始作俑者,却是他的姐姐方云秋,而且还是从一个很偶然的事件开始。

打假之路的“始作俑者”

  在前天下午接受董路的访谈中,方舟子说道,他是在一个没有约束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形成了他自由的性格。

  在云霄县城,记者找到了方舟子的大姐方云秋,她比方舟子年长10岁,今年将退休,之前,她当过中学教师,乡镇领导,县广电局副局长以及县科协主席。而方舟子的父亲曾是云霄县法院的副院长,母亲原来也在当地的机关单位上班。他还有一个二姐和哥哥,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他的二姐和哥哥也都是当地的“高材生”,当时,他们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厦门大学。

  在姐姐方云秋家中,她拿起以前的相簿,介绍起童年、少年的方舟子,从照片上看,年少时期的方舟子面容清秀。轻抚着照片,方云秋眼中充满爱怜。她和记者开起玩笑:“我弟弟以前长得多帅啊,现在打假打得头发都没了”。

  方云秋说,这二十几年过去了,岁月依然没有抹去方舟子身上的棱角,他还是一点儿也不圆滑,看到别人弄虚作假就要站出来说话,总是因为打假得罪人。“他因为打假出名了,但这些并不是他想要的,他只是想维护科学精神,但现在因为出名了,他出门都要坐车,很多公共场所也不敢去,变得不自由了。”

  在方云秋看来,方舟子走上打假之路纯属偶然。1999年,方舟子出国后第一次回国,担心方舟子在家呆着无聊,方云秋便从单位拿了几份报纸回家。方舟子从报纸上看到了一个药物广告,广告上把该药物的功效吹得天花乱坠,并声称该药物无副作用。方舟子看了心生疑虑,于是便马上上网查询,发现该药物在美国只是一种普通的镇定药,药物属性上也没有确定该药物无副作用,且价格十分便宜。当时方舟子就觉得购买此药的国人都上了当,花了冤枉钱。

  “他当时就跟我说,我们中国人太需要科普了,觉得自己有义务做科普。”方云秋说,这之后,方舟子便逐渐走上了打假之路,他的《新语丝》网站也慢慢成了揭假的平台。

热爱鲁迅文学的少年

  由于是家中的老幺,家人都很宠爱方舟子,对他几乎是有求必应,家里对他并没有太多管束,但方舟子也不会让父母亲操心,因为他把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看书上。

  “很小的时候他就跟我说,姐姐我长大要去北京,别人去北京都会想去看万里长城去看故宫,但他不一样,他说他要去北京的图书馆看书,他说北京是首都,北京的图书馆一定是全中国书最多的地方。”方云秋回忆,因为方舟子从小就喜欢看书,家里特意为他订阅了不少书籍和报刊,尤其是一些科普类的报刊。

  当时方家有两个邻居都在县里的新华书店上班,也为方舟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读书条件。那个时候的新华书店不比现在,书店不是将一本一本的书籍摆放在书架上任人取阅,而是将所有的书籍都放置在玻璃柜台里面,你想买了,书店的工作人员才会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给你翻阅。方舟子为了看书,便利用邻居的关系“走后门”,他可以到新华书店的藏书仓库里去看书,“当时我们就喜欢看一些小说、故事书之类的,他就爱看科普书籍。”方云秋笑说。

  除了喜爱阅读科普书籍,小时候的方舟子也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方舟子今天的性格作风,在小时候已初现端倪。方云秋介绍,小时候的方舟子最喜欢读鲁迅的作品,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深受鲁迅的影响。“鲁迅在中国特定的时期为了拯救中国,拿起笔杆来抨击社会现实,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疾恶如仇的性格、不留情面的文风,都深深影响着方舟子,现在的方舟子身上,就有鲁迅的影子”。而方舟子在1994年创办的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便是取名于鲁迅的《语丝》。

神奇的高考估分

  由于爱看书,当同龄的孩子在玩耍的时候,方舟子则躲在家里阅读父母为他订阅的科普报纸、杂志,邻居见状,便担心他会不会“有问题”,害得方母不得不经常跑进屋内劝说小儿子赶紧放下手中的报纸书籍,到外面去玩耍。

  爱看科普书籍的方舟子并不是不会玩耍,说起当年,方云秋依旧津津乐道,“我弟弟小时候非常可爱,是一个活泼开朗、聪明伶俐的小男生,爱集邮、喜欢做标本,兴趣爱好非常广泛”,当年自己和丈夫在谈恋爱的时候,丈夫就经常带小弟弟去抓蝴蝶,一起制作蝴蝶标本。一次,家里的母鸡生两个双黄蛋,方舟子见这个蛋“个头”特别大,便用针筒将鸡蛋里的蛋黄和蛋清抽走,做成一个空蛋标本,这些“玩法”都是同龄的孩子不可企及的。

  方舟子从小就有很强的求知欲,经常提出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经常问倒家人及老师,于是他只好再钻进书堆,自行寻找答案。

  方云秋说,如果要问自己对弟弟方舟子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哪一件,那就不得不说当年方舟子参加高考后自行估分的事情。

  1985年,方舟子参加高考,由于痴迷科学,他的目标是考取中科大生物系。那年的高考语文正在进行改革,试卷出得特别难。有一间考室的试卷被抽中作为质量分析的试卷,先行拆卷,拆卷后发现,在云霄一中和方舟子竞争前三名的另外两个女同学都只考了70多分,而她们自行估分在90分以上。方舟子当时也给自己估了95分,方云秋慌了,她想着要赶紧劝说弟弟改填志愿,才有把握上大学。

  “我就跟他说,人家估分90多,结果都少了20多分,你要不要也降个档次,报另外一所大学才有把握。”方云秋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心急如焚,苦口婆心劝说弟弟将估分降低改报大学,结果被弟弟拒绝了,“他说,如果敢把我的语文改成70多,我就到省教委去告他,告到教育部去,”当时方舟子告诉姐姐,自己的考试成绩都是按照标准答案对出来的,为了保险起见,估分时还将作文分降低了一个档次,所以才自评95分,如果提高一个档次则应该是97分,当时的方舟子非常有把握,也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家人也就没有再劝说,忐忑地等待着成绩发布。果不其然,当年方舟子以97分的语文成绩获得福建省理科语文单科状元,如愿考上中科大。(本网记者 周杨宁 曾炳光 杨清竹)

初中参赛作文写得太好被老师怀疑是抄袭的

  方舟子在大学时热衷于写诗歌,还办起了诗社,而鲜为人知的是,方舟子写诗歌是从中学时期便开始的,笔名“方舟子”也是那个时候取的。为什么取这个笔名,他的中学同学回忆,方舟子说过,‘方舟’就是两条船并列在一起,朝一个方向行驶的意思,而他就是要脚踏文学和科学这两条船。

  方舟子如今质疑韩寒,令人没想到的是,当年他读初三参加作文竞赛的时候,因文章水平过高,阅卷老师也曾怀疑过他“抄袭”。只是在调阅了他平时所有的习作之后,那位18岁便开始在《福建文学》发表作品的老师,也直呼方舟子“了不起”。

曾经的少年“偶像”和“领袖”

  云霄六十年代末出生的那一代人,对“方是民”这个名字一点儿也不陌生,因为,他们几乎都是读“方是民”写的作文长大的。

  “方是民”是方舟子的本名。现在云霄县检察院工作的曾俊民与方舟子年龄相仿,是方舟子的中学校友。他说,方是民在小学时期就已经非常有名了,“当时我和是民不在同一间小学,由于他的作文写得非常好,当地相关教育部门便把他的作文作为范文,让全县这些与他上下年龄的小学生阅读、学习,当时我们看他的文章,心里有说不出的羡慕,幻想着哪一天自己也成写出那样的文章”。

  现在云霄立人学校任教的柳志栋是方舟子的小学同学。,他说,小学时期,方舟子就是他们的偶像。当时柳志栋经常去方家玩耍,方家订阅了很多科普类的报纸,他见方舟子整天在读这些报纸,便拿起来翻阅,发现里面的文章很难理解。他还经常跟着方舟子打乒乓球、下围棋。柳志栋说,那时候方舟子的成绩总是第一名,个子长得高,又特别有主见,在一群孩子里,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领袖”。有一次,方舟子带着10几个同学到溪边玩耍,捉鱼,由于那个地点发生过安全事故,老师认为很危险,回到学校后,这一群同学被老师集体罚站一节课,其他同学都不敢吭声,但是方舟子对老师的处罚表示不服,就跟老师争辩了起来。

  “年幼的方舟子就是一个耿直的人,有什么说什么,不会憋屈在心里,他认为老师的话有不合理的地方,就直接指出来,敢跟老师争辩。而他始终有一颗探求世界的好奇心,小学时就经常把老师问倒,有的老师因此不再理会他,”柳志栋说。

作文也曾经被老师“怀疑”过

  现年73岁的吴连德是方舟子高三的语文老师。提起方舟子,他一脸的自豪,直呼:“了不起,真了不起!”吴连德说,他佩服的不是方舟子在学术领域上取得的成绩,而是他在打假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骨气和勇气。

  吴连德说,学生时代的方舟子有点“怪”,因为他不善言谈,很少和同学打成一片,而是独处看书,“他看的书多得超乎想象,字也写得很好,在学习方面,他几乎就是个天才”。

  吴连德说,虽然方舟子高三才成为他的学生,但方舟子读初中时,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初中一作文比赛,方舟子毫无悬念地拿下第一名。“我当时看了他的作品,大吃一惊,这不像是一个初三学生能写出来的,不单单是超出高中生的水平,甚至达到作家水平,一开始我还怀疑这个学生是不是从哪里抄袭文章,便让他的任课老师把他平时的作文拿来看,每一篇我都细看了,每一篇都是那么高的水平”。吴连德早期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18岁时,他便在开始在《福建文学》上发表作品,文学造诣颇高,他说,他很少对学生的作品作出如此高的评价,方舟子是第一个。“他的文章好在哪里,文从言顺,简洁工整,还时常引经据典,把他从书上看到的知识融入到他的文章中”。

脚踏文学和科学两条大船

  众所周知,方舟子在大学时热衷于写诗歌,还办起了诗社。不为人知的是,方舟子写诗歌是从中学时期开始的。现任云霄立人学校副校长的方惠升,是方舟子的中学同学,他回忆,当时经常听到语文老师在表扬方舟子写的诗歌,“方舟子”就是那时候他给自己取的笔名,“方舟子说过,‘方舟’就是两条船并列在一起,朝一个方向行驶的意思,而他就是要脚踏文学和科学这两条船”。

  方惠升说,那时候的方舟子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用来阅读课本外的读物,他只花很少时间就掌握了课堂上的知识,而他所读的书,远超过同龄人的接受范围,由于可供他读的书少了,他只能到处借书看。

  “初中开始,方舟子的性格变得文静,不爱讲话,经常独自一个人行走在上学的路上,如果和他不熟的,还会觉得他有点儿清高。”在方惠升的眼里,那时候的方舟子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非常明确,他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他有着自己独立的看法。

  文学造诣突出的方舟子在高中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科,方惠升说,当时方舟子认为学文学、历史类的东西可以靠自学,但是要搞科研,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通过一些水平高的老师来指点。

  由于这些年来打假,方舟子给不少人留下一个刻薄、不近人情的印象,甚至还有人质疑方舟子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朋友。但方惠升说,方舟子并不是一个没有人情味的人。这些年方舟子呆在国内的时间较长,好几次同学会他都有回来参加。以前的同学中,他还有几个特别要好的,他们时常有联系,在美国求学时,他还给恩师写信问候。

  方惠升说,对于同学的请求,方舟子也总是爽快地答应。“因为他读书的时候非常注重全面发展,知识面很广,我上课就经常以方舟子为例来教育学生”,方惠升说,这几年来,每逢方舟子回云霄探亲,他便邀请方舟子到学校给学生开讲座。在讲座中,方舟子总是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建议云霄学子们要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不要偏科。

0.5分对他一辈子的影响

  方惠升说,在所有的老师中,当时教生物的梁任老师是方舟子走上科学之路的启蒙老师。初中时,梁老师在学校成立了一个生物兴趣小组,那时候的方舟子已经显现出对生物的独特兴趣,他欣然加入,经常和同学们跟着梁老师到野外去捕抓蝴蝶等生物,然后回来制作成标本。

  高二那年,方惠升和方舟子被分到不同班级,方惠升回忆,方舟子有一次上课时与老师的观点相左,方舟子提出质疑,随后和老师发生争辩,彼此争吵很凶,老师动了怒气,要处罚方舟子。由于梁任老师在学校德高望重,在他的干预下,事态才被压了下来。方惠升说,因为梁老师相信方舟子是个可造之材,不能因为学生有了跟老师不一样的想法就将其打压。

  方云秋也清楚地记得,当年梁任老师被调去批阅1985年的高考试卷,在众多试卷中,他一眼认出了方舟子的笔迹,他发现学生在考卷中的所绘制的一条线图存在一点小瑕疵,便扣了他0.5分,而一般情况下,这种小瑕疵并不会被扣分,那年高考方舟子的生物考了39.5分,而满分是40分。梁任老师的严谨,对方舟子往后的人生产生了莫大的影响,方惠升说,方舟子曾在多次交谈中说到梁老师是他最为尊重、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可惜的是,梁老师已在几年前辞世。(本网记者 周杨宁曾炳光杨清竹)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