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日前,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结束了对中国的非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中国主要领导人全部出面,分别与金正日进行了会见、会谈、陪同参观或参加有关活动,足见中方对此次访问的高度重视。
中朝两国领导人通过友好、坦诚的交换意见,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朝关系,加强双方的全面合作,以及积极推动“六方会谈”进程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广泛共识。可以说,中朝关系已经“雨过天晴”,两国间的相互支持与合作,将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中朝不仅是具有传统友谊的友好邻邦,而且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双方都肩负着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历史重任。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世界上仅有为数不多的国家,仍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形势下,加强中朝友好合作,加强相互支持、学习和借鉴,就显得更为重要。
冷战结束以来,改革已经成为世界潮流,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以适应和平与发展的形势需要。在这种时代大潮中,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如同“凤毛麟角”,但改革开放或是革新开放,已经使他们获得了新的活力,他们代表着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展现出无限生机。
中国的改革开放,既是思想解放的产物,也是国际环境得到改善的结果。如果没有思想解放,没有对形势做出新的判断,还是坚持“早打、大打、打核战争”,中国就不可能实行对外开放。同样,如果不是通过对外开放,促进了国际环境和周边安全环境的改善,中国也不可能获得深化改革的外部条件,谋求和平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无从谈起。历史证明,中国的道路,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新形势下的正确道路,也是社会主义通过改革开放方式,重新焕发出强大生命力的真实写照。
相比之下,朝鲜的情况确有不同。朝鲜半岛是当今世界仍然笼罩着冷战阴云的少数地区之一,朝鲜所面对的外部压力特别是军事压力,至今没有得到丝毫缓解,同时朝鲜也很难主动改变目前局面。这种较为特殊的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朝鲜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采取“先军政治”也是一种被迫选择。类似情况,中国也曾经历过,但中国的大国地位,使其在改变外部安全环境方面,却又比朝鲜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和更大的灵活性。
然而,和平发展毕竟是大势所趋,实现包括朝鲜半岛在内的整个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这是所有东亚国家特别是东北亚国家的共同愿望和要求。正是着眼于这个大局,中国高度关注和积极介入朝鲜半岛事务,通过推进“六方会谈”等多种方式,致力于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尤其是“朝核”问题,其目的也就在于积极推动朝鲜半岛和平进程,实现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如能取得这种结果,自然有利于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同时也有利于所有东北亚国家。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冷战在当今世界早已不得人心,冷战在朝鲜半岛残存的阴云,迟早也会散去。因为这些与时代发展背道而驰的东西,已经给这一地区的人民带来半个多世纪的紧张和压力,追求和平与发展也是他们多年来的美好憧憬。在有关国家的共同努力下,朝鲜半岛一旦拨云见日,南北双方得以冰释前嫌,朝鲜也会迎来“改革开放”的那一天,这种前景在台湾海峡已经得到见证,它说明,历史潮流是任何力量都不可能阻挡的。
现在,中国在改革开放道路上,实现了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展现出社会主义新的风貌。朝鲜由于客观形势的制约,只能采取先图安全、后谋发展的方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艰难前行。这种看似“殊途”的情况,并不意味着两国不能实现“同归”的结果,无非是有待时日、有待努力而已。
当今世界在变革、在发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有自己存在的空间,都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魅力,两种社会制度的“和平竞赛”,只有在今天的条件下才真正成为现实。尽管军备竞争并未停止,“和平演变”也未消停,战争更没有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但“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毕竟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中国和朝鲜都应当在这个变革的世界中把握难得的机遇,共同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