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田一枫的博客 //www.sinovision.net/?152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毛泽东指导对印斗争的战略启示

热度 10已有 11324 次阅读2017-8-14 03:49 |个人分类:史海泛舟|系统分类:军事分享到微信

1962年发生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是在毛泽东亲自决策和指导下进行的,其中许多重大问题,对今天开展对印斗争,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9627月,面对印军不断加剧的“蚕食”和进攻,我边防部队提出了实施反击作战的方案。当总参把这个方案上报给毛泽东后,毛泽东当即指示:停止实施这个方案。并要求边防部队:退避三舍,武装共处。

两个月后,印军不顾我国的多次抗议和警告,进一步扩大事态,公然在中印边界东、西段,以10多个旅的兵力同时向我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面对如此难以克制和忍让的严峻形势,我边防部队纷纷上书,要求自卫还击,严惩入侵印军。

时任副总参谋长的杨成武把这些情况一次次报告给毛泽东,他却说:不忙,通知部队后撤。后来又说:告诉他们再退,暂不还击。并且叮嘱杨成武:要通知部队,什么时候打响自卫反击的第一枪,一定要等军委的命令。还说:这个事我要管。

在战略上,毛泽东提出了“务求初战必胜”的方针,总参据此制定了实施反击作战的方案。毛泽东在听取汇报时再次强调:打响第一枪要有最高统帅部的命令。还说,打响第一枪后,仗怎么打,放多少枪,打多少炮,我不管,反正打胜就是了。

在分析印军的战略企图时,毛泽东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国向尼赫鲁交了底,说明我国的战略重点在东方,无意与印度为敌,他还要与我们打仗呢?

在场的人从不同方面作出了分析。当有人谈到尼赫鲁押了个宝,认定中国不敢打他的看法时,毛泽东笑了,点点头说:“恐怕是这么回事。不过,他非打不可的话,就先输了理,战争的责任和后果也就都得由他来负了。”

19621020,印军越过克节朗河向我边防部队发动大规模进攻,几分钟后,消息传到北京,毛泽东一声令下,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打响了。

经过前后两个阶段的作战,我边防部队给予入侵印军以歼灭性打击,拔除印军设在我国实际控制线一侧的据点,逼近中印传统习惯线,取得自卫反击作战的重大胜利。

回顾这段历史,可以清楚的看到,毛泽东始终坚持“后发制人”的战略思想。在对印斗争的决策和指导上,毛泽东紧紧抓住三个重要的战略环节,保证了对印斗争的顺利开展。

一是退避三舍,武装共处。这种“退”,既不是示弱,也非以往的“诱敌深入”,而是尽可能避免战争,争取和平。“武装共处”则是开展边境外交和军事斗争的创造,显示了中国最大的忍让克制与和平努力,同时也不违背寸土必争的原则。

二是慎重初战,打则必胜。毛泽东在对印斗争中再三要求“不忙”和“暂不还击”,除了争取政治外交斗争的主动权外,也是为了军事上的反击能够有更充分的准备,防止仓促上阵,反击的后劲不足。事实证明,此次反击作战在战略上虽然是不得不打,被迫为之,但战役战斗准备却比较充分,所以打响后能一鼓作气,连战皆捷。

三是掌控全局,把握枢纽。在此次对印反击作战中,毛泽东多次强调何时打“第一枪”的问题他要管,反复告诫边防部队打响“第一枪”要听最高统帅部的号令,这实际上是掌控反击时机,确保反击作战有理有利有节,这是解决战略上的关键问题。至于打响之后,那就是前线指挥员的事情了,毛泽东所要求的就是“打胜”。

以上几个问题,今天仍不失启迪和指导意义。在当前印军肆意入侵我洞朗地区,中印军事对峙持续近两月的形势下,外交解决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军事解决的可能性明显上升。加之印度官方的强硬立场丝毫未变,印方好战人士的战争叫嚣调门越来越高,这就使得中印边境地区再次爆发军事冲突的危险性,已经成为非常现实的问题。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在军事上如何应对?我看还是坚持三条:

一是保持对峙状态下的武装共处。由于洞朗地区并非中印争议地区,因而中方不存在以往“退避三舍”的问题,只能针锋相对,坚决顶住。

二是加紧做好反击作战准备。从作战方案的制定,各级指挥机构的设立,参战部队的部署、开进和临战训练,以及各项支援保障准备等,都需要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初战和后续作战的胜利。

三是把握好反击作战时机。何时打响对印反击作战“第一枪”,这需要最高统帅部进行战略权衡,最高领导人下最后的决心。在此之前,边防部队要防止“擦枪走火”,只待统帅部一声令下,保证拉上去就能打,而且能打胜。

此外,笔者大胆作个预言:这次印度如果真要大打,中国不仅敢于奉陪到底,而且也决不会重演1962年打了再退回来的事情。同时,此战正是收复藏南的大好时机,既然印度的好战份子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我们决不能放过,不妨一揽子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本文资料来源于《毛泽东和杨成武》)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9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shiling 2017-8-15 23:48
拿土地换和平,这是毛的战略决策,一仗下来印度增加了7万平方公里土地。再开战,是不是把西藏也给印度?呵呵
回复 喜欢梅花 2017-8-15 04:56
中国军队要做好一切战斗准备,小打,中打,大打,不打则已,要打就把印度往死里打,彻底解决问题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