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2|||
近日,笔者应邀接受了《法制周末》记者的采访。
对方提出了五个问题。前三个问题我痛快的作了回答,但对后两个问题,考虑再三,我没有作答。
按说,这不符合我的性格,“有感而发”是我进行思考和发表意见的个性特征,也是这些年来撰写“博客”的基本作法。
然而,这一次,我决定“不说话”。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选择了沉默呢?请看下面两个问题:
一、中国现在不使用武力解决南海问题,但如果中国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选择使用武力,具体会怎么做,采取什么战略?
二、假如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动武,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世界上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对于这两个问题,我的感觉是:不能说,不好说。
前一个问题:“选择使用武力,具体会怎么做,采取什么战略?”这在网上也许不用顾忌,许多有“战略头脑”和“战术思想”的朋友,可以说已经发表了很多意见,但要在官方媒体上来谈这个问题,也许就会显得“敏感”。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军方不会不考虑,而且可以肯定,决不会比我们的网民朋友考虑得少,战略谋划和必要的准备,我想都会是有的。我海军某舰队指挥官近日在对媒体的谈话中,强调只要党中央、中央军委一声令下,解放军就会履行自己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职责,这样的“弦外之音”不言自明。
后一个问题:假如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动武,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世界上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个问题牵扯的情况就很复杂。即便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动武,小打、中打还是大打,美国是否会介入,东盟国家是否会卷入进来,这些都有不同的可能,几句话很难说清楚。至于世界的反应,真要走到那一步,中国不会再顾忌别人说什么,维护自己主权的选择,也用不着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访谈文章4月25日已经发表了,据说是用了一个整版的篇幅(当然笔者还没有看到),按说这件事也就过去了。但笔者在网上搜索,竟发现此文引起的反响还真不小,有的讨论使用的标题居然是:“武力解决南海问题,中国亮出了底牌”。究竟是何“底牌?这可引起了网友们的极大兴趣,讨论的看法也可谓见仁见智。
其实,在处理当前的南海问题上,国人表达出的一种情绪,未必都是“不健康”的,也别往“民族主义”上扯,这种拳拳爱国之心,应当充分肯定,当然也需要加以引导。
我还是要重复在访谈中的看法,中国尽管坚持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立场,但也从未承诺过不会在南海使用武力。对于《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来说,如果大家都遵守,中国自然乐见其成。但倘若有人公然违背“宣言”精神,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中国的底线,甚至不惜进行挑衅,中国实施正义的反击,也是无可指责的权力。
当然,对于外交手段还是军事手段的取舍,这要因时、因地、因势而定,同时也是重大的战略决策。涉及这样的问题,不能单凭“民意”,而是需要决策层去通盘考虑,我们的舆论工作,也应当着眼这样的大局。
附:“法制周末”访谈文章《武力解决南海争端的可能性》
武力解决南海争端的可能性
《法治周末》 2012年4月25日
法治周末记者 薛洪涛
4月23日,随着菲律宾海军士兵持枪登上在黄岩岛海域作业中国渔船引发的南海对峙事件进入第14天,南海问题再度紧张。
4月10日,菲律宾海军欲在南海中沙群岛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对峙。菲方4月16日向冲突海域派遣了一艘考古船,并称遭到中方舰船和飞机骚扰。
中国驻菲大使馆发言人介绍说,黄岩岛事件发生后,为避免事态扩大,中国渔船于4月13日全部撤离,但菲方停留在该海域的各类船只仍有20余艘,所谓的考古船上更有若干菲海警人员。
4月17日,菲海岸警卫队“埃德赛”号护卫舰已经抵达该水域。当天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称,菲律宾护卫舰已进入黄岩岛海域,政府要求其必须升起白旗,以表示和平解决此次对峙的意愿。
4月18日,中国南海渔政310船从广州出发,前往南海执行维权护渔任务。4月22日,菲律宾海军司令在接受菲律宾媒体采访时说:“海军的两艘战舰和一架反潜机正在赶往斯卡伯勒浅滩(即黄岩岛)海域,以增援在那里的海岸警卫队。”
至今,虽菲律宾口头上宣称愿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纠纷,但仍小动作不断,一边与美国举行联合军演,一边向中国显示强硬,不断挑衅。
面对菲律宾的出格举动,中国官方一直保持克制,避免事态激化,然而中国民间议论纷纷,争议不休,有人支持中国政府采取克制态度,和平解决南海争端。但也有不少人希望中国用武力解决南海问题,在南海问题上亮剑,不少要求武力解决南海问题的文章也见诸报刊。
1、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但难以得到相关国家的响应,南海问题越来越棘手,在和平手段长期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南海问题上中国有无必要动用武力解决?
田一枫: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错过了解决南海问题的最佳时机。因此,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既是本着以和平方式和谈判方式解决南海问题的原则立场,也是根据当时形势所作出的必要选择。
中国希望的是,只要争议各方都能从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把争议搁在一边,寻求共同开发南海的途径和办法,那就有可能实现互利共赢。但20多年来的实际情况表明,中国的善意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具有实质意义的回应,尽管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但有关国家却是说归说,做归做,侵害我国主权和海洋权益的行为从未停止,对于南海资源的掠夺有增无减。
南海现有1000多口油井,中国大陆至今没有一口,同时中国渔民正常的渔业捕捞也遭到干扰、驱赶甚至被抓捕。这样的形势,已经把中国逼到了“墙角”,中国如不坚决果断地维权,不仅会进一步助长有关国家的嚣张气焰,而且也很难对国内民众作出交代,南海问题已经变成了不仅具有外交性,而且具有一定“政治性”问题,这是中国近期在南海立场趋于强硬的重要原因。
从立足复杂困难情况看,外交和维权斗争是近期的主要斗争方式,但军事斗争肯定要作后盾,在迫不得已的形势下,武力解决南海问题自然也是战略选项之一。
冯存万:任何国家都会以武力为最后保障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中国动用武力来解决南海问题不是有无必要性的问题,而是必要性何时凸显的问题。
虽然南海问题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且近期以菲律宾和越南为首的相关国家增加了挑衅我国南海主权的频数,但就目前形势来看,这种状况尚不足以证明中国的和平手段完全失效。如果南海形势持续恶化并严重危及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必然迫使中国采用武力手段来突破南海问题的困境。
李令华:南海问题没有必要去动武,也难以动武,因为早在2002年,南海周边国家就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各国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宣言确认中国与东盟致力于加强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宣言强调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在争议解决之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并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寻求建立相互信任的途径,包括开展海洋环保、搜寻与救助、打击跨国犯罪等合作。
菲律宾目前在黄岩岛海域的船只打白旗,表明了他们不愿意与中国发生武装冲突。南海周边沿海国应该在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称《公约》)规定的各项条文的基础上,通过友好的双边或多边和平谈判与磋商,解决分歧和争端。
张明亮:武力解决可能是简单有效的手段,但也可能是后果很严重的手段。在任何地方动武的成本和代价都是很高的,同样包括在南海动武。
2、民间一直有一种论调,认为南海问题上中国外交太软弱,原因就是面对邻国的挑衅,中国不敢在南海问题上动武,事实上,中国官方一直拒绝在南海问题上使用武力,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田一枫:我不赞成“中国外交太软弱”的说法,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斗争方式和策略,在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所有努力穷尽之前,中国不是有无能力在南海动武的问题,而是要不要在南海动武的问题,这里既需要对形势作出通盘分析,也需要掌握时机和“火候”。
影响中国在南海的战略决策和选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必须关照中国与东盟关系这个大局,这是保持中国周边乃至东亚稳定的重大因素;二是必须考虑美国重返东南亚和“战略东移”带来的影响。前者是要尽可能保持“东盟因素”的积极性,后者是要有效的应对主要的政治和军事压力,这对中国的安全与稳定至关重要,因而也是制约中国南海战略的关键因素。
中国历来主张和平解决南海争端,但也从未承诺过不会在南海使用武力,中国不是不敢动武,而是坚持“不打第一枪”。如果有关国家执意挟洋自重,利令智昏,甚至对中国进行一再挑衅,迫使中国不得不自卫还击,中国以武力捍卫南海主权和外洋权益,就是一种最后的选择,这种决心也决不会有任何动摇。
冯存万:中国国民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与爱国情怀,并通过舆论表达了对中国针对当前南海局面所采取的政策认识与分析。这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普遍现象。民间所理解的“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拒绝动武”,实际上是中国认为解决南海问题的外交途径尚未穷尽,不足以动用武力寻求南海问题的最后解决。
此外,中国一贯坚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立场,这不仅可以避免事态恶化,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战争损害,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与其他当事国相比,中国的外交立场是,不仅要维护本国利益,还要担当一定的国际责任--创造与维护和平的典范责任。
李令华:中国、越南、菲律宾等都声明对南沙群岛及其海域拥有主权和管辖权,过去几十年这里曾经发生数次激烈的武装冲突和对峙,其中几次大冲突发生在越南和中国之间。
目前把现有的争端和冲突搁置起来越来越困难,因为对该地区的油气与渔业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并且这里还是繁忙的海上交通和贸易通道。
与上世纪不同的是,中国现在的军事力量足够战胜该地区的所有对手,夺取南沙群岛以及他国占领的全部岛屿,掌握南海的主导权,只要中国这样做的话。然而,如果动武,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国内的经济发展,东亚区域的稳定以及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关系将会付出难以预料的沉重代价。
张明亮:中国在南海不使用武力看起来很被动,局面也有些糟糕;但真的在南海动起武来,中国在南海未必就真的能主动起来,而且动武后的局面也未必真的就对中国会好起来,反倒可能更糟糕,可能不得不面对动武后更加混乱和更加不好收场的局面。
3、在南海争端海域,越南、菲律宾冲在最前面的是海军军舰,中国出动的则是渔政船,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越南、菲律宾有无可能首先对中国使用武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该采取何种对策?
田一枫:中国是大国,越南、菲律宾是小国,这对各自的战略举措难免产生影响。小国往往可以不负责任、不计后果地行事,但大国会更多地考虑对于局势的控制,以及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所负有的责任,“出招”也会掌握分寸,不会一下子就把“拳头”亮出来。
这次菲律宾居然让挂着白旗的军舰前往对峙海域,这无论从外交上还是军事上看,都有“搞笑”和“恶作剧”成分,像它这样的小国可以如此而为,中国绝对不会作出这样的事情来,这也正是大国和小国行事方式不同的表现。中国现在派出渔政船前往出事海域维权,这是解决海上纠纷的正常方式,使用的力量也得当,国外舆论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东盟甚至美国也无话可说。
从目前双方的对峙形势看,只要中国坚决不退让,也就是说保持应有的“定力”,菲律宾也好,或是其他国家也好,率先动武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双方的海上力量毕竟不在一个“数量级”,他们不敢作出以卵击石的事情,最终还是要通过外交方式来解决。
冯存万:各国出动舰船的类型不同,看似是立场强硬程度的差异,实际上是各国针对争端问题的气度与解决方式的差异。中国出动渔政船,既是我国政府以行政方式来通过常规途径维护国家领土与国民利益的表现,同时也是我国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问题的重要立场表现。
南海现状与当前亚太地区国际形势表明,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纠缠既有本国政治意图恶性扩张的因素,也有美国、日本以及印度等国家的政治怂恿与刺激。在这些复杂国际因素的作用下,越南与菲律宾同样存在着首先动用武力的可能。
因此,中国应保有更高的外交关切度,并通过多种途径、尤其是强化中国对南海权益主张来简化南海问题外交情境,在坚持当事国直接协商解决的同时,避免非当事国的干涉性介入。
李令华:由于越南和菲律宾与中国军事实力差距太大,这两个国家不可能轻易动武。中国为早日全面彻底解决南海问题必须应该在1982年《公约》的基础上展开与周边海洋国家的友好谈判,而现在就需要去营造气氛。
1982年《公约》赋予每个沿海国200海里宽阔的海域,对全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未来有着重要意义,它是当代“海洋宪章”。我国是公约的签字国和批准国,应积极认真地做贯彻和执行公约全部条文的模范。
这里需要提到的重要一点是:外交谈判不仅要致力于通过与有关国家的双边直接谈判和友好协商,还要积极进行与南海各沿海国多边谈判和磋商,以便统一领海基点基线确定标准和海洋划界理论与原则,统一划界技术操作方法。这样可以缩短谈判时间,提高谈判效果,节约国家钱财,事半功倍。否则,南海问题的解决只会一拖再拖的。
当前南海问题在突显,而要解决各方争议,使南海形势真正稳定平静下来,不能仅限于考虑岛屿领土主权上,不能把领土主权和岛屿法律地位及海洋划界诸问题割裂开来。目前那种只孤立地考虑解决领土主权问题的片面想法和做法是绝对解决不了南海冲突的。
另外,我们的各种媒体应该正面地做好营造南海和平气氛的宣传,夸大外部力量对南海形势的介入和影响是不对的。
张明亮:南海周边国家率先在南海对中国使用武力的可能性极低。这是由实力决定的,周边国家的实力不如中国,率先对中国动武肯定是最坏的选择。
4、中国现在不使用武力解决南海问题,但如果中国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选择使用武力,具体会怎么做,采取什么战略?
冯存万:越南与菲律宾如果率先动武侵犯我国南海权益,中国也应在严正交涉的同时,调动国防力量,做好迎头痛击下一次可能发生的侵略行为的准备。中国国防力量建设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在技术装备、军队士气、作战方略和能力等方面均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水平,相比其他当事国的优势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是否以武力来解决南海争端的问题,非不能也,实乃不愿轻易为之。
李令华:我们现在提出要维护我国在南海的核心利益,采用武力解决的办法不是上策,不是大国风度、长远之计,也不能采用这种方式。目前国内外都有人主张用武力维护国家岛屿领土主权,这是不冷静不理智的,只能使南海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更加复杂化和困难化。
国际海洋边界的确立在法律上会给南海地区带来长期的稳定。因此,中国必须积极行动,尽快划出南海海洋边界。眼下除了与菲律宾进行海洋划界谈判外,中国和越南北部湾口外以南海域划界需要早日恢复谈判,在《公约》基础上以正确的理念指导下进行。
张明亮:和平手段解决未必是最好的选择,但相对而言却不是最坏的选择,武力解决可能就是最坏的选择了,也只能是最后的和无奈的选择。现在中国在南海所面临的局面要好于历史上很多时候,同时没必要为短期和暂时的利益而伤及长远和整体的国家利益。
5、假如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动武,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世界上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冯存万:在当前阶段还不应讨论“如何动武、哪种战略”这个问题。如果一旦诉诸武力维护南海权益,包括中国在内的当事国必然成为世界舆论的中心,这既是中国不愿意看到的,更是中国不得已而为之的。
李令华:以和平方式妥善解决南海争议和分歧,不诉诸武力是正确的。应该说,这是我国为早日全面彻底解决南海问题必须要做到的基本原则之一。我们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如果动手,世界不会理解我们,反而会同情菲律宾、越南。
一旦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使用武力,中国和平崛起不攻自破,国际威信扫地,会促使东南亚国家更加坚定地团结在一起,共同对付中国。由于中国是大国,对手都是小国,很明显就会造成大国欺负小国的印象,激起国际社会的情绪,引发国际社会对中国更多的指责和诘难,这是应该认真考虑的。
张明亮:如果中国在南海率先动武,在道义上很难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更难得到其他国家实质性的支持;相反,南海周边国家反倒可能得到其他国家在道义上和物质等领域的实际支持。在南海,除了中国,周边国家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上述观点均为采访嘉宾个人主张,并不代表本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