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田一枫的博客 //www.sinovision.net/?152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美共治”:如何做出正确解读?

已有 2902 次阅读2009-4-26 04:28 |个人分类:战略评论|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中美共治”世界的话题,是当下美国最时髦的话题之一,也是美国的战略伙伴相当关心的话题。中国学界对此也进行过广泛讨论,在伦敦20国峰会前后,有关此问题的言论频频见诸于报端。但笔者以为,这个问题的探讨似乎还不够充分,还有深化的必要。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国际战略的重大理论,而且关乎到中国推动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现实决策,所以需要继续关注。

关于“中美共治”的可能性,从中美两国政府层面看,目前都不可能接受这种理念。美国不会在“领导世界”的问题上,拱手交出领导权而与中国平分天下,中国的基本国策是“不当头”,不会改变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原则立场,作那种图虚名而招实祸的事情。既然如此,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不是哗众取宠,一厢情愿?我觉得不能这样简单的看问题。

“中美共治”这一理念,发端于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彼得森研究所是美国最知名的经济智库,作为创始人的伯格斯滕在美国政治、经济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他提出这一观念后,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赞成和反对者皆有之。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不少知名政治家也赞同中美“两国集团”的设想。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就主张,中美两国应建立一种“命运共同体”结构,将两国关系提升到类似二战后大西洋两岸关系的高度。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也认为,中美之间的关系必须是一种与美欧、美日关系类似的全面的全球伙伴关系。

由此看来,“中美共治”的理念,在美国决不是一般学者层面的泛泛而谈。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这两位学者兼外交家,不仅在国际政治理论方面造诣很深,而且直接掌管过美国的对外事务,他们既有深邃的国际战略眼光,也有娴熟甚至老到的国际政治经验。这两位国际大师级的人物同样提出了相近的理念,一定有他们成熟的战略思考,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和深思。

目前,综观国内对“中美共治”问题的评论,主要包含以下看法:一是认为这种理念根本就不现实,完全是美国人的主观臆想,不可能成为中美两国的实际政策;二是认为这种理念反映出美国在经济危机中的无奈,既然美国单独“领导世界”已经力不从心,拉上中国这个“利益攸关者”分担责任,可能也是一种不得以的选择;三是认为提出这种理念,是美国在施展“巧实力”,或者说是美国对中国布下新的陷阱。如果中国上套,那就不仅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而且也会失去发展中国家的信任,落个出力不讨好的下场。

毋庸讳言,对于任何问题的认识,都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但如果深究“中美共治”理念提出的背景,中美两国的现实关系和在当今世界所处的地位,以及国际体系由“一超多强”加速向“多强一超”转变的发展趋势,我们可能会从另一个角度做出解读。

过去,美国始终认为中国是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因而对中国采取接触和遏制相结合的两手政策,这导致中美关系呈现出忽冷忽热的“打摆子”状况。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不断加深,特别是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解决“热点”地区问题,以及应对环境、气候变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上的合作不断扩大,美国提出了中国是“利益攸关者”的新理念,中美之间建立了建设性的合作关系。现在,“中美共治”理念的提出,也是因为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即美国内外交困,对世界影响力受到削弱,而中国不仅国际地位日益上升,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既然中美两国利益已经捆绑在一起,同时解决包括全球经济问题在内的重大国际事务,也不可能排斥中国,那就不如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拉着中国共同“治理世界”,这样总比自己硬撑着要好。所以我认为,“中美共治”理念的提出,是美国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是顺应时势的理性选择。无论中美两国政府是否会接受这种理念,它在思想层面的积极性不应否定,至少也说明美国的有识之士,对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有了更现实的认知。

美国是个非常重视理论和决策咨询的国家,数千家美国智库机构,对美国的政策制定产生着重要影响,但也决非任何由专家提出的建议都会转化成决策。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虽然都是蜚声内外的“大人物”,但他们毕竟在野不在朝,他们的观点也未必会被美国现今领导人所青睐。在美国国内,事关中美关系,智库历来存在两种声音。在有损中美关系方面出坏点子者有之,在有利于中美关系方面出好主意者也有之,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的看法,应当是属于后者,尽管他们的出发点也是维护美国的利益。在我看来,“中美共治”的理念,美国政府全盘接受的可能性不大,奥巴马的“多边主义”路线和合作协调的对外政策,不会导致其削弱甚至改变与传统盟友的关系。经济上推动“G20”合作,政治上依重欧盟和东盟,军事上巩固“北约”和美日韩同盟,这很可能成为美国稳定欧洲、拓展亚太的基本方略。但是,也不排除美国在某些领域和某些问题上,对中国采取“G2”的策略,即重大国际事务先和中国通气,如同在“华盛顿会议”和伦敦20国金融峰会一样,预先寻求中国的支持,协调双方的行动立场。这种作法虽然过于现实,可美国就是这样一个讲究现实的国家,怎么有利就怎么来。如此所为当然谈不上“中美共治”,但多少也有些意思在里面,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罢了。

“中美共治”的理念,也涉及国际战略理论的重大问题,虽说是“理论”,但牵涉对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预见和判断,其对预先的战略谋划和政策的制定,影响不容低估。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是潮流所向,尽管美国的“一超”地位无人取代,新兴力量的上升却也势不可挡。在未来的国际环境中,究竟是“一极”有利于世界稳定,还是“两极”或“多极”更适合全球的和平发展,这种判断关系重大。美国人提出“中美共治”,显然是趋向于“两极世界”,这是他们的国际战略思维,没有摆脱大国治理天下和霸权主义思想的巢臼。但“多极”甚至“无极”的时代,也就是联合国真正能发挥实质作用的时代,那时的世界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笔者不敢妄言。但对中国来说,趋利避害,顺势而为,以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非没有可能。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当“超级大国”,这是基本国策。但中国的发展,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在世界所处的地位,中国的国家利益与整个国际社会愈益紧密的联系,在客观上要求中国必须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在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发挥更积极、更重要的作用。在此情况下,美国有些事要和中国单独商量,单独协调立场,中国也大可不必将人拒之门外。只要不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不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完全可以坦然的面对美国的“务实外交”,但要中国“出头”,那就是美国的一厢情愿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