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诗人梅梅 //www.sinovision.net/?15109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志于道,依于仁,游于艺----美丽的诗文像一朵格桑花,静悄悄地绽放在你心上!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五月五过端阳

热度 5已有 6014 次阅读2017-6-1 12:20 |个人分类:古典诗词|系统分类:文学| 端午节, 粽子, 屈原, 文化, 罗金海 分享到微信

五月五过端阳_图1-1


五月五过端阳

罗金海//摄影

 

五月端阳水,九歌屈大夫。

龙船争竞渡,飞旗乐鼓长。

芷兰君子心,远游诗人怀。

还照日月光,年年相思甚!

 

今天是端午节,听到妈妈生病了在医院里住院,做女儿的很是心疼,好在有妹妹回家的陪伴,才让我的心头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母亲就有六十多岁了,而外婆也有八十多岁了,从外婆亲手教给母亲包粽子,再到母亲教给我包粽子,是一代一代相传的。我从小就住在汩罗江边,清清的河水闪烁着每一轮金芒都在我的记忆深处,直至端午节之际,满河床的水涨到将桥身淹没,独是“端阳之水天上来”。小时候每到过端午节,最喜欢去的就是去外婆家,由父母带着我们三个孩子去外婆家过节,亲人相聚,一起吃粽子,好不热闹。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记载见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注云: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四仲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春孚雏,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了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外表形状非常的美观。由此风习相传,人们为缅怀屈原,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便以粽子投江。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中,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故事。

 

外婆是天底下最勤劳,最善良的人,所以她包的粽子是儿女、外孙最喜爱吃的粽子,有口感非常细腻的糯米粽子,也有纯味的绿豆粽子。每次外婆都会煮一大锅粽子,满满的两篮子,无论哪种粽子,每一个粽子都有一个长长的尖角,非常好看,不但大小均匀,而且连角的长度基本保持一致。多好的手艺,难道是每片粽叶的长度与宽度都一样?哲学家说“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所以世界上也没有两片相同的粽叶,就会有大有小,而外婆通过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搭配,将粽叶卷成大小基本一致的粽子角,将拌好的糯米灌入圆角中,然后用筷子将米塞紧,再将粽叶卷出另外两角尖,绑上粽线,粽子就包好了。看似非常简单的手工,可是真正拿到手上来做,想要把四个角通过软软的粽叶叠出来,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能完完全全的将粽子的四个角叠出来。外婆心灵手巧,不但粽子大小模样一致,而且每吃一个令人回味无穷,凡是从旧中国贫苦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这样的幸福来之不易,生了十一个儿女的外婆,是经历了何等的痛苦与艰辛。外婆有着一颗慈善的心,母亲跟外婆一样,心灵手巧,不但将会包最美味的粽子,还能裁剪出一手漂亮的新衣裳。所以在我的童年非常幸福,每逢过端午节,既能穿上妈妈做的新衣服去外婆家,还能吃上最美味的粽子。晋代的时候,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渐渐的变多了,当时粽子还当做交往的礼品之一。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五月五,是端阳……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前后几天,大江南北都要“赛龙舟”。赛龙舟又称龙舟竞渡,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过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最重要的是看龙舟赛,在汩罗江水上,每年一度的龙舟赛,人山人海,让人震耳欲聋。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纪念伟大爱国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最好方法,据明代前的《慈利县志》记载:“五月端午,邑人划龙船,飞旗伐鼓交桨星驰,谓之竞渡,又谓之救屈原。”县志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热闹非凡的景像,可谓之是人山人海。据王正鹏教授考证:“屈原故里在澧水的大庸县,这是史籍和文物在说。与屈原相关的有“五月五日”“姊”“澧水南北岸”“澧水二尉岩”密切相关的名词解释,和地埋位置注释,及风俗习惯注释。

 

【东汉】武陵郡太守应奉(153164)在任。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应奉拜武陵太守,有威恩,为蛮夷所福。延熹七年(公元164年)从军骑将军冯绲征武陵蛮。应奉撰《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又曰:亦因屈原,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朱索。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

 

【东汉】武陵郡太守应奉儿子泰山太守应劭(153196)撰《风俗通义》:“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又曰:亦因屈原,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朱索。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孝经援神契》云:仲夏始出妇人染练,或有作务。《玉烛宝典》云:此节备儗甚多,其尚矣。又曰:日月星辰鸟兽之状文绣金缕帖画,贡献所尊,古诗云:绕臂双条达是也。)

【南北朝·梁】吴均(469520)撰《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尝见祭甚善,但常患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练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约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言,后乃复见感之。”。今人五日作粽子,带五色丝及练叶,皆是汨罗之遗风也。

 

【南北朝·梁】宗懔(501565)撰《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西人并蹋百草,今人又有斗百草之戏。”。又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而观之。”。

 

【西汉】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荆州刺史撰《荆州图经·澧水南北岸》:“屈原之乡里,原既流放,忽然归,乡人喜悦,因名南岸曰归乡岸。原有姊闻原还,亦来归,责其矫世。乡人又名其北岸曰姊归岸。”。

 

【东汉】荆州刺史王睿(?~190)撰《荆州图·澧水南北岸》:“屈原之乡里,原既流放,忽然归,乡人喜悦,因名南岸曰归乡岸。原有姊闻原还,亦来归,责其矫世。乡人又名其北岸曰姊归岸。”。

 

【南北朝·宋(420479)】刘澄之撰《荆州图记·澧水二尉岩》:“澧阳县西潭口里,澧水之南岸有白石双立,状人形,高各三十丈,周围等四十丈。古之相传,昔有充县尉与零陵尉共论疆域,因相伤害,化为此石,即以为二县界,首东标零陵,西碣充县。充县废省,今临澧县别地也。”。

 

【南北朝·北魏】郦道元(466527) 撰《水经注·澧水二尉岩》曰:澧水自县东径临澧、零阳二县故界。水之南岸,白石双立,厥状类人,高各三十丈,周四十丈。古老传言,昔充县尉与零阳尉并论封境,因相伤害,化而为石,东标零阳,西揭充县。充县,充县废省,充县废省,临澧即其地,县即充县之故治,临侧澧水,故为县名,晋大康四年(公元283年)置。

 

【东周春秋】左丘明(公元前556年~公元前451撰《春秋左氏传》:“十三年春(公元前699年),楚屈瑕伐罗,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屈瑕(公元前763年~公元前699):楚武王熊通(公元前740年~公元前690年在位)之子,芈姓,熊氏,名瑕,公元前740年熊瑕被封于屈邑,其后代为屈氏,为屈姓先祖。大诗人屈原是其后裔。曾担任楚国最高官职“莫敖”,故史称“楚莫敖”。楚武王四十年(公元前701),楚武王为分化汉江以东诸国,遣莫敖屈瑕领兵东行,以期与贰、轸两国会盟。楚武王四十一年(公元前700),武王欲问绞与郧全谋袭楚之罪,兴兵代绞。主帅仍为屈瑕。此役情况明了,任务单纯,而且是以石击卵,屈瑕指挥自如,绞被迫为城下之盟。鲁桓公十三年(公元前699年)春季,楚国的屈瑕进攻罗国,罗国和卢戎的军队从两边夹攻楚军,把楚军打得大败。莫敖吊死在荒谷。


    根据古籍很明显的知道了屈原故里在大庸后,开始寻找屈原先袓熊瑕(屈瑕)封地屈邑,屈瑕至屈庸共计460年,在大庸的屈邑故里留下了大量的文物遗迹,有三闾大夫祠、屈邑巷、三座石桥、种植兰花的花园、屈公渡、归乡岸渡、姊归岸渡、驿道、屈原庙、屈原悬棺墓等等。原在汩罗其先祖屈瑕吊死处凭吊后,投汩罗江而死。之后屈原的姊用赶尸法将屈原尸体赶回,安放在姊归岸顶悬崖上。

   屈原(公元前353年~公元前278年),庸国国王伯庸太子、楚国左徒、三闾大夫,楚辞创立者。楚宣王十七年(公元前353年)正月二十三日寅时生,父为末代庸国国王伯庸,母名修淑贤,屈原夫人昭碧霞,生女小媭(即女媭),生子平平。周慎靓王二年(公元前319年),任楚怀王左徒。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被罢黜左徒之官,任三闾大夫之职。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年),屈原流放汉北(汉江以上,今南阳西峡、淅川一带)。公元前298年,屈原回归大庸故里归乡岸。周赧王十九年(公元前296年),被罢黜三闾大夫之职,屈原流放江南。周赧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94年)到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屈原创作了《离骚》1篇,《天问》1篇,《招魂》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1篇,《卜居》1篇,《渔父》1篇。周赧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80年)四月甲寅日(十一日)司马错灭庸国,并灭屈庸家族,屈氏子孙四散,周赧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80年)五月庚子日(二十八日),屈氏子孙复庸国。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屈原因国破家亡而投汩罗江而殁,终年75岁,后由赶尸人赶回,用悬棺方式葬法葬于姊归岸岩顶端。

    周赧王三十五年(辛巳,公元前280)四月甲寅日(十一日),△秦使司马错发陇西兵,由蜀(今四川攻楚黔中郡 (今湘西及黔东北,楚威王时置郡),伐庸国(屈原父亲屈庸战死投万人坑)拔之。周赧王三十五年(辛巳,公元前280)五月庚子日(二十八日),为楚收复。屈原的文化,除了《楚辞》以外,还包含了风水学文化、巫祝文化、傩愿文化、系五彩绳文化、粽子文化、曲戏文化、建筑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4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