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诗人梅梅 //www.sinovision.net/?15109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志于道,依于仁,游于艺----美丽的诗文像一朵格桑花,静悄悄地绽放在你心上!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的哲学之四

已有 1655 次阅读2016-11-14 09:14 |个人分类:原创哲学天地---思想火花|系统分类:艺术| 哲学, 罗金海, 圣人, 生命, 宇宙 分享到微信

人的哲学之四_图1-1


人的哲学之四

罗金海/文/摄影

 

     人是这个地球活动的主题,也是这个世界的独立存在者,那么人的生存依靠的是什么呢?因为人的存在是独立存在者,也是独立思考者,所以人的生存法则是依据是因人的大脑智慧思想高低来决定其生存状态。我们所说的人的智慧思想,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一个人的道德水平,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人活动的身份,在古代通常称为“圣人”,即才德全尽的思想完美之人。古代圣明的君主帝王,及后世道德高尚学术造诣高深者,称圣人。圣人在中国人的眼里尤其是在儒生的眼里是至高无上的,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这句话是说,圣人是指社会中的思想道德完全的人。夫天下重器,王者大统,莫不劳聪明于品材,获安逸于任使。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圣,有贤。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从古至今,能让我们记住的就是圣贤者,即才德全能的思想完美者,那么一个人如何培养思想的高尚道德情操呢?人首先要的是得道,培养独立仁爱精神思想,独立人格的人,有着独立尊严的人,是一个置身于天地之中永不败的圣者!

 

     第一,人首先要得道,它的运行来源于大自然规律之中,是天地体运动周而复始重要依据。我们知道通常所说的道来自于老子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所说的“道”通常是指天地、自然之道,也就是存在于宇宙中的天体之道;是顺应万生万物成长的运动法则,它主宰万生万物的成长,是一种有序的变化规则,不可看到的,不可触摸的运动法则。例如:风来了,那么风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肉眼并不可见,只知道它腾空而起,从一个方向吹向另一个方向,这就是风。它是大自然发生变化的重要秩序,一种冷空气,或者是一种热空气形成的对流,是千变万化的,遵循天地四季交替变化的重要准则。那么我们所说的道也一样,它任何时候是存在的,存在于大自然间,存在于天地间,是生命运动的有秩准则,也就是说人类不可逾越的道德标准,它的基础是天性的善。为什么是善呢?这个善有多大呢?我们知道万生万物的成长是遵循自然规律,人是天地间自然生存者,不能脱离大自然的存在而存在,所以个体的成长赋予了大自然的善美、善仁,是天地间的自然生物,并不具有恶性。天地间的善仁之美,是无穷存在的,比如春天的花开,秋天的果实,总是在一轮又一轮的季节里生长着,脱离不了四季交替的无穷运动的时空变化,是自然性,是善性。所以大道运行是大自然本身所建立起来息息相关的,人的本能必须顺应大自然生存而生存,也就是顺应大道运行的轨道去生存,才能保持生命的长久。如老子《道德经》在第八章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第二,人要有仁爱精神,爱这个世界的万生万物,爱这个地球的人;带着天地间原有的善性,以"仁爱精神"造福于整个世界。“爱人”是仁的本质内涵。据孔子解释,仁者爱人,强调血缘纽带是“仁”的最基本含义。仁爱精神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特色,是我们原有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儒家仁爱精神内涵深邃,核心可以归结为孝悌与博爱。孔子《论语》载,有若说:“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即以孝亲敬长为仁的本始。孔子对此是肯定的,故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孟子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这也是强调孝悌对于仁义的基础作用。孔子的仁爱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现实价值,是提高个人修养、处理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和构建生态文明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精神。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不断的提高个人的修养才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达到更好的状态。孔子认为,仁是人道之根本,是每个人应该毕生努力追求的理念。只有人人都重视个人修养和品德才能从整体提高社会的和谐程度和道德素质。

 

      第三,人要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才德全尽的圣者,成为天地间真正的完人。所谓“圣人”,上左有“耳”以表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表以宣扬道理,教化大众;下边的“王”代表统率万物为王之徳,德行遍处施行。我们所说的圣人是什么人?孔子曰:“所谓圣者,德合天地,变通无方,究万事之终始,协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惰性,明立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圣者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有着“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完美的。在《黄帝内经》开篇谈论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种圣贤,独对圣人是这样描述的:“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既是达到自身的品德与天地的自然法则融为一体,也是自身的肉体与大道精神达到双重统一的和谐,并始终以“大道”精神归正天下!

 

    诗曰:“深思熟思,必有奇思。信师行师,自可名师。圣学博学,方成绝学。知善致善,是为上善。性勿恶,形勿舍。省勿止,神勿折。”独乃以大道顺应天下之王者乎,以仁爱之德善养天地之贤者乎,以圣人临天下之完者乎!

11.9晚于清风阁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眉妩
下一篇: 人的哲学之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