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人们为老人的乐观精神和机智语言喝彩。主持人又问:“您获得诺奖,说明你的智慧应该是一流的”。
“不,真正一流的智慧不是我,而是民族伟人毛泽东”。
主持人继续追问:“您对毛泽东很尊敬,应该说您是毛泽东迷?"“呵呵,直话说吧,如果沒有毛泽东思想的力量鼓励,今天您我就不会对会了”。此时又是掌声雷动。
主持人接着问: “您获得了诺奖,可直接晋级院士,您愿意吗?” “不,我不愿意,因为院士们要活下去!”
台下又是一阵掌声。
“您今年85岁高寿,经常喝牛奶吗?” “不,我不喝牛奶。因为我也要活下去!”
台下更是哄堂大笑。 主持人最后说: “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屠呦呦有“青蒿素之母”的美誉,她一人将分得所受诺贝尔奖的一半奖金,另两人分享另一半。由此看出屠呦呦是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第一主角。
屠呦呦笑谈奖金怎么用:不够在北京买半个客厅
获奖的奖金会怎么使用?面对记者的问题,屠呦呦和先生李廷钊开玩笑地说,“这点奖金还不够买北京的半个客厅吧?!太少了啊!”
屠呦呦还通过央视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个入口,她为此感到高兴,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屠呦呦还说,“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
在谈及青蒿素药物开发的过程时,屠呦呦特别强调团队合作的作用。
2011年9月24日,80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领取了有
“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奖。
名字由来
【屠呦呦的名字源自《诗经》[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1977年,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研究成果斩获诸多大奖。
屠呦呦接受采访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毛主席说中医药是宝库!是个大宝库!”从屠呦呦能把毛主席挂在嘴边,看到了老老实实搞科研的老一代知识分子踏踏实实做工作的勤劳本分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所体现的高贵品质。
纽约时报:多亏毛泽东,应给他诺贝尔奖~
2012年1月月16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述评《尽管惊斗,抗疟药品还是获奖》说:中国发明的青蒿素是全球防治疟疾的最大成就之一。
因而它的发现成为许多人津津乐道谁该是诺贝尔医学奖的候选人的争辩,也成为全球范围的一些药品开发研究者们彼此几乎是勾心斗角的名利争夺;尽管如此,青蒿素本身总是获得了“美国诺贝尔奖”的拉斯克奖。
述评回顾了青蒿素药品的发现发明过程、描述了全球范围内的声誉争夺,说:其实,青蒿素的描述可追述到公元前168年,而首次清晰文字阐述则来自公元四世纪的中国古代医药家葛洪。早在1950年代,在毛泽东的指示下,中国就开始了青蒿素药品的科研;而当今发现青蒿素清晰文字来源和做出成功提取的主要人物是中国现代医学学者屠女士。
述评说,青蒿素药品的发现开发,源于毛泽东的政策;全球防治疟疾有了个答案,多亏毛泽东的政策。确实如此:是毛泽东下令做相关药品开发的,是他用自己的权威和知识克服了当时几乎无法开展科研的困难条件、保护和支持了中国科研人员做相关药品开发的,由此才发生了后来围绕青蒿素而展开的各种药品开发。然而,正如述评所说,当时和后来多年内,中国处在“隔绝”状态且没有专利法,因而,中国方面就无法从产权角度争辩谁先谁后了。
“523”项目研发青蒿素在1967年5月23日召开会议后,中国的努力正式开始。由于是5月23日召开的会议,于是相关项目就以“523项目”为代号。
述评最后说:面对给全球人类带来造福的成就,诺贝尔奖或许将被迫考虑是否和如何给青蒿素药品的发现开发颁奖;可是,诺贝尔奖规定不能给去世的人颁奖,是否给毛泽东颁奖就不在考虑之列了。那言外之意是:若毛泽东还在世,那么,有关青蒿素发现发明的诺贝尔医学奖就应该颁发给毛泽东,全球的相关药商或研究机构的人就别彼此吃醋和争夺那名声了。
美国纽约时报述评的意思很明白:政治家权威对科技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保护和支持中医药科技发展和用中医药为全人类造福方面,政治家毛泽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全球都应该予以关注和公认的。
其实,早在青蒿素药品发现发明之前,毛泽东就一直很支持中医药发展。看相关文史资料,北京的同仁医院、协和医院和小汤山疗养院等著名医疗保健机构的中西医结合项目和中医气功项目,就是在毛泽东的建议下搞起来的;军医方面首先搞出来和后来全国普及的针灸耳针电磁疗法等等,也是根据毛泽东的发展中医药的指示而搞起来的。
毛泽东时代还有一个重大的发明就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也是诺贝尔奖级成果,比提取青蒿素的意义与作用更大。
也许是毛泽东比较注重对人民和对人类社会的实实在在的贡献而不注重五花八门的名誉,故没在申请诺贝尔奖上费心思。但是他确实领导中国人民从很多方面都创造了世界级甚至超过诺贝尔奖重量级的奇迹!所以,从很多事上我们都能看到毛主席的伟大之处和闪光点~
如此重大的事,我们国人却只能从国外报道中得知!怕毛的人无论怎么样淡化压制只字不提,毛的丰功伟绩是抹杀不掉的,毛主席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地位反而越来越高!(来源\强网论坛)
【伟人毛泽东】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中国对世界上的大贡献,中医是其中的一项.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他虽然不是医学家,但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医学哲学家。毛泽东的卫生思想不仅在过去对中国医学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在现在和将来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追溯毛泽东为发展中医药事业所作的战略决策和重要论述,可以了解毛泽东的思维方法富有开创性和哲理性,可以了解到毛泽东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巨大威力。毛泽东关于中医药的思想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医道中西,各有所长”,“又各有所偏”是毛泽东在1913年做的《讲堂录》笔记中留下的至理名言。他在笔记中如是说:“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专求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毛泽东对中西医学方面的最早论述。
“中西两法治疗”
用“中西两法治疗”最初是由井gangshan红军医院的医务人员首创的。毛泽东热情地肯定了这个创造,将它写入报告。 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井gangshan的斗争》一文中指出:“作战一次,就有一批伤兵。由于营养不足、受冻和其他原因,官兵病的很多。医院设在山上,用中西两法治疗“。在井gangshan红军医院里,有西医也有中医,许多内科病都用中医治疗,并采用自制中草药。当时,毛泽东指示:由于根据地缺医少药,必须发挥中医中药的作用。他说:草医草药要重视起来,敌人是封锁不了我们的。
“中西两法治疗”在革命战争期间的医疗救护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仅太行军区8年抗战中就收治伤病员13万余人,治愈10万余人;解放战争期间,收治伤员100万余人,治愈率70%以上;在根据地,使一度流行的霍乱、赤痢、肠伤寒、鼠疫等严重危害军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遏制。毛泽东倡导的“中西两法治疗”尊重了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当时的实际困难。为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团结中西医”
1950年8月,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的题词中明确指出:“团结新老中西医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这里明确规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新中国卫生工作的根本方针。
1952年12月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毛泽东又进一步规定了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再一次肯定了中西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要求中西医团结起来。
解放以后,在毛泽东团结中西医卫生思想指引下,中西医团结合作,在改变我国卫生落后面貌和防病治病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发展中国的新医学”
重视中医、团结中西医、发展中国的新医学是毛泽东的一贯主张。1953年,毛泽东在严厉批评当时卫生行政部门某些人排斥中医、歧视中医的错误倾向时指出:“祖国医学遗产若干年来不仅未被发扬,反而受到轻视和排斥,对中央关于团结中西医的指示未贯彻,中西医的真正团结也未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错误一定要纠正,首先就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思想上要改变。”
1954年毛泽东发出了西医学习中医的号召,他主张中西医结合,其主旨是取中医和西医之长,创造一个既高于中医,又高于西医的新医学,为建设新中国服务。为此,毛泽东作出了全面而深刻的指示:“今后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西医学中医”。
1956年,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指出,“学习外国的东西,是为了改进和发扬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就医学来说,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他认为“西方的医学和有关的近代科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学、化学、解剖学等,这些近代的科学都要学。但是学了西医的人,其中一部分又要学中医,以便运用近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整理和研究我国旧有的中医中药,以便使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 。
“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是毛泽东对中国医学发展提出的伟大战略目标。
“中国对世界上的大贡献,中医是其中的一项”
毛泽东不仅高度评价了中医药的科学性,而且还高度评价了中国医药学对人类的伟大贡献。1954年7月毛泽东指出:“中医对我国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他说,一说到中国的特点,人们往往用两句话来概括,叫做“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两句话都跟中医有直接关系。由于地大物博,才有那么多的植物、动物和矿物成为中药,历史上有数不尽的天灾人祸,但最后,中国还是以“人口众多”屹立在世界东方,这里边当然有许多原因,但卫生保健事业所起的作用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这方面应首先归功于中医。毛泽东还指出:“中国对世界上的大贡献,中医是其中的一项”。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毛泽东历来非常重视中医药研究和发展。1954年,毛泽东作出重要指示: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如不整理,就将绝版。同年,他指示要“成立中医研究机构……对中医进行研究,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共同参加研究工作”。1955年春,毛泽东又强调指出,要解放中医;中医医院要有重点的试办。
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同志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1958年,他在致杨尚昆的信中指出:“卫生部党组的建议的最后一段,即今后举办西医学习中医的学习班,由各省、市、自治区各办一个70~80人的西医离职学习班,以两年为期,则在1960年冬或1961年春,我们就有大约2000名这样的中西医结合的高级医生,其中可能出几个高明的理论家”。
我国革命医务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热烈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号召,创造成了我国独特的麻醉技术—针刺麻醉。这是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的医务人员用针麻为病人作胃大部切除手术。
为落实西医学习中医,毛泽东进一步指示,首先要抽调100~200名医科院校的毕业生,交给有名的中医,去学习他们的临床经验。这样就可以把中西医界限取消,成为中国统一的医学,以贡献于世界。其次,各医院要有计划地请中医来院看病和会诊,允许住院治病用中药,并制定出尊重中医的各种制度,从制度上加以保证。第三,对中药研究不能光做化学分析,应做药理实验和临床实验,特别是对中药的配合作用更应注意。对制药人员应按技术水平分别给予技术干部待遇。第四,把一些古典的经典性医学著作由专人翻译成白话文印成对照本以便于西医阅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