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3||
离开学校失联一天后,在读博士研究生杨宝德被发现溺亡西安灞河中。1月8日,死者杨宝德的哥哥杨宝佳,以及西安交大新闻中心工作人员向封面新闻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据了解,杨宝德生前系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今年28岁。另据当地警方调查,已排除刑事案件。 据报道,杨宝德自杀后,其女友于1月8日以网名“追寻杨宝德”发布长微博:《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身亡,导师冷漠无情不闻不问》一文。文章中称,2017年5月,杨宝德曾想自杀,但被阻止。杨曾因周老师批评产生巨大的心理创伤,以致独自步行去秦岭,自杀未遂。回校后有跳楼倾向,被女朋友发现后制止。 “12月18号,周老师答应帮杨联系出国事宜,他很高兴想考了英语资格证。12月21号,杨却因学英语而被周老师批评,让他明白周老师不会放他出国。……出国无望,学术无果,这直接导致杨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作出了轻生的行为。”对此,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关于杨宝德自杀的原因,学校目前还在调查中。 在学校的调查还没有出来之前,就认定导师“奴役”学生,显然是不合适的。但这件事,也引发诸多思考。读博士的意义何在?导师和学生之间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关系?为何我国大学的教授一再遭遇类似的质疑? “学历崇拜”、学历贬值与学历高消费 按照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达到50%,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本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中,学历情结应该淡化,对人才的评价将从学历转向能力,但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根深蒂固的“学历崇拜”,促使一批学生,把成才与“升学”、提升学历层次直接挂钩。 今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到238万,而调查显示,八成考研者,是希望通过考研获得更高的学历身份,以提高就业竞争力。这一考研出发点,根本就经不起推敲:读本科没有提高就业竞争力,难道读研就提高就业竞争力了?如果读研没有提高就业竞争力,是不是要继续读博呢?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还真有不少这样的学生,本科毕业,找不到理想工作(或者不愿意找工工作),想考研;研究生毕业,继续读博;博士毕业,再读博士后;然后就……只剩下“圣(剩)斗士”了。以提升学历层次为目的的读研、读博,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还因“物以稀为贵”而有一定的价值,但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却催生学历贬值、学历高消费和盲目的“混文凭”问题。 我国博士教育的规模早在2007年就已经变为全球第一,但是,博士教育质量却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博士教育有很大的差距。一个令中国博导和博士生极为困惑的问题是,连中国大学自己也看不起自己培养的博士:几乎所有国内名校在招收新教师时,都明确要求有海外名校的博士学位。于是,很多本土博士,追求的不是搞学术、进大学和科研机构工作,而是想考公务员(相应的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都提高学历层次);想搞学术研究的学生,则不想在国内读博士,因为在国内读博士,没有多大“学术前途”。 这都带来博士教育的尴尬,对于不想搞学术研究的博士,导师布置学术任务,学生必定心不在焉,因为他们只希望混到一张文凭;对于想搞学术研究的博士,希望出学术成果的导师,必定希望其一直跟着自己,“产出”更多的学术成果,但学生却并不愿意留在国内。这次引发舆论关注的西安交大博士生自杀事件,据说这名博士就想出国,却遭到导师阻扰。 某名校的一位博导,曾告诉我,他在博士生入学时,就和学生谈话,明确掌握学生读博的意图,如果不想从事学术研究者,他努力帮其获得学位,并不会特别给他布置过多的学术任务;而对于想搞学术研究者,他则建议趁早出国。这名博导说,他由此被学生认为是最好的导师。 这名导师深刻了解当前我国博士教育、大学办学的现实,但并非所有博导都如此。而从博士教育的的实质看,这是针对现实的“务实”的选择,但是,却不是博士教育应该有的样子。因为博士教育,主要就培养学术人才,我国大量攻读博士学位者不做学术研究,以及攻读国内博士,很难顺利获得研究岗位,是不正常的现象。 在欧美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教育,是过渡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教育属性,而博士教育,则一定是学术性的,今后不愿意做学术研究者,一般不会选择攻读博士,而大学招收博士生,首先必须考察其学术潜能、学术兴趣。 没有学术潜能和学术兴趣,只为一张博士文凭攻读博士学位,做自己不感兴趣的研究,这是痛苦的;有学术潜能和兴趣,但难以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这也是痛苦的。这是我国博士教育规模已经世界第一之后,必须直面的问题。 扭曲的导师制 在我国,导师被学生叫为“老板”,已经是有20多年历史了。有人认为这是和“国际接轨”,因为国外一流大学,导师也被学生称为“老板”,但是,其内涵是不同的。总体而言,发达国家大学的博士导师,其导师职权是被限定的,导师不能布置学生完成超出学业、学位论文之外的任务;布置额外的任务,需征得学生的同意,且按聘用员工支付相应的报酬,否则,导师的行为会遭到伦理委员会的审查。 但我国大学的导师,有的直接把学生视为“打工仔”,不但给自己的课题项目打工,还要求学生跑报销、接孩子,等等,令学生不甚其烦,有媒体报道,有学生为“躲避”导师,往往配两个手机,一到双休日、节假日就关掉平时和导师联系的导师。这种“小聪明”当然会激发师生矛盾。 另外,虽然我国大学的导师,被称为“老板”,可是,导师却难以用自己的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为博士教育质量“背书”。为提高博士教育质量,我国很多大学(学院)都提出统一规定,要求博士生必须发表多少篇论文,才能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而为保证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在答辩之前,要进行匿名盲审,在答辩时,采取导师回避制。因此,国内大学的导师应该有的导师自主权,却是缺乏的。 由于不需要用自己的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对自己培养的博士负责,因此,有的导师也并不重视对学生进行指导,一起进行学术研究。攻读博士的学生变得焦虑、苦闷,导师“卡”学生让学生为自己的项目打工的问题,也就屡见不鲜。 推进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回归教育本位 目前看来,很多网友并不相信这名博士自杀,完全是自己的原因,而是质疑这背后定有导师的因素。大学要回应质疑,一方面要认真启动调查,这是对所有当事人负责任的做法,包括当事导师,否则,如果不启动调查,这名导师就一直会背着“奴役”学生嫌疑人的身份。如果调查表明这名导师不存在“奴役”学生的问题,那就还其清白;而如果调查发现这名导师确实存在不当行为,学校应追究其责任,同时要对当前的导师制进行反思和检查。 另一方面,我国大学需要通过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升学校办学的公信力。客观而言,目前以行政为主导的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配置模式,以及教师管理、评价体系,会让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的处理,偏离教育标准和学术标准,进而影响大学的公信力。 近年来,我国大学经常由于导师行为不端(包括侵占学生成果、性骚扰学生、学术论文造假抄袭等等)而遭遇质疑,而大学的回应,要么不及时(甚至根本不回应、不处理),要么回避重点,这进一步伤害大学的公信力。要让大学办学获得公众信任,需要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 具体到导师制建设上,首先,不应该把博导当作头衔,而将其作为职务。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学,一名博士毕业的助教就可担任博导,但我国目前还把这作为一种头衔对待,这本身就是对导师制的异化,虽然近年来已有大学尝试聘请讲师、副教授担任博导,但总体而言,博导头衔的观念未变。 其次,要推进教育和学术管理、评价去行政化,建立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对教师的教育能力、教育贡献、学术能力、学术贡献实行专业同行评价,让教师有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意识,减少急功近利;更重要的是,要全面落实导师权,从招生、到培养、论文答辩、毕业,强调以导师的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这是一个系统的改革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