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A、河洛文化上兴起的基督教堂
洛阳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城市。
从九朝古都洛阳出发,沿着S85省道一路西行,就可以到达洛河中上游的洛宁县。
洛宁古称崤地,是中国古代沟通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的官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北魏487年设崤县,唐618年改称永宁,1913年更名洛宁至今。1959年,毛主席曾点名接见表扬了敢说实话的洛宁基层民兵连长李成午。
黄河是一条母亲河,洛河是一条文明河。洛宁是洛河出山入川之地,自古以来是人类繁衔生息之所,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
仓颉造字台、洛书出处碑,彰昭洛宁的历史悠久,仰韶、龙头文化遗址,凸显洛宁的底蕴厚重。还有,乐津之源黄帝乐师伶伦取竹为管的“嶰溪谷”,大禹劈山导洛的龙头山、禹门河和大禹治水遇鹿之处夏鹿台,等等,这都应成为洛宁人文化自信的底气。
现在的洛宁很安静。这里地处豫西山区,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名气抵不过网上的小鲜肉,也很少为外界所关注。坦率地说,洛宁难以找到网上吸粉的理由。
然而,2018年1月,这个人口只有50万的洛宁却在一夜之间出名了。出名是因为一件事:强拆毛主席雕像,同时被发现建有63座官方认可的教堂。
我们很难想像,基督教是如何从西方老家出发,一路翻山越岭,风雨兼程,最后抵达这里,并在“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地安家并壮大。
这就自然引出一个话题:基督教在中国如何发展?
B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基督教是对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公元1世纪发源于罗马的巴勒斯坦省。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
罗素讲过一段非常有名的一段话:“天主教有三个来源,他的圣教历史是犹太的;他的神学是希腊的;政府和教会法至少应该是罗马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基督教的传统。
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但是,基督教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方面,都堪称世界第一大宗教。
基督教本质上是侵略扩张的。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却一波三折。从唐代开始到现在,他和整个中华文明之间存在摩擦,甚至可以说是尖锐矛盾。
635年,也就是唐贞观九年时,基督教聂斯脱利派曾传入中国,称“景教”。683年,唐高宗建立了波斯寺,实际上就是基督教。845年,基督教因朝廷下诏禁绝佛教而被波及,在中原地区中断传播。
元代时,中国又传入天主教和聂斯脱利派,通称“也里可温教”或“十字教”。到14世纪30年代时,教徒已达3万人,后随着元朝的灭亡而告中断。
1517年的宗教改革运动,打破了天主教在欧洲一教统天下的状况,有一个西班牙贵族罗耀拉建立了一个耶稣会。这个耶稣会就派人到全世界去传教。
1582年,利玛窦开始在中国传教。利玛窦这个人在传教的过程上深谋远虑。他到中国广泛钻研学习中国的儒学,并且尊崇中国儒家里面所讲的尊孔祭祖和儒生。他当时和朝廷要员徐光启成为了好朋友。当时宫廷内外士大夫阶层就有超过500人入教。利玛窦还在肇庆建立了第一个传教驻地,出版了第一份中文世界地图。
1683年,耶稣会对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的传教方式进行了严厉批评,挑起了一场争论,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礼仪之争”。从1635年开始到1775年共持续了140年,这个时间段中国皇帝在禁教。
17世纪末叶俄罗斯正教传教士开始在黑龙江建堂立院,随之亦在北京设立教堂。1715年沙俄派出第一届驻北京传教士团。
1807年,马礼逊到广州将新教首次传入中国。鸦片战争后,基督教各派再次大量传入中国,并受到抵制,如天津教案、山东巨野教案、义和团运动等。
1919年五四运动后,天主教推行“中国化”措施,大量起用中国籍神职人员。新教各派亦于1922年在上海召开全国基督教大会。
1922年,瑞士籍传教士勃沙特来到中国,主要在贵州镇远、黄平、遵义地区传教。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部队行进到贵州旧州(黄平)境内,偶然遇到勃沙特和他的妻子露茜。就这样,勃沙特无意中“闯入”了红军的长征,并和他们一起行走了6000英里的征程。在这560多天的时间里,他亲眼目睹了红军长征的一些实际情况。后来,他写成回忆录——《神灵之手——一个被红军释放的外国传教士的见闻录》,成了“西方介绍长征第一人”。
1949年后中国教会逐渐割断与外国传教修会及差会的联系,进入其自立发展的时期。
C、中国基督教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宗教政策落实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基督教不但迅速复苏,而且有了引入注目的发展,成为国内文化界、思想界、学界、政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中国宗教学术网2015年6月12日文章《李向平:当代中国基督教的发展格局及其特征》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基督教现有教会堂点约55000个,其中教堂约24000座,聚会点31000多个,而信教人数约2300至4000万。
2015年7月7,中国人民大学发布首期《中国宗教调查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宗教发展不是历史的自然延续,90%的宗教活动场所是1982年以后获批准恢复,是在一片空白上重新开始。
调查发现,目前基督教是与当代中国社会环境适应得最好的宗教;43%的天主教教务负责人是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远远超过五大宗教的平均数18%。
关于未来,报告指出,“宗教界最寄予期待的方向,是增加宗教场所和教职人员的数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民众宗教需求。”
2003年,美国《时代》周刊驻北京笔者部主任、基督徒大卫·艾克曼曾在其图书《耶稣在北京》中写道:“虽然所处的政治和文化环境并不好,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仍非常之惊人:目前已有7000万新教徒,1200万天主教徒”。艾克曼还预测,在今后30年内中国可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成为基督徒,由此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基督国家之一。
艾克曼的数据或许有一定水分。李向平的不完全统计数据和艾克曼的数据虽然有一定差别,但二者的统计结果,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媒体报道,美国的基督教团体在宣传品中宣称,要“能够像打败苏联和东欧那样在中国打败社会主义”,认为中国是个巨大的未开垦的基督教市场,高喊“向中国13亿人传福音”的口号,要使“中国基督化”和“福音化”。
“中国基督化”是一厢情愿的。因为,其面对的是具有5000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016年4月22日至23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中央领导人强调,“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最大限度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要引导信教群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中央领导人还强调,“要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防范宗教极端思想侵害。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宗教问题,在互联网上大力宣传党的宗教理论和方针政策,传播正面声音。”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方面要按照宪法规定,“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和应对基督教迅猛扩张的后果。
对此,可以从四个方面,切实增强国家对意识形态的掌握能力。
一是要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基督教扩张对我国宗教事务、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潜在影响;二是要建立反渗透网络,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三是要改善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手段,增强主流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国民对基督教文化入侵的抵制能力;四是要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努力维护宗教信仰市场的适度平衡,使宗教为国家安全和和谐稳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