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laowantong203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4980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更年期

已有 722 次阅读2017-2-19 01:44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时政资讯分享到微信

       在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很多个年龄段。其中包括婴幼年、童年、少年、青中年、壮年、老年。在这些年龄段中,如果有人要问哪个年龄段最重要。客观地讲,应该说都重要,因为它们都是整个人生经历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缺失其中的哪一阶段,就是不完整的人生。比如,当今有不少为人父母者,把婴幼阶段的子女,管成“小大人儿”,这样的孩子终其一生,就不会懂得孩童的乐趣。 
       更年期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正在经历更年期阶段的人,他(她)们的身心正经历着多方面严酷的考验。不知就里者对他(她)们大不理解,往往责难他(她)们性格怪异,甚至由此招致社会上、家庭成员的非议;很多时候他(她)们自己也不明就里,面对来自外界的压力百口莫辩,只能忍气吞声,少数人会采取更激烈的手段进行抗争。结果使他(她)们更加声名狼藉。最终只能严重损伤他(她)们的身心健康。

       更年期前后这个年龄段,在生命发展的全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生命诞生那一刻起、到成长、发育成熟,终于具备了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的功能,终于完成了生命活动的基本使命。
       更年期是宣告生命体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过了这个年龄段,生命体就不再有继续生长发育的任务,也失去了继续繁衍后代的使命。故此,大自然为保证让人体成功完成这个使命而赋予人体的很多功能,也从此开始逐渐消亡。这种功能性的变化,实质上就是为生命体逐步退出生命舞台开始做准备:更年期是这个阶段的起点。
       医学理论的解释,更年期其实就是性激素逐渐衰退的生理阶段。进入这个年龄段以后,随着性激素水平的逐渐衰减,人体各部器官的功能也随之逐步衰退。它们衰退的过程依次是:首先从肝脏开始、随即依次发展到心、脾、肺、肾脏;与此同步,由这五脏分别“主管”的内分泌功能也随即逐渐紊乱:首先导致人的情绪发生重大改变,接踵而来的是心脑血管、筋脉、肌肉、皮肤、骨骼、肌髓乃至脑髓的退化,这种退化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免疫功能的普遍下降。这些变化其实就是宣告人体的老龄阶段已经到来随之而来的就是被称作“老年病”的一系列疾患陆续发病。例如:面红耳热、心慌气促、潮热盗汗、心情焦虑、脾气暴躁、饮食不顺、痴呆健忘、腰酸腿疼、筋骨脆弱等症状都陆续来了。
       《黄帝内经》对更年期做了清晰的表述。
       女性:“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依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女性的生理节律是以七年为一个周期而变化的,从六七四十二岁开始到七七四十九岁,达到更年期阶段。
       男性:“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合,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强劲、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发齿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而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懈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更年期这个阶段的进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无论男女性都严格地循着自身的生物节律,即“女七男八”的演变周期完成自身的蜕变过程:女性按七年一个周期逐渐开始生理方面的变化,从六七四十二岁开始加速进程,直到七七四十九岁基本完成更年期的生理大蜕变;男性则以八年为一个变化周期,从七八五十六岁到八八六十四岁,是他们完成更年期大转化的决定性阶段。个别人承受不了这场大变革给生理和心理带来的严峻考验,提前退出了人生的竞技场;更多人还是笑对人生,毫不畏惧地成功完成了这个过程。从此,他们实实在在地进入到老龄阶段;满怀希望地迎来人生的金秋时节。这是一个瓜果飘香的收获季节,也是盘点人生的最佳时节。是生命第二个春天。
      
    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有些人甚至没有明显感觉。如免疫力明显下降,俱寒畏冷、疲乏无力,个别人感到燥热难耐、潮热、出虚汗;精神方面更明显,有些人变得烦躁、易怒甚至神经质;多疑、猜忌、焦虑、失落。
       小品演员高秀敏匆匆离去。作曲家王铭、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演奏艺人阎福兴离世,年仅58岁。这些平日里看起来充满活力的人物,为什么刚跨入更年期的门槛儿就变得如此经不起风吹草动?
       联想到另有一类现象:有些平日里被人们称作“活不起”的“老病包”,往往倒活得很有“耐力”。例如,人们有时会惊异地发现一位已被遗忘多年的老病号,仍然活得津津有味。感到莫名其妙,深感造化的奇异。
       这些“老病包”,正由于体质弱,所以他们对待生活更严谨,更注意对身体的保护,更注意对养生之道的思考;正是由于受身体条件的制约,迫使这些人只能谨小慎微地约束自己的衣食住行,在生活中无法放纵自己;酒色财气对他们来说只能算作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对风霜雨雪,他们从心灵深处会产生出自本能的防范心理;这些人的亲朋好友,从爱护的角度,往往不会用日常琐事来招惹他,反倒用很多开心话安慰他,使他忘却疾病带来的烦恼;照样就使他的“情志”得到舒缓。疾病使这些人无意中远离了外邪的侵淫,维护了他们的生命。老子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1、调整好心态;
    2、努力改变早年养成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包括饮食方面的特殊嗜好、例如暴饮暴食,饮食无节,花天酒地等;
    3、作息时间、娱乐方式、行走坐卧姿势等细节方面都应根据自身体质状况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立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其中蕴含着古人养生智慧的大奥妙。
    4、加强运动。大可不必拘泥于一种固定的模式:踢踢腿、抻抻腰、甩甩手、蹦蹦跳、搓搓脸、深呼吸,都叫运动。
    五、度过更年期这个门槛儿以后,人生就不可逆转地进入老龄阶段。在“生老病死”这个人生大课题面前:坦然相向、不抱幻想。不恐惧、不回避、不忧虑、放得下、不放弃。
    不恐惧。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主题:这是活神仙也绕不过去的必经之路;因为生命是宇宙物质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因此它毕竟要回归到它的本来的状态。这就叫自然。我们的心态只要保持自然状态,就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宇宙不会因为你的恐惧,会叫你的生命多存在一天;整日忧心忡忡的人反倒忧思成疾。不少罹患“不治之症”的病患,究其真正死因,其实只有一个:“恐惧”。由恐惧而焦虑、由焦虑而不思饮食,最终落得个身心交瘁而去。

    
    人生走过半个世纪的寒暑以后,完成了养儿育女的生命使命,接着必然走向衰老。但是,生命的使命并没有就此完结。还有一重更重大的使命没有完结:要把自己的生存智慧传承给下一代,帮助他们在漫长的生存斗争中生生不息地走下去。
    老龄人的生活价值就是“为着子孙后代活着”。为着这个目标活着,就能鞭策垂老的生命继续有滋有味儿地生活下去;生命就会拥有最强大的动力。老龄人不单是为自己活着,更是为后代活着”。所以老龄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同时也属于子孙后代。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如泰山”。
    
    从整个人生历程来看,人到老年,是人生历程中最美好的一段儿时光。经历过几十年的生存拼搏以后,顺利地度过更年期的考验,平安地进入到老龄阶段,从此,摆脱了杂务缠身的烦恼;摆脱了恩怨情仇的羁绊。人生从此进入了第二个青春期。这段时间短暂,十分宝贵。     
    在中医发展史上有不少留名千古的名医大家,自身都是疾病缠身的老病号,最为人们熟知的有医圣李时珍,还有明末的医药学大学者胡正心、胡正言弟兄,他们都是在疾病缠身的逆境中发愤自强,终成伟绩。古今中外历史,现代宇宙学奠基者之一的霍金、中国古代兵家之父孙子、史家之集大成者有左丘(左丘明)、史迁(司马迁)等,毫无例外都是以病残之躯成就千古伟业的实证。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这样说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因为身体条件已经不允许他们“放逸其心,逆于生乐”,使他们失去了侵淫于物质享乐的条件,迫使他们“心无旁骛”,只能寄情于精神生活。专注于他们的精神世界,结果就忘记了病痛的蹂躏;忘记了老之将至,使身心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种树老人扬善洲的业绩。“世界上的事情怕就怕认真二字”,只要认真去做就一定有收获。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