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laowantong203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4980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琉球数万人爆发回归中国集会:日朝野震动

热度 1已有 5777 次阅读2014-12-17 03:41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中国 分享到微信

            随着《人民日报》“琉球地位未定”论的发表,近期在网络上一张美军普天间基地围墙外抗议标语的图片重新被风传,该照片中的标语上印有五星红旗,并写上了“琉球独立工作机关”文字。

近年来,由于美国驻琉球基地扰民问题导致当地居民反美情绪高涨,而由于日本政府对琉球人民的呼声置之不理的态度,使越来越多的琉球人民开始同情琉球独立运动。鲜为人知的是,琉球(即冲绳)人民争取从日本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的运动一个多世纪以来从未中断。



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曾有这样的诗句:“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但是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琉球,这串东海上的珍珠,是那么熟悉而陌生。琉球在哪?它和中国又具有怎样交融的历史,让中国人对其念念不忘?
琉球之名的来源是这样的:公元6世纪中后期,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出海寻访海外异俗。行至今日北起奄美大岛,南至与那国岛(今钓鱼岛西南170公里)时,见一片珍珠般的岛屿浮在海面中,“若虬龙浮在水面”,遂为其取名流虬。唐朝编纂隋书时,为避帝王龙讳,将该地更名为流求。至朱元璋时期,将该地美名以:琉球,意味琉璃玉和珍珠球,可见其壮丽奇绝的景色。
在19世纪末以前,作为独立国家的琉球王国是一叶漂流在西太平洋上的一个壮丽奇葩。她有独立的国家制度、完善的政府机构、特立独行的经济方针、自主的外交权力、精良的武装力量、与其他地区决然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官方指定的官方史书。



根据中国信史《明实录》记载,1372年,因为元末农民起义竞争失败者的残余盘踞东海诸岛,同时明宰相胡惟庸叛乱时借兵日本,而琉球又对日本贸易关系密切,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对此甚为忌恨,遂派遣杨载为使者,再度踏上琉球土地。命令“天女之子”察度对天朝进贡。琉球统治者对遥远的庞然大物中国诚惶诚恐,察度当即命王弟泰期随杨载去南京上贡。其他两个王国得知信息,深恐在东方纳贡体系下,明帝国承认中山国为琉球正统,于是争先恐后的也去上贡。随着彼此争斗的升级,山南国一个酋长起兵推翻了昏庸但却占有最富庶领土的中山国王(察度的儿子,天女的孙子),向明成祖朱棣请求正统,封其父亲为中山王,1430年,明宣宗正式赐姓琉球统治者“尚”姓,中山王名为尚思绍,开创了第一尚氏王朝,也使得琉球正式归为明帝国的藩属国。
尚思绍获得明帝国做靠山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先后灭亡了山北和山南国,建立了统一独立的中山琉球王国。扩建了东海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将首都搬迁到首里城。但是琉球王国内部群雄割据的局面仍在延续,在战乱中甚至发生了明赐国玺烧毁之事。最终尚思绍的第七子尚泰久抓住机会,请明帝国代宗景泰皇帝再赐国玺,成为琉球国第一尚氏王朝的第五代国王。
从上面的史实可以看出,中国当时并没有在琉球王国设置任何行政、军事机构,也没有对琉球王国的内政过多干涉,但对琉球王国的宗主权,是确信无疑的。




琉球群岛在历史上曾经是独立的国家,经历过三山时代和琉球王国时代,在琉球国时,琉球人使用琉球语为口头语,但以汉语文言文为官方书面语。明清两代时曾向中国朝贡并自认作藩国。(19世纪的琉球官员,可见受到中原文化影响明显)




-
1879年,琉球国遭日本的吞并,并强行设立为日本的冲绳县。当时大部分琉球人持反对态度。其中部分人以福州、北京、天津为据点,要求清朝向日本就琉球问题交涉,史称琉球案。但最终由于中日双方的观点不和而遭搁置。1894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琉球人的复国愿望破灭。尚寅、尚顺等人发起让冲绳成为独立自治的一个县的运动,史称公同会运动,但最终失败。




康熙皇帝御赐琉球国王金匾——中山世土。中山即琉球三山分国时期的中山国,后又代指琉球国。此匾意指中山王世世代代都是琉球国的统治者。



琉球国地小人稀,物产贫瘠,所以当时的琉球历代统治者都认识到了对外贸易对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在同中国、暹罗、朝鲜、爪哇等国家的贸易中积累了巨额财富。日本,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与琉球国开始了频繁的往来。(图为《中山传信录》中的琉球国王图像,身穿近似明代服饰)
1458年,琉球铸成“万国津梁钟”,邀请日本僧人芥荫撰写铭文。芥荫在铭文中写道明帝国是两国的靠山,日本和琉球则唇齿相依。
尚泰久死后,其子尚德在位九年后暴亡,一名管理国家金库的官员今丸靠行贿被推举为王,冒充尚德的儿子向明帝国请求册封,明宪宗不明就里,册封改名为尚圆的今丸为琉球王国中山王,由此开创了琉球王国第二尚氏王朝。



当时的周边小国均以被东亚秩序体系的领导者--明帝国承认为荣,但是尚圆死后,王国大宝发生了一件乌龙事件。尚圆的王储尚真因为年幼,故由其王叔即位,结果最高神女宣读神谕时发生了口误,将即位者念成王储的名字。王叔为此羞愤难当,六个月后将大宝让位给王储尚真,这就是琉球王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尚真王。(图为由明朝皇帝赐给琉球国王的皮弁,称为“玉御冠”)


尚真王成人后,改革了社会制度,发展了经济,仿照明朝体系建立官员制度,收缴兵器,建立了最高国家宗教组织和空前统一的中央政教合一政权。他还设立战斗力强大的常备军,听命于明帝国召唤,随明帝国命令在福建地区剿灭日本倭寇。但由于国力限制,这支常备军不可能抵挡大国的举国入侵。在这个时期,琉球王国和日本国开始了更为广泛的接触。
作为独立国家的琉球国拥有完善的外交体系。在对外交往方面,琉球国虔诚地奉明帝国为宗主国,对日本则恪守“万国津梁钟”上铭刻的唇齿相依的友好政策,但对属于琉球群岛中山民族的各个小岛,则出兵征讨。




在琉球王国法理灭亡之前,1871年11月30日(清朝同治10年、日本明治4年),琉球宫古岛的两艘进贡船,(琉球群岛小岛仍旧保持对王庭的朝贡传统。)到那霸上缴年贡后,离港准备返回宫古岛,中途遇暴风漂流海上,一艘幸还,另一艘漂到台湾西南海岸八瑶湾(今屏东县牡丹乡境内)。该船共有船员69名,其中3名淹死,66名登陆。登陆的船员中,54名被当地土著杀死枭首。另12名逃出,在凤山县(今高雄县凤山市)受到清政府保护。同年12月11日,又有琉球王国八重山岛民的两艘进贡船离开琉球开往中国。中途遇暴风,漂流海上。一艘下落不明,另一艘于12月28日漂到台湾,45名船员同样受到凤山县令保护。1872年2月,前后两批琉球难民57人,由台湾官员送到福州的琉球馆,7月平安回到那霸。同年4月,日本小田县(今冈山县)县民4人,也遇难漂到台湾,被台湾原住民抢夺衣物。
当时台湾已经对列强开放,此前也有很多外国人被土著杀害,各国纷纷向清帝国提出抗议。但清朝的回答居然是:“这些土著没受过感化,乃中国生番,不归中国管辖!”
清朝这种极度不负责任的态度给日本以极好借口。当时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内情势不稳,正欲以外事转移内政问题,遂于法理消亡后的1875年4月派兵三千六百名占领台湾南部,讨伐土著的牡丹社,史称牡丹社事件。



过了一个多月,清朝军舰才姗姗来迟,而日方却宣布撤退。随后在7月-10月的谈判中,双方签订《日清互换条款》。日方在条款中大肆敲诈清朝,要求清朝赔偿琉球被杀难民白银10万两。这就等于是代替琉球行使了主权国家的外交索赔权。迟钝而惊慌失措的中世纪国家受害者(主要是清朝,琉球也包括其中)随后宣布不承认日本有这个权利,但于事无补。日本很快就将掐断清琉关系的最后一根血管——从1372年-1874年的琉球王国朝贡权。(图为琉球王国的首里城王宫)
1874年底,琉球最后一批朝贡庆贺船只上路。途中得知光绪皇帝登基,各国都来祝贺。如果清朝接受朝贡,前来祝贺的各国使节必然会知道琉球是独立国家的真相。日本没有给整日以泪洗面的琉球国王这个机会,1875年7月,日本专使松田要求琉球必须停止朝贡,并在琉球设立日本正式政府机关和军队警察。琉球国王哀求日本说,琉中五百年恩义友情,请务必保留,遭到日本断然拒绝。
此时琉球内部也发生了激烈交锋。亲日派和亲清派势力根据事态变化不停发生强弱对比。鉴于闹得太凶,1876年,松田同意琉球派请愿团去东京谈判,但条款极为苛刻,如果东京不同意,琉球要答应日本一切要求。琉球此时丧失了判断能力,贸然签订了誓约书。幸亏到日本后,西乡隆盛提醒琉球(维新派元老西乡隆盛和日本中央有矛盾),琉清地位是可以与清朝谈判的,可怜的琉球才燃起一丝希望,但这等于又把主权独立进一步做了自我否定。




请愿团到达东京后,一切要求当然遭到了拒绝,琉球国被迫终止与清朝的外交关系。同年,记载琉球国历史的《中山世谱》、《球阳》的编撰也被迫停止。(图为琉球王国的首里城王宫)
清朝这时候才意识到琉球亡国的问题严重性,于1876-1879年间提出了种种严正交涉,要求保留琉球作为清朝“藩属”的地位。但是清政府仍然没有意识到“藩属”这个暧昧的殖民主义色彩浓厚的字眼在当时的国际环境里是最不恰当的。面对这种看似强硬的交涉,日本当然也以琉球“神道宗教”等理由有力地回击了清政府。当然日本国内也有担心强行将琉球作为一个日本县可能会引起琉球国内激烈的反抗,提出了怀柔政策。但是丧失了理智的琉球以为清政府能挽救他们的命运,强硬地反抗了日本。于是,日本专使松田扔下了一句:那你们等着被处理吧。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