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laowantong203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4980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奥巴马多行不义必自毙

已有 1449 次阅读2014-9-12 14:38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奥巴马, 日本, 中国, 美国, 亚洲 分享到微信

 

 美国独霸天下仿佛没有对手,突然发现中国已经在默默超越之中,无奈自己已经力不从心。实施亚洲战略转移,拉日本加强美日同盟关系,甚至放任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都无法阻碍中国的发展步伐。

  面对纷杂的国际形势,被逼无奈的美国,试图通过搞乱乌克兰,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继续维持独霸天下的美梦,也许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美国为什么选择搞乱乌克兰?

  一是乌克兰的地理位置重要。乌克兰处于欧亚结合点,是亚洲连接欧洲的重要国家。是北约面对俄罗斯的缓冲区,如果把乌克兰纳入北约,不仅乌克兰成为北约与俄罗斯冲突的前沿,俄罗斯就直接面对北约,毫无缓冲之地。 www.miercn.com 爱国交流理性平台

  美国为什么选择搞乱乌克兰?

  特别是在乌克兰部署反导体系,俄罗斯的核威慑将大大降低。乌克兰是欧洲的屏障,得到乌克兰,等于给欧洲加了一份保险,让欧洲能够更好地对付俄罗斯。同时,乌克兰又是中国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的一个关键环节,控制乌克兰,可以控制了中国所谓丝绸之路的命脉。

  二是乌克兰对三方的重要性。

  乌克兰是北约与俄罗斯的缓冲区,本来有这个缓冲区应该是减少双方接触和对立的地带,由于美国试图通过北约和俄罗斯的对立削弱欧盟和俄罗斯的实力。于是就拿乌克兰做文章,让欧盟和俄罗斯互相消耗,军事行动只是手段,目的是削弱欧盟和俄罗斯的经济。

  乌克兰对三方的重要性

  表面看来是北约和俄罗斯剑拔弩张,实际目的是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欧盟首当其冲,只能跟在美国后面对俄罗斯实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经济实力消耗。同时,乌克兰又是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主要通道,如果这个通道关闭,对欧盟和俄罗斯都是灾难。

  当然,乌克兰不仅对欧盟和俄罗斯重要,对于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航空母舰以及重大动力装备,乌克兰给予了大量支持,乌克兰乱了,中国也就很难再得到这些军事技术和装备。
  三是乌克兰是美国一个棋子。
  其实,与其说乌克兰对美国的重要性就在于乌克兰对美国的不重要。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乌克兰对美国来说,都可以忽略不计,也正是因为乌克兰对美国的不重要,才可以成为美国控制北约,打击俄罗斯、中国,消耗欧盟、俄罗斯的一个重要棋子。  

乌克兰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够同时引起中国、俄罗斯、欧盟的相互消耗,这反而有利于美国维持其利益的重要因素。一个不重要的乌克兰,成为美国一个重要棋子,成为美国举一反三的一个握把,乌克兰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   搞乱乌克兰,不仅让欧盟和俄罗斯经济互相消耗,还能够阻碍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对美国来说增加了对北约和欧盟的控制力量,何乐而不为?

  二、乌克兰只能任人摆布挣扎。

  一是俄罗斯不会放弃乌克兰。苏联解体,俄罗斯为了拉着乌克兰,可谓用心良苦。俄罗斯给予乌克兰大量的经济援助,仅仅供应给乌克兰的石油天然气,一年就有100多亿的优惠,供应乌克兰的石油天然气比供应德国的便宜一半多,而俄罗斯甘愿吃亏,当然是为了拉着乌克兰不要投靠北约。

  而乌克兰内乱后,俄罗斯一看形势不对,先下手为强迅速拿下了克里米亚。不顾西方压力,支持乌克兰东部民兵武装。

  乌克兰只能任人摆布挣扎

  对于俄罗斯来说,失去乌克兰就失去了面对北约的天然屏障,一旦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就暴露在北约的眼皮底下,特别是北约的反导系统,可以将俄罗斯的战略力量形同虚设。试图依托虚大的核力量崛起的俄罗斯,将难以东山再起。

  二是欧盟硬着头皮挺乌克兰。

  欧盟石油天然气的很大数量是通过乌克兰通道运输的,如果大家和平,乌克兰虽然对于欧盟没有多少举足轻重的关系,至少可以帮助欧盟摆脱经济困境上有重要利益,现在美国把乌克兰搞乱了,又握着北约的大棒,欧盟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也只能跟着北约的脚步走。

  本来欧盟是抗衡美国的经济力量,欧洲大国又同时套在北约的圈套里,很多事情身不由主。军事只是手段,经济才是目的,山高皇帝远的美国当然可以拿乌克兰说事制裁俄罗斯,毕竟美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关系可以忽略不计,而俄罗斯却是欧盟的重要能源来源。

  欧盟硬着头皮挺乌克兰

  连续的制裁措施,最终伤害的是俄罗斯和欧盟,而欧盟身不由己只能硬着头皮跟在美国后面制裁俄罗斯,力挺乌克兰的后果欧盟也只能默默地品尝。

  三是乌克兰棋子将任人摆布。

  乌克兰自作自受成任人宰割的棋子,本来乌克兰已经独立,好好的依托俄罗斯的支持,发挥俄罗斯和欧盟的桥梁作用,加上同中国的特殊关系,完全可以游刃有余地在几大经济体中周旋,经济上具有不可限量的发展前途,国力增强,则国富民安。

  乌克兰那些所谓的精英却要追求什么“民主、自由”勾结美国,试图抢夺政权,结果造成了乌克兰炮火连天,不要说什么民主自由了,只能拿国家作为代价,任人宰割。

无论乌克兰的结局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乌克兰的历史将难以重写,乌克兰的分裂已经无法阻挡,乌克兰只能在大国博弈中寻求各自的苟且偷生。

  三、乌克兰的演变结果预判。

  一是新的冷战历史将重演欧洲。

  在乌克兰没有彻底分裂前,北约与俄罗斯的博弈将以欧盟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方式存在下去,同时,北约与俄罗斯也将进入冷战状态。乌克兰虽然受到北约的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看来并不现实,如果北约现在接纳乌克兰,那进行的将不是冷战而是热战。

  而北约28个成员国,至少德国、法国这些老欧洲国家是不愿意现在接纳乌克兰的,而那些东欧国家,都是些小国,虽然鼓动接纳乌克兰,包括美国都不愿意现在接纳乌克兰这个烫手山芋。只能在经济制裁和冷战中消耗俄罗斯的实力。

  二是乌克兰内战的结果是分裂。

  尽管现在美国,北约与乌克兰频繁举行军事演习,俄罗斯也不甘示弱,战略力量亮肌肉,其实,那都是虚张声势。无论北约还是俄罗斯,目前谁都不会直接公开出兵乌克兰,双方只是在背后较劲,都会出一些军事顾问或者志愿者,提供一些军事情报或者装备。

  战争的结果要么是所谓的联邦制,乌克兰的俄罗斯民族实施高度自治,维持一个乌克兰的统一,但是,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

  要么是乌克兰东部独立,维持一个亲俄罗斯的政权,乌克兰西部成为一个政府倒向北约。无论如何,乌克兰的自作自受搞起来的民主、自由只能任人民主决策,任人自由宰割。

  乌克兰内战的结果是分裂

  三是战争的代价大家难以承受。

  如果乌克兰问题引起俄罗斯和北约的直接战争,也许常规战争俄罗斯难以抗衡,俄罗斯为了乌克兰,完全可能动用核武器。那样战争的结果难以预料,这也是北约包括欧盟要考虑的问题。北约之所以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还是企图让俄罗斯让步。
  而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难以忍让一个加入北约的乌克兰,加上东部民兵组织的反抗,俄罗斯只要能够承受经济制裁的压力,北约包括欧盟也无能为力。
  当然,美国是需要俄罗斯和欧盟相互消耗的,这样,欧盟没有实力与美国抗衡,俄罗斯在围困下国力受到损失,也是美国所希望的结果。乌克兰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耗欧盟和俄罗斯的实力。

四、中国如何面对乌克兰局势。

  一是中国的损失难以估量。

  美国搞乱乌克兰的决策是举一反三,一个乌克兰让欧盟、俄罗斯相互消耗,中国当然也是美国举一反三的重要一方。乌克兰也许对于中国的经济影响不大,对于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举足轻重。

  中国三军现在的主要装备,都有乌克兰的影子,没有乌克兰提供的技术和装备,中国不可能拥有层出不尽的一些高端装备,航空母舰、大型舰船,野牛气垫船、歼击机、坦克装甲车,无不存在乌克兰的影子。虽然这些苏式血统的装备以中国的名义制造了出来,乌克兰的技术和装备不容忽视。

  包括今后的大飞机,国产航空母舰,乌克兰都是中国的一个不可多得的重要伙伴。乌克兰内乱,不仅让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受到影响,中国要打造的陆上丝绸之路也受到重大影响。

  美国搞乱乌克兰的决策是举一反三

  中国公开提供核保护的国家是乌克兰,这也是中国为什么公开向乌克兰提供核保护的重要原因。那么,乌克兰乱局对中国的损失难以估量也就不足为奇。

  二是中国艰难应对乌克兰。

  如果乌克兰问题仅仅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问题,中国一定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想当年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中国都占在苏联的对立面。俄罗斯出兵格鲁吉亚,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中国并没有公开谴责。

  本来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问题,中国完全可以做个和事佬

  本来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问题,中国完全可以做个和事佬。一方面乌克兰是中国的核保护国,另外一方面俄罗斯是中国的战略盟友,中国也完全可以充当这个和事佬。但是,乌克兰问题的复杂性是美国主使的举一反三的战略行动,如果中国贸然介入,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把局势搞的更加复杂。

 所以,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采取了艰难应对的措施,一方面看着俺的核保护国炮火连天不能支持,一方面看着美国、北约、欧盟对俄罗斯围困和制裁我们不能选边站。这也使中国能够置身事外,将来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的经济美国难以遏制,中国的军事实力,美国可以通过搞乱乌克兰,遏制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发展。一个惧怕中国经济实力的美国,更惧怕中国的军事实力。

三是中国如何利用乌局势。

  乌克兰局势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现在不仅乌克兰内战没有结束的希望,乌克兰前途也难以自主,而以美国主导的北约与俄罗斯对立形成的欧盟制裁俄罗斯的局面,使美国和中国都有置身事外的从容。既然中国现在难以直接介入乌克兰局势,那么乌克兰事件的博弈就在于美国与中国的操纵。美国的目的是消耗和削弱欧盟与俄罗斯的经济。

  那么这这番经济制裁中,中国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加以充分利用。辞河认为,中国可以用经济手段帮助或者支持欧盟减少损失,更可以帮助俄罗斯抵抗欧盟制裁给俄罗斯造成的困境,又可以通过人道主义帮助乌克兰渡过难关。

  这样,中国利用暂时置身事外的优势,充分利用经济制裁给三方造成的损失斡旋三方的利益,也打破了美国企图举一反三的目的。不过,中国利用乌克兰局势化解了美国的企图,美国必将在其他方面进一步压制中国,斗智斗勇,仍然是中国对美国的主要斗争策略。

米尔网 www.miercn.com

  搞乱乌克兰,确实是美国的一着妙棋

  搞乱乌克兰,确实是美国的一着妙棋,举一反三:打击了欧盟、俄罗斯、中国,也确实起到了作用。乌克兰局势如何演变,仍然是大国博弈的结果使然。

  庆幸的是习主席没有贸然介入乌克兰危机,这有利于中国将来在处理乌克兰问题时,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把握局面。收拾乌克兰的烂摊子,也许是中国将来要承担的责任,现在是中国怎么进一步减少风险。

      中国,只有中国人自己打败自己
  乌克兰局势是美国制造的,乌克兰精英充当了乌奸的作用。从乌克兰局势的演变我们不难看出,堡垒往往容易从内部攻破。无论是埃及、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等等,这些国家一旦被美国当成棋子,倒霉的是这些国家的人民,这些国家的分裂和战乱将对这些国家造成难以弥补的影响。

中国,只有中国人自己打败自己。我们一定要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享受我们的民主和自由,那些被美国“民主”的国家,哪个人拥有自由?

乌克兰惊天逆转:中俄火速出手美彻底服软

  乌克兰局势,可谓让人瞠目结舌。随着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周四(8月29日)公开宣布俄罗斯军队入侵,乌克兰国内局势正在离和平愈来愈远,而随着俄罗斯的介入越发明显,战局亦随之出现巨大变化。原本顺风顺水,马上就要攻下东部那几座城市的乌克兰政府军,却是突遭逆袭,进而大败亏输。

  这个结果,绝对称得上“神逆转”!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形呢?

  “墙就算筑的再高,也只能防得了一时,而非一世。换言之,筑墙不过是治标的权宜之计,想要治本,还需把墙外面的威胁彻底消除才行。而从三个月的实兵实弹军演来看,中俄很可能会在三个月之内动手,进而彻底搞定墙外的威胁。”

  乌克兰军方展出政府军从民间武装缴获的“俄罗斯武器”

  乌克兰的逆转剧,以及中国突然对“香港普选问题”的出手,这两件事之所以会出现,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中俄开始清理墙外的威胁了。

  北约出示的卫星图片作为证据,支持他们关于“俄罗斯部队进入乌克兰”的指称

  而从现在的情形来看,中俄的反击顺序,应该是从近及远,从小及大!对俄罗斯来说,符合这个标准的正是乌克兰政府军,而对咱们中国来说,则是那些在香港搞风搞雨的港独分子

  那么,俄罗斯为何要在此时搞定乌克兰政府军,

  众所周知,对乌克兰的动荡,俄罗斯一直强调要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当然,俄罗斯有此建议并非出于好心,说穿了,一旦乌克兰现政府选择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解决现在的困境,那么俄罗斯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给乌克兰的国内政局“掺沙子”,到时候,谁能保证不会再度冒出一个亲俄罗斯的乌克兰政府?
         而且更主要的是,美国人在一开始,就已经准备用乌克兰这个大坑,来坑害俄罗斯和欧盟了,如此一来,美国自然不会坐视乌克兰国内实现停火。那么,难道就没办法令乌克兰现政府和乌克兰东部亲俄武装实现停火吗?

 事实上,普京十分清楚,就算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亲俄城市的问题上对乌克兰现政府进行让步,但只要美国还保有通过乌克兰来坑害俄欧双方的想法,乌克兰现政府就不会收手。换言之,一旦乌克兰政府军攻克了那些东部亲俄城市,那么乌克兰现政府的下一个目标,必然直指克里米亚。

  而这个结果,显然不是俄罗斯乐意看到的!如此一来,选择消灭掉乌克兰政府军的有生力量,自然也就成了一个上上之选。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

  事实上,发生在乌克兰东部的“逆转剧”,一看就知道是俄罗斯精锐部队的手笔,如若不然,面对装备精良,而又人数众多的乌克兰政府军精锐,东部的那些亲俄民兵武装就算再牛叉,也打不出现在这种战果!而从现今的逆转情形来看,俄罗斯军队显然对这一仗早有准备、早有预案。

 

  北约多国人员装备联合组成的北约快速反应部队

  俄罗斯现阶段的表现十分“凶猛”,如果那支由北约组织的快速反应部队无法投入战场,那么乌克兰的战火恐怕很快就会停歇。(毕竟打仗这种事,尤其是地面战,还得靠士兵来完成,在损失掉大量的有生力量后,如果北约的“快反部队”不下水,乌克兰自然也就没了再度开战的本钱)

  俄罗斯如此强硬,难道就不怕美欧继续追加对俄罗斯的制裁吗?美国会就此放过俄罗斯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换言之,美国再度裹挟欧盟制裁俄罗斯,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美国俄罗斯相互制裁

  既然如此,俄罗斯又有什么好顾忌的!而只要咱们中国还在背后支持俄罗斯,那么美欧的制裁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还会将俄罗斯一步步逼向东方,进而令中俄的准联盟关系更加紧密。而证明这一点的最有力证据,就是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咱们中国对俄贷款飙涨了“410”倍。

  9月1日,张高丽在雅库茨克会见普京,并共同出席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工仪式。

  有了中国的大力支持,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还会有用吗?

  随着冬季的到来,乌克兰局势会出现缓和。当然,这种缓和注定是一种“权宜之计”,欧盟是为了确保自身的能源安全,而乌克兰则是为了整兵再战。而一旦等到明年的春暖花开之时,新的冲突很可能会再度爆发。不过,有了这样一个冬天做缓冲,恐怕乌克兰东部那些亲俄城市将更加难以被攻克。
  当然,美国人肯定希望乌克兰的战火继续下去。因为只有如此,美国人才能通过挑唆俄欧冲突,来实现重创俄罗斯,重创欧盟及其身后欧元的战略目的。不过从现在的情形来看,俄罗斯显然对此早有准备。而普京那句“俄罗斯是一个核大国,不要惹我们”的霸气宣言,就是最好的明证。

       事实上,美国搞的“吸血局”存在一个巨大的软肋,那就是不能跟有能力突袭美国本土的核大国发生热战。因为一旦出现这种情形,就算美国能搞乱中欧,那些抽逃而出的国际资本亦不会逃往美国本土去找死。

而俄罗斯的核威胁,显然具有同样的效果。要知道,俄罗斯乃是一个敢想敢干的国家,而且与中国不同,并没有做出过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换句话说,一旦俄罗斯再度举起核大棒,无疑会令那些投资美国本土的国际资本出现恐慌情绪。如此一来,美国本土的国际资本很可能会因为恐慌情绪而大量抽逃,至于那些想要抽逃至美国的国际资本,恐怕亦会变成观望态度。

  俄罗斯乃是一个敢想敢干的国家,而且没有做出过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

  一旦俄罗斯对美国举起核大棒,对即将准备“吸血”的美国来说,那乐子可就大了。正因如此,所以当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并高喊出“我们能把美国变成核尘埃”后,奥巴马立刻就怂了。那么,美国这次会继续认怂吗?

 

  中国一定要小心奥巴马的暗箭

   如果美国不认怂,那么美俄欧这三大巨头在乌克兰的博弈必然会愈发激烈,到时候,谁能保证不会出现“冷战2.0版本”?而到了那时,中国自然可以坐在幕后,犹如二战时的美国一般大发利市。

   当然,以美国的尿性,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任由中国成为“渔翁”。换句话说,美国肯定会给咱们中国“找点事干”,以便分散中国的精力。美国除了会给咱们“找点事干”外,还会进一步离间中俄的关系,比如在网上发布大量离间中俄关系的帖子。

  不得不说,这种在网上发帖挑唆中俄关系的做法十分“阴毒”。虽然这种做法影响不到高层的决策,但却可以导致广大不明真相的网友对国家产生“失望感”,如此一来,再配合上某些网络水军对咱们中国的负面宣传,其影响就可怕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对这类帖子加倍小心,莫要让其背后的阴谋得逞!

        乌克兰灭国在即 大批乌专家来华倾囊相授

  由于乌克兰近期动荡的局势,百姓抗议,警察镇压,总统下台,反对派组织大选……报道称,一些分析认为,乌克兰当前局势可能已经影响到了中乌双方的贸易合作,特别是军事领域的合作。不过,当地官员表示,两国签订的各项合作和贸易协定的履行目前还没有受到影响。由于乌克兰局势动荡,战争一触即发,大量科研人员或外逃,中国加紧大量挖掘人才。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乌克兰早就向中国移交由费奥多西亚市“大海”造船厂制造的第二艘“野牛”气垫登陆艇。

野牛气垫船在水中航行

  与乌克兰低迷不振的经济相比,乌克兰与中国的军工合作一直进行得有声有色。十多年来,中国一直在乌克兰军火出口榜单上名列前茅。虽然同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乌克兰与俄罗斯在对华军贸中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和特点,这也使得乌克兰的局势变化,对中国引进军事技术有更大的变数。

中国从乌克兰引进的欧洲野牛气垫船,陆上也不弱
  苏联时期乌克兰军工辉煌
  据报道,乌克兰军事工业非常发达。苏联军事工业在乌克兰的投资、资源分配都很大。据西方军事观察家估计,乌克兰军事工业占原苏联国防潜力的30%。乌克兰许多企业和科研机构与国防工业有关,主要集中在机器制造业、冶金、燃料动力业及高技术部门,主要生产火箭装置、宇航装置、军用舰船、飞机和导弹等军工产品。

乌克兰是世界上第6大战略导弹生产国。其拥有两座主要的洲际导弹生产厂,即巴甫洛夫斯克州的“南方机械制造厂”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巴甫洛格勒机械制造厂”,“南方机械制造厂”是一家以生产战略导弹为主的军工联合企业,是世界最大的导弹生产厂家之一。

  苏联62%的地对空导弹,42%的战略导弹由该厂独立生产或与其他军工企业合作生产。该厂主要生产可携带10枚分导核弹头的SS-18型战略导弹,同时还生产SS-24型导弹,其改进型SS-25为铁路车厢式导弹。其外表与普通货车车厢一模一样,可沿铁路线任意机动,能避开间谍卫星的跟踪侦察。“南方机械制造厂”的宇航技术也很先进。苏联第一颗通讯卫星所用的运载火箭就是该厂生产的。

  中国MBT-2000主战坦克使用的进口乌克兰的发动机,在出口秘鲁的时候被卡脖子,最后退货

  乌克兰建造军事舰船的能力很强。苏联6个建造大型水面舰只的造船厂,有3个位于乌克兰黑海沿岸。位于尼古拉耶夫港的黑海造船厂是苏联唯一能制造航空母舰的造船厂。俄军唯一一艘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就是该厂建造的。“六一”造船厂也位于尼古拉耶夫港,主要建造巡洋舰和驱逐舰,是苏联唯一能建造“光荣”级导弹巡洋舰的造船厂。“布隆”造船厂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刻赤,主要建造驱逐舰和护卫舰。

出口秘鲁的中国MBT-2000主战坦克

  大批乌克兰专家来华“送宝”
          苏联解体后,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的保障,缺乏民用产品市场,加之军工企业科技人员流失严重,故乌克兰军转民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已转产的军工企业的效益很差。其时,独联体各国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工厂、机构大量倒闭,军工领域许多专家、教授失业,收入锐减。

                特别是一些尖端行业,大量一流的工程师陷入赤贫,美国、德国、以色列、韩国、新加坡等国科研机构纷纷派出专家前往俄罗斯、乌克兰,以优厚条件招揽人才。中国也加入了这一轮人才争夺,采用的招揽方法类似韩国,但得益于苏联时期中苏友好的渊源,一些留苏专家学者通过学术交流、个人友情联络等多种形式,从乌克兰请到了不少顶级专家。

         在这段难得的时期,中国主动出击,目的性很强,直奔军工领域的关键技术,通过个人关系转让其技术成果。海军专家李杰形容那时的工作说,中国人坐一个星期的火车,从满洲里出去,穿过西伯利亚,取道莫斯科,再到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进行摸底、契合,很快知道了对方有哪些技术可以进行合作;之后,马上就有大批的乌克兰专家赴华,介入具体项目。

中国辽宁舰:中国梦 强军梦

  中国当时的基础技术比较落后,刚开始技术交流的层次比较低,规模也比较小。后来,中国用轻工产品交换先进设备,乌克兰专家开始大规模赴华。

中国引进乌克兰的瓦良格航母,最后改装成辽宁舰


  这些专家大多是毛泽东、斯大林时代的老布尔什维克,重视中苏友谊,生活要求不高,工作严谨,有问必答,技术、材料很爽快地提供,甚至掏心掏肺。
  为了招揽军工人才,中国政府为此启动了一项“双引工程”,专门引进独联体国家的人才和技术,国务院授权国家外国专家局于1991年正式设立国家“友谊奖”,用以表彰外国专家为中国所做的贡献,各省随后相继设立不同地方政府友谊奖。乌克兰籍专家奥坚科·沃洛德梅尔、科瓦连柯、阿诺·阿夫恰茹克相继获得国家级友谊奖。

        200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内部报告称: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通过官民并举,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双引工程”,从俄罗斯以及其他独联体国家大约引进上万名专家,2000多个技术项目。乌克兰是“双引工程”的重点地区,每年都有大批专家、学者应邀赴华讲学或从事科研。中国驻乌克兰使馆一秘李谦如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说:仅2006年,国内邀请乌克兰科技界专家学者赴华约150批次,2000多人次。

  “乌克兰三舰客”留威名

中国目前唯一功能齐全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在极地考察 

  乌克兰在对华海军技术输出上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上世纪90年代,中国从乌克兰购买了三艘有代表性的大型舰船,由于他们至今仍然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国内对他们也有“乌克兰三舰客”的美称。他们的中国名字对于我们毫不陌生:“雪龙”号破冰船、“青海湖”号综合补给舰和“辽宁”号航空母舰。

 

中国目前唯一功能齐全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就是引进乌克兰的
  其中,雪龙号是中国于1993年以1750万美元低价从乌克兰赫尔松造船厂购得的维他斯 白令级破冰船,经过改造后成为中国目前唯一功能齐全的极地科考破冰船,也是中国目前唯一能在极地破冰航行的船只;青海湖号补给舰也是由赫尔松造船厂建造的。这艘船原计划交付给苏联海军,却在苏联解体后因没有资金而被搁置。

中国于1993年购买该舰,并于当年带回大连造船厂接受续建。该船在1996年交付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是中国第一艘、也是迄今装备最大的综合补给舰;辽宁号在中国的知名度更高、其经历也更加复杂,这艘由尼古拉耶夫“61名公社社员”造船厂建造的大型航空母舰原名“瓦良格”号,1992年被乌克兰和俄罗斯废弃,在历经多年的破坏和偷盗后被中国人购得。

  在费尽周折将它拖到大连后,中国军方又耗时多年对其进行续建和改造,最终成为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青海湖号补给舰在执行任务

  据乌克兰媒体报道,在2006年10月,中国就派出了大型军事代表团前往了乌克兰,讨论了乌克兰帮助中国培训航母飞行员的可行性。此后,中国工程师、飞行员、海军技术专家就开始频繁地访问“尼特卡”舰载机训练中心。有消息说,乌克兰还帮助中国建造了“尼特卡”地面训练系统相类似的设施,用于舰载航空兵飞行员的训练教学,并向中国出售了4套阻拦索。

青海湖号补给舰停泊在码头
  而最近吸引眼球的军购项目就是中乌合作的“欧洲野牛”大型气垫船项目。进口“欧洲野牛”的项目始于2003年,有关技术谈判持续了6年,直到2009年,乌克兰媒体才公开这一消息,确认订购数量4艘。

   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深圳市政府共同主办第11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于深圳会展中心开幕。本次交流大会是专门针对外国专家组织、培训机构、专业人才开放的国家级人才与智力交流展会。

  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向部分外国专家颁发了国家特聘专家证书。“外专千人计划”实施以来,两批共有94名外国专家入选,成为中国国家特聘专家。

  代表沈航参加第11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第二批国家“外专千人计划”高端专家金琴科·瓦列里·彼德罗维奇教授喜获中国国家特聘专家证书。

  金琴科·瓦列里教授获得特聘专家证书

  “外专千人计划”全称是“千人计划”高层次外国专家项目,目标是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需求,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引进500至1000名高层次外国专家,每年引进50至100名。

  乌克兰安-225运输机,由乌克兰安东诺夫安设计局研发,是世界最大飞机,最大起飞重量600吨,最大载重250吨。
  当天下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举办“外专千人计划”座谈,和与会的外国专家亲切座谈。
  金琴科·瓦列里教授曾在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工作过20多年,主持和参与了参与“安-72/74/71”,“安–26/30/32”,“安-124”,“安-225”,“安-70”,“安-140”等飞机的设计和测试,具有丰富的飞机寿命评估、飞机结构设计和风洞试验测试的经验。在机翼增升装置设计和动力增升以及飞机气动弹性计算和实验领域有突出成果。

  金琴科先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32年,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

  乌克兰国家信息科学院通信院士、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基辅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系主管科研工作的副主任,具有国际化视野、主持大型科研项目经验和国际合作经验,外籍专家团队的引进可以,借鉴国外已有型号的研制和测试经验,加速我国在该领域的研制进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安-225运输机抵达中国。

  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报道,中国正在逐步加大从乌克兰采购军事装备和接受服务的力度,这笔贸易对乌克兰来说是巨大的。

安-225运输机抵达中国,成功着陆

去年一年,乌克兰43%的出口商品都是销往中国的,随着乌克兰向中国销售由俄罗斯设计的飞机及相关器件数量继续增加,这一数额还将继续增长。
  同时,中国也制造了许多同类型飞机,其中有一些正是中乌合作研发,然后由中国生产制造的。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