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laowantong203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4980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莫言为什么会获奖?

热度 1已有 3178 次阅读2012-10-29 23:35 |系统分类:杂谈| 莫言 分享到微信

      莫言为什么会获奖?兼转:党刊红旗批莫言小说这是大家近来对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都感到的诧异,大家都在问:莫言为什么会获奖?获奖的作品是什么?而评委们却始终并没有解释和说明莫言哪部作品或代表作获奖了,包括获奖者莫言本人至今也没有说哪一部作品是他的代表作、成名作,无论是赞成的还是反对的,都认为:挪威的诺贝尔委员会的管理真会这么差劲吗?不是,绝对不是。哪究竟是为什么呢?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大家记忆犹新1989年,中国的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意外”地获得了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和平奖时,大家诧异了没有?中国政府非但没有高兴,诧异之余,中国政府还专门发表庄严声明:1989年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 (中国) 我国政府对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授予达赖198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表示极大遗憾和愤慨。

      当时隔十年,2010年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突然决定把“和平奖”颁发给另一个正在中国监狱服刑的中国人刘晓波时,大家诧异没有?中国上下都很诧异,全世界也很诧异,中国政府更是诧异,更是愤怒,专门发文说:“几天前,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决定把今年的和平奖发给因触犯中国法律而被中国司法机关判处徒刑的刘晓波。更是让中国人民看到,诺贝尔和平奖是一个走入政治歧途的奖项”。(《人民日报》2010年10月17日)

当现在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举国上下都感到诧异、全世界都感到诧异时,大家觉得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问题了!哪问题是什么呢?不过是帝国主义政客评委们换了一种方法,就是把和平奖换成了文学奖,以掩人耳目!

        我们还是来看莫言的作品,其中有直接政治影响的作品《主席老的那天》,看后,更加佐证了中国和世界为什么会这么诧异的结论,从中国前两位获奖来看,这次获奖也绝非偶然、绝非寻常之事,一定有其专门的“道理”,我们摘几句给大家看看:

《主席老的那天》的老是山东方言,即逝去的意思。莫言在该文里写到“原来我想,自己不过是个草民,谁当官我也是为民,毛主席死了与我有什么关系?现在我不这样想了。现在我想,毛主席的死与我大有关系。不但与我有关系,甚至与我家的牛有关系。毛主席不死,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就不大可能改变,阶级斗争不可能取消,如果有文学,也不会是现在这样子的文学,而那样子的文学我是不会写的,如果毛主席活到现在,我肯定不会当上所谓的“作家”。毛主席不死,人民公社决不会解散,人民公社不解散,社员家就不会自己养牛。所以说,如果毛主席活着,就不可能有我家那头牛”。通过莫言的这个短短的几句言论,我们不难看到他的思想和思维轨迹:

一,毛主席不去世,还会有阶级斗争;换句话说,阶级斗争是因为有毛主席才有阶级斗争,毛主席一死阶级斗争也死了。二,毛主席不去世,文学还是为宣传“为人民服务”的文学,而为人民服务的文学,莫言根本不会写,同时他也承认,毛主席不去世他也当不了作家,也更进不了解放军的文艺函授学校,所以,应该感谢毛主席的去死。三,毛主席不去世,人民公社就不会解散,到现在可能还是公有制,莫言他们自己也就不会有机会养牛了,也就不会发家致富当作家了。

我们不讨论当时有没有养牛的、他是不是作家的问题,而他对于关于毛主席的死的言论上,实际上莫言恰恰道出了现在修正主义资改派的改革思维和改革轨迹,道出了现代帝国主义列强要瓦解中国、瓜分中国、进行对中国颜色革命的心声。也就是说,抛弃毛泽东思想、抛弃社会主义公有制、抛弃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大搞私有化大搞资本主义,就像莫言他这样的人就可以大有作为,就可以当作家,尽管他当时写这作品的时候,没有想到今天自己会获得诺贝尔大奖。如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绝不搞阶级斗争;大肆诋毁毛泽东思想,竭力违反宪法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化、自由化,彻底宣传普世价值文学;剔除社会主义公有制、大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大肆宣扬资本主义复辟这才是他的正道文学,由此我们知道为什么会获奖了吗?因为这些原因评委们不敢公开说啊,因为在诺贝尔委员会口头上一直来看,文学是应该无国家、无国籍、脱离了政治的,如果把莫言这些代表作拿出来,不是公开赤裸裸地承认了文学艺术的阶级性、政治性了吗?不是公开号召宣扬政治文学了吗?你相信他们会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吗?

就是这样一个为修正主义资改派摇旗呐喊的无名小卒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就是这样一个信口雌黄的无赖文人、一个美帝的哈巴狗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你不诧异谁诧异呢?只不过是这次中国政府没有抗议罢了,因为他符合现在那些资改派非毛蔑毛、去社会主义之要求需要了。

从这次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也再次佐证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实质是与诺贝尔和平奖一样---是汉奸、卖国贼、诋毁祖国的败类的专有政治奖项,是帝国主义颠覆其它国家的政治奖。当然,这也同时说明像高尔基、鲁迅等人是永远也不可能获得挪威诺贝尔奖的,诺贝尔奖对于面向劳动人民、面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永远是关闭的。

 可能大家要说对莫言的这样的片言只语是不是有点夸大了,过头了?那我们来看另一部1987年正式出版的大家熟悉的所谓“纯文学艺术”作品《红高粱家族》,后来被张艺谋改变成电影的《红高粱》,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

尽管大家书不一定看过,但是以此拍摄的电影许多人看过。《红高粱》在当时放映前尽管像其它许多影片一样被定为禁片,因为它有许多“性戏”,与当时的社会崇尚的道德标准是格格不入的,是不符合当时的审美世界观的。一年多后经过新闻出版处大肆剪切掉许多赤裸裸的性镜头和内容以后才得以放行放映,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不像现在,男女可以随时上床、随地做爱、可以公开卖淫嫖娼,当时如果有败坏社会道德风气、描写性爱淫秽作品等都要被判刑坐牢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导演张艺谋与巩俐、当然包括原作家莫言就都是冲破这些禁区的“先锋战士”了。大家都看的已经是把做爱戏欲戏已经剪掉了的,可就是这一部作品宣扬了什么呢?不就是红高粱地里的原始情欲、肉欲吗?与在红高粱里的野狗动物有什么区别呢?这些肉麻的、被人类视为不道德的肉欲情欲却被作者吹捧为伟大的真实爱情、农村中纯朴的爱情…导演张艺谋与女主角巩俐不但是演电影,两人更是在红高粱地里亲自实践作品、以身试法、冲锋陷阵,真正演绎了一出“人人惊讶”的红高粱情歌肉欲,张艺谋也因此开创了文艺界潜规则的新时代,也让潜规则真正开始公开化、合法化,张艺谋也因此为“红高粱”情欲肉欲而大红大紫,以致电影和小说作品后来得了许多奖,巩俐也因为此为潜规则献身一举成名,“一路走来”,也成为了世界级的“红人”…,那么其两人的肉欲情欲最终结果又是怎样呢?两个人的结合应该是像文学作品中和电影描写中的那样“伟大”而“完美无瑕”了吧?“名、利、情、欲”四大丰收了,结果怎样了呢?

在这“红高粱”中畸形的情欲、肉欲中他们同居生活长达了十多年,到后来两人开始互相各自厌恶、各自到处偷情,你说这是伟大的爱情吗?是劳动人民需要的世界观与伟大爱情吗?

两人经过激烈的抗争、到最后彻底分手,照理应该有一个好的结果了吧,人生到达了壮年时代应该有所感悟了吧?收敛了吧?应该开始寻找自己各自的“真正”爱情了吧?结果呢?比大家更诧异的还在他们以后各自的婚姻家庭中,以肉欲为目的、交织以金钱、玩弄到国外,产生了常人不能理解的畸形家庭、畸形婚姻、畸形人生、畸形肉欲的多次婚姻…这难道不就是作品的成功之作吗?两人的婚姻观、爱情观不就是在这伟大的作品下发挥的淋漓尽致吗?

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深思,莫言的作品展示的这些《丰乳肥臀》这难道就是人间美好的爱情吗?这难道就是正常人应该有的的婚姻、爱情价值观吗?

作品除了畸形的肉欲情欲还有什么呢?他们自己不过是以身试法、冲破了中国应该有的性的禁区,他们的作品不光是丑化了自己一代,还毒害了下一代,毒化了社会,败坏了社会的道德风气,瓦解了人们的意志,让现在的权色交易、权钱交易、色情潜规则等腐败之风堂而皇之、世风日下,让更多的青年人和下一代成为色情的牺牲品,这样的作品,帝国主义国家的委员们为什么会不选上呢?这些也正是帝国主义列强希望瓦解中国、灭亡中国、他们做不到的事有人专门为他们做了而不表彰他们呢?看看这些评委们自己的国家发行莫言的这些反动色情作品吗?

这些玷污了伟大而圣神的真正的爱情还不够吗?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反省吗?

(绿帽子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89408525)

 

转载:1990年代莫言小说《丰乳肥臀》被党媒批污蔑中共共产共妻 ZT 
  核心提示:我所以从政治角度来评价《丰乳肥臀》,是因为莫言(专题)在小说中的政治倾向已很鲜明,他的投枪、匕首既然已掷出,我们怎能沉默?而且他的描述已对一些不了解革命历史的年轻人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编者按:1990年代莫言(专题)的《丰乳肥臀》出版后曾在业内引起了较大反响,有部分评论认为莫言(专题)这本小说有“泼脏水”之嫌疑,这篇评论就是其中之一。基于传递新闻价值之必要,特补发该文以飨读者。

  杂志简介:《红旗文稿》为求是杂志社主办的、面向国内发行的综合性政治理论半月刊,是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宣传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

  

ZT" style="BORDER-RIGHT: 0px; PADDING-RIGHT: 0px; BORDER-TOP: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BOTTOM: 0px; MARGIN: 0px 0px 5px; BORDER-LEFT: 0px; CURSOR: url(http://simg.sinajs.cn/xblogstyle/images/common/small.cur), auto; PADDING-TOP: 0px; BORDER-BOTTOM: 0px; LIST-STYLE-TYPE: none; max-width: 588px" alt=1990年代莫言小说《丰乳肥臀》被党媒批污蔑中共共产共妻 src="http://y2.ifengimg.com/abaae711ba7f5202/2012/1023/rdn_5085e2cb8f089.jpg" border=0 name=img_0.28940502355943293 action-data="http://y2.ifengimg.com/abaae711ba7f5202/2012/1023/rdn_5085e2cb8f089.jpg" action-type="show-slide" helght="300" wldth="208">


  本文摘自《红旗文稿》1996年12期 作者:彭荆风 原题为:莫言的枪投向哪里?——评《丰乳肥臀》

  黝黑的乡村夜晚,一所深宅大院尽头的阴暗破烂房间里,挂着几盏汽灯;摆着皮鞭、棍棒、藤条、铁索、麻绳、水桶、扫帚;一群捆人吊人的行家里手,把白发苍苍、脸肿得透明的老母亲和她的儿孙们,反剪着胳膊高高地吊在房梁上;他们难耐刺骨的疼痛,挣扎、哭嗦、哀鸣,汗水从他们身上涌出,杂乱的头发里蒸发着雪白的雾气,昏死了、瘫痪了,才被放下,用凉水泼醒……

  没有读过全书的人,如果只翻到这几页,会以为是描写日本鬼子或国民党还乡团对革命人民的残害呢!许多以抗战和人民革命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就有过类似情节,也曾有力地激起过读者对敌人的强烈仇恨!

  这次不同了,是作家在“创新”,是自称为“现实主义作家”的莫言反其道而行之,动用小说概括中国近百年历史;这是他的《丰乳肥臀》中第四章第七节,叙述八路军的公安人员和民兵拷打“我”(金童)和他那“善良”、“伟大”的母亲(上官鲁氏),逼迫她承认“长期窝藏高密东北乡头号反革命分子,血债累累的凶、手,人民的公敌司马库”。她并不了解司马库的去向,在叫喊:“冤枉!”也无用的情况下,只能被吊在梁上。

  莫言在《丰乳肥臀》出版后,曾说:“为什么会有崇高?——苦难。苦难使人崇高。母亲几乎忍受了所有苦难:战争、饥俄、贫穷、疾病;在层出不穷的苦难中,母亲变得崇高了。”

  他精心设计这一拷问场景,确实是能起到渲染母亲的苦难,控诉那些“捆人吊人的行家里手”的作用,在全书中,他也是顺着这一思路,写母亲在战争、饥饿、贫穷、疾病中所经历的苦难,塑造她的“崇高形象”。

  战争、饥俄等等确实是给高密东北乡的人(包括母亲在内)带来了巨大痛苦,但是这是怎么形成的?

  小说中的高密东北乡,在杭日、解放战争时期,是国共两党争夺的地方,母亲由于她的特殊身份,也就和她的二女婿司马库(代表国民党势力的还乡团长),她的五女婿(共产党的爆炸大队蒋政委),有着难以割断的关系;作者用交叉对比的手法,为我们展示了这个母亲对政权不断变更的痛苦与欢乐。冬天她们难耐饥饿,想下河砸开冰块捕鱼而无能为力,司马库见了立即命令手下人:“快、快,在这河上给我切开八八六十四个窟窿,让乡亲们跟着我司马库沾光。”于是,母亲和她们的儿女吃上了粗如肉棍的鳗鲡,而且“从这一天起,母亲的乳房恢复了青春”;杭战胜利后,司马库带着人马打回来赶走了八路军,对乡亲们仍然是一如往昔的照顾,“他们杀了几十口猪,宰了十几头牛,挖出了几十缸酒。把肉煮熟了,用大盆盛着放在大街当中的桌子上。肉上插着几把刺刀,任何人都可以前来S.J食……”以致有人吃多了酒肉撑死在街头。

  这场面颇有普天同庆之感。

  一个政权的更迭,必然要在人民当中引起反响,并且根据切身体会来比较、评论。母亲对八路军的被赶走,并不留恋,当她那嫁给八路军政委的女儿上官盼弟逃走前,把孩子塞给她时,她却不肯接受;但这个母亲在这前后,把汉奸沙月亮、国民党司马库的儿女(有的还不是她女儿所生),都收养了,而且抚养得很好,以致上官盼弟愤恨地责备她:“我们走运时,您没少跟着沾光。现在我们走背字,连我们的孩子也不吃香了是不是?娘,一碗水要端平。”母亲还是不肯收养,争吵中还恶毒地大写:“我给你养?我把你的私孩子给你扔到河里喂王八,扔到井里喂蛤蟆,扔到粪里喂苍蝇!”

  母亲的丰乳还是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呢!

  司马库夫妻打走了八路军来感谢母亲,在她“乳沟里洒上了法国巴黎生产的紫夜牌香水”,司马库还对她说:“老岳母,感谢您为司马家护住了这条根,从今以后,您就等着享福吧,高密东北乡是咱们的天下了。”母亲并无异议,对辛苦抚养他的儿子也没有半点牢骚,只是对司马库的妻子说:“你要真有孝心,就给我图下几担谷子吧,我是饿怕了!”

  一年后,八路军又打回来了,还乡团被歼时,作者特意写明白,司马库在危急中仍然关心人民,对着手下人大叫:“投降吧!兄弟们,别伤了老百姓。”

  于是老百姓和国民党俘虏一起关进了风磨房,就连“我”(金童)这样的小孩子也不放过。

  时这场结束反革命统治的斗争,作者借磨房里一只白毛老鼠的话来点明,这是“强者为王,弱者为贼”。还特意描写了一场蛇吃鼠的狰狞状。

  在莫言的笔下,共产党给母亲的苦难真是太多了,在这以前,三女领弟(鸟仙)被八路军的班长孙哑巴强奸;高密东北乡成了人民天下后,她们全家被吊打,儿子(金童)被赶出学校,因奸尸罪被判刑15年,到了改革开放时期,她还因为不肯迁居,遭到捆打……

  在革命根据地的高密东北乡兴起所谓“寡妇改嫁”,把寡妇们“像分配母鸡一样”分配给镇上的光棍汉时,连腿上生着毒疮的杜瘸子都分到了一个面皮白净,眼里有萝卜花的年轻寡妇。那寡妇看到杜瘸子那条像烂藕一样的病腿,不由地泪珠滚滚,哭着向一个身材高大的女干部求情免嫁,女干部不耐烦地说:“哭什么,腿流脓怕什么?”头发花白的母亲也难以幸免,被分配给了司马亭,当母亲苦笑着对女干部说:“闺女,他弟弟是我的女婿。”回答是:“那有什么关系?”

  过去国民党反动派诬蔑共产党是共产共妻,灭绝人伦,也只是流于空洞的叫嚣,难以有文学作品具体地描述,想不到几十年后,却有莫言的《丰乳肥臀》横空出世,填补了这一空白。

  在《丰乳肥臀》一书中,共产党一无是处,不仅迫害母亲,而且像土匪一样残害无辜,土改时吃包子不给钱,还把卖包子的抓了,卖棺材的、开油坊的、教书的私塾先生都成了斗争的对象;抓不到司马库就把他两个只有一两岁的小女儿枪毙掉……而国民党却好处不少。国共两党几十年的斗争,谁是谁非谁得到人民的拥护,谁给人民带来灾难早有定论,莫言却不顾历史事实,把人民的苦难全都推给共产党,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态度?再创新,也不能捏造事实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如果真像莫言所写的,没完没了地折磨人民,还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并取得胜利?

  莫言一向宣称“我很不愿让自己的思维纳入‘理性’的轨道”,对人类也充满了嘲弄,他就说过:“人不要妄自尊大,以万物的灵长自居,人跟猪狗跟粪缸里的蛆虫跟墙缝里的臭虫并没有本质区别,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最根本的标志就是:人类虚伪!”这样缺乏理性的作家,怎能承担概括中国近百年历史的重任?

  虽然莫言写的只是高密东北乡一隅的一个母亲的命运,但他一再声明:“我笔下的母亲,绝不仅仅限于作者的母亲而是大家的母亲,几乎集中了中国所有的母亲的苦难。”这也就是说,他写这个母亲是想创造一个具有典型意义,代表着中国所有母亲的苦难的人物,他写共产党对待人民的残暴,也不是局限于个别人个别地区的工作失误,而是通过连续的情节勾勒中国人民在这近百年历史风云变幻中的遭遇!

  有评论家说过,叛逆与审丑,是莫言作品中的两大特色。莫言也以历史观、艺术观的叛逆者自居。这种叛逆性在《丰乳肥臀》中,可以说是表现得相当明显!只是他的叛逆不同于鲁迅先生那样把投枪、匕首投向黑暗的反动统治,他是在沮兄嘲讽近百年来千千万万仁人志士曾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民革命事业。

  莫言一向是“审丑”的能手。过去他语言的肮脏令人叹为观止,这次在《丰乳肥臀》中又一次塑造了“我”(金童)这个性变态者,把“我”对女性的玩弄、狠衰写得淋漓尽致;“我”不分长幼亲疏地摸弄哑咬一切女人的乳房,几个亲姐姐也不放过,“我”在六姐招弟结婚时,兽性大发,想冲上去,用刀子划破她的裙子,然后贴着底盘利落地把她的乳房旋下来;在所谓“雪集”上,“我”扮演雪公子,一次摸过120个女人的乳房,以后“我”奸淫女尸被判刑巧年,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没有乳房摸就大病,在母亲帮忙下,上了比他年岁大得多的“独乳老金”的床,以后又靠“我”那成了大款的外甥司马粮的资助,每天招来3拨21个“胖的、瘦的、大的、小的、白的、黑的、黄的、红的”女人,亮出胸膛让“我”检查,“摸到最后一天我的手脖子已软弱无力,手指上磨起了血泡。”

  初看这些描写,还以为是莫言借“审丑”为名故伎重演,耍弄他对淫风污秽的炫耀和欣赏;有人不明白,用大量篇幅来写这个性变态者的色情活动,与他宣扬的一写人类生育繁衍之根本,二写天下母亲的苦难,三写大地的品格有何联系?

  仔细思索后才明白,这是莫言的一种障眼法,用色情、性变态掩盖他的投枪所指!所以,他曾不小心地露出真情:“说我出于商业包装,那是放屁!”“我追求的是朴素,我想抓住的是事物的根本。”

  这也表明,他对金童这个性变态者的描写并不是根本,他要写的是在中国近当代历史中,起主导作用的中国共产党,时以母亲为代表的中国人民所造成的苦难;虽然他后来也曾辩解,他写的“不是历史的写照、历史的翻版”,他写的是人的“精神发展史”。这也难以自圆其说,人不是生活在真空状态,这个母亲和她的一家人的命运,已被莫言写得与历史的变革紧相联系,他们的精神状态怎能超越历史现实的覆盖?

  我所以从政治角度来评价《丰乳肥臀》,是因为莫言在小说中的政治倾向已很鲜明,他的投枪、匕首既然已掷出,我们怎能沉默?而且他的描述已对一些不了解革命历史的年轻人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莫言为什么会这样写?看来还是与他的爱憎有关,所以他描绘国民党还乡团打回来的场面,是那样军容整肃威风凛凛,就是对司马库这个还乡团团长被枪毙前的情景,也描述得惹人同情:“据很多从未见过司马库的外乡百性后来说,他们心目中的杀人魔王司马库,是一个青面徐牙、半人半兽的怪物,他们见到真的司马库时不由地感到失望。这个被剃成光头的高个子中年人,两只凄凉的大眼里没有一丝凶气。他的样子显得朴实而慈厚,使没见过司马库的百姓产生了深深的疑惑,甚至怀疑公安局捉错了人。”

  莫言既然要过问政治,要用“史诗品格”的作品对中国近百年历史进行概括,那就要认真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单靠那种描述女人奶头的所谓“艺术感觉”是不够的!

  莫言在革命部队中也生活了近20年,却会对革命历史一无所知,写母亲的苦难,却不知苦难从何而来,这样是非颠倒,黑白不分,也是视觉的瘫痪吧!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今又是 2012-11-1 09:55
是个人情感和价值的取向吧,我非常注重文章的标题。由此,假如《丰乳肥臀》是一个三级城市三级报纸或杂志上的通行文章,我没意见,文化毕竟是多元多重的;但是如此标题挂在诺奖得奖者的名下,此人的作品我一定不会去多看、细看更谈不上去关注,因为仅仅标题这四个字是永远不会出现在我的笔下的。因为取值和人品的定位永远不会给自己这样的取舍的机会和可能。
一看那标题,大致说,如果评论摘用的都是“事实”(不谈评论笔者的个人见解),那么写下如此内容的人,不用解释,也不用重复多次,在我这里就是完结了,因为笔调、取意和叙述内容的低俗。可能我不全,但是这不需要很全了才能说看法的。大样优致的文人这上面是不能有瑕疵的。这,和政治倾向和在一个人肚腹里的政治性计较没有关系,是暂且的不计。不知你的看法如何。谢谢。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