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攝影師 Dennis Dung鏡頭下的渡船街炮尖鍛造蔡先生
以香港為基地的街拍攝影師Dennis Dung,喜歡以照想機作筆,把身边附近的平凡事物記錄下來,他對小市民生活、周遭環境的变遷.......等等,都通過他的照相机,用強烈的黑白風格,把事物徹底的演譯及記錄下來.以下要介紹他,于去年在香港拍攝的一輯炮尖鍛造照片.充份表達出勞工階層日常工作.既艱辛但亦是謀生的途徑.我曾在香港從事建築行業.深知炮尖鍛造,是為大型工程提供了既亷價又有效的工具再用.起到了環保的作用.但鍛造過程又重、又熱.更是真正的體力工作.從事的人越來越少了.在攝影師鏡頭下的蔡先生却表現得樂在其中,真的敬業樂業.....致敬!
以下是Dennis的作品.
曾幾何時是海岸邊的旺角渡船街,顧名思義,曾是上船的地方,滄海桑田,幾十年後的今天,完全不復見昔日的景觀,現在只是大馬路旁的一條街道。
在西邊的地界,沒有沾上旺角太繁忙的都市生活,一些式微的工業製造,仍在這裏過著十年如日的生活,但這些式微的工業,也在僅有的時限下生存著,因為重建的項目,在舊區不停進行,同時亦沒有新血延續這些工業,消失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這些問題,不是單一地區的問題,而是整個香港發展的問題,前曾特首的施政下,香港大部份的工業也死亡,只剩他口中的金融及服務行業,令到香港的工種嚴重缺乏,同時堅持地不復建公屋居屋,每環互扣影響,令到市民活在沒有希望的都市上。
蔡先生,十分友善,但不愛說話,和筆者太多數拍過的行業一樣,只是看著今天,沒有太多的未來預算。適時的開始工作,咬著一口煙,重覆的動作,在酷熱的火爐邊工作著,日復日,月復月,過得一天便一天。
以前沒有機器時應該是人手鍛造,大家也會在大小的電視劇集,曾看過一些打鐵的鏡頭一樣的。現在利用機器的輔助下,可以更有效率的工作,要求的產品成形更準確。
炮尖鍛造的過程大約是這樣
簡單而言,利用媒火燒紅炮尖,令到鋼材軟化,經過機器的打壓,成形。
因為經過煤火淬練,鉋尖鋼材內部結構化學改變,在炮尖冷卻時,到達適當的溫度,立即放入水內冷卻,固定了內部的結構變化,這種方式,令到炮尖硬化,適合應付一些猛烈互相打擊的工作,例如維修道路時鑿地的用途。
Dennis D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