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一直,我们走在大路上……
——读云杉《文化自强》
作者:一清
前些年风行北京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委实让不太兴旺的话剧市场赚了一把票房,其实该剧的编剧黄纪苏是我很要好的朋友,我们曾在一起探讨过“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创意,认为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一直有在大路上这样走啊走啊的感觉。黄先生曾为此出示过一首诗给我,题目是《三十年》:路上的军球鞋已经不见,路上的白边懒已经走远,路上的齐步走已经走乱,路上的同路人已经走散,找到了新伙伴。路上的中山装变了西装,西装变了休闲;路上的大姐成了大妈,大妈拄着拐杖站在了路边;路上的昨天变了今天,今年变成去年;路上的什么都已改变,连长安街上直来直往的大一路也调整了路线。路上的中国啊,三十年,三十年……纪苏的这首诗我是能背下的,而且每有重要的集会,我都会朗诵一遍,往往惹得听者作沉思状,说有一种沧桑感,同时也有一种振奋的东西深涵内中。
其实,我们所有的人,都在路上,一直。
正是读了云杉的《文化自强》一文,才记起纪苏的这首诗来。我觉得,这一篇文章给我的感受,就像当年我得到纪苏的《三十年》一样,有一种“振奋的东西深涵内中”,就是我们走在大路上的那种感觉!
所以,理论的表达与艺术的表达,是可以达致同样结果的。只是前者更深阔。
我们走在大路上,还包括中国。我们这个国家,一直在大路上走啊走啊,现在路子是越走越通畅了,前途也是越走越光明了,自信心也是越走越强了。中国在向世界大国和强国的地盘儿冲剌了。当然有很多人因此而欣喜若狂,认为已然就会登顶了就会有君临天下的礼花为之华彩燃放了。其实不然。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谨慎从事才好。有理性的学者曾经警醒过众人,说“大国崛起”与“大国崩溃”其实只有一步之遥,所谓“大国命运,存乎于一夜之间也”即是。由是我记起毛泽东主席54年前即1956年在与参加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的一段谈话,“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50-100年的时光,将来变成什么样子,是要看发展的。中国也可能犯错误……官僚主义、大国主义、骄傲自大,中国都可能犯……我们要预防将来,10年、20年以后就危险了。40年、50年以后就更加危险了。”这是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在建国之初向全体国人发出的预警。
所以,走在大路上的我们,也得随时有对自己的警醒提示,如何才能使自己保持方向不变、目标明确、路径选择正确。
保持方向不变,不只是个执着的问题,因为有很多的诱惑性因素会让你发生方向性的游移,走着走着,就找不着北了。前苏联的教训应该就属于这一类。所以我特别赞赏云杉先生文章里“自强之魂”的观点。“魂”,就是灵魂,文化的灵魂是什么?就是核心价值观,这是决定着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的最深层的要素。云杉先生讲得好,“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讲软实力、文化力,从根本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这样几句话,我觉得有令人发馈的东西在内。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听懂先生的这种平白之语后面的大道理。如果听不懂,或者听懂了不当回事,那就是一种可称之为“价值观漠视症”患者了,是病人。
可能很少有人真正看到过人在梦游时的状态。那其实是很吓人的。一个人,半夜起来,按着他梦境里的指引在行走着。因为是梦境世界,所以他不合现实的常规,因而有随时翻到水塘里去或者撞在某面墙壁上甚至有被飞驰而过的汽车撞翻的危险。我这里用“梦游”来比喻“价值观漠视症”患者应该算是“文明”的。认真地想想,一个人,一伙聚合着的人群,他们的行走中没有路标,没有方向,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也就是说,没有核心价值观,他们会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作出什么样的路径选择呢?
所谓“核心价值观”,是指一个社会主流的价值选择,是一种坚持不懈、努力使全体成员都必需信奉的信条。核心价值观要解决的是社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各种矛盾的系列准则,是社会成员对所有问题的看法态度的集中表现,也是整个社会生存的普遍原则与主张。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云杉先生有过如下的表述——
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体现时代感、突出大众化、富有独创性。时代感,就是把握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价值观是时代的产物,只有反映时代的要求,才能引领社会进步。
云杉先生继续论证说,“我们现在倡导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平正义’、‘和谐和睦’等理念,所以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共鸣,就是因为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召力。”
是的,回望历史,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确实发生过进步作用,那是因为它适应了人们摆脱封建专制束缚的历史要求。时代总在前进中,我们一直在路上。行走着,探索着。在这种寻找与探索中,社会也在进步中。那么,在价值观念上,也一定要与时俱进,这样才会达致目标。我们的核心价值要是大众化的,也就是要关注大众诉求,融入大众生活,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我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为什么今天仍有很大影响,就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人们处世、行世、立世的一些基本准则”。因此,“价值观只有走进心灵、走进大众,才能有广泛的亲和力、感召力”。
核心价值观也需要有独创性的表现,这是就特点和特色层面上而言的。不同价值观的碰撞,是大浪淘沙的过程,是不断筛选的过程。只有那些原创性强、普遍意义大的价值观念,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实践的淬炼。在前行的路上,我们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实践,从而提炼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精神内核。不仅如此,前行中的我们同样面向世界,我们必须关注人类文明进步的总趋势,不断地向世界阐明我们自己的核心理念和价值主张,敢于在超越他人中引领潮流。——这就是一种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坚守,是决定这个社会安定与否和前景明暗的大事。刚刚去世的著名法学家蔡定剑先生对于社会核心价值观缺失的危害,有一个清楚的表述。他说,当一个国家缺少核心价值,人民没有基本的价值认同的时候,这个国家不可能有凝聚力;危机来临时必将难以面对。如果这个社会没有价值支撑,只有对财富的崇拜和对享乐的追求,社会也就不可能健康发展。这个话,说得应是很到位的了。
最近,美国人在黄海军演,挑起中国周边的不安宁。在国人一片气愤的表达中,居然还有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嚷嚷着要为美国大兵带路。被网络上斥之为“带路党”。带路党所有的表现状况是,在很多情况下主动地为他国说项,传输与我们提倡的价值观相对的价值观,并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对中国的政治法律给予不知疲倦的攻击。情况的严重也不独在社会,个别一些学校的个别教师,也忘记掉了教书育人的责任,经常在课堂上贯输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使得一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受到不良影响。试想一下,如果主流的价值观不能影响下一代人的成长,或者说一代人在长成过程中缺少核心价值的追求,就必定会发生蔡先生所言的那种情况,“这个国家不可能有凝聚力”,“危机来临时必将难以面对”。由此可见,《文化自强》一文里提到的核心价值观是多么的重要。中国是一个主张社会主义价值的国家,因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当然之选和不得不选。
“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云山在文章里讲的道理是让人信服的,也是透彻的。他还举例说,“我国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情况下,要把广大人民的思想意志凝聚好,使中华民族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铸就能够有效发挥统摄、引领和整合作用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一直在路上。在路上的我们必须有旗帜的引领,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
走什么样的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近九十年的奋斗历史中作出了选择的。我们的必需沿着这条路继续往下走。我们已经经过了很险狭的地方,我们曾遇到过难以想像的困难,但是都走过来了。一路上,我们超越了很多人,很多国家。我们不可以骄傲,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我们还在山路上,向更高的境界上攀登,还需要我们有更加强大的体力与气魄。因此,这个时候的我们,需要有文化的力量,我们在发展强大国力时同样需要有软力量的表现。而这个软力量就是文化。只有文化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群人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是判断孰是孰非、孰重孰轻的标准体系,同时也是文化的最高境界。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了云杉先生在《文化自觉》里的一段话,他说,自觉地承担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于每位成员的。云杉还在文章里有这样一个表述,“有人提出‘文化边界’、‘文化版图’、‘文化主权’等问题,实际上是把文化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来研究,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由这一段话我便想云先生的《文化》系列文章,是可以作为国家文化战略来看、来讨论的。我想,大家能在这样的一个高位上讨论国家的文化战略,这是近年来我们一直期盼的。作为一个草根博客人,其实我们很在乎这些,很在乎在当今语境下的宏大声音和宏大表达。因为,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总是希望路上的中国能有更多的灯塔照亮,能有更多的人心同一……
云杉先生是一个清醒的理论工作者,与博客人对这个世界的判断一样,他所洞见的一切,也是民间热议着的。“当前,中国作为一个在国际舞台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发展中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同世界互动中的作用更直接、更现实。”这就需要我们有文化的自觉和自强。
我们在路上。我们肩负着非常多的任务。如果说,核心价值观是我们锻造中国文化的自强之魂,那么,科学发展的道路就是我们的文化自强之路。而这里要解决的是如何在已有基础上实现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在云杉先生的文章里,走科学发展之路所要注意的基本要求和所需构建的发展格局,以及面临的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文化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问题,都有阐述,本身就是一个“科学发展”的战略论述,是纲领性的东西,值得我们认真深入地组织领会,消化,并变成我们每一个关心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人的一种自觉,将其尊崇为国家文化战略。看得出来,在接下来的文化“自强之本”小节里,作者显然把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都考虑了进去,他提出了“文化发展的根本依靠力量”是谁的问题。“文化发展,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时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文化工作者的热情创造,是文化兴盛的可靠保证。”
感谢云杉先生这个论述,因为他让我们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们也因之获得了抱团的力量和勇于打拼的信心,未来我们前行的路上,便有了红旗的引领,便有了理解的目光和呵护的力量。
突然记起纪苏先生在《我们走在大道上》的一个细节来——
灯光变化,舞台渐渐凝固。投影上出现1976年弱光中的影子,他的声音很远又很近,仿佛来自天外,来自树梢,来自背后:
我知道中华民族理想宏远,路途艰难。我们扑倒在1840年,匍匐在1900年,挣扎在1911年,站立在1949年,踉跄在1966年,调整方向、重新出发在1976年。我们又走过了三十年,走进了新世纪。
一直以来,我们在路上,只是,今天的我们,有了一份新的自觉、新的自信、新的自强。因为,我们走在科学发展观的大路上,我们走在文化自强的进程中……
(如需转摘转载本博文章,请注明“一清博媒·美国站”,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