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一清博媒・美国站 //www.sinovision.net/?14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一清博媒,是一个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虚拟帝国。虽无城邦,但谷歌上关键词的搜索会告诉你一切……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商务印书馆·洪波·石毓智及《非常师生》

已有 2751 次阅读2010-11-24 06:26 |个人分类:时政述评|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商务印书馆·洪波·石毓智及《非常师生》

作者:一清

手机上就那亮了一下,是周洪波发来的短信,说是有一个关于孔子研究的书稿的部份章节已经发在邮箱中了,让帮着看看。我还没有来得及看,那天正好有事上商务印书馆,洪波又将打印好了的一札有关孔子研究的文稿放在我面前,说你看看,这样的稿子有没有市场。

我看了一眼,记得是后来成为《非常师生》一书中的几个小节,记得好像是“孔子对子路有点烦”、“孔子的新闻发言人”之类。在周的办公室,人来人往的,不能静心看稿,也就是“瞄一眼”的那种。但这一“瞄”便记下了人家为文的特点,并且牢牢地将这题目一记便有余,可见其好的表达方式是如何地让人服气的。

后来,我们又在北京东四的那个“咸亨茶馆”里与作者见了面了,也是谈这个书稿的。石先生是上过湖南和浙江几个电视台做过教育讲坛类节目的,但又似乎并不十分像一个节目人,主要是指谈吐。因为很多节目人一般都是口吐莲花满嘴跑火车的。石给我的感觉还是一个学者的样子,而且也是那种比较严谨的。我特别不待见那些“历史是个啥玩意儿”、“说说清代(明代)那些破事儿”一类的所谓学者,估计也是大学里混不下去了得找三五个噱头见天儿混个人场气场的主儿,要么就是学术队伍里如今天也有了天桥耍把戏的。但石先生的学者味表现在他的谦恭里。比如文字的舒展,比如谈话节奏的徐缓等等。我特别赞赏石先生在前言里的一些话:以前,人们是站在孔子的肩膀上瞟一眼他的弟子们,因此感受孔门弟子是渺小的、模糊的,他们仅仅是孔子伟大形象的陪衬。现在,我们换过位置来观察,站在这些弟子的中间来体验,会看到非常不一样的东西,这些弟子们一个个鲜活起来了。他们个性鲜明,有自己的思想,不仅是被动的受教育者,也是儒家思想的积极参与者、创造者与宣传者。一句话,换位观察,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伟大的群体,而不仅仅是圣人一个。

确实是这样,换个角度一看,很快就看出了生动来。诚为石先生所言,真真一个个便鲜活了。此前,我对于论语中的人物,都感觉到他们是穿了布衫一个个脸上都是蒙了尘的,隔了几千年的距离,一如青铜器上镌刻着的形象。虽不若那般狰狞,也实在谈不上亲切。现在再读《论语》,因了石先生这《非常师生——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便觉出那七十位弟子如同我们中国名博沙龙里的一个个成员,都是亲切可感的,都是吃大块肉喝半斤八两二锅头的主儿了。

所以,换角度看问题真是好。为此,得慰问下以笔为锄的石先生一声才好。

还得同时慰问洪波一声。

洪波是商务印书馆的副总经理。而商务在读书人心中,那是一方圣殿。认识商务的一个编辑都是可以作为谈资的,况乎高高在上的副总经理?我曾经试着叫过一声周总,被他很不爽地纠正说,你就别这么叫了,叫洪波不好吗?是的,其实我心里也是这样认为的,若果天天见了面叫着周总,倒生出很多的生分来。

商务出书,大多是学术著作,最是著名的有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还有《墨子学案》《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等等。这些书今后当然应该还是商务“前进的方向”,因为使用这一类书的读者面实在是太广了惦记着商务学术成就的人也太多了。但每每从商务的楼下走过,我总是止不住的在想,作为一家品牌出版机构,商务能不能在百年历史的辉煌上朝泛文化方面更多地作一些尝试呢?

从商务所在的王府井大街往北走不足百步,穿过五四大街,就是三联书店了。在三联书店的门口,我经常买的书不是学术著作而是他们的《三联生活周刊》。这里没有说三联只有这本杂志最好的意思。我之所以强调这个杂志,是因为它切入到了大众最生活的话题,它永远跟着民众即时的生活需要在前行,因而使得它的编辑人员和审稿人员时时在一种新鲜的文化接触之中,读者们也可在他们的字里行间时时感受到时代脉博的律动。商务与三联都是前后不久创办的文化机构,商务似乎更早一些,品牌至今也更大一些。但我同时想,一个老牌的出版机构,在互联网时代,它将怎样赢得更好的明天呢?……当然我这只是不时掠过的一丝半缕的乱想瞎想,这想法常常是些没有影儿的事。

但是周洪波却似乎又总在我的眼前晃悠。有很多时候与他在一起交谈,并无谈到我的这些片刻闪过的“乱想”,好像谈了出来一定带了些微的对于商务的不敬,特别是洪波以外的人,能不能接受这样的话题,真要存很大的疑问。因而便谨慎着。记得为商务写《汉字最近有些烦》一书时,洪波那种对于新的有着博客风格的表达方式的欣喜,同样也让我感到一份惊喜。这是因为商务的语系里,寻求的更多地是表达的严谨与周密,但有洪波对于博客话语风格的认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至少得有一种状态,或者说已然进入一种状态。在宏大表达话语所形成的看似腾越无限实则逼仄得难于透气的有限空间里,在墨守传统把玩历史年份将三寸金莲当成艺术欣赏其实也不见得新潮的文化圈里,商务的编辑和领导能有这一份的超越,委实让我心里暖了一把,这表明商务没有老,商务还有着创新的冲动。这其实很重要,假如你真心做现代出版的话。当然重要到什么程度,这就在乎当事人对于家底的理解程度和坚守分寸了。

看过一些有关孔子研究的书,把孔子圣化得跟一大智慧篓子似的,一字一句那都是圣典。其实,《论语》也就是孔老夫子的言行记录,说拉拉杂杂有些不恭,但内中也多有后人附会的东西。我当然不主张把孔子的研究当成时下里某些人动辄“那玩意儿”“就那回事”一般,也并不主张什么历史话题都网络化表达。但是,我以为,至少也要容许有《非常师生》一类的东东行走在我们的阅读生活中,这便适应了有着时代阅读特点的生活需要。商务能做这样的事,让我真正生出新的一份敬意来,所以,我认为商务会永远年轻……

我便想,洪波是个好同志,一个好的文化人。——不知我怎么用了这么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呵呵。

(注意:如需转载与摘编本博文章,须注明“一清博媒·美国站”,否则视为侵权。)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