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一清博媒・美国站 //www.sinovision.net/?14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一清博媒,是一个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虚拟帝国。虽无城邦,但谷歌上关键词的搜索会告诉你一切……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润物无声文昌雨,一城感动扬州风

已有 2481 次阅读2010-7-18 23:16 |个人分类:时政述评|系统分类:财经分享到微信

润物无声文昌雨,一城感动扬州风

——扬州“好人涌现”是一种文化现象

作者:一清

在“名博沙龙”成员往扬州集结时,最先一个到达的是一清,因为是从天上走的,其他几位是从轨上走的。到达的当天晚上,看扬州晚报,报导了一位城市清洁工捡得了一万多元现金而想尽办法寻找丢失者的故事。这位清洁工自己的收不高,也就是月入700元左右,但她没有将这些额外之财占为己有,而是想怎么样以最快的方式找到丢钱的人。看后不免有些感慨。

刚好第二天一早,又发生了我们成员丢失手机的事,居然在茫茫人海的扬州火车站,有人主动拨打手机上留存的最后一个电话,而让我们团队的马大哈们有了“重获的欣喜”。

这接踪而至的两件事,似有着不真实的感受,用世俗的眼光,跟作了“套”似的。

是不是作套了呢?想想,也没有必要。再则,火车站里人头攒动,真要“作”套,估计也不准能“套”得住。由此便有了对扬州“好人好事”的特别关注。这一“关注”可不得了,发现扬州的“好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一群,一个批次又一个批次。

所以,当我离开扬州时,我认可的杨州好人,不是一般意见上的“出现”,而是一种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在与扬州市委宣传部袁秋年先生交谈时,我们一致认可,扬州的“好人涌现”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

扬州市文明办向一清出示了一份材料,当选2009年“扬州好人”的有王文华、吉文秀、好心阿姨、吴修德、李彬、陈鹤琴、金祥、赵自清、徐明峰、戴家林等10位;获好人提名的有仲桂林、孙云凤、孙晋胜、邵伯三鞋匠、夏丽、徐安莲、殷武勇、梅亚娣、董静、戴世仁等。有关这些“好人”的故事,本文不可能一一尽述,他们的事迹,都可以在扬州的网站上查到,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故事,但所有的故事都给你同样的感动和启发:其实,这些我们都可以尝试着去。

不光是市文明办的“好人”材料“好人”榜,还有各区县的,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一些感人的故事。甚至还有镇上的、村上的好人榜。以邗江区为例,不但有区上的材料,还有镇上的,如杭集镇、方巷镇、公道镇等。

在扬州,以自己的能力,多为他人想想,多为他人做大大小小的好事儿,已成为一种自觉,一种风尚。由这个角度审视扬州世情民俗,当我们再回到本文开始时的那两个小故事时,你就会有一种认同感了。

(一)

那么,“好人涌现”为什么在扬州就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呢?这个工作,恐怕与扬州城市的历史文化影响不无关系。

我们在扬州时,了解了邗江区公道镇埝桥村的一些情况。在他们村上的文化长廊上,就有着各种教人从善、多树福根的经典故事与“家训”词,如《周公诫伯禽》、《孟母三迁》、《孔融让梨》、《诸葛亮诫子》、《欧阳修家训》、《朱子家训》等。另有他们提炼的《家训集锦》若干,如第一条云:“做人重德性,孝敬铭记心;勤俭立根本,关爱善心灵;家和万事兴。”还有一条有些现代语境:“讲社会公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讲职业道德,做一个有诚信的人;讲家庭美德,做一个有孝心的人。”这些句式,都是过眼不忘的好东西,在村民中所取的正向影响,是可以想像的。我在《精致扬州,我们共同守卫的精神家园》一文里曾提到过,很多扬州市民以生活在扬州为一种骄傲。从上面的这个村规民俗的“约定”与“家训”中,我们就可以见证一二。正是因了这一份的“骄傲”而派生了作为扬州市民的自我约束,对于扬州的真心热爱,这种热爱是一种家、家园和精神归属般的认可与依归。

这当然是扬州文明城市建设的基础。但是,一种社会风尚的成气,需要有对于这个城市精神的充分解读与引领,需要有精心的细节设计与善意行为的真心呵护。

而这样的工作,一定不是大忽悠的,不是宏大唱响的,而是润物无声的,是春风化雨的。

我们在扬州,看到了扬州在文明建设过程中的这种春风化育般的努力。

我们去苏北人民医院,本意是参观他们的“和谐医疗,努力化解医患之争”主题项目的,医院方面为此也准备好了一大摞的资料。应该说,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敬佩的医院,因为这个医院能从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出发,认真地从病人角度着眼,努力化解医患纠纷。他们在强化护理责任制、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对危重病人的特殊关注以及严格推行各种管理制度方面,做出了让行业和市民可圈可点的工作,是那种真正“擦亮窗口”,为患者提供“文明规范服务”的典型。我们在与医护人员对话时,内心里感觉到,很多事情原是可以做好的,比如在大厅里设定一个看病简化程序,省却非重病人楼上楼下奔忙的劳累,这样的服务,哪一个医院都可以做到。但为什么很多医院就没有做到呢?这中间就有值得思考的东西。由此想,只要你用心,你原本就可以做得很好。苏北医院属于用心了的医院,所以他们成为了全国文明医院。

其实,更让一清感喟不已的,是医院所表现的另一种“文明”:各层楼道里居然挂着扬州市各路书家、画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全部按规格装裱好后,悬挂于楼道、长廊、病区。我能够想像得到,当病友们歇息于斯,游走于长廊医区之间,看些字画意境,品评笔墨短长,或对着画作,吟咏一首两首诗词题款,这该是怎样的一种养生理念啊!无论病重病轻,医院的这种人性化表达,当是对所有病友的最大安慰与尊重,由此所传导给扬州市民的是一种桃花带雨的艺术醺陶,是一种没齿难忘的人生育化。

在这样的一种文明环境里,谁还会把扬州当成过路驿站而不是精神家园?

扬州的文明办真是不简单,在这样的文明提倡下,真是想不做好人都难啊!

这里是扬州市少年图书馆。

这个图书馆是由老一代,也就是“关工委”的一些老同志发动捐助建成的。在图书馆里,除了几十万册图书免费供少年儿童自由借阅,我发现了比之更含有人情味的“细节”,那就是在儿童们的阅读期间里,图书馆管理者对儿童家长的“呵护”。他们除了设立“亲子阅读室”外,还提供了很多人性化的关怀,休息室、锻炼室、家长阅览室、心理辅导室等等。家长们在陪读的同时“自读”,家长们在陪练的同时“自练”,还可以与心理医生“倾诉”一些心理故事,纾释一些负面情愫,也可以参与由图书馆主办的主题报告会,获得更多的信息与知识。我们到访图书馆时,正是星期六,我们看到不少家长在一些专设的阅读室里悠闲地等着此时正在另外的房室里或上网或看书或练功的孩子们,他们手上的阅读书籍同样让他们感到了学习的充实……

魔鬼在细节,感动在瞬间。一个城市,能将对市民的关爱做到如此这般,这就是最大的城市文明。

(二)

在我们准备回京的那个下午,有来自各区文明办的同志交流文明城市创建的意见与感受。一清得以听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故事,但它让我感受到了扬州风尚引领中的价值取向,以及市民、政府间的互动与真诚。

故事发生在邗江区邗上街道兰庄社区,一个叫程介兵的修车师傅几十年里默默地做着一件事:修车时,凡残疾人有修车打气的,一概免费。为了让更多的人去帮助残疾人,去年他在自己的修车点设立了“爱心充气点”,并用一个铁皮箱存放来此充气所付的钱。他的想法是把这些集中起来的钱送给社区爱心基金,以帮助更多的残疾人。为了守住自己的这个庄重承诺,他将铁皮箱的钥匙送到社区负责人处保管。几个月下来,竟有了几公斤重了。于是,他将箱子抬入兰庄社区,和工作人员一起打开箱子,竟有了855.30元。他将这些钱交给了社区爱心基金会,基金会则按照具体情况将这些钱买了物品送给社区里的家庭贫困户……

其实,程师傅自己也很不宽裕,就每天挣个二三十来元不等这样的收入,靠修车充气捞日子也多有不易。这些年来,骑电动车的人越来越多了,充气也改用电气化了。但扬州人为位卑的程师傅的爱心所感动,善良人的心都是相通的,大家希望抱团取暖,因而有意无意到这儿充气的却是越来越多了。人们来这儿,一则是对这个“好人”的无声声援,二则也是积聚力量通过小铁皮箱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人们象征性地给车充点气后将三五个硬币扔进铁皮箱,那叮叮咚咚的声响,延演着爱心的接力……

就是这样的一个修车师傅,带动了一方好人的出现。这样的故事,我们在邗江区、广陵区、维扬区以及江都、高邮、仪征等区县的材料里看到很多,如方巷镇的陈巧萍、赵万富、殷武勇等。说到殷武勇,这小伙子的故事太感人了,为了救在化工厂上班而重度烧伤的父亲,他三次割让自己的头皮,将挣扎在生死边缘的父亲救活,这一份孝心,感天动地,引起全国性反响,其榜样力量,也引得扬州人民自我镜照,见贤思齐……

在扬州,这样的“好人”真的是呈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三)

那么,为什么在扬州“好人涌现”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呢?其实,我们从上面的一些叙述中就可以见之必然,那就是扬州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风尚引领,是一种有着人文视野的组织与布局,有着大爱胸怀的引领与参与。扬州有自己的城市特色,有得天独厚的城市文化底蕴。扬州给人的是教化的力量,是道德的指引,是通贯于天地古今的仁义精神。扬州之行,我们在参观这家大院那家宅子时,里边的联语诗话,无一不在引导后人读书向善、家国情怀。这就是扬州的城市精神和地区名片,这就是古城扬州与不老扬州的生命琼浆、青春玉液。

而扬州市委和政府顺延了历史的人文精神,在“精神文明”领域,真真实实地搞“建设”,让每一个市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扬州人的骄傲与自豪,因而激起了他们的爱国、爱市、爱家园的道德善向,这就是扬州“好人涌现”的文化脚本与历史诠注。

在扬州文明网上,有这么一段话:康乐社区设立社区好人榜,从“个体”、“群体”,再到“团体”,涓涓细流汇成江河,这种因爱而爱、因爱而美、因爱而和的道德质感,堪称独特的“扬州现象”。

是的,因爱而爱、因爱而美、因爱而和……

在离开扬州,汽车经过润扬大桥的时候,我突然冒出两句类似于诗的短语来,“润物无声文昌雨,一城感动扬州风”。是的,我觉得扬州的好人太多,需有“一城”的空域方可承载这盛世的感动。

但愿昨天故事不只停留和存放在历史博物馆里,今天扬州举城的文明建设,定然会写出新的华彩乐章。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