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海量信息”与“有效接收”
——评《环球财经手机报》
一清
自从手机可以上网,便不再买报纸看了。退回去十年或更多一点的时间,在美国和日本旅游时,人家感慨说邮箱里太杂了,全是广告纸。那时候不太清楚广告纸是什么意思,翻译告诉我,就是指报纸,因为发达的经济社会,广告占了太多的版面。现在轮到我们也有幸读广告纸了。正像网友们调侃说,强烈要求央视在广告中不要再插播电视连续剧一样,现在的纸媒体新闻,也大多只能在广告缝隙里“提炼”出来。而且,这所谓的新闻,多是从网媒中抄了转贩过来的。
所以,是报纸经营者的集体无良,逼走了我们这些无奈的读者,说来还真不能埋怨我等的不忠诚。
但在网上阅读,也有麻烦,这麻烦并不在广告,而是海量信息。在那些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面前,有时候真不知道怎么办。如果是在台式电脑上网,可以说,一个上午或下午弄完,你竟不知道看了些什么。反正标题党横行,垃圾文字遍地。幸好,这个时候有了手机报。
我是在去福建的路上了解手机报的。那天,与《环球财经》杂志的副主编林鹰、张捷同坐一车。他们在车上一直与北京的编辑部用电话、短信沟通,大概是有关手机报推出的具体安排。对这些新玩艺儿,我平时不大感兴趣,但看到他们的工作如此精细、如此投入,我有些吃惊于现在的媒体人的工作责任,这种状况似乎并不多见了,由是保持了一份对于他们职业忠诚的内在虔敬。一路上,他们的工作具体到哪段新闻可上,哪段新闻及观点不能上。每则新闻的字数控制在正负多少的标准内等等。
后来,我订了一份《环球财经手机报》,便宜得很,月5元。几元钱的电子报,谁也订得起。问题不是钱多钱少,而是订了这“报”有何用,值不值得一看。现在的读者绝对是买方市场,只要开通手机上网,堵给你看的东西多了去了,何苦还花钱订阅呢?
如果没有读过《环球财经手机报》,我也会持同样观点。但现在,我还真有些改变。这就是我本文的标题所言内容:在海量信息而前,我们如何有效地选择。
“选择”什么呢?当然是有效信息。《环球财经手机报》共有“中国模式大讲堂”、“全球战略”等10个小栏目。以该报创刊(2012年3月5日)的第一期为例,内容十分丰富,有《国企民企不是死敌》(中国模式大讲堂)、《资本开放引爆金融革命》(金融安全)、《美文化冷战策略揭秘》(文化安全)、《韩寒“造假门”事件》(网评无限)、《英国间谍女王回忆录》(谍影憧憧)等。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每篇文章均出自靠谱的学者之手,都有着丰厚的专业学养。又以6月25日为例,诸栏内容如下:《融入亚太将成俄长远走向》(全球战略)、《摩根大通疑唱苦肉计(2)》(金融安全)、《美国天然气产量将居首》(能源安全)、《移动广告或致隐私泄露》(信息安全)、《无敌推销员(11)》(PIN码)等。读这样的文章,绝对知晓天下大事,都是直入根本、直奔要塞的那种。由此可知,这家手机报,更注重专业性与权威性,它的每一期内容都是经过极其认真挑选才能入“报”的。
《环球财经手机报》内容的专业,以及文章作者的专业学养,成就了这家手机报的亮点,不少研究机构和高校学者以及网上名流都以能在该报摘发一篇文章观点为幸事、乐事。要说起作者间的这种“竞争”来,实在是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由此可见这份手机报的特点所在、品味所在。
当然,说它的专业性,并不表明他们文字的拘谨,相反,编辑在采摘文字时,时下了功夫的,毕竟人家学者的一篇专述文章,都是洋洋过万的,如何摘编出来,浪里选金,这就是他们编辑的功夫所在了。该报的每一期,还有类似于“网评无限”、“ PIN码”这样轻松的栏目,都是些让人读之不禁喷饭的好文字,每次读报到最后,一定会有这样的幽默奉献,这可能也是该报吸引读者长期捧哏的一个原因。《环球财经手机报》每期字数在3000字左右。他们很惜版面,也很重视自己精品定位,我曾与商务印书馆的一位资深编辑交谈过看法,他认为,像《环球财经手机报》上所载的每一条内容,都可以成为一个绝好的词条入于新华事典一类的工具书。这个评价真的不低,我也认可。因而想,我们与商务印书馆正着手编撰中的《新华事典》似可与《环球财经手机报》合作,或者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天天的早8点,是等待《环球财经手机报》的一个时段,滴答两声,准时而至,挺享受的。但愿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她、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