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凌晨5时45分,许杏虎生病的父亲正在熟睡当中,按说父亲生病身为儿子的许杏虎应该在身旁照顾,可此刻作为记者的许杏虎正位于异国他乡的南斯拉夫大使馆中进行工作,照顾父亲的任务只能落到了姐姐许琳华身上。
这天许杏虎的父亲在睡醒之后感觉全身无力,打着吊瓶的他看着女儿眼中担忧的神情,他还以为是女儿在担心自己的病情,便开口安慰道:“我这小毛病,治两天就好了。”
当许琳华听到父亲的这番话后脸上担忧的神情并没有散去,反而更凝重了一些,过了一会后许琳华像是下定了决心走到父亲身边开口说道:“我就是有点担心您这个身体,您没事就行。”
许琳华在安抚好父亲之后找到了全家人向他们告知了自己的决定,那就是向父亲隐瞒弟弟许杏虎、弟媳朱颖的死讯。
可许杏虎逝世后的第二天,就有不少记者找到了许杏虎一家想对他们进行采访,尽管许琳华极力阻止那些记者接近父亲,但许琳华病床上的父亲最终还是知道了这件事。
当许杏虎父亲得知儿子、儿媳死在异国他乡的消息后,悲痛的情绪迅速笼罩了这名老人全身,后来许杏虎父亲在知道儿子、儿媳的死因后,这名老人的身上除了悲痛的情绪之外又新添了一股愤怒。
1998年同在光明日报中工作的许杏虎与朱颖结了婚,两人的感情是在光明日报的见证下产生并走入高潮的,因此当两人结婚的时候收到了不少光明日报员工的祝福,一时间许杏虎和朱颖的婚事成了光明日报里最大的“新闻”。
若用一个词来形容许杏虎和朱颖的婚姻,那光明日报的员工一定会用“郎才女貌”来形容,因为两人优秀的履历和自身优秀的能力,就好像在说两人就应该在一起一样。
许杏虎跟朱颖在结婚时两人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这份光芒的来源多是靠自己的努力,至于家庭的帮助在其中只是起到了一部分作用。
许杏虎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市一农村家庭中,虽然他是家中唯一的儿子,但家境贫困使得许杏虎早早就懂得为家里分担压力,在许杏虎小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在放学之后出去玩,而许杏虎则是第一时间回到家里,去地里帮父母干活,因此许杏虎能吃苦的本事是从小就练成的。
虽然家境贫困但许杏虎在学习上却一点也不含糊,尽管放学之后许杏虎要帮家里干农活,可一旦有空闲时间许杏虎便会抓住机会好好学习,在课堂上时许杏虎也是最认真听讲的那一个,因此许杏虎往往能取得优秀的成绩,这让他完全能够称得上是“别人家的孩子”。
之后学习优异的许杏虎考上了当地的优秀中学,中学毕业之后许杏虎又进入了县里的重点高中进行学习,在那个年代贫苦家庭供一个孩子上学是极为不易的,若不是有许杏虎姐姐为许杏虎做出牺牲,那许杏虎或许就无法走上上学的道路了。
许杏虎也深知自己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因此许杏虎很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每分每秒,同时那份农村人的淳朴性格也在许杏虎的身上体现了出来,成为班干部的许杏虎时常会帮助同学们的学习问题,还会积极参与到劳动中去,这样的热心肠性格让许杏虎慢慢成为了学校里焦点般的存在。
不少同学和老师都十分看好许杏虎的未来,所以当许杏虎在高考之后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时没有出乎其他人的意料,同时因为许杏虎的热心肠性格让他从未遭受过其他人的嫉妒,因此许杏虎在前往大学进行学习之前只收到了大家对他的祝福。
等到许杏虎前往北京进行学习的那一天,不少跟许杏虎认识的人都来为他送行,许杏虎看着来送行的亲人、朋友、乡亲们也是心生感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未来做出一番本事后就回来回报他们,最终许杏虎揣着这样的心思踏上了前往北京的道路。
当许杏虎来到北京外国语大学之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专业的问题,因为许杏虎要靠语言选专业,因此不少人选择的都是大语种的热门专业,像是英语等,但许杏虎想到,大语种学的人多那竞争压力也就大。
为了之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杏虎最终选择了塞尔维亚语这个小语种,当许杏虎选择塞尔维亚语的那一刻,他一定想不到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会因这个决定而提早结束,但若让许杏虎再选一次的话,他或许不会改变自己的选择,因为正是靠着这个决定许杏虎才认识了自己的妻子朱颖。
朱颖跟许杏虎在进入光明日报之前两人的人生之路各不相同,但有一点一样的是都足够优秀。
1986年从小生活在山西的朱颖考上了山西重点高中---山西太谷一中,在3年的学习结束后朱颖凭借着自己优秀的学习能力成功考入了天津轻工业学院工业艺术工程系进行学习,后来朱颖正靠着自己的专业而认识了自己的丈夫。
1992年从大学毕业的朱颖被分配到了北京新世纪信息纸厂里进行工作,在这里朱颖不仅努力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在休息时间不停的学习补足自己,很快朱颖就因自己的努力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同时成功为自己争取到了升职的机会.
1994年朱颖被调入了光明日报的广告部中进行工作,这个时候她在里面担任美术编辑一职,虽然朱颖的专业跟新闻行业的关系不算很大,但朱颖还是靠着自己的勤奋好学成功融入到了光明日报的工作中来并做出了不少优异的成绩。
许杏虎相比于朱颖来说,所学的专业跟新闻行业的关联性就大多了,不如说许杏虎所学的专业正是为了新闻行业所服务的,因此许杏虎在1990年毕业之后就直接被分配到了光明日报中,而许杏虎夫妇也在两年之后有了交集。
虽然两人的出身略有不同,但此时的许杏虎是绝对配得上朱颖的,两人在工作中结识之后许杏虎被朱颖秀丽的容貌和温软尔雅的气质所吸引,而朱颖则被许杏虎上进的性格、优秀的个人能力所打动,在同事的撮合下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直到步入婚姻殿堂。
1998年是两人结婚的那一年,同时也是两人前往南斯拉夫工作的一年,这一年是许杏虎在光明日报里工作的第8个年头,这8年时间里许杏虎不仅收获了爱情,还通过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驻外记者。
正因许杏虎的足够优秀,因此当南斯拉夫陷入动乱需要有记者前往了解情况的时候,光明日报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许杏虎。
许杏虎身为记者,奔赴前线进行工作是他的原则,可许杏虎的妻子朱颖身为光明日报里的美术编辑,她本可以选择留守在安全的国内开展工作,但为了跟丈夫在一块,朱颖不顾丈夫和朋友的劝阻,坚持要随丈夫一块前往南斯拉夫进行工作,众人都拗不过这位新婚新娘,只得同意了她的决定,就这样朱颖和丈夫许杏虎一同踏上了前往南斯拉夫的工作。
等两人到了南斯拉夫之后便迅速进入到了工作状态,许杏虎这边为尽快整理出有关南斯拉夫现状的文章,在抵达目的地后便不顾危险深入到一线进而了解最新的情况,而朱颖这边也没闲着,给丈夫开车、传稿、购买必备生活用品等都成为了她的任务。
就这样在两人的配合下,在北约轰炸南联盟的前几天许杏虎给国内寄回了《离轰炸还有多远》的文章,当国内的人阅读完这篇文章后便能清楚的了解到现如今南斯拉夫的情况,于是想要实时关注南斯拉夫情况的人,不约而同的开始关注起记者许杏虎的动向了。
事实证明这些人的决定是最明智的,身处危险地区的许杏虎不顾个人安危,为获取一手情报前往各处有战火的地方进行报道,当人们看到他寄回的文章和照片时就感觉自己已经在战场中一样,由此也能看出许杏虎在工作中的优秀程度。
对于丈夫采访时危险的举动身为妻子的朱颖自然是担心的,但她知道这是丈夫的工作,因此也不好去阻止她,但她又不难时时刻刻陪伴在丈夫身边照顾他,于是朱颖就跟丈夫规定,遇到危险时一定要及时联系她,从这样的规定中也能够看出她对丈夫的爱。
但好在许杏虎在采访过程中遇到的危险都是有惊无险,在这里工作半年多的时间许杏虎都安全度过,这也让朱颖逐渐放心下来,可就在朱颖缓解了紧张情绪之后,一场危机找上了她们夫妻二人。
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凌晨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用隐形轰炸机往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内投放了5颗炸弹,当时许杏虎夫妇正在大使馆内进行工作,5颗炸弹落下不仅严重摧毁了大使馆,也夺走了许杏虎夫妇的生命。
事情发生后消息很快传回了国内,新闻界对这件事高度重视,所以这件事情传播的很快,而许杏虎的姐姐许琳华正是在电视上看到了弟弟、弟媳去世的消息,考虑到父亲正在生病的原因许琳华将这件事情瞒了下来,可第二天当记者来采访的时候一切都瞒不住了。
许杏虎的逝世不仅给他的父亲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同时许杏虎村子里的乡亲们也都感到一阵阵的心痛,尤其是在了解到许杏虎逝世的原因时,更是在心中添上了一层悲凉。
所以之后当许杏虎、朱颖的骨灰被送回老家时,全村的人都在村口战队迎接,后来许杏虎的老家高甸村为纪念许杏虎也改名为杏虎村,由村子里产出的水蜜桃也被命名为杏虎牌水蜜桃。
除了这些纪念行为外当地还为许杏虎夫妇两人建造了许杏虎、朱颖革命烈士纪念馆,每年都有上千名群众来此地进行纪念,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23年,但大家永不会忘记这两位“人民的好记者”。
同时政府方面考虑到许杏虎父母年事已高,唯一的儿子也无法完成尽孝,为照顾两名老人政府最终决定让他们两人享受退休干部的待遇,同时还给两位老人安排的住房,改善了她们的居住环境,若许杏虎夫妇在天之灵能看到这些,或许会安心许多。
许杏虎夫妇永不会被我们忘记,他们牺牲在世界和平的道路上,是英勇献身的烈士,我们现如今能够享受到的安定生活背后靠的正是许杏虎夫妇这样的人在支持,我们不会忘也不敢忘他们所做的贡献,同时我们也要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将许杏虎夫妇的精神继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