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相亲中,有个相字,这个字的意思,就是看。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男女到了适龄找对象的年纪,通过身边的亲戚朋友介绍(第三方的引荐),来约定好时间、地点。
如果见面后,男女两个人都「感觉不错」,那就相互留联系方式,继续往下谈。
为什么说“相亲”比“找工作”还要难?
“相亲,确实比找工作还要难”,这句话,是很多人不得不承认的,因为工作你可以找很多,只要你放低门槛,愿意吃苦,都有老板愿意接纳你,并给你一份合适的岗位。
但是相亲就不一样了,你可能找了几个月,找了几年,也遇不到一个合适的人,即便你已经把自己的择偶要求放得很低了,但还是有人对你挑三拣四。
说白了,当你在挑别人条件的时候,别人也在挑你的条件。
从心理角度分析,人们在找对象这件事上,倾向更多是想找一个比自己条件更优异的,而比自己条件更优异的人,往往很难向下兼容条件不如自己的。
2017年的中国相亲价目表就说明了一切
相亲价目表的背后是婚姻焦虑,夹杂着向上流动的渴望,本质上却是对向下滑落的预防,反映出婚姻对于个人生活的影响。
人民日报曾评相亲价目表,说父母的理性计算可以理解,在不少父母脑海里,门当户对是执念,攀上高枝是期待,甚至从这种执念和期待中,也衍生出了一条鄙视链。
在鄙视链中,高不成低不就的剩男剩女比比皆是,都想找比自己更好的,一旦有比自己条件差的人追求自己,内心就非常不屑,即便人品还不错,在一起也能聊的来。
但是走到父母那关的时候,就是通不过,父母直接给否掉了两个人不合适。
说个真实的案例吧!
小张的父母都是编制内员工,小张也因为父母的关系,进了编制,父母从小给小张灌输的择偶标准是:要么找一个跟自己家门当户对,都是编制内的男友,要么就是找一个比自己家还厉害的高官家庭。
可是按照父母的这个标准,小张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找的,况且,你喜欢别人,别人也要喜欢你啊!后来,小张就跟之前的同学小汪处成了男女朋友,但是小汪的父母都是乡下种地的,小汪找的工作也是个私企,没有什么发展前途。
小张的父母知道后,就棒打鸳鸯,说两个人不合适,但是小张觉得跟小汪在一起很快乐,也很幸福,不想分手。
但是小张的父母就说了,不想分手,那就让他父母在市区买一套房,一辆车,外加30万的彩礼,拿不出来,你们两个就桥归桥路归路,以后不要再联系了。
小汪听了小张家提出的要求,很愤怒,认为小张家就是瞧不起他们,故意提高门槛,两个人的感情也因此产生了破裂,分手后,小张的父母也安慰小张,说小汪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他自己几斤几两能不清楚?你也不要过于伤心,想着他对你好什么的。
妈妈就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你优秀了,以后对你好的人会很多,而且他那种条件的男人,光对你好又有什么用?过日子是靠钱来撑的,不是光过好就足够的。
以上这个案例,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上演着很多很多,有的说女方太物质,还有的说男方没本事,虽然婚姻不能回避物质的基础,但也不能缺少真正感情。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就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人们通过婚姻保持和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动机就逐渐下降,以爱情为基础、跨越社会阶层的婚姻就开始增长。
因此,计算一时的物质得失,不如算清一世的幸福保障。拿身价作为婚姻的砝码,要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爱情。
所以,在相亲的时候,两个人不妨都真诚一点,各自把条件拿到桌面上来讲,合适就继续,不合适也别着急拒绝。
可以先从对方人品、性格、三观上来综合考量,如果都还不错,其实也可以适合结婚。
但是千万不要把自己定位过高,因为你把自己定位高了,相亲就会越相越多,最后就像吃家常便饭一样,应付相亲,导致心理状态疲惫,对另一半的期待也越来越低。
甚至想着目前相的这个虽然长相还不错,但是工作不行,说不定下一个长相也好,工作也好,一直想着下一个会更好,就会无限相下去。
最后发现:不知道是自己的原因,还是媒人的原因,相亲坐在自己对面的条件没有变得越来越好,反而是越来越差,然后变成恶性循环。
要知道,你是什么样的条件,在媒人眼里很快就能定性,当媒人给你介绍很差劲的人的时候,往往说明你跟对方的条件不相上下。
也许你会说,这个媒人不靠谱,介绍的都是歪瓜裂枣,但是一个媒人给你介绍是这样的,那你身边一堆亲戚朋友,都给你介绍类似的,是不是该清醒了呢?
总之,普通人就找普通人,别总希望通过婚姻可以跨越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