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教材插图问题让家长后知后觉,原来孩子们平时看到的教材跟自己读书的时候早就不同了,同时也让家长警惕起来,对孩子教辅材料和学习用品上的细节更重视了。
不少专业人士也发表了对教材插图的看法,童话大王郑渊洁从另一个角度评价了现在的教材存在的问题,郑渊洁称不仅仅是教材插图问题,语文教材的内容也有很大问题。
对此中小学生家长深表赞同,很多家长早就发现了语文教材中文章的变化,80、90后学生从小学习的经典文章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没水平的文章和西方故事,编写人员的回应在家长看来略显苍白。
语数外三科科目一直是主科,以前语文在这三科当中存在感最弱,而经过改革之后,大语文时代即将来临,语文变得更为重要。
大语文时代下,语文教材当中的文章水平应该更高才对,可很多家长却发现一些经典的爱国课文被删除了,也曾是很多人学生时代的深刻回忆。
《刘胡兰》、《谁是最可爱的人》、《黄继光》、《雷锋日记》这四篇被删掉的文章最为经典,别说是课文内容了,就连配图都历历在目,而现在的小学生都没看过这些正能量的故事,也不了解课文中经典的英雄人物。
家长觉得很可惜,教材中的课文是很多学生唯一能了解民族英雄的渠道,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更应该让学生明白居安思危的道理,删掉这些课文是何居心?
对此家长意见颇多,编写人员给出了回应,解释称是因为这4篇课文已经过时了,不能给学生带来正确的导向,但是家长对这个解释不太买账。
这四篇课文前三篇是讲英雄事迹,能让学生明白现在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最后一篇是写雷锋乐于助人的事迹的,宣扬的也是正能量,难道都换成西方故事才不过时吗?
事实上语文教材中的西方故事课文翻车的也不少,例如很多90后从小学过的《爱迪生救妈妈》和《华盛顿砍树》,这两个故事都是虚假的,是杜撰出来的。
而且爱迪生也“塌房”了,他一生2000多个发明都是手底下的“打工仔”发明出来的,爱迪生做的就是把这些发明申请专利,与其说是发明之王,不如说他是专利之王。
我们自己明明有很多高质量的文章可以编写进教材里,也有很多值得赞扬的伟人,何必要换成一些无意义的西方小故事呢?家长的质疑不无道理。
笔者认为教材编写真的需要更严格的审查,西方故事很有存在的必要,而爱国教育也是必须的,合理的结合才能给学生更好的教育。
教材基本上2年就会重新改变一次,教材编写部门也会采纳家长和民众的想法,据悉在大家的坚持下,有的语文教材已经把经典文章陆续加回来了,说明家长的发声是有意义的。
不过家长对语文的教材改革也有新的担忧,都说教材改革后语文难度将提升,大语文时代来临,语文的比例增加,对学生的阅读量要求更高了,甚至还传出阅读量不够可能答不完语文卷这样的说法,家长的焦虑情绪又增加了。
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谈“大语文”,称很多人误解了大语文的概念,他的话给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
温儒敏表示以后高考主要考语文这种说法是炒作,语文和其他科目是平等的,不存在谁高谁低的说法,而对于古诗词的增加也不是突然性的,近年来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篇幅一直在持续增加。
新课标中提到要增加至72篇也不过是比普通标准略有增加而已,而且主要增加在小学阶段,所以对中高考的影响并不大,教材需要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也减少了。
对于课外阅读温儒敏主编也给学生提了建议,他很提倡学生海量阅读,鼓励学生可以“连滚带爬”地读,也就是说可以磕磕绊绊,可以跳读,也可以快速翻阅,不必每个段落都读明白。
课外阅读不用处处都明白,泛读即可,也不必让学生做笔记,带着任务读书反而会扼杀学生阅读的兴趣。
总而言之脚踩在不算的改编,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而所谓的“大语文”也不是家长想象的那么难,不必过多焦虑。
今日话题:你对教材中删除经典文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