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文 | 华商韬略 吴苏
当新冠和某项国际“行动”吸引大多数人的目光,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同样需要高度关注!
就在十多天之前,准确地说,是3月22日,科技部下发关于公开征求《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这一细则拟规定,不得向境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
所谓人类遗传资源,是指含有人体基因组、基因等遗传物种的器官、组织、细胞等遗传材料,对科研和医疗机构、企业运用,乃至国家博弈,都具有战略意义。
【1】
对于人类遗传资源的“定义”,你的感受可能还不明确,但要说人类遗传资源相关的偷精、盗精和J子走私产业,很多网友就能迅速明白过来。
J子走私产业链涉及美国、以色列、丹麦、津巴布韦、泰国、老挝等多个国家,在黑市,20毫升能卖到上千美元,网友直呼“比贩毒的利润还大”。
盗取、走私J子,是为了从生孩子这个领域谋取暴利,而把遗传资源的范围扩大,你会发现,各种手段和利益牵涉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这之中,欧美对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围猎”是个典型案例。
据媒体报道,上世纪90年代,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机构以基因研究的名义,在我国各地大规模采集人体基因样本。
1998年3月,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出资,美国杜克大学和欧洲多个机构参与,在中国开展一个所谓长寿老人的健康调查项目,在各地搜集1万名80岁到100岁中国老人的基因样本。
当时,中国方面工作人员童增参与了这项调查的培训,一位欧洲专家指导他们采集血样的方法:要他们把80岁以上老人的手,先在热水中浸泡,再搓热,以促进血液循环,接着用针管从老人手指上取血。
这一套“流程”下来,第一滴血还不能用,必须从第二滴血开始,从每位老人手指上取的血,要充满直径为12毫米或者一枚一分硬币大小的5个圆圈。
对于这样的取血方式,童增先是担心对老人的健康有影响,后来他发现,培训的中文资料都有意无意规避“基因”字样。童增惊叹:“这是在猎取中国的基因资源!”
童增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并向媒体曝光,最终,已经采到的4000份血样被封存,他却受到施压,工作被辞退。
不要以为这是欧美猎取中国遗传资源的“终局”,2000年前后,一些项目改头换面,拉到经费后,继续在中国围猎。
【2】
最令人无语的,当属中国人牵头“搞自己人”。
美国哈佛大学在中国猎取遗传资源的行动中,一位主要负责人叫徐希平。他来自安徽,曾就读于安徽医科大学,从安徽土生土长的他,到美国留学,后来担任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
在2001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公布的涉及高血压、骨质疏松症、尼古拉成瘾、哮喘病和气管及肺功能等9个基因项目中,徐希平主导了全部项目,且全部涉及在安徽采集基因样本。
据媒体人熊蕾调查分析,徐希平实际进行的项目,是被批准数量的3倍,仅哮喘病相关基因资源,徐希平本人就承认拿到美国的基因样本多达1.6万份,而美国批准给他的是2000份。
徐希平如此卖力,指向的自然是利益。
此前与美国千年制药公司合作,安徽500个哮喘家庭的基因样本,他给农民的误工补助是头一次10元,第二次20元,外加两包方便面,但其团队获得的资助高达100万美元。
另一方面,千年制药公司利用安徽基因样本,很快换来国际医药巨头阿斯利康超1亿美元的投资,短短数年,公司资产发展到数十亿美元。
暴利背后,是哈佛大学庞大的遗传研究计划。1996年7月,美国《科学》杂志透露,哈佛群体遗传研究计划在中国的血样采集将“达到”2亿人。
好在熊蕾等人将哈佛大学从中国猎取遗传资源公之于众后,再度引发激烈讨论。2002年,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旗下“人体研究保护办公室”认定哈佛项目存在“广泛而严重”的违规,哈佛大学校长也低头承认安徽相关项目“极其错误”。
这之后,中国对遗传资源加强监管,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遗传资源“外泄”仍然层出不穷,手段也越发隐蔽。
比如,华大基因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未经允许,和英国牛津大学开展合作,将部分人类遗传资源信息从网上传递出去,而药企药明康德更是将5165份人血清作为犬血浆违规带出境,“人血”包装成“狗血”,只因“嫌人血清出境审批太慢”。
遗传资源外泄,被国外药企掌控,像千年制药公司那样疯狂掘金,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而基因战更具威胁,用熊蕾的话来说,像基因武器这样的问题,要看到事实后才出手,“那什么都晚了”。
这也不难理解,对一个在全球30多个国家内布局300多个生物实验室、有着持续数十年生物战“传统”的国家,再怎么警惕都不过分。
诚如熊蕾所说,随着我们对这个问题认识的加深,随着我们在国家层面对这个问题的重视,我们有可能在这场较量中更加主动!
【参考资料】
[1]《“不得向境外提供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央视新闻
[2]《2亿中国人基因差点泄漏!美国策划了20多年……》,大猫财经
[3]《从基因争夺到新冠疫情:一个新闻人的记录和思考》,熊蕾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