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清明上河图》是怎么动起来的? | |
编者按:上海世博会上,中国国家馆的一幅《清明上河图》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这幅动态的《清明上河图》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宋代城市的市井风情。千年之前的名画究竟是如何“动”起来的?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春江花月夜,清明上河图……上海世博会上,一件以现代手法重新演绎的中国传统艺术瑰宝吸引了众人眼球,那便是位于中国国家馆“智慧的长河”区域的画卷《清明上河图》。它利用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手段,让距今有900多年的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都“动”了起来。置身画前,犹如来到了宋代汴京城,切身感受了一回原汁原味的宋代市井生活。 可视技术的大突破 这幅令人震撼的视觉作品长达128米,高6.5米,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原图尺寸的近30倍。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动用了现代投影和三维动画技术。不过4分钟的画面,却活色生香地“复活”了近700个人物的举止——其中白天出现人物691名,夜晚出现人物377名,展示了宋代城市的昼夜风景,惟妙惟肖。尤其是特别制作的夜间版,描绘了国画中非常少见的夜间景致——化古景为今用,化虚拟为现实,这也是可视化技术的一大突出贡献。 据记者了解,2009年年底,中国国家馆展示方案全部敲定。由中央美术学院和水晶石等公司联合组成了设计团队。水晶石凭借其对总体方案的充分理解和强大的多媒体工程设计实施能力,最终拿到了以《清明上河图》为主的中国国家馆49米核心展示层的多个多媒体工程。 怎样去呈现,无疑是一个难题。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特殊的设计有太多。为了满足观赏的需求,又能恰当地表现主题,水晶石公司的设计方案经过了近2年不下10轮的大规模调整。 比如,在百米长卷《清明上河图》前面,原先设计有一条由真水循环而成的水系,取“智者乐水”之意,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起到防止观众过分靠近长卷的阻隔作用,又能烘托“智慧长河”这一展区的特点。然而,由于在馆内进行真水作业的实施和维护难度极大,最终调整为用26台投影仪拼接水纹的画面投射在纱网上的方案,透过纱网,部分影像又会呈现在其下的沙石造景上,形成一条有厚度的虚拟水系,效果亦真亦幻,与“水系”之上的“清明上河图”长卷相映成趣。 为了攻克施工难点,水晶石公司聘请了程民生、韩顺发、赵广超等国内对《清明上河图》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教授,以及上海市科委的相关技术专家作为长期顾问,与主创团队一起反复深入探讨该展项的内容策划、形式设计和技术实现等问题。水晶石公司组建的这支近70人的专项创作团队,精工细做,耗时半年多,最终完成全部制作。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北京奥运会的历练,在面对这一重大项目时,水晶石公司显得游刃有余。项目人员来自上海、北京等多个主要分公司,这保证了能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一幅由众多人物角色、数十种动物和众多交通工具等元素组成的宏大场景动画。 打通虚与实 传统的展览展示平台的展陈对象往往是实物,而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不再过多地依赖展览行为来满足对于实物信息的获取需求,世博会也开始慢慢转向传播品牌、传播理念、树立形象这样一些比较抽象的层面进行展演,而这就需要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多媒体影像技术。 作为从事数字影像设计、制作的一家企业,水晶石公司受益于这个时代良多,同时它也确立了更高的目标。 据水晶石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内数字可视化产业的从业人员普遍以技术人员为主,技术导向成为一个主流方向。所以,缺乏设计感,将会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像一家传统的展览展示公司如果只有施工,没有设计,那么它也一定不能在市场上很好地存活下去。“虽然当下的市场环境对于设计价值的认可度不是很高,或者说没有有效的机制来保障它的健康发展,但是必须要坚持注重设计,哪怕短时间内不能为公司创造盈利。同时,不能就影像而影像,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水晶石倡导的是‘将影像从屏幕上剥离下来’,打通虚与实的那种纽带关系。” 关于《清明上河图》,“这种技术看似简单,但很繁琐。不一定要去研究很尖端的科技。但制作如此繁琐的动态《清明上河图》,团队协作也极为重要。”水晶石的科技人员坦言。 |
(责任编辑: 王小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