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第三节 提高收入率
提高收入率的必要性;税率;需求不足的经济;供给不足的经济;项目;供给不足的必要性;现实性。
一,提高收入率的必要性
一个经济,无论从短期考虑还是长期考虑出发,都有必要提高公共收入的比重。短期的考虑,包括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以及政治军事的发展,等等。总之,需要增加公共消费。长期考虑更需要增加公共消费,因为在未来,将有更多的人离开经济活动,从事别的活动。这就类似于发达经济农业人口的不断下降:从农业中释放出来的人手,转移到其他的经济部门中。
怎样才能提高公共收入的比重,方法可能不少。但是考虑的出发点不在于方法,而在于公共收入的比重。需要的是极大地提高这个比重。
如果不能极大地提高公共收入的比重,未来的经济将无法为人类解放的目标提供支持。所以,必须找到一种方法,以便能够将公共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从目前的百分之几十提高到接近百分之一百。能够将这个比重提高到接近百分之一百的方法,唯有提高税率。在现实经济之中,有的经济已经在采用这个方法。不过,目前的税率,完全不足以使公共收入的比重接近百分之一百。
所以,提高税率,不仅是现实的需要,而且,也是相当长时期内必须面对的课题。一些经济的高税率,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但是,问题不在于某个相当高的税率能否经受住时间考验,而在于持续不断地提高税率。
不断提高税率的做法,如果单独一个经济做不到,那就需要多个经济的共同努力。单个经济努力的难度,远远小于多个经济共同努力的难度。
因此,必须优先考虑前者的可能性。
二,税率
如果g的上升,仅仅是税率上升的结果,在其他一切不变的情况下,最终产品没有变化,其总价格G上升,竞争力减弱。如果要求竞争力不减,甚至有所提高,可采取两种措施,一种是增加单位资本的产品数量,另一种是提高产品的质量。
这两种措施可以同时采用,能不能保证竞争力不变,则是个未知数。之所以是未知数,是因为有两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其他的经济也在努力做这两件事,另一个方面是,双方努力的结果,全都具有不确定性。为了使这种不确定性,尽可能呈现出它的确定的一面,需要仔细研究应当采取的措施。
这个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最后的结果,是既有确定性,又有不确定性。有理由相信,不存在永恒的胜者。至于暂时的胜者,有一个持续时间长短的问题。税率提高,能够保证有高的g值,不能保证有高的竞争力。
为什么要讨论锁定胜局问题,就是为了讨论不断提高税率的可能性。如果单独一个经济,不能锁定胜局,这个经济就不可能不断提高税率,到了某个时候,税率将不能进一步提高,否则,经济将失去竞争力。如果没有一个经济能够锁定胜局,除非所有领先的经济,共同提高税率,否则,世界经济无法走向明天。
能够做到锁定胜局的经济,可能性最大的,是超大型经济。
这并不是说,永远如此。
三,需求不足的经济
此处讨论的不是波动问题,而是正常运行的经济,正常运行的经济,总的状况是供需相等。既然供需相等,为什么会出现需求不足问题。这就是竞争过度的经济,有许多资本处于竞争过度的状态,它们的利润取负值。这些资本的产品,处于需求不足的环境中,造成了负的利润。在这种境况中,局部的供需关系,仍然相等。
当这类资本的总数量相对比较大的时候,整个经济就是需求不足的经济。需求不足的经济,有很多不利的地方,最大的问题是,那些竞争过度的资本,其技术进步缓慢。这个问题的解决,难度不太大,因为,可以从其他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那里,移植项目。
那些竞争过度的资本,不可能有高的收入率,即使提高税率,也很难提高收入率。否则,这些资本的国际竞争力,就会遭受严重的损失。
所以,为了提高经济的收入率,首先需要消除竞争过度现象。
四,供给不足的经济
消除了竞争过度现象之后,可以通过提高税率来提高g。问题是能不能保证有足够的竞争力。
如果经济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经济就变成了供给不足的经济。这种经济的整体,仍然是供需相等。但是,对于多数资本,其产品处于供给不足状态。
既然供给不足,为什么整体经济,会呈现出供需相等的局面。因为,产品供给不足,价格就会上升,直到供需相等。价格上扬,可以导致更高的纯利,也可以导致更高的毛利。因此,供给不足的经济,纯利利润率比较高。这就为提高税率创造了条件。
具体的做法,不是单纯提高税率,而是既提高税率,又增加项目。以便在压缩纯利的同时,设法从另一个角度,提高纯利。这种经济的要点,是不断增加项目。项目短缺,经济是需求不足的经济,增加项目,竞争过度的现象减少。项目增加到某个程度,需求不足的现象消失。进一步增加项目,经济就处在供给不足的状态。
如果此时的项目,停止增加,经济将退回需求不足状态。这是因为,资本的质量,在不停地提高着。因此,为了保证经济处在供给不足状态,要点是不停顿地增加项目和提高资本的质量。
为什么需要经济处在供给不足状态,那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税率。税率一旦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必将有所损失。供给不足的状态,经济的竞争力比较强,从而,能够为竞争力的损失,作未雨绸缪的准备。这就是说,在不断提高税率的同时,尽量使经济保持在供给不足状态,能够使经济的竞争力,处在比较强有力的水平上。
当某个经济在保证有强有力的竞争力的前提下,提高税率的速度最快,而且,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个经济,对其他的经济而言,便是锁定了胜局。在这种局面下,别的经济将会奋力赶超这个经济。这种局面,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应当争取这种局面的出现。
五,项目
需求不足的经济,项目不足,需求不足的是部分项目,其他项目依然处于正常的竞争环境中。
所以,对增加项目的要求,并不特别高。这些项目,只要能够生存,而且有足够的项目数量,就能保证使经济摆脱竞争过度状态。这些项目,可以是高技术项目,也可以不是高技术项目。
同样,要使经济进入供给不足状态,对增加的项目,也会有所要求,既有数量的要求,也有质量的要求。这个任务,比起解决竞争过度问题来,困难更大。解决竞争过度问题,所需要的项目,基本上是现成的项目,而且对技术的要求不高。但是,要想使经济成为供给不足经济,所需的项目,不仅数量大,而且,对技术的要求高。
在项目问题上,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难度,另一个是必要性。项目的绝对难度,自然是越来越大。但是,这未必意味着,其相对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如果项目的相对难度,越来越大,除非能够保证人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否则,提高收入率的速度,只能越来越小。
必要性问题,就是途径问题,前面已经有过结论,提高收入率,是加大公共收入比重的唯一途径。
六,供给不足的必要性
为了提高经济的收入率,提高税率是唯一的选择。不提高税率,不能保证对经济的压力,收入率提高以后,有可能退回去。税率提高以后,经济有可能不再是供给不足经济,但是,进一步增加项目,又有可能使经济重新成为供给不足经济。
这样,就可以看到,提高税率的过程,必须伴随着项目的增加。项目增加以后,原有的项目,就有了缩小规模的余地,使这些项目的产品,有可能供给不足。但是不能排除,新出现的产品,会影响对原有产品的需求。也就是说,项目的增加,绝非轻而易举之事。
这就加大了对原有产品的压力,促使其提高竞争力。因此,使经济变成供给不足的经济,可以强化对资本的压力。
当经济显露出供给不足的特征,这就说明提高税率的潜力,仍然没有用尽。问题是,即使将税率稳定下来,不再进一步提高,经济仍然会从供给不足状态,向需求不足状态转变。这种转变,必将严重削弱经济的竞争力。
之所以经济会自发向需求不足状态转变,原因有两条,其一是,其它的经济,正在发展着,其二是,单位资本提供产品的能力,在不断提高着。由此可见,不仅是为了不断提高税率,同时也是为了在税率稳定的条件下,保持经济的竞争力,都有必要不断增加新的项目。在增加新项目的竞赛中,同样能够体现出技术进步方面的激烈竞争。
所以供给不足的经济,不仅是必要的选择,而且是不可替代的选择。
七,现实性
提高经济的收入率,不仅是未来的任务,不仅是理论研究的课题,而且是现实的需要。现实的需要,需要的仅仅是将收入率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由此对经济形成的压力,毕竟有限,而且,并不构成长期性的比较高的压力。但是,长远的需要,其性质完全不同,要求的是不断提高收入率,这样一来,对经济形成了不间断的压力。
如果能够肯定,单个经济必将抵挡不住这个压力,世界经济,必须共同前进。因此,经济学必须解决锁定胜局的可能性问题。如果这个可能性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将会出现更多波折。
第四节 项目
项目不足;供给不足经济;宏观竞争;产品的竞争力;竞争力和财富。
一,项目不足
此处讨论的项目问题,不是需求不足经济的项目问题,而是供给不足经济的项目问题。
一个经济,有许多项目。什么是项目,可以这样理解。一种产品,是一个项目,包括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另一方面,同样的产品,不同的生产方法,属于不同的项目。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古代经济项目的数量,远远比不上现代经济。因为,大多数项目,其需求的增长,比经济的增长慢。即使是需求增长快的项目,能够持续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所以,项目的数量,必然越来越多。特别是,项目的资本数量的增长,落后于产品数量的增长,这就进一步压缩了产品的需求空间,从而,推动了项目数量的增长。
如果对项目数量的增长,不于关注。经济很可能将退回需求不足状态。经济需要的,不是需求不足的状态,而是供给不足的状态。这里需要的,是对项目数量增长的干预。
这种干预,首先是扩大需求的领域。因为,不同的需求领域,需求之间的相互抵消现象,相对比较轻微。
二,供给不足经济
一些资本,处于供给不足状态,这就是垄断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资本,纯利利润率比较高。如果允许这类资本扩大,垄断的地位就有可能丢失。资本的扩大,有一个终点,在这个终点,纯利利润率,将处在可接受的低点。如果进一步增加资本,资本将进入需求不足状态。
如果处在垄断状态的资本,比较多,这些资本的扩大,将使得就业率上升到一般资本无法接受的程度。那些一般资本可以缩小规模,也可以加快技术进步,或者两个方法一起采用,以保持原有的纯利利润率。但是,低的利润率,不是经济的目标。目标是供给不足状态。
因此,项目的数量,至关重要。数量不足,经济不可能进入供给不足状态。为什么需要供给不足状态,原因是需要加大税率。
所谓垄断状态,其核心是技术优势,拥有这种优势的资本,在通常的情况下,不会选择降低利润的做法。其他的资本,不具备技术优势。这就是目前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处在垄断状态的资本,其纯利利润率,也很一般,利润很高的资本,极少。
如果不打破这种状态,供给不足的经济,无法实现。
一个经济,如果已经摆脱需求不足的状态,这时,其项目的总数量已经很可观。这个经济,正准备向供给不足的状态转变。此时,需要做两件事,一件是不断提高税率,另外一件是迅速增加项目。如果这种过程能够长期坚持,项目的技术含量,必将迅速提高。
所以,问题在于,在通常的情况下,为什么经济不能自发地向供给不足状态转变。应当说,这是相当奇怪的事。特别是,发达经济,已经不是竞争过度的经济。
原因是,税率长期保持不变。不变的税率,不能对经济产生足够的压力。因此,新项目的技术水平,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实际上的现有经济,除了竞争过度的经济,就是刚刚摆脱竞争过度的经济。而供给不足的经济,根本就没有出现过。这种状况,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缺乏对项目数量的干预。
只有在不断提供大量的高质量项目的条件下,才能使经济既可以不断提高税率,又可以处于供给不足状态。
一个供给不足的经济,在竞争力方面,应当比非供给不足的经济,具有优势。
三,宏观竞争
经济的竞争,有国内的和国际的,有宏观的和微观的。对于是否存在宏观竞争有争议。所谓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之间的竞争。提高竞争力,也就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需要付出努力。这些努力,有资本内的努力和资本外的努力;有微观的努力和宏观的努力。人们之所以怀疑宏观竞争是否存在,原因是各种努力,都必须通过资本的努力,才能体现出来。
所谓微观竞争,通常指的是资本之间的竞争,这个定义,不够完整。有许多努力,虽然也是微观的努力,但是,是资本外的努力。这些努力应当属于微观竞争的内容。同样,全部宏观的努力,而不仅仅是资本的宏观努力,才是宏观竞争的内容。
在这种条件下,对干预和放任的界定,有了许多新的变化。总的来看,宏观竞争,大体上相当于干预,但又不完全是干预。而微观竞争,也不完全是放任。毕竟,干预和放任,属于观念方面的东西,而宏观和微观,则是属于现象方面的东西。两者之间,有互相交错的地方,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在观念上,对干预有所抵触,那就很容易在现象方面,看不到宏观方面的努力。宏观竞争方面的争论,不曾受到重视。可见,宏观竞争本身,也就没有受到过应有的对待。
经济的竞争,虽然直接体现为产品的竞争。但是,经济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对经济的干预,微观努力虽然重要,其重要性,远远不能和宏观努力的重要性相提并论。
这个结论,事关重大。利用一个相关的事例,能够对此提供一个对比:对增长的干预,有明显的提高增长率的效果。
如果一个经济,其教育水平很低,大概很难发达起来。一些经济发达起来以后,如果教育水平不再提高,经济也会渐渐落伍。虽然教育水平和微观努力有关,而宏观的努力,起着关键作用。
为什么宏观努力,对教育水平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因为,教育水平的提高,包含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方面是资源的投入,这个方面,宏观努力的意义,是无可否认的关键方面;另一个方面,是人的认识,人的认识,包括深度和广度,在这两个方面,人的视野,起着关键作用。任何鼠目寸光的做法,都是无济于事之举。无疑,宏观的努力,更有利于拓宽人们的视野。
之所以谈论教育水平,是因为教育水平对人的质量起着重要影响。而人的质量,是实践活动的关键手段。
四,产品的竞争力
大概很少有人在一生中没有买过商品,产品的竞争力,就是人们购物时作出选择的依据。虽然依据可能不少,最终取决于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由于竞争力涉及价格,对于价格,其可接受性和人们的收入水平有关,因此,竞争力本身,有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竞争力不可能成为经济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但是,一个资本,必须将产品的竞争力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只要产品的销售有问题,资本的持续运行将会困难重重。所以,过分看重资本的自发努力,并不能保证经济的运行必然符合经济的目的。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有两个方向,提高质量和降低价格。这两个方向,完全符合经济的目的。但是,这只是方向。
这里面,有什么差别,从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对于每一个特定的需求领域,当产品的质量达到一定水平以后,进一步提高质量并不能使产品的竞争力有很大的改进。而更高的需求档次,对类似产品的质量要求,又不是渐进性要求。
所以,提高质量的过程,并不能畅通无阻地进行。同样,降低价格的问题,也不能畅通无阻地进行,对于低档次需求,价格问题必须有很大的进展,这不是经常能够做到的事。
总的来看,从竞争力的角度考虑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出于费用的考虑,其努力会受到断断续续的阻挡。这是它不能保证运行着的经济,完全符合经济的目的的原因。
从财富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必要考虑竞争力。尽可能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价格,一定可以保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所以,问题就在于费用。但是,财富问题应当大于费用问题。
所以,财富问题大于竞争力问题。
五,竞争力和财富
从短期的观点出发,更大的财富,未必代表更大的竞争力。但是从长期的观点出发,更大的财富,一定会有更大的竞争力。为什么事情一定会是这样的,似乎不容易理解。其实,只要考虑到变化具有时间的指数函数的特点,结论就是顺理成章的了。长期提供更大的财富,就足以保证了极大的降价空间,这就意味着更大的竞争力。现实情况能不能表明这一点,可以看看当前的世界。
巨大的经济差距,使得发达经济,几乎在每一个方面,都有压倒性的竞争优势。而且,这种情况发生在技术流动的阻力已经大为减轻的条件下。
财富和竞争力,大的方向一致,这是自由放任做法的理论根据。财富观点具有更大得多的意义,这是干预做法的理论根据。
没有必要对付出的代价,作过多的考虑。这并不是说,不需要考虑现实性问题。过大的代价,不可能合理。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有着许多相互竞争着的经济,一个经济的竞争力,虽然不会输在个别方面,如果不注意宏观竞争,很可能长期处于竞争力低下的状态。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加快。
所以,经济的主要的努力,应当放在宏观干预方面,过分地强调自由放任,很可能造成经济全面落后。
从财富的角度观察经济的发展,就是尽量提高产品的质量,尽量降低产品的价格,尽量扩展产品的种类。这种努力,如果仅仅是定性的努力,仍然有不小的盲目性。如果将尽量的意思理解成,按照对财富的定量考虑来发展经济。这就排除了发展的盲目性。
于是,财富将以时间的指数函数的方式增长,这个函数的指数,将会不断上升,这个指数作为函数,是一个随着时间而不断上升的函数。最终,经济在竞争些什么的问题,就有了答案,竞争最终体现在这个函数的特征上,这个函数上升的快慢,决定了竞争的胜负。
此处再一次强调,针对经济的种种努力,主要应当放在宏观方面。如果经济学能够将这种种宏观努力,具体发掘出来,并且指出怎样才能使这种种努力,取得越来越大的成效,这才是经济学的关键内容。
于是,锁定胜局问题,也就有了答案。因为,发展率达到比较高的水平,绝对差距将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数字,而是一个相当不小的数字。这个相当不小的发展率绝对差距,足以保证某个经济,长期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