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理想经济 //www.sinovision.net/?14428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原创]理想经济——对经济学的某种基础性反思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五章 第三节 高增长

已有 831 次阅读2012-6-23 00:43 |个人分类:经济学|系统分类:财经| 经济, 经济学 分享到微信

第三节 高增长

      高增长;资金;增长和积累;竞争力考虑;工资和增长;效率和效能;增长和发展; 前提条件。

一,高增长

      在发达经济的历史上,有不少经济,从来没有出现过高增长。这种现象,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人力释放不足,二是项目不足。

      由于增长率很低,项目不足的问题,不存在。因为,项目是会自动增加的,虽然增加得比较慢,但是,对于很低的增长率而言,项目的自动增加,足以保证经济不至于处在需求不足状态。这就是说,增长率仅仅受人力制约。

      在发展中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增长率不受人力制约。因此,高的增长率,有可能做到。而这种可能性的前提,是项目缺乏的程度不是特别大。

      对高增长有一种误解,认为高增长将引起经济过热。经济过热的原因很多,人力紧张,是原因之一。在人力紧张之前,高增长和经济过热无关。

      有很多因素限制增长率的提高。如果不采用提高资本收入率的做法,经济的增长来自资本数量的增长。

      资本的运行,需要土地、人力、自然资源、技术、建筑物、设备、原材料、货币等条件。在这些条件中,除了土地和货币不受限制之外,人力、资源、技术、建筑物、设备、原材料等条件,全都可能制约增长率的提高。通过进口,能够减弱这些因素对高增长的制约。

      一旦就业问题接近解决,高增长结束。

      大量增加低技术的项目,能够使增长率达到最高限度。这种高增长,也有不少的好处。1,能够尽快解决就业问题;2 ,能够消除竞争过度现象;3,能够迅速增加收入。

      在这三个好处的基础上,竞争的压力,迅速增大,资本的创造性,将得到全面提升。对发展中经济的发展而言,这种局面相当不错。如果外汇充足,能够进一步提高的,不是增长率,而是经济的发展速度。

二,资金

      在传统的看法中,发展中经济资金短缺。这种说法,过于笼统。资金的短缺与否,由投资领域的选择决定,而不是由增长率的大小决定。如果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增长率的大小,的确受资金限制。

      如果外汇不足,应当解决的,是外汇问题,而不是资金短缺问题。

      为了发展经济,不同的经济,曾经采用过种种产业政策,例如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轻工业、优先发展服务业、等等。有关这些政策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些看法和争论,和资金有关。如果资金充足,没有争论的必要。

      从增长的角度,考虑资金问题,是一种次要的考虑。重要的考虑,是从发展的角度出发的考虑。

      投资于资本的资金,不等于单纯的货币,其中一部分资金必须体现为具体的实物。有些实物需要进口,因此,外汇问题,不能等同于资金问题。

三,增长和积累

      增长来自积累,问题是,积累率和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不同的选择。同样的积累率,增长率的大小,取决于增长方式。

                                           (531)

                                 (532)

是积累率,是增长率,表示增长方式。越大,增长率越大。

      是资本的收入率,表示单位资本提供的收入,收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利润,这一部分的大小,等于利润率;另外一部分是工资,这部分的大小,正比于人员数量的大小。

      所以, 就是增长方式,越大,增长率越大。如果积累率相同,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长就快,反之则慢。

      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很多优点:1,投资少;2,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比较低;3,设备和原材料的来源容易解决;4,项目实施快;5,经济的增长快;6,就业问题容易解决。

      既然这种增长方式的优点如此明显,为什么没有被广泛采纳?原因是,项目的数量太少。

      经济的增长越快,消费的增长也就越快。

      解决了项目不足的问题,经济将有可能超高速增长。超高速增长的经济,在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工资得以迅速提升。

      迅速上升的工资,将影响经济的竞争力。

四,竞争力考虑

      迅速提升的工资,将严重影响资本的竞争力。这个影响,在经济内部不必考虑,因为,在资本之间,受到的影响相同。所以,需要考虑的,是国际竞争。短期的国际影响比较明显,工资上升快,竞争力将有所损失。但是,影响竞争力的因素,不止这一个。

      对发展中经济而言,短期影响未必会长期化。因为,工资上升,将强化资本在国内的竞争,这个竞争,必将提高资本的质量。此外,发展中经济的技术起点比较低。所以,经过一个短期之后,资本的国际竞争力,有可能重新开始领先。

      强化竞争的结果,提高了资本的竞争力,提高的程度,很难预料。所以,不仅努力的程度必须提高,更加重要的是,提高努力的效果。迅速解决就业问题,不仅能够在短期内得到高增长,而且能够强化竞争。这种选择,有它的合理性。

五,工资和增长

      工资的增加,将推动资本用设备代替人手。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的密集程度增大。从资本释放的人手,为新设立的资本,提供人力。有了新的资本,经济才有增长。反之,则经济不能增长。

      如果工资不增加,资本用设备代替人手的努力,缺乏推动力。这种情况,后果严重。不仅影响设备的技术进步,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人员的积极性。

六,效率和效能

      提高效率,这是一句经常被人提起的话。表面上看,好像很有深度。实际上,效率对经济的意义,非常有限。效能是另一种概念。既带有效率的意思,又带有能力的意思。像这种泛泛的谈论,意义不大。既然经济学已经采用了效率的概念,那就应当将这个概念严格化。

      什么是经济的效率?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千头万绪。因此,为了明确起见,将这个问题分成两部分:经济的效率和经济中的效率。

      什么是经济的效率,按照现有的说法,那就是经济的宏观效率,说得明确一点,就是资源配置效率。至于经济中的效率,的确不可穷尽。所以,研究它们,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总的来看,效率本身,是一种指标,这个指标的特点是有限性。受限于这个有限性,效率无法用来表达经济的根本特点,经济的根本特点是无限性。为此,需要一个新的概念,以便简洁地描绘出经济的总面貌,也就是上述的无限性。

      这样的概念曾经有过一个,那就是经济的增长率。现在已经知道,单纯的增长,不足以充分表示经济的变化。经济的全面变化,是发展。发展率代替增长率,才是全新的开始。为了和效率有一个鲜明的对比,将发展率称作效能,未尝不可。

      采用效能这个概念的好处是,能够防止对另一个概念的滥用,经常遭到滥用的概念,就是效率。

      在经济学中,经济的效率,指的是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达到100%,就不能进一步继续提高。有上限的效率,是真效率。但是,在经济中,有无数个能够被看作效率的指标。这些指标有的有上限,有的没有上限。有上限的指标,同样是真效率。

      没有上限的指标,可能是实际上有上限的指标,也可能是实际上没有上限的指标。例如,人的运动成绩,就是实际上有上限的指标。实际上有上限的指标,也是真效率。实际上没有上限的指标,为什么也是效率。这是因为,这些指标,实际上没有不断被提高。所以,仍然是效率。

      那些不断被提高着的指标,才不能被看作效率。不断提高着的指标,属于发展。这些指标,应当称作效能。这里有一个问题,经济的实际表现如何。经济的实际表现,不可能局限于高效率,必须包括发展。其实,在当初提到效率的时候,效率的指标,已经有了有局限和没有局限这两种表现,问题是,尚未加以明确的区别。

      所以,在当初提到效率的时候,其实包含效率和效能两层意思。例如竞争中的市场,既体现出高效率,也体现出某种不算低的效能。问题是,效率和效能,不能相提并论。这不是说可以放弃效率,而只需顾及效能。

      例如,为了达到同样大小的增长率,效率较差的经济,需要更高的积累率,也就是花费更大。花费大,本身不过是损失而已,和经济的增长相比,不是什么大问题。

      问题在于,效率更高的经济,有可能将效率转换成效能,以便实现更高的增长率。这样一来,效率问题也就不再是单纯的效率问题了。所以,不能不顾及效率。

      但是,增长率未必能够提高,在这种前提下,代价大的增长,仍然可以接受。所以,效率问题,对于增长,不一定重要。

      经济的效率,目前指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经济中的效率,有无数种。经济的效能,指的是发展率。经济中的效能,同样有无数种。增长率是经济的表观效能。

      经济的效能是经济的核心指标,理想经济就是效能不断提高的经济。为了在竞争中锁定胜局,需要做到的,就是效能长期领先。

      这无数个经济中的效能和经济的效能之间的关系,正是经济学研究的重中之重。这个课题,不可穷尽。人们需要通过无数个效能的提高,来提高经济的整体效能。所以,经济活动所提供的舞台,是一个无限广阔的舞台。正是因为有无限广阔的舞台,经济才有可能成为理想经济。

      和理想经济相比,如果某个经济,主要体现为少数人运筹资金的场所。这种经济,也就远远比不上理想经济。很可惜,目前的经济,主要的,就是这类经济。虽然在程度上有一定的区别。

七,增长和发展

      经济的增长,是经济的表观效能,是经济的效能的组成部分。经济的表观效能和经济的效能之间,是表征和被表征的关系。这个关系非常特殊,完全没有确定性可言。GDP和财富之间的关系,就是这种关系。两者之间,同样没有确定性可言。

      这种关系,在现代经济中的表现,已经非常明显:无数最终产品的价格,一再降低,其质量一再提高。如果把当初的产品拿到现在,重新加以估价,这个价格,按照不变货币,和原来的价格相比几乎为零。当初价格的表征性价值,几乎跌落到了“零”的程度。

      既然表征的意义,不断贬值,增长的意义何在。增长有可能包含发展的其余部分,也有可能不包含发展的其余部分。即使增长不包含发展的其余部分,增长仍然不失其固有的意义。

      对增长和发展的详细比较,将在本书的第二卷讨论。

      什么是增长的固有意义,就是产品数量的增长,虽然增长不代表产品数量增长的全部,有时可能仅仅代表产品数量增长的一小部分,仍然不可或缺。为什么不可或缺:虽然可能是一小部分,少了这个部分,假以时日,财富同样会相差巨大。

      如果增长率小,增长的重要性也就很小。因为,即使将增长率的相对值提高,所提高的绝对值仍然很小,意义不大。所以,当增长率不大的时侯,力量应当主要用在提高发展率上。即使增长率已经相当大,力量同样应当主要用在提高发展率上。

      从目前的增长方式看,在就业已经相当充分的条件下,增长率等于单位资本的人力释放率。所以,发达经济的增长率,在3%左右,另一方面,发达经济的发展率,比这个3%大,大得很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必在提高增长率上,下很大的力气。

      如果展望前景,增长率至少需要达到10%以上,才有可能每年将增长率提高一个绝对值1%。在目前,无法做到这一点。在什么条件下,发达经济才能做到这件事,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电脑的发展。

      即使对于发展中经济,虽然增长率比较大,从而,按照设想,提高的价值也就比较大。但是,这种设想,是错误的想象。因为,这种高增长,主要是就业不足时期的增长。等到就业充分时,增长率就会降低到一般水平。

      无论如何,增长率也是应当提高的,即使提高的难度大,累积起来,也会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发展率已经比增长率大,所以,提高的潜力更大。

      增长率和发展率全都没有上限,所以,发展经济的口号是:事在人为。由此可知,经济学不仅将要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而且进入了一个将经受高强度压力的时期。人们将急切期待经济学提供答案,怎样才能在事在人为中走在前列。

八,前提条件

      经济的运行,需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是人力。

      人力是不能无限增加的,因此,经济的增长,其代价不是人力。而是资本的增加。资本的增长率,等于资本释放人力的释放率。不断提高增长率,相当于不断提高人力的释放率。

      如果特定的释放率,相对的代价恒定。释放率的提高率,等于相对代价的提高率。因此,不断提高增长率的前提条件,是相对代价的不断提高。如果这个相对代价中的某个比重,由社会承担,公共收入的比重,必须不断提高。

      这种状况,是任何经济,全都无法承受的重压。也就是说,对于特定的人力释放率,相对的代价,必须越来越小。

      这就是增长率不断提高的可能性的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是完全能够达到的条件。为此,唯一可供凭借的,就是技术进步。

      上面的讨论,如果用经济的发展代替经济的增长,结论相同。

      这就是说,如果做不到用固定的相对代价,取得提高着的发展率。理想经济,不可能存在。

      虽然,技术进步是理想经济的唯一依据,这个结论,仍然有待证明。但是,经济的实际发展,离开理想状态并不遥远。

      这就是说,人们有可能在实践中,无意识地进入了理想经济。问题在于,人们完全有必要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其中尤其引人关注的,是遥遥领先的经济。因为,通向未来的道路,有待这种经济,为整个人类奋勇开拓。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