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理想经济 //www.sinovision.net/?14428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原创]理想经济——对经济学的某种基础性反思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一章 第八节 手段

已有 845 次阅读2012-4-20 21:34 |个人分类:经济学|系统分类:财经| 经济, 经济学 分享到微信

第八节 手段

      理念和手段;手段;硬件和软件;数量和质量;表征、经济的增长;实力和潜力。

 

一,理念和手段

      当黑格尔说自然界是绝对理念的外在化时,他是唯心的,这个绝对理念并不存在。本书提到的理念,存在么。

      理念本身,带有观念色彩。如果说,天体按规律运行,这是人们习惯了的表达方式。换一种表达方式,星球按其运行的必然性运行,那就是用必然性取代了规律。这两种表达,没有观念的色彩。

      如果认为,太阳系是其理念的外在化,必然引起轩然大波。在观念和客体之间,是不能直接连接在一起的。

      实践活动,连接了观念和客体。两者的结合,其运动的必然性,称之为理念。黑格尔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采用理念这个用词。

      但是,人们并不习惯于此种思考方式,其原因在于哲学对实践活动的研究,过于忽视。

      本来,实践活动作为观念和客体的结合,理应是哲学研究的起点和重点。对实践活动而言,不可能考虑将主观性和客观性隔绝。

      如果在哲学中,早已透彻地研究了实践活动,唯心主义必然缺乏容身之所。因为,任何人不可能指望单纯依靠主观性,在实践活动中取得成功。

      所以,理念在实践活动中,是用来表达规律的相应用词。就好像规律是用来表达无生命物质运动的必然性的用词一样。

      但是,在词的含义方面,其深入程度,相差甚远。理念和必然性,是深度很大的规律。

      所谓外在化,是黑格尔的哲学用语,它能够配合理念,用来表达理念的影响,理念并不参与手段的设立,理念是深层次的规律。因此,在理念和手段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系,理念通过对目的的影响,和手段发生关系,这种关系,称为外在化。不过,这种表达方式,有些神秘化。

      如果利用别的方式将这里的意思表达出来,其实更加简单,这就是发展的必然性。而所谓理念,就是最理想的发展方式。

      外在化就是观念转变为物质存在的意思。因此,外在化的情形,分为唯心和唯物。唯心的外在化,观念已经完满,外在化的结果,当然也是完满的。唯物的外在化,观念处在发展中,外在化的结果,当然也处在发展中。

      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达到了完满,不存在进一步发展。

      因此,唯物的理念,就是发展。在发展中追求完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会遇到有关理念的表述。譬如某某公司或机构,声明其奋斗的理念,如何如何。表达的是关于未来的发展和努力。

      发展的必然性,是实践活动所固有的。理念是发展的速度,涉及速度的大小。速度作为量,并非发展的全部。但是,量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存在。

      经济的发展,从量的角度看,是财富的增长。表面上看,财富的量难以衡量。对这个问题,黑格尔有相关的论述:

      【小逻辑的第231节:(三)在具体的个体性里,当界说中单纯的性质被认作许多成分的关系时,这对象便是许多不同的特性之综合的关联。这就是一个定理。这些特性因为是不相同的,故只具有间接的同一性。要供给材料以构成中介分子,这就是‘构造’的任务。而认识所赖以达到那种关系之必然性的这种间接过程的本身就是证明。】

      讨论和说明:“在研究具体事物时,定义中单纯的性质,可以被认作许多成分的关系。这是许多不同的特性的关系,这就是一个定理。

      这些不同的特性,属于同一个具体的事物,所以有同一性;因为特性不同,这同一性是间接的。因此需要中介分子对不同的特性加以连接,从而需要供给材料以构成中介分子,这就是‘构造’的任务。我们的认识,通过间接的过程,达到这个关系,过程呈现出来的必然性,就是证明。”

      【依通常所指出的关于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的区别究竟要用哪一方法,好像可以完全任随我们选择似的。我们试假定自综合方法所表明为结果的具体东西起始,则我们可从它分析出许多抽象的命题作为结论,而这些命题便构成证明的前提和材料。这样代数关于曲线的定义,在几何学方法里就成为定理。同样即如毕达哥拉斯的定理,如果用来作为正三角形的界说,亦可得出几何学中早经慿藉分析予以证明的一些命题。两个方法其所以可任意选择之故,即基于两者皆同是自一外在的前提开始。就总念的性质看来,分析方法是在先。盖因首先须将给予的具体的经验的材料提高成概括的抽象概念,而这些抽象概念又在综合方法里提出来作为界说。】

      讨论和说明:“按照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的通常的区别,选用其一,好像可以完全任由我们决定。

      假定从具体的东西开始,这是从综合方法的结果开始。我们可以分析出许多抽象的命题作为结论,这些命题便构成证明的前提和材料。这样,代数关于曲线的定义,在几何学方法里,就成为定理。

      同样,如果用毕达哥拉斯定理作为正三角形的界说,亦可得出几何学中,慿藉分析予以证明的一些命题。

      两个方法可任选的原因,基于两者皆同样自一外在前提开始。

      就概念的性质看来,分析方法是在先的。因为,首先须将给予的具体的经验的材料,提高成概括的抽象概念,而这些抽象概念,又在综合的方法里,提出来作为界说。”

      【这些方法在它们自己范围内无论如何不可缺少,如何有辉煌的成功,但对于哲学知识却很显明地无何用处。因为它们是有前提的,它们认识的方式是知性的或抽象理智的方式,是依形式的同一律而进行的。斯宾诺莎主要的应用几何学方法,虽说用来表达玄思的总念,但这方法的形式主义却甚显明。乌尔夫的哲学,发挥几何学方法到了学究气的极峰,即就它的内容而言,也只代表了知性形而上学。几何学方法及其形式主义之滥用于哲学与科学,在近代又有所谓‘构造’之滥用代之而起。康德曾经使得下面这句话异常流行,即:数学构造它的概念。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别的,只是说数学所研究的不是总念,而只是研究感性的直观之抽象的特质而已。此后‘构造概念’这一名词曾经用来指谓过从知觉里抽象出来的感官特质之陈述,不经过任何总念的调整;并用来指谓过将哲学和科学的对象依照某种先决的方式,大半以个人之任意和高兴为准,加以分类,列成一表格的,这种形式主义。在这些作法里无疑的提示了关于理念,总念与客观性的统一,以及理念是具体的,这些意识隐约在后面。但所谓构造这种把戏,实远未能正确地表达出统一性,惟有总念纔是这样的统一性。而且那知觉的感官具体性也不能表出那理性的和理念的具体性。】

      讨论和说明:“这两个方法对于哲学,没有用处。因为它们是有前提的,它们的认识的方式是知性的或抽象理智的,是按照形式的同一律进行的。

      斯宾诺莎主要用几何学方法,表达的虽然是玄思的概念,方法的形式主义仍然甚为明显。乌尔夫的哲学,发挥几何学方法到了学究气的顶点,其内容仍然仅仅代表了知性形而上学。

      几何学方法及其形式主义之滥用于哲学与科学,在近代又有所谓‘构造’之滥用代之而起。康德曾经使得下面这句话异常流行,即:数学构造它的概念。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别的,只是说,数学所研究的不是概念,而只是研究感性的直观之抽象的特质而已。

      此后‘构造概念’这一名词曾经用来指谓过从知觉里抽象出来的感官特质之陈述,不经过任何概念的调整;并用来指谓过将哲学和科学的对象依照某种先决的方式,大半以个人之任意和高兴为准,加以分类,列成一表格的这种形式主义。

      在这些作法里无疑的隐约提示了关于理念,概念与客观性的统一,以及理念是具体的这些意识。

      但所谓构造这种把戏,实远未能正确地表达出统一性,惟有概念才是这样的统一性,而且那知觉的感官具体性也不能表达出那理性的和理念的具体性。”

      【因为几何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感性的然而又是抽象的空间的直观,所以它可以毫无阻难地用抽象的理智在空间里规定出某些单纯的图式。因此有限认识的综合方法,惟有在几何学里达到它的完满。但最值得注意的,是在综合方法的进程里,一遇到那不可衡量的和不合理性的量时,便碰了壁。因为在这里要想进一步予以规定,便超出了知性原则的范围。这也足表示‘理性’和‘不合理性’两个名词多次颠倒使用的一个例子,通常总将‘合理性’一名词,误用来指谓知性范围的原则,反而将具有合理性的开端和跡象的事物认作‘不合理的’。别的许多科学,它们所研究的对象既远不像空间或数那样单纯,它们自会常常的且必然地达到知性或抽象理智的进展的限度,但它们却很轻易地便渡过这难关了。它们打断那推演的次序,于方便时随意假定一些外在的条件,甚至不惜违反它们所出发的前提,另外慿藉意见、表象、知觉或别的外在东西以作假定。这种有限的认识之不自知觉其方法的限度及其相对于认识的内容或对象之处,使得它既不能认识在界说分类等历程里它已是必然地受了总念范畴的领导,又不能看到什么地方是它的限度,复不知道,当它超越了它的限度时,它便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范围,在这里知性的范畴已不复有效准,但却仍在那里粗疏地独断地被使用着。】

      讨论和说明:“因为几何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感性的然而又是抽象的空间的直观,所以它可以毫无阻难地用抽象的理智在空间里规定出某些单纯的图式。因此有限认识的综合方法,惟有在几何学里达到它的完满。

      但最值得注意的,是在综合方法的进程里,一遇到那不可衡量的和不合理性的量时,便碰了壁。因为在这里要想进一步予以规定,便超出了知性原则的范围。

      这也足表示‘理性’和‘不合理性’两个名词多次颠倒使用的一个例子,通常总将‘合理性’一名词,误用来指谓知性范围的原则,反而将具有合理性的开端和迹象的事物认作‘不合理的’。

      所以,人们将产品不可比较这个知性的原则,认为是合理的、理性的。反而将具有合理性的开端和迹象的,具有价格标志的产品指认为财富这种做法,认作不合理的。

      别的许多科学,即人们通常研究的科学,它们所研究的对象既远不像空间或数,那样单纯,它们自然会常常地并且必然地达到知性或抽象理智的进展的限度,但它们却很轻易地便渡过这难关了。它们打断那推演的次序,于方便时随意假定一些外在的条件,甚至不惜违反它们所出发的前提,另外慿藉意见、表象、知觉或别的外在东西以作假定。

      究竟收入和财富,哪一个是合理的理性的,哪一个是不合理性的,理智的方法和理性的方法,将秉持截然相反的见解。目前的情况是,理智的方法正在打断原有的推演次序,随意采用(假定)了人口、环境、资源等条件所造成的困难,甚至不惜违反所从出发的前提:即收入就是收入这种知性的抽象的同一性,另外慿藉意见、表象、知觉、或别的外在的东西,作出增长的质量这种假定,以为能够轻易地渡过财富这道难关。

      这种有限的认识之不自知觉其方法的限度及其相对于认识的内容或对象之处,使得它既不能认识在界说分类等历程里它已是必然地受了概念范畴的领导,又不能看到什么地方是它的限度,复不知道,当它超越了它的限度时,它便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范围,在这里知性的范畴已不复有效准,但却仍在那里粗疏地独断地被使用着。

      质量和数量,是有限认识的方法的限度,连哲学本身,都处在这个限度之内。当内容和对象已经超越了方法的限度,方法进入了新的范围,原有的知性的范畴收入,已不复有效准,却仍然粗疏地独断地被使用着:增长的质量。但是,既然增长带有质量这种标签,那就说明,在相应的历程里,有限认识的方法本身,已是受了实践活动这个概念的有关范畴:质量,的领导。

      根据黑格尔的想法,关于财富的量,在抽象理智看来,不可衡量,这就意味着,已经超越了抽象理智的进展的限度:我们知道产品的数量、产品的质量、产品的价格。价格由货币衡量,不同的货币不可比较,产品的数量缺乏比较的意义,产品的质量无从比较。

      人们不能随意从碰壁处,没有根据地走出来,或绕过去,譬如采用增长的质量或幸福指数描述经济。这种描述,不可能通往财富的量。但是,这种做法本身,直接否定了用总收入代表财富的传统做法。”

      对发展的描述,包括质的变化。因此,发展的速度,同样包括质变的速度。例如,物种的发展,在一物种变为另一物种前,发展的速度,用基因的变化速度描述。当一物种变为另一个物种时,发展的速度,用物种的产生速度描述。

      如果从根本上否认发展的必然性,关于理念的观念,必然是空洞无物的说教。

      惟有实践活动,方才存在发展。

      广义地看待实践活动,生命世界的适应,同样可以算得上是实践活动,对环境的适应,推动了生命的发展。但是,生命的发展已经有了专有的描述用词,这就是进化。

      无生命的物质,不存在发展和进化,存在的是演变。

      存在着的世界,并不是作为实践活动的园地才存在的,而实践活动的园地,是存在着的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以,人的实践活动,以世界的存在为前提。这并不否认,人的世界由人所创造。当然,这里的创造,创造的不是世界,而是人的世界,又称人世。

      人世的创造过程,最初不可能是整体的有意识行为。但是,人的世界仍然在发展,这是自发的发展,推动这个发展的是发展的必然性,这就是理念,理念未被意识到,并不等于不存在。

      经济文明肇始于几千年前,人类社会必定会进入经济文明,这是由经济的理念决定的。所以可以说经济是其理念的外在化。

      这个外在化,必须有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是存在着的世界。所以,不能说整个世界是绝对理念外在化的结果,因为,整个世界的存在,以自己为前提。

      经济的理念,通过一个一个目的,形成了经济。完全没有目的,就没有实践,也就没有经济。

      这些目的和经济的理念,有着种种联系,有相符的,相悖的。目的转化为手段,存在着的手段就是经济。

      理念外在化为经济,经济是手段,手段由目的直接转化而来。手段高于目的,因为,手段不仅是目的的手段,而且包含有理念的合理性。

      手段对于实践活动,具有核心意义,这一点,黑格尔从未提起过。在19世纪早期的德国,近代经济尚未兴起,手段在他的头脑中意义不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黑格尔的目的并非为了详细揭示实践活动,而是为了完成他的体系。因此,手段对于他,是一件麻烦事,如果手段意味着发展,他的整个体系便完全崩溃了。所以,从主客两方面看来,他的哲学,不可能关注手段。

      他的哲学,有量和质之间的过渡,但是,却没有有关手段的数量和质量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事物没有发展。

      因此,他无法区分量和数量,将数量称之为共同点。而且,当涉及结果时,称手段的质量为,不可衡量的不合理性的量。

      因此,他从另外一个角度讨论表示实践活动的结果的量,他强调的是认识事物的方法。知性方法的限度,使得量的衡量遇到了最值得注意的界限。他虽然没有提出解决的办法,但是的确起到了提醒的作用。

      通过手段,不仅能够区别量和数量的不同,而且知道手段的数量,不能代表手段。当然,表示实践活动的结果的量,不可能是手段的数量和质量。

二,手段

      手段是目的的手段,不是理念的手段。理念没有手段,因为理念没有主体,而目的有主体。手段是目的设定的实践活动的参与方,参与方可能是实体,也可能是规则。

      手段是目的的主体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的客观过程,过程一旦停止,手段就开始解体。所以,手段也是一个过程,过程的终点是结果,目的包含在结果中。过程可能是一次性的,也可能持续不断。

      在实践活动中,手段作为过程,不仅本身是实践活动的过程的一部分,同样意味着作为单独的过程,手段处在不断地解体、修复和更新中,但是,这种更新,在保证实践活动本身的发展。

      运行着的经济是一个过程,是目的实现自己的过程,是目的施展手段的过程,是手段的行使过程,是手段的表现。经济的手段,既是经济的参与方,又是经济本身,运行着的经济。

      人是经济的参与方之一。是经济的手段的一部分。人又是目的的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只有人,既是手段又代表目的。所以,人是实践活动的决定性因素。

      手段既有整体性,各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既然人是决定性手段,手段就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包括能力的变化和思想的变化在内,人的变化,有可能很大,也有可能很快。

三,硬件和软件

      作为手段的参与方,规则是软件,实体既是硬件,又包含软件。

      所谓规则,有些是客观关系,有些是人为的设定。经济学认为,规范是经济学的方法之一。人为的设定,其中包括规范。

      在经济学中,本来并不特别指明经济的参与方分成软件和硬件,以后人们开始理解制度的重要性。在今天的经济中,广泛地使用着电脑软件。

      缝衣针能够刺穿布料,将布料用线缝合在一起。这是客观关系,制衣时,将利用这个关系,这就是在利用软件。在经济中,利用着各种客观关系,这已经习以为常。人为设定规则的做法,在经济中也已经习以为常。

      之所以有必要将经济的参与方区分为软件和硬件,是由于电脑软件的大量使用。从这一现状出发考察经济,可以看出,实际上人们早已在利用无数种软件。并且,实际上人们利用硬件,利用的主要是硬件本身所拥有的软件。

      这并不是说,软件可以脱离硬件而单独存在,而是说,软件是内容,硬件是形式。内容的重要性通常比形式的重要性大。例如,上面所说的缝衣针,并不是必须用金属制成。

      电脑软件,是比较特殊的软件,一个是它的数量很大,另一个,是软件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电脑软件对实践活动的意义很大。

      电脑软件的使用,今天是起步阶段,其前景的广度十分惊人,而能够达到的深度,必定更加惊人。这些都有待研究。这种使用对经济的影响同样有待研究。

      电脑软件的使用,已经极大地提高了军事活动中战争可持续时间T的增长率。从类比的角度考虑,有理由相信,这种使用,同样可以大大提高经济的发展率。

      在这里所强调的软件,其实就是各种知识。所以,经济的发展,必定和知识的发展,相伴而行。

      人作为经济的手段的参与方,既是软件,也是硬件。特别是,既能够提供软件也能够提供硬件。

      作为参与方的人,是最重要的参与方,而且是实践活动的主体。这是发展经济的最具潜力的力量。只有人,才会创造知识。如果希望在经济的发展中获胜,研究工作的最重要方面,应当集中在研究怎样发挥人的潜力上。

四,数量和质量

      手段用数量和质量表示。

      数量的概念和“量”的概念比较接近,数量是量的一种。质量的概念和“质”的概念相差很远。

      数量作为量的一种,在表面上,似乎有明显的可比性。实际上,缺乏实质性的可比性。因为,手段的数量对于实践活动,仅仅具有象征性意义,可以称之为表征。

      这就是说,从道理上讲,手段是不能代表目的的。实践活动的概念,或者说就是目的,是目的性活动。手段是目的设定的,从整体的角度看,手段高于目的。但是,手段的局部,几乎和目的不相干。所以,手段的数量,仅仅具有表征性意义。即使考虑到大量的重点手段,其数量仍然只具有象征性意义,因为,手段的质量,远比数量重要。

      经济的总收入,对经济而言,仅仅具有象征性意义。总收入是经济总量的表征。经济的总量,是财富的总量。

      质和量是哲学概念,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哲学中,没有数量和质量这两个概念。于是,人们常常在理应使用数量和质量这两个概念时,使用了量和质这两个概念。这种使用方法,不仅勉强,而且,不可能将事物的本来面目表达清楚。

      手段是目的的手段,在目的相同的实践群体之间,必定会展开竞赛,竞赛的最高形态是竞争。竞赛比的是实践的结果,结果的优劣代表了实践过程的优劣。

      实践过程就是手段的发挥过程,手段用数量和质量描述。这个过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手段的参与方的质量有暂时的确定性,不确定的是人的发挥和过程中的机遇。

      手段的质量,指的是手段的参与方的质量。手段有多少之分,用数量表示。

      手段的数量,是实践活动的共同点,但并非实践活动的共性。手段数量的比较,是一种象征性的比较,不是真正的比较,其结果仅仅具有表征性意义。

      经济的收入,就仅仅是经济活动的共同点,收入的比较,是象征性比较,总收入是经济的表征,不能代表经济的总量,讨论收入的经济学,是表征性经济学。

      一个实践群体,其参与竞赛的实力,用手段的数量和质量表示。所以,实力就是手段,但是,实力不能决定一切。

      一方面,质量有固定性,指的是固定的质量指标。质量指标通常用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有固定指标的质量,有相对的重要性。

      与这相对重要性相比,重要得无可比拟的是,质量的绝对重要性,这个绝对重要的东西就是质量的无限性。

      实力问题的要点是手段,这容易理解,因为目的已经确定。手段的要点是参与方而不是过程,虽然过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这个不确定性是由于人的参与引起的。实践活动的要点,才是过程。

      参与方的要点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如果质量指的是有固定指标的质量,这个结论就不一定成立。此时的数量和质量,其重要程度,能够比拟。

      但是,质量有无限性。如果这个无限性,是指某些质量指标的无限性,质量已经比数量重要得多。

      为什么质量有绝对的重要性,这是因为质量指标的种类无限。所以,这个绝对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现在已经清楚,手段问题的要点是手段的质量,这个要点极为突出。抓住了这个要点,就是抓住了手段。怎样才算抓住了这个要点,就是大力提高手段的质量。这里的要点是无限性,抓住这个无限性,就是不断提高手段的质量,尤其是不断加快提高手段质量的速度。

      这就意味着经济学同样需要抓住这个要点,大力研究经济的手段、手段的质量、提高质量的方法。

      手段的要点,不是实践的要点,实践的要点是过程、是人的努力程度和努力的成效。

五,表征、经济的增长

      手段可以用数量表示,由于数量的意义远远比不上质量的意义,所以手段的数量对于手段,仅仅具有象征性意义。于是,将数量称为手段的表征,意思是象征性的表示。

      表征虽然只有象征性意义。但是,象征性本身,就是某种中介。当中介处于不可或缺的状态时,抓住中介,有不小的意义。

      虽然数量具有直观的可比性,但是,这不是真正的可比性。因为,由数量的比较得到的结果,对于实践活动,没有确切的意义。

      任何一种手段,都可以有无数种数量表征,有的表征局部,有的表征整体。表征局部的数量和表征整体的数量,也都可以有无数种。这些数量,可以单独表征手段,也可以由多个数量一起表征。

      一个资本,用资本的数量来表征,有很大的简洁性。资本的数量,用货币衡量。这就意味着,资本和货币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

      本书的这一部分,讨论的是理想经济的货币表现。这是一种数量层次的分析,所以,可以称为表观分析。

      通常的经济学,讨论经济的货币表现,也是对经济的表观分析。由于表观分析没有抓住经济的要点,使得不少问题处在长期的争论中。

      对于经济学,表观分析的价值比较有限。如果不能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经济学会带来很大的误导。

      例如,经济的增长率,就是经济增长的某种数量表征。经济增长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之一,其质量和经济的发展有关,和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无关。如果将不相关的种种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作为增长的质量看待,则仍然纠缠于那些负面影响当中,这和经济的发展无关,因此,也就和经济的增长无关。所以,所谓增长的质量,不应该是人们经常提到的,消除污染,增进收入平均化,减轻波动,等等的要求。

      增长的质量,应当是提供更高的发展率的相关指标。

      因为增长是资本增加的结果,所以,涉及的面,仅仅局限于新增加的资本。当这些新增加的资本,提供的财富越多,增长的质量,也就越高。

      由此,也可以看出,那些原有的资本,一般情况下,和增长无关,即资本数量的不变性。但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原有的资本和增长无关,资本可以扩大或缩小。

      但是,这些原有资本,同样可以参与经济的发展,数量可以不变,质量完全可以提升。这就是增长不能代表发展的根本原因。

      从参与者的人数上,也可以了解到,增长是不可能和发展相提并论的。一个全民参与的实践活动,当然比由极少数人参与的类似实践活动,有远为丰富的成果。特别是,当那个由极少数人参与的实践活动,其质量远远不及那个全民参与的实践活动时,结论也就更是可想而知

六,实力和潜力

      人们经常谈论各种不同实践活动的实力,有时候也谈论潜力。因为实践活动的要点是人的努力程度和努力的成效,所以,所谓实力和潜力主要也是指的这个要点,通常认为,手段是经济的实力所在,这没有矛盾,因为,只有人,才是手段的核心。

      什么是人的努力程度和努力的成效,这里有一个方向问题,如果方向没有问题,才能考虑进一步的做法。所以,首先需要解决方向问题。这里的方向问题,指的是人的努力程度和努力的成效的方向问题。人的努力程度的方向,应当是竭尽全力。努力成效的方向问题,指的是提高人的素质。

      确定了方向,不能保证在竞争中获胜,竞争是一个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过程。但是,这个不确定性并不否认实力和潜力的意义。实力指的是人的努力程度和人的素质的现状,而潜力指这两者的未来。

      在通常的认识中,实践过程的实力和潜力,针对的是物质手段。这样的认识,有比较大的片面性,如果过分强调这一点,就会走向反面。

      真正的实力和潜力,全在于人。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