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理想经济 //www.sinovision.net/?14428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原创]理想经济——对经济学的某种基础性反思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一章 第二节 指认财富

已有 969 次阅读2012-4-16 20:29 |个人分类:经济学|系统分类:财经| 经济, 经济学 分享到微信

第二节 指认财富

      指认财富;财富观念的两个方面;需要和需求;初步解读财富;财富的比较;发展问题;发展率。

 

一,指认财富

      经济的特殊性是提供财富,此处,有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实践活动必须有所提供;二是财富之所指。

      通过观察经济,亚当*斯密在将近300年前,从其中倾向于产品地指认了财富。缺点是不够明确,为随之而来的将收入错误认定为财富,留下了隐患。作为经济学的开端,对财富的指认,是一件大事:如果指认错误,经济学的发展,将误入歧途;不加明确的指认,则经济学将长期停留在开端处。

      目前的经济学,是对正确认识经济的一种误导,经济学的发展,已经误入歧途。在歧途中发展的经济学,虽然并非全盘错误,但是,就整体而言,的确是一种问题相当大的理论。追究根源,问题在于对财富的认定错了。

      对待财富,斯密的指认,非但模糊,而且过于直接,因此,很难保证指认的正确性。或者说,正确的指认,需要根据。在经济学的开端,唯一的根据,就是经济的概念。从这个概念出发,指认财富,本来就是唯一的选择。怎样指认,通过比较。

      如果比较的是实践活动,这是从经济的普遍性角度出发的比较,从这种比较中,不容易指认出财富,所以,最好是比较实践活动的特殊性。如果将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这四个实践活动的特殊性放在一起比较,同样很难指认出财富,因为,这些实践活动的特殊性,相互之间的差别太大。

      要想知道什么是财富,也不能比较不同的经济。因为,这些经济,全都应当提供财富,它们之间的特殊性,差别太小。这就是为什么直接从经济中指认财富,很难得到正确的结果的原因。

      所以,应当从特殊性的差别,既不太大又不太小的实践活动之间的比较中,指认财富。如果人类从一开始就进入经济社会,这种比较就无法进行。但是,在前经济社会,不存在GDP。所以,GDP是经济活动的一个标志。

      前经济社会,仅仅提供产品。而经济社会不仅提供产品,同时,也提供收入。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提供产品。区别是,后者所提供的,是财富。经济社会,从前经济社会发展而来,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提供的是具有价格标志的产品。因此,这就是财富。在前经济社会,产品没有价格,这样的产品,尚不能称作财富。

      提供产品的社会实践活动,称为生产。提供具有价格标志的产品,才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提供财富,具有必然性。提供财富,成为经济活动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经济活动的特殊性。

      在斯密的著作中,对财富有模糊的指认,缺点在于,未曾提及指认的根据。其后的经济学对指认财富,更是显得漠不关心。因此,普遍的状况,仍然是不知财富究竟为何物。财富之为财富,既非产品本身,亦非产品的价格所体现的货币量的大小。理解财富,的确非轻而易举之事。

      到此为止,离财富的观念,仍然相距甚远。如果不能给出财富观念,经济学不可能大踏步向前发展,这个观念,是绝对不能省略的。在上面的讨论中,已经了解到财富的特点,这是定性的了解。这种了解,并非给出了观念,仅仅是提供了指认的根据。

      财富的衡量,在本书的下一卷讨论。

      今天的世界,经济竞争异常激烈,微观竞争体现在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上。经济的宏观竞争,是发展率的比赛。财富的增长率,就是经济的发展率。为了得到这个增长率,必须确定财富的总量。财富的量,是在经济的概念基础上,继续作深入研究,方才有可能加以衡量。

      此处仅仅是作出指认。

      财富的量,非常重要。事关对经济的指导,尤其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怎样发展经济,正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关注点。人们急需详细的理论,以便尽全力发展经济。

      这个财富,应当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结果,这个结果就是带有价格标志的最终产品,为简单起见,有时就简称产品。最终产品的概念,不同于最终的商品,商品是出售之前的产品,产品的定义是销售后的商品。

      除此之外,有许多中间产品。这些产品,和最终产品之间,在形态上并无本质的不同。如果将其销向本经济之外,也就成了经济的最终产品。因此,中间产品,同样具有财富的特征,区别在于,它们不能算在财富的总量之内。

      指认财富,并非推理过程,仅仅是比较的结果。是否需要推理,从道理上讲,这个步骤,不应当有所欠缺。

      因此,下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实践活动,应当有所提供,而经济活动提供的,正是财富。

二,财富观念的两个方面

      单纯比较产品,比较的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GDP的比较,比较的是总收入。这两方面的比较,全都不能代表财富的比较。可见,财富观念的形成,的确不那么容易:财富既不是金钱,也不是产品。

      当初,斯密本人对财富的看法,倾向于产品。不论在他以前或者以后,普通人对财富的感受,同样也倾向于产品。和这个倾向相反,不论是斯密本人或者是其他经济专家,都将GDP作为经济的总规模来对待。或者,至少暂时权宜地如此对待。如此对待GDP,就是将经济的增长等同于经济的发展。

      财富观向产品倾斜,没有错。错的地方,有两个:1,应当对见解本身和见解的倾向性,分别看待,将这两者等同起来,带有倾向性的见解就变成了见解本身,而不是见解的倾向性;2,既然人们对财富的见解,已经倾向于产品,经济学在做法上,却又反其道而行之,仍然用总收入来衡量财富。这个第二点,应当说,更令人费解,更不合逻辑。因为,这种做法,不仅使财富观,倾向于产品的对方,即收入,而且,将收入直接当作了财富。

      将带有价格标志的产品看作财富,是否正确。通过观察,能够得出一些初步的印象。如果这个财富观正确,在自由放任的条件下,经济将会呈现出,既重视收入,又重视产品的特点。发达经济的确有这种特点,特别是,发达经济尤其重视产品。可见,这样的财富观,能够适合自由放任状态下的优势经济。如果一个经济,仅仅重视收入,不重视产品。那就是缺乏这种财富观。

      同样,如果某个经济,仅仅重视产品,而不重视收入。这个经济的稳定性,将受到外部环境的严重影响。而且,这个经济在对外交往中,必定有很大的损失。

      可见,面对产品,在货币之间,冲突不可避免。此类冲突,大有考究之必要。其主要形式,非宏观莫属。

三,需要和需求

      人们希望用产品满足需要,在经济社会,单纯的产品,相当稀少,绝大部分的供应,是财富。财富不可能满足需要,财富满足的是需求。需要不同于需求,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这是一个方面。需求不同于需要的主要方面,不在于支付能力,而在于因收入差距所引起的对需要的扭曲。这种扭曲,严重影响财富的供给,从而影响对需要的满足。因此,经济社会对人们的希望的满足,有很大的缺陷。

      所以,经济文明,不可能是人类的终极文明。但是,和前经济文明相比,经济文明的优势明显,这个优势,就是发展速度。经济虽然满足的是需求,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需要。经济文明对需求的满足,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所以人们对需要的满足,也得到了高速发展。

      当人类社会的收入差距渐渐消失,需求将重新变成需要,经济文明也就变成了更加先进的后经济文明。

四,初步解读财富

      对财富的定量描述,是本书第二卷的任务。此处,对财富作初步的解读。

      人们对财富,有一个带有倾向性的看法。这个看法,倾向于产品而非产品的价格。经济学的需求曲线,代表了这个倾向性。可见,对财富的倾向于产品的看法,主要出自需求方。

      经济学的供给曲线,同样带有倾向性,这个倾向性,代表了供给方所设想的对财富的看法。供给曲线,向上倾斜,供给方,倾向于提高产品的价格,或者说,供给方对财富的看法,倾向于金钱,而不是产品。对财富的带有倾向性的看法,不是对财富的看法本身,而是带有倾向性的看法。

      价格的定义比较明确。产品的定义,指的是什么。产品指的是数量和质量,数量容易理解。质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此处不讨论这个问题。

      在经济中,需求方的倾向性,代表了总的倾向性。而供给方的倾向性,虽然不代表总的倾向性,仍然有强烈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促使经济增长。此类影响,事关总收入,不能小看。此中的潜力,用出乎意料来加以形容,绝非过分。

      对财富的这两种带有倾向性的看法,组合成了财富的观念。需求方倾向于降低价格,而供给方正好相反,倾向于价格的上升。如果仅仅是价格方面的博弈,其表现,就是市场上的由供需双方共同决定的瞬时价格。

      现实的竞争,不仅导致上述瞬时价格。而且,更为重要的,不是这个瞬时价格,而是不断提高着的产品数量和质量。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同样意味着价格的降低。也就是说,需求方的倾向性,更为强烈。不仅要求真正在降低价格方面,有所进展,而且,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同样有所进展。

      需求方的倾向性,往往代表了总的倾向性,因为,竞争中的市场,在很多情况下,是买方市场。但是,情况并非经常如此。在一个买方市场中,需求方也能够接受价格的上升。条件是,这种上升,如果考虑到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话,实际上是在下降。

      供给方的倾向性,倾向于价格的上升,并不要求真正地降低价格。但是,在需求方的压力下,供给方同样必须使产品的价格,在顾及到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时,有可能是在下降,至少,不至于毫无顾忌地上升。

      所以,财富的观念,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就是数量和质量,于是,财富的增长,也就意味着产品的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另一个是价格,财富的增长,表现在价格的提高上,但是,这种提高,仅仅是形式上的提高,在考虑到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时,实际上价格是在下降。

      并非所有的产品,实际上,价格都在下降。那些实际上价格上升的产品,财富的增长率,是负的。

      在此处的讨论中,价格以不变货币衡量。什么是不变货币,在后面讨论。

五,财富的比较

      历来的经济学,总是认为,产品的质量,千差万别,根本无法比较。于是,唯一可供衡量的,就是收入。

      收入越高,能够购买的产品,当然也就越丰富。按照这种逻辑,收入理应能够代表财富。

      问题是,这种逻辑,不能保证所购买的产品的丰富程度。

      举一个简单的事例,就足以说明这句话是否正确了。

      拿等量黄金,分别在发达经济和发展中经济去购买商品,如果买的是低端商品,是一种情况,如果买的是高档商品,那就是另一种情况。

      这两种情况,有所不同,其原因是价格不同,价格不同则在于收入的不同和产品供给能力的不同。因此,经济的发展程度,不能以获得财富的能力作为衡量的标准,必须以财富的供给能力为准。

      高收入的产油国,其富裕程度,甚至有可能比发达经济高出一头。但是,人们凭直觉,很难认其为发达经济。这种直觉,并非空穴来风。产油国自身的危机感,对此极富见地。这种情况,并非今天才有。为什么经济学不能真正面对这种情况。

      有一种可能的理由,那就是从一开始,经济学就自行将产品排除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外。特别是,不同的产品,本来就好像根本不存在比较的可能性。从表面上看,在不同产品之间,质量是不能比较的。单纯数量的比较,又没有明显的含义。

      问题是,GDP的比较,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如果财富也不能比较,经济也就不复存在。如果能够证明,财富也是无法比较的对象。那么,出问题的,不是经济,而是那个证明。所以,摆在经济学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找出比较财富的方法。

      这里是两个问题,一个是GDP的比较,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不能代表经济的比较,另一个是,财富有没有比较的可能性,如果可能怎样比较。

      财富的比较问题,必须解决。否则,经济学仅仅涉及经济的皮毛。什么是经济的核心问题,这就是经济的发展。

      收入搅动经济的能力,并未公开遭遇产品的挑战,这个挑战,仅仅是偶尔露一下峥嵘。譬如军火交易,以产品为奇货,此时,正是产品在搅动经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倘若某个经济,锁定胜局的企图公开化,但愿众多经济,不必混乱以对。为此,唯一的根本性准备,就是尽量加快发展。

六,发展问题

      经济的发展,就是财富的增长。虽然产品总量的增长不能代替财富总量的增长,但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财富总量的增长。人们无法超越时代,如果以产品总量的增长代替财富总量的增长,不可能保证供需平衡。

      这样一来,未来的发展就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个是财富总量的增长,另一个是产品总量的增长。这两个发展,对需要的满足不同。产品对需要的满足,更具合理性。所以,后经济社会,比经济社会优越。但是,满足程度的优越性,不能代替现实的发展。

      唯有产品的增长速度的优势,才能代表人类社会的未来。怎样才能实现这个优势,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极大地推动经济社会向后经济社会的转变。

      但是,加快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现实问题,人们首先需要的,是发展经济。

,发展率

      经济的发展,就是财富的增长,财富的增长速度就是发展率。因为经济增长不足以表达经济的发展。所以,财富的增长速度,不会比指数函数更慢,而且发展率大于增长率。

      问题是,怎样使发展率具体化。这就是财富的比较问题。现在已经明确,财富就是带有价格标志的产品。对财富进行比较,需要有细致的研究。今天的经济学必须解决发展率的具体化问题。否则,提高发展率的要求就很难具体化。

      虽然,财富已经被定性地确定,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步,远远不够。如果财富不能得到定量的描述,经济之间的比赛,仍然是一种难以评判的比赛。评判不了,也就不能给出进展的图景。因此,也就很难被看作比赛,这不是一种今天应有的局面。

      实际上,今天的发达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对后起的经济体而言,必须完整地掌握定量的发展速度,才有可能全面考虑追赶问题。否则,追赶的前景,将仍然处在成功率很低的状态。

      如果满足于定性的财富观,人们的努力仍然处在半盲目状态。虽然这种状态比完全的盲目,有了极大的改进。但是,理想经济是不能停留在这种状态的经济。因为,理想经济以不断提高发展率为己任。半盲目的努力,当然不能称之为理想。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