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用竹筐背着孩子走在陡峭险峻的山路上
珠峰“上班族”――珠穆朗玛峰让世界认识了夏尔巴人
传奇:某一年,有支装备精良的登山队正艰难地往珠穆朗玛峰顶峰攀登,忽见从山顶上跑下一个赤脚少年,问他冒着生命危险上山干什么去了,少年说:我家的牛今天早上跑没了,我上山去找找。
老奶奶拄着拐杖,背着孙子走在山路上
“咦,你没见过吗?我们夏尔巴人就是这样长大的!”
传说也好,真事也罢,现实生活中最好的高山向导和登山协作人员,都出自夏尔巴人,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全世界公认的。而他们用的只是――一个额头,一双脚,一条绳,一只筐,世界上最能背的一群人。
仔细看看这位青年妇女背筐的货物上面,居然“绑”着一个孩子,在危险崎岖的山路上,一个箭步如飞,一个安危入睡,恐怕世界上技艺最高超的杂技女演员,也不敢表演这种节目,也不会有任何一个家长和孩子,胆敢主动配合。
1953年5月29日,希拉里和诺盖站立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上,震惊了世界。但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如果没有夏尔巴,人类是难以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在每一拨珠峰探险队伍中,几乎都能看到夏尔巴的身影。他们要么是给登山队员当向导,要么当助手或搬运工,一直默默无闻地担负着登山运动中最沉重的负荷。
珠穆朗玛峰让世界认识了夏尔巴。
夏尔巴,中文意思为“东方来人”,传说其祖先是由中国西藏的东部迁徙到中尼边界的。长期生活在喜玛拉雅山区的夏尔巴人,在登山活动中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支持。夏尔巴人不仅负责探路、开凿阶梯和铺设绳索,还要为登山者提供后勤保障。而当各国登山队员在峰顶激动地展开国旗时,夏尔巴人只是平静地站在一旁,对他们来说,登山就是在上班,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独特的体貌特征
夏尔巴人主要聚居在海拔4700米的索鲁昆布地区。长期的高山生活塑造了夏尔巴人独特的体貌特征:由于空气稀薄,他们的肺活量大得惊人,一位西方记者曾经开玩笑说,夏尔巴人长着专门用于登山的第三片肺叶;他们的血压很低,这保证了大脑供血充足,肌肉伸缩有力;与腿部相比,他们的躯干偏长一些。
夏尔巴人与生俱来的登山天赋让英国登山家亚瑟・韦克菲尔德感叹不已,他写道:“这是老人、妇女、男孩和女孩组成的花花绿绿的搬运队伍,在海拔6000米的高度上,他们背着80磅的器材设备却能攀登自如,一些妇女甚至还背着孩子!晚上,这些‘高山搬运工’睡在帐篷外边,只找一块大岩石挡风,他们似乎并不在乎夜里零摄氏度以下的低温。”
数不清的登山奇才
一些人因为登山而成了名人。夏尔巴人一生都在登山,却仅仅把此视为职业。他们把登山者一批一批地送到了山顶。
1953年,当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德・希拉里随探险队来到珠峰脚下时,心里一片茫然。
他发现登上珠峰远比自己想象的要艰难许多。正当希拉里和同伴进退两难时,一个小伙子赶着牦牛走了过来。希拉里眼前一亮,看到了一丝希望。他走过去连说带比划,希望这个健壮的小伙子能做他们的向导。小伙子愉快地接受了他们的请求,穿上皮袄就跟着他们出发了。这个小伙子就是让世界知道夏尔巴人的丹增・诺尔盖。1953年5月29日,希拉里和丹增终于站在了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那长不过5米,宽不过一两米的峰顶上,一举改写了珠峰顶没有人类足迹的记录。
从此以后,夏尔巴人中涌现出了许多登山奇才。巴布保持着登山最快的世界纪录。西方登山者需要三四天才能登上珠峰,而巴布只用了16小时56秒。一个人能登上珠峰已经成了一生的荣耀,而巴布却10次登顶,而且每次都不带氧气瓶。1995年,巴布创造了在两个星期内两次登顶的纪录。1999年,巴布在峰顶上生活了20多个小时。巴布说自己并不是要创造奇迹,而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为夏尔巴后代筹集教育经费。2001年4月,巴布在帐篷外拍摄落日余辉在雪山中形成的奇幻景象时,不慎滑入冰缝,献出了35岁的生命。
夏尔巴人的传奇登山历程中实在有几分悲壮。自1953年希拉里和丹增登顶成功后,已有1300多人登上了珠峰,也有180多人死在登峰路上,其中60%是夏尔巴人。虽然夏尔巴人善于攀登,却无法预测气候变化。山脊和峭壁间分布着数百条大小冰川,大风雪后,这些冰川裂谷都会变成“虎口”。在1922年的探险活动中,有6名夏尔巴人在雪崩中被活埋,这是攀登珠峰的最早死亡记录。但是夏尔巴人依然乐于从事这项工作。1963年,美国登山队登上珠峰后,由于冻伤严重,无法下撤,夏尔巴人赶来救援。他们4个人抬着1个登山者,连续奔波两天把人救回了大本营。登山者毕肖普向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叙述了当时的经过:“在抬着我们下山的第一天晚上,抬着我和威力的两组夏尔巴人较上了劲,只要路够宽,双方就会彼此赶超。”
“我为我的祖先们自豪”
最难以忘记的,是她们脸上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