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天生不是一个浪漫的人,而要我将诗意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实在是勉为其难的。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与一位喜爱诗的朋友谈论起这个话题,算是得到了些许启迪。朋友说:读诗就好像是在细细地品饮一杯香茗,只有用心去体验,才能从它酽酽的醇香之中,品味和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淡泊与宁静,经受生活和诗意交融的洗涤。于是,我开始去寻觅生活中的诗意和诗意中的生活。
诗意地生活,是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句子,在风华雪月的盛世唐朝时期,政治上不得志的李白是孤独的,内心世界是极度苦闷的,由于高处不胜寒的无奈,李白只好借酒浇愁了。但李白不愧是浪漫的大师,月影本是无情物,这时月影竟然变成翩翩起舞的伴侣了,她仿佛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场面变得欢快起来、热闹起来!大师的胸襟和举手投足是如此的纵横捭阖,非我辈所能望其项背。
诗意地生活是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沉醉和困顿,是词人千里之遥苦苦相思、孤独寂寞的深情流露。
诗意地生活是“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无情和懊悔。闺中思妇为了追求富贵荣华的生活,不惜让夫婿去获取功名,在这杨柳春色的时候,落得个独守空房的凄凉落寞,怎能不令她后悔当初的选择?怎能不令她无奈于韶华空逝的悲叹?
诗意地生活是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人在康桥的柔波里寄意了千缕柔思,万种感触的情怀。
诗意地生活是在傍晚时分,我们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漫步在城郊的乡间小道上,路的两边是成排的依依杨柳,它垂下的绿丝条,在晚风的轻轻吹拂下,像少女起舞飘动的裙。仰望天空,那五色斑斓的云彩,像仙女铺开了一团团锦簇。这美好的景色,让我们无拘无束地品赏,原来,诗和生活并不遥远。
诗意地生活,前提是要生活着,诗意像一泓清泉,音符般地从生活的山涧涓涓流淌、滑落。
诗意地生活是在家的日子,每天清晨,与妻子一起携手去菜市场买菜,看到她与菜贩们为了几毛钱讨价还价得面红耳赤的时候,而站在一旁的我显得一副满不在乎、事不关己、悠然自得的样子,妻子一定会飞来几个嗔怪的眼神。这时,我会走过去,拉住她的手,依然是淡淡地抛出一句:嫌贵了,不买就得了。走吧,再看下一家。话是这么说,但本人还是要奉陪到底的。过日子就是这样,是一天天打理过去的。
诗意地生活是在书桌下的台灯下,女儿正在飞快地写着她的作业,一行行娟秀而又显得有些潇洒的字体,像流动的音乐,我有些骄傲地抚摸着她柔和的头发。这时,女儿会撒娇地转动她的手腕,忽然站起来,没头没脑地迸出一句:爸爸,我累了,我给你唱个歌好吗?下面女儿就要施展她那甜美的歌喉了,一边唱还要一边跳,非要闹个天翻地覆不可。我任凭她天真无邪的放纵下去,真诚地希望她在快乐中诗意地成长。
诗意地生活是每次回老家的时候,看到母亲那白发苍苍的样子,我的心都要为之一揪,母亲是一天天地苍老了。但在我们每次回家的时候,母亲内心的快乐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种快乐和慰藉是明显写在她老人家满脸皱纹行间的。然后母亲将她爱儿女之心淋漓尽致的表现在她的倾尽所有上,看到我们大口大口、有滋有味地吃着她做的饭菜,而她站在旁边,脸上布满了盈盈笑意。晚上,我们睡觉的时候,母亲要在旁边坐好久,看看我们的衣服上是不是掉扣子了,然后她会拿出针线,密密在缝。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啊,不正是母亲这一针一线中的关爱吗?离开母亲的时候,母亲一定要花很长时间“唠叨”一番了,尽管是些“在外面要注意身体啦、要吃好啦、不要过于劳累啦、生病了要去看医生啦”等等这样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必定是要洗耳恭听的。然后,母亲要送出我们很远、很远,直到看不见我们的背影。
诗意地生活是找一处宁静的树荫,仰面躺在树荫下柔软的草地上,这时,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但忍不住还是要理一理生活的头绪。这人生啊,有成功、也有失败;有自豪,也有消沉;有痛苦,也有欢乐;有爱,也有恨。它们交织在一起,错综在一起,难怪李煜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但我们在面对生活的时候,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坦然地看待,要拿得起,放得下,举重若轻。
直面人生,用心经营。诗意地生活是携手相伴,风雨同舟;诗意地生活是爱的付出,真切地呵护;诗意地生活是面对挫折,意志弥坚;诗意地生活是点点滴滴,需要采撷;诗意地生活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诗意地生活是生命短暂、旅途悠长、任重道远宫颈糜烂2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