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李文亮去世,警醒我们需要打捞起“沉没吹哨人”
文|清哲木
财新网昨天发了一篇振聋发聩的文章,《健康的社会不应只有一种声音” 新冠肺炎“吹哨人”李文亮去世》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2月7日凌晨3点48分,武汉中心医院官微发布消息:“我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去世。对此我们深表痛惜和哀悼。”消息传出后,哲木观察注意到整个朋友圈刷屏。今年2月1日上午,李文亮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李文亮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的一名眼科医生,他曾试图将工作中获知的危险告诉同学,却不想被武汉地方视为一个“违法行为”。
李文亮的去世,令人惋惜,面对今天全国疫情,当公众追溯疫情源头才发现,原来早已有人预警,李文亮因其截图上的实名又成为了能被找到的“吹哨人”。
“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随着中国不断进步和开放,利益诉求和表达的技术方式越发多元化,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网络微博,宛如一个巨大的声场,每个人都在诉说,但却像滴水汇入海洋,每一个声部都在追赶节拍,在这些万千嘈杂的声音中,谣言的治理和社会预警功能细化就需要有关部门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甄别能力,否则就是贻误战机,酿成灾难。今天我们用“吹哨人”来定义李文亮的“先见之明”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来说是否有足够警醒作用?
如果地方政府能够及时查收、迅速核实、合法合规处理8名医生的意见,做到足够的预防,相信今天我们依然能够各自安心的生活在这个渐近的春天里。疫情发生后湖北相关领导的自责和内疚,笔者相信那是发自内心的拷问。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在一个多元社会,尊重不同的声音和意见,既是尊重公民的表达权,也是纾解社会焦虑、疏导矛盾冲突的必然要求。
“杂音、噪音”和谣言还是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一些地方官员看来,表达不同的声音即是“负面”,这样的声音阻挠了政务工作,损害了政府公信,“危害”了社会,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稍微开明一些的官员,虽然允许不同的声音的存在,但这些声音并不会成为政府决策的参谋,只是对其听之任之;社会缺乏不同的声音“辅佐”政府官员作出更为科学的决策的功能,连常识都懂的问题,可在现实中屡屡碰壁。
毛泽东同志曾认为“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邓小平同志也说过“七嘴八舌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所以,笔者认为,尽可能多地倾听社会各方面的声音,兑现社会公众的表达权,对于社会进步和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大有好处。畅通表达渠道才能打捞起“沉没的声音”,才能促进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也只有培育好了这样的社会心态,不同的声音,只要是善意的、促进、有预警意义的声音,我们何不能“以包容心对待”如果处处以“谣言”钳制,在多的李文亮也无法唤醒我们该有的觉醒。
从一种声音到百花齐放,从千人一面到丰富多元,反映出中国网民思想的极大解放,也体现着中国的前进方位,多元乃繁荣之奥秘。一个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就越需要多样的个性表达,越需要整合各种意见形成统一意志的能力,以包容心对待不同声音。其实,赞扬和反对,正音和杂音之间,是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共存的辩证关系。做一件错误的事,如果鸦雀无声,没有了反对声音而依然是赞美,那就是捧杀。人类发展史证明,一切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明发展进步的决策,都离不开对不同意见的兼收并蓄的包容。因为集思广益的声音下,往往蕴含着智慧和力量,更有利于领导者在决策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
不可否认,网民来源广泛,意见嘈杂,网络治理既要坚守底线,也毋忘包容之态。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成为媒体,但每个公民的声音都必须做到以事实说话,对自己负责!所谓中国好声音,首先必须是真实的声音,只有真实的声音才能构建一个真实的中国,从而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