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3|
其实我们不是屌丝 就是伪文青
清哲木
前段时间,我看了窦文涛的谈话节目《圆桌派.文青有病你有药吗》这档节目。嘉宾的份量也足够唬人,马未都、梁文道、蒋方舟几位大腕级的“文艺青年”侃侃而谈,不同的是蒋方舟一开始就嫌弃地聊起了文艺青年和“伪文青”,在她看来,文艺青年是没钱才成为文艺青年的,因为无法融入主流价值,所以便找来文、史、哲给自己当遮羞布。
现实的社会中,我也一直没有真正的明白文青是怎么回事?当然,也不想当一个伪文青,但是,看了蒋方舟给文青的定位,我终于知道自己的位置,伪文青!我是不二的人选,因为我特别符合蒋方舟女士,没钱就是伪文青的标准。其实,我不想当伪文青,没钱才是硬道理,我也只能在这条伪文青的路上折腾一下,装装X,而,这一点,我想起我已故的一位兄弟,原来也是伪文青的鼻祖,孔乙己同志,因为,我太像这位仁兄,除了没钱,还有理想,还有一颗不死的文艺情节,在我们这个社会,人生成功的标准,要么有钱,要么有权。如果两样你都没有,你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伪文青的资格都不配,其实,文青的资格很多,就像窦文涛在节目开始插香时自嘲一样:叉是一样的叉,装上见高下。
你不够装叉的资格,何必去猥琐“真文青”文艺青年这个词。文青这个词现在也不是体面的词,大致快和“小姐”、“教授”有一拼了。原本概念应该是非常简单明确的,就是“喜欢文学、文化、艺术的人”,只要符合这个概念,他就是文艺的。至于是不是青年,年龄不是问题,又不是相亲,你管我是25岁还是45岁呢。那时候的文青大家还多少有点崇敬的意味,但现在的情况是,文艺青年越来越变成一个概念模糊辨识不清的贬义词,大家说起谁谁谁是文艺青年,常常面带心照不宣的神秘微笑,彼此都知道这不是一句夸奖。而被人贴上文艺标签的人,也常常避之不及或者佯装愠怒,“你才是文艺青年,你们全家都是文艺青年”。
我也常常想,狗日的!文青怎么了?文艺女青年常被认为是“作逼”,文艺男青年则被认为“屌丝”,蒋方舟装逼就那么大方,“伪文青”这种人畜无害的动物为何就这么不招人待见?她讲了一个她身边的文青的奋斗史,据她说,这位文青很崇拜自己,给她写了许多信(还有不少血书),最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编辑,并且成了小说家,写了许多小黄书,女主都是她的名字。不知这故事是真是假,光是联想一下蒋方舟都成为小黄书女主角,就感觉画面很异常猥琐,读者又将迎来阳痿的复发期;那凤姐的“逼格”也不在蒋某之下,“装逼”的手法竟然这么高明,哲木领教了!女施主的牛叉我只服蒋方舟。
因为穷,所以做文青,这种奇怪的逻辑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我还真没见过哪个人是因为穷,所以读起了书的,读书能掩饰穷?那乞丐是不是应该都满腹经纶?我看到过一位编辑曾说:什么是文学?很简单,主人公穷,就是文学。相对而言,主人公有钱了,那就是小时代。这话有点道理,但也不完全是——《红楼梦》算不算文学?里面的主角都太有钱了。讨厌只源于文青的穷。我觉得这是对人性的玷污,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从精神上都感觉被玷污了,因为在他们眼里只有自己才对得起诗和远方。文艺本来是让自己过得更好的人生态度,而此时却成了嘲笑别人的工具,文艺青年追求精神生活本没有什么过错,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对现实具体生活的追求。
贫穷,固然是一种约束,但对穷的恐惧与嘲笑,恐怕更是一种心虚的表现。嘲笑文艺青年的,多半自己就是个文艺青年。并且他们和他们嘲笑的对象一样,并没有大富大贵。所以只能发明出一个“伪文青”来鄙视,以此来证明自我的优越性。其实,在今天的社会中,文青大多从事自由的职业,心思大多不在make money上,甚至对现实中的功利有种抵触,现实中的文青大多是这样的,与其说被骂的是文青,不如说是装逼的伪文青或者是文艺症,就是装叉的精神看似高雅一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