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chenyunhe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2695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一次知道有个叫陈运和的江西籍诗人。在百度上,他赞颂庐山的诗歌不仅已与陶渊明、李 ...

已有 547 次阅读2020-10-7 00:38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江西四地十日游之庐山(1)

相关目的地:    九江    江西    中国                                                                               

庐山 原计划要在江西省博物馆至少消磨掉半天时间的。为此,我们宁愿错过全天唯一一班(上午9:30)直达庐山的长途车,准备先到九江,再从九江中转上庐山。没想到,半天的参观预期压缩到37分钟就看完了,这就让第二天直达庐山成为可能。
虽然因此节省了半天时间,可心里还是有些遗憾。
我们每到一个地方,一定要去这个地方的博物馆看看。博物馆是我们深入了解一座城市、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和民俗特点的唯一途径,与别的任何形式相比,它最快捷最全面最权威最客观。
江西省博物馆虽然也看了,但少了最重要的历史部分。既没有看到什么有价值的文物,对想了解的历史文化,民俗遗产,江西老表,客家变迁,更缺乏一个通盘感性的了解。
这种遗憾,对于大多数非江西籍的外地人和外国人来说,恐怕是终生的。
 来到庐山 现在,一提到庐山,我就想起了下雨天。
雨是庐山的总主题,雾是庐山的大风景。我们在庐山住了四天三夜,没有一天不下雨。第一天全天雨,第二天雨后晴,第三天晴后雨,第四天一路有雨相伴。
我们穿着雨衣,浑身湿淋淋地行走在这恼人的雨天里,把庐山所有景区景点都走遍,心中期盼的却是一个完美的大晴天。
离开南昌那天,又下雨了。打车来到位于八一大道北段的青山客运站(15元)。开往庐山的是一辆有些破烂的中巴车,到底有多破烂呢?车厢左侧已经开始漏水了,雨点一滴一滴落到车厢里面。也许是还没到旺季的缘故吧,去庐山的人很少,加上我俩全车只有六个人。
司机师傅个子不高,很健谈。聊工作,聊社会,聊人性,聊庐山,聊破车,两位来自北京的老太太在一旁不时搭个腔,与他一唱一和。两个半小时的路,就这么聊过去了。车破,司机师傅的开车技术却挺好。他开南昌庐山这条线已经六年了,山上的几百个弯道,他闭着眼睛都知道。
车到庐山脚下,游客需要下车买门票。买好票(180元),继续坐同一辆车上山。司机也算是个有情调的人,当他看到芦林湖面云开雾散的时候,特意停车,用手机拍了一张照。
牯岭,海拔1100米,是庐山上的一块平地,也是一座有着一万多常住居民的山城小镇。小镇上有两条以餐饮住宿为主的街道。一条叫河西路,酒店比餐馆多得多。一条叫牯岭街,除了餐厅就是超市和特产商店,肯德基也开到了这条街上。两条短路将河西路和牯岭街打通,一条是可以通车的隧道,一条是步行横街。我们预定的牯岭大酒店坐落在河西路上,正对着步行横街。
下车的时候,中巴车已经开过酒店200米远了。匆匆下车,车外大雨如注,正开伞,耳畔传来妻的一声大叫:“哎呀,有个包儿落车上了!”
我连忙掏出车票,想看看上面有没有联系电话。雨水一浇,车票一下子就湿透了。路边有个很像车站的庐山旅游文化中心,旁边不远就是供游客休憩的长廊。

 
跑进长廊,浑身是水,形象狼狈,心中郁闷。掏出手机,正要打电话,耳畔又传来妻子的一声叫:“包在你这里呀?”
 庐山简介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因商初有学道求仙之士名匡俗者居于此,故名匡庐。后,匡庐之名因与宋太祖赵匡胤的名字发生冲突,为避匡字之讳,改称庐山
庐山是座山,却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庐山的文化集中体现在古代名人诗文,西人西式别墅,现代政治风云,以及无所不包的宗教文化上面。
庐山风景奇特,又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庐山气候怪异,雨量丰沛,有着春迟、夏短、秋早、冬长这样的气候特色。年平均降雨日接近无雨日,达到168天。庐山的云雾,晴天也会有,年平均有雾日超过无雾日,达到了192天。因地壳运动和冰川剥蚀,庐山多峡谷陡壁,多深壑峭崖,在雨量丰沛的季节,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瀑布。
以牯岭镇为中心,无论向东南西北哪个方向走,都有景点可玩可看。西部景点最多,东部景点最远,北部景点最少,南部景点与西部景点紧紧相连。那些在庐山风景区介绍中常常会提到的景点,如白鹿洞书院、秀峰、海会寺、温泉、陶渊明墓,都在庐山风景区外。想要去的话,必须东出庐山,经海会镇去星子县,另外安排旅游行程。
在网上搜检庐山时,我第一次知道有个叫陈运和的江西籍诗人。在百度上,他赞颂庐山的诗歌不仅已与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这些中国文化界的大鳄比肩,还几乎整首刊登了他写的诗《庐山》:
“三叠泉直泻青史,五老峰耸立古诗。仙人洞深藏抱负,龙首崖  腾飞情思。含鄱口难吐感触,芦林湖汇聚现实。花径走过历代名士,天池阅尽苍茫人世。白鹿体壮养于书院,东林绿荫尽染佛寺……可见蒋介石  残留足迹,敬仰毛泽东  居住旧址。匡庐奇秀甲天下,世纪巨著出自此。”
这首诗的最吸引人之处,就是用区区几个字便描绘出一个景区的特点,文化历史点到即止,意味无穷,显示出作者很强的概括能力。基于尊敬,更基于好奇,我专门上网搜了搜陈运和先生的其他诗作,然后发现:这首《庐山》也许是陈先生这辈子写得最好、也最为知名的一首诗了。陈先生一生酷爱作诗,将诗歌视作生命。他到处游历,不断地升华自己。他出了很多诗集,成诗万首有余。他用诗记录感触、记录经历,文字浅近和平,像用大白话写成的打油,这首《庐山》是个奇迹。
酒店很正规,有明亮宽敞的大堂,有干净温馨的房间,最贴心的,是放在床边的那台插电暖气。这可解决了大问题,晾晒衣服,烤干湿鞋,驱走寒意,全靠它了。
放下行李,换去湿衣,带上雨伞,出去吃饭。牯岭镇虽地处庐山风景区内,因交通便捷,货源充足,物价并不十分高昂。沿街餐馆多由本地人承包经营,饭菜乡土味儿颇重,水平不低于(也不高于)大城市周边的农家乐。庐山的餐馆有这样一个规矩,每人2元钱的消毒碗筷,每人3元钱的米饭钱是固定的。
去前就知道庐山有五大特产,更知道因缺乏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所有特产的真假好坏贵贱实在难以评定。
庐山云雾茶在五大特产中排名第一。它不时出现在十大名茶之中,又时常游离于十大名茶之外,在中国名茶中的地位有些飘摇不定。不同的茶庄会有不同的标价,有时相差十倍之多。
庐山云雾茶的栽培与制作,多赖庐山僧人代代相承。规模化种植,要等到1934年庐山植物园成立以后,从寺院购进茶籽,引种茶苗,开辟茶园,才算被发扬光大。庐山云雾茶以“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六大特色享誉茶界,茶场分布于整座庐山,云雾越多处,质量越好。
特产中排第二的是庐山茶饼。茶饼里没有茶,是一种佐茶小点心。色金黄,小而精,薄而脆,酥而甜,有点像酥脆的小馒头。这种产自南方的小点心不太适合北方人的口味,妻尝了一口,马上放弃了购买的打算。
石鸡、石鱼、石耳是庐山餐馆里的三宝,他们到底是什么呢?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牛蛙、木耳和小银鱼。石鸡、石耳就不说了,这两种东西很容易被别的什么相似品代替。石鱼是一种特别瘦细的小鱼,晾干后就像一段段弯曲的火柴棒。商店里到处都有卖石鱼的,最低18元一斤,最高180元一斤。我们在餐馆里要了一份炒石鱼,味道可以,嚼着费劲。
 雨幕下的历史遗迹——那些老别墅 四月里的庐山,淅沥沥地下着雨。雨中的庐山,寒气逼人,出去时,仍需穿秋衣秋裤。一路都是绿的,整座山都是绿色。翠绿像一颗颗雨滴,落在地上,映在眼里,散发着凉意。
吃过午饭,顺河西路往南走,很快就看到了由任继愈老先生题写馆名的庐山图书馆。这是一座典型的西式建筑,门前有一个开放式的半圆形门廊。
上世纪初,在庐山初建租界时,外国人就在山上修建了牯岭公共图书馆。收回租界时,从牯岭图书馆接收的外文书达3.6万册。它是中国所有名山中唯一一家图书馆,也是展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标志物。

 
最早的由外国人建的牯岭图书馆,现在已经找不到踪迹了。所幸的是,中国人将这个文化传统继承了下来。民国时建的庐山三大建筑(传习学舍、图书馆、庐山大礼堂)中就有庐山图书馆,它位于庐山大礼堂(即庐山会议旧址)附近,目前已被改建成抗战纪念馆。眼前这座有任继愈题字的西式建筑,是2008年竣工的新馆,它不但继承了老图书馆的所有馆藏,也承袭了向所有游客免费开放的传统。
再往南走,有个T字路口,路牌上显示,往前是美庐,左行是脂红路。脂红路里古树参天,草色青翠,隐藏着不少各式各样的西式别墅。我们进到一个有很多别墅的院子里,转了一圈儿。环境确实很美,一些别墅是文物,一些别墅正在出租。在文物别墅里,有一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柏树路124号:1919年俄国亚洲银行购地建设,国民党要人朱培德、蒋经国住过,共产党领导刘少奇、陈毅住过。

 
庐山上原有英、美、德、法等二十二个欧美国家建造的一千余栋别墅,这些形态各异、风格不同的别墅,全景式地展现了欧洲乡村建筑的风貌和特点,堪称世界别墅博物馆。1905-1938,是庐山别墅建设的繁荣期。1939年,日军占领庐山后,四百余座别墅遭到毁坏。抗战胜利后,虽屡经修缮,曾经繁荣一时的庐山别墅建设,还是不可遏制地进入了衰落期。
留存至今的六百余栋庐山老别墅,是庐山风景区最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也是庐山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如果我们能换一种眼光看庐山,专看庐山的特别之处。那么,可以说:游庐山就是看别墅。
庐山别墅群的规划和建设为现代的中国建筑人上了很好一堂课。一百多年前的西方人,已经有了系统的建筑环境理论和营造手段。他们依山就势,在不破坏自然环境、不改变地理地貌、人工服从天然的前提下,将一座座别墅不露声色地镶嵌在景物之中,实现了人居与自然天衣无缝的融合,达成了人工建筑与自然山势、花草树木、阴晴气候的和谐统一,让自然美景渗透到了别墅的每个角落。一栋栋别墅中所流露出来的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至今依然被国际建筑界奉为圭臬。
自脂红路返回主路继续前行,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美庐。美庐是庐山别墅中知名度最大、最有故事的一栋别墅。在这里,住过国共两党的最高领袖,住过郭沫若、宋庆龄,院子里至今还保留着蒋介石亲手题写“美庐”二字的一块石头。

 
美庐是英国人巴莉女士赠送给宋美龄的礼物,在自古就讲究高大上的中国,实在算不上什么庞然大物。表面看去,还是蛮低调的,远不如毛泽东的“芦林一号”,占地面积连“芦林一号”的五分之一都不到。
美庐之美着重体现在别墅周边的自然环境。它面临长冲河,背依大月山,庭院里栽满了松树、玉兰和翠竹,一条小路在中间穿绕,一道矮墙围着美庐。矮墙上长满了藤蔓,藤蔓上有朵朵鲜花点缀。
矗立在庭院中的主角,那座已经年过百岁(1903年始建)的美庐别墅,已经显得有些颓唐有些老旧了。别墅一共二层,虽然已经尽可能恢复了原来的陈设和布局,但依然让人感到狭小、阴暗、潮。一楼宋美龄的卧室,曾做过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的指挥室。其他房间里摆着进口卫浴、电冰箱、家具和钢琴,挂着几面墙的老照片,有蒋介石和宋美龄、毛泽东和江青的巨幅照片,有“宋美龄在庐山”专题摄影展。二楼是蒋介石卧室和办公室,布局和一层相仿,多了一间侍从主任办公室。
美庐对面,有个很不起眼的防空洞。我们钻进去看了看,洞里有灯,地下有积水,洞上有一座凉亭。
出美庐别墅,继续南行,走过荷兰风车别墅,来到中三路路口,便会看到一栋将原始、古朴和粗粝的石头转化成视觉艺术的建筑物,建筑物前方的石碑上写着:中四路283号。这是一座哥特式教堂,建于1910年,原名“耶稣升天堂”,教堂里的穹顶大厅被装扮得像岩洞一样。据说,1959年庐山会议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曾在这里跳过舞。
所有经过这里的游客,都会屈服于这座老教堂带给人的震撼力,每个人都会举起手中的相机,从不同角度给它拍照,最后再合个影。

 
教堂旁就是有些冷清的“老别墅的故事”。“故事”里包括六栋建筑,其中两栋就是这座283号教堂和教堂旁的282号传教士别墅。另外四栋,一栋是李德立(开发庐山的那个英国人)纪念馆,一栋是露天酒吧,一栋是赛珍珠故居(编号为310),一栋是国民党军官别墅。
2015年之前,美庐、老别墅的故事和庐山会议旧址是庐山风景区内三个收费的文化景点。2015年之后,收费取消,美庐和庐山会议旧址永远人头攒动,老别墅的故事反倒显得有些萧条。
越往前走,别墅越多。所有别墅一律掩映在大树后、草石间,与周围环境巧妙融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庐山疗养院(原仙岩饭店,1910年建)对面,并排坐落着汪精卫别墅和林彪别墅。
汪精卫别墅(中五路303号)共两层,不大,里面灯火通明,有穿便装的军人在里面居住。林彪别墅为一层,占地面积比汪精卫别墅大得多,可它非常隐秘,隐秘得即便你站在它跟前,也看不到它的全貌。一块长达12米的巨石(80年被劈去5米)横在别墅前边,挡住了这座别墅的大部分窗户,满足了林彪怕光避光的需要。只有那两扇紧闭着的玻璃门,冷冷面对着满院的松柏和灌木。门旁的石头墙壁上,仍然可以依稀看到当年的字迹:热情宣传最高指示!落实执行最高指示!努力学习最高指示!

 汪精卫别墅

 林彪别墅
与林彪和汪精卫别墅相比,对面这座仙岩饭店(中国人民解放军庐山疗养院)更像是一个名人俱乐部。蒋介石、鲍罗廷、宋庆龄、宋子文、瞿秋白……在这里住过,聂荣臻、叶挺在这里策划过南昌起义,周恩来和蒋介石在这里举行国共谈判。
再往前走,路边晃过小巧玲珑的德立别墅。眼前这座别墅虽然有德立之名,却并非庐山别墅之父——李德立的别墅,真正的李德立别墅是牯岭月照松林中一座荒废了的玻璃屋。
李德立这个名字之于牯岭,就像李白的诗之于庐山瀑布,将一起流传千年。
100多年前,就是这个名叫李德立的年轻(22岁)英国人,独具慧眼地看中了庐山的环境和气候资源,他用极低的价钱租赁了牯岭附近大片的土地,并大做广告,向世界各国公开销售地产。短短几十年时间,曾经荒芜人迹的牯岭,变成了世界知名的避暑度假胜地。他是现代庐山的开创者,更是庐山风景区的第一功臣。庐山人应该感激他、怀念他、祭奠它,而不要总是强调他用极少的钱从腐败的清政府那里“骗租”了庐山
我们走的是一条称作中路的小路,在它两侧,中五路、中六路、中七路、中八路依次闪过。细雨中的小路,幽静、青翠、无人,偶尔几声鸟鸣,更显清幽。中路的终点就是著名的359号别墅,它也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因为朱德在里面住过。
由中路转入环山路后,路边的别墅更多了,木质的指示牌上写着:耿飚旧居、李先念别墅、韦国清旧居、乌兰夫旧居、徐向前旧居、胡志明旧居、赛福鼎旧居……

 
再往前走,别墅渐少,进入盘山公路。这时,雨下得愈发大了起来,只得闷声不响地低头走着。雾气在公路上飘来窜去,树枝上不断往下落着雨滴,裤子湿透了,鞋里灌进了水。
一口气走出两三公里,就在我们心情最差,感觉最狼狈的时候,毛泽东庐山诗词苑到了。这是一个建在山坡上的简易公园。公园中间是一条拾级而上的步道,步道中间的平台上,立有毛泽东和周恩来谈笑风生的雕像。步道两侧有亭有廊,立有写着毛泽东诗词的石头和石碑。
再往前走,就是毛泽东别墅——“芦林一号”。
“芦林一号”位于芦林湖畔,是1961年专门为毛泽东建造的别墅。它单层平顶,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作为一座别墅来说,它实在是太大了。别墅外面,有个大花园。花园里松柏参天,绿茵蔽日,有鹿泉、草坪、花坛,一条车道环绕其间,总面积达到20000余平方米。1985年的时候,它以庐山博物馆的名义,对外开放。

 
应该说,建“芦林一号”,就是为了和蒋介石攀比。毛泽东三上庐山,大多数时间都住在美庐,感觉挺好,也挺舒服。可偏偏“有关部门”不愿意了:一个堂堂的共产党领袖,怎么能总住在国民党首脑的别墅里?“芦林一号”建成后,毛泽东也不是特别满意(离湖太近,潮气太重),说了一句“这么豪华?”白天在这里工作、休息、游泳,晚上仍回美庐居住。
“芦林一号”的外观,已经基本脱离了庐山老别墅的整体风貌,以及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念,看起来完全像一座现代化的豪华宾馆。别墅外墙由一扇扇落地玻璃窗组成,别墅里面,门厅宽阔,卧室很大,即便摆了一张特别大的床,依然显得空空荡荡。
走廊里房间很多,每间房子里都有一个以图片文字为主的展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庐山、名人与庐山庐山老照片、庐山文物展、庐山第四纪冰川等等。大会议室(又称中央政治局会议厅)里展出的是康熙年间浙江画师许从龙绘制的五百罗汉图,每一张图都是长274cm、宽125cm的巨制。许从龙一共画了200幅罗汉,历尽300年劫波罹难,居然有113幅保留了下来。它们全部被庐山博物馆收藏,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芦林一号”的开放,满足了国人朝拜伟人的需要。伟人的一幅字、一张相片甚至一套用过的茶具,都能引发无限的感慨和畅想。然而,眼前这一切,却让我的思想向另一个高度升华,对领袖们的艰苦朴素,有了另外的看法。
体制提供了奢华的生活条件,制度让各级官员享有超过普通百姓的种种待遇。所谓的缝缝补补,所谓的勤俭节约,不过是生活上的细枝末节。它们是自得其乐的生活习惯,它们是感觉自在的不知不觉,从旧时代走过来的人,无论伟人还是平民百姓,节俭已经成为刻在骨头里的一种生活态度。这样的节俭已经与通常意义上的节俭无关,是大富大贵后的一份从容,是无所不有之后反而蔑视的有中之有。
一切都是最好的,一切都是最贵的,每天都生活在金山银海里的那个人,吃饭的时候,恐怕还要用到最廉价的瓷碗和竹筷。满怀敬仰的区区百姓怎么能想象和企及大人物们的生活质量呢?全国最好的地方全有供他们居住的别墅,偌大的深宫大海只为寥寥几个人服务,出行、保卫、住宿、餐饮、医疗、保健……全都有专门的机构在忙活。想当年,那个大力号召勤俭节约的年代,恐怕大多数老百姓还没有不勤俭节约的条件!
庐山博物馆是此行的终点,往回走时,绕道看了看庐山会议旧址。由于已过参观时间,只能随便照几张相片。
在距离牯岭不远的路边,有个国际友谊雕塑园,露天摆放着一些西方国家赠送的雕塑作品。有海明威、赛珍珠的头像,有与动物有关的雕塑,由于雕塑园的地形较低,几座雕塑底座已经泡到了水洼里面。

 
进入牯岭,首先看到的是庐山恋电影院。电影院原是一座建于1897年的老建筑——基督教协和礼拜堂,改成电影院后,每天只循环放映一部电影——郭凯敏和张瑜主演的《庐山恋》,一放就是36年。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