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chenyunhe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2695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陈运和:我到台州,我到椒江(原创)

已有 660 次阅读2020-9-24 05:10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我读初中时,正好打响解放一江山岛战役。
一江山岛在哪?真的查过中国大地图。
听说纪念地有个景区,那是多年以后的事。
再后来,晓得该景区位于台州市椒江区,已列入国家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由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大陈岛、一江山岛等景点构成。
快退休了,一次出外,才到了台州,到了椒江。哦,椒江原来旧称海门,好地名!
一江山岛位于台州湾外,属浙江东矶列岛,距海门港38公里,位大陈岛北侧15公里。分南北二岛,又称两龙山,相传明代抗倭将领戚继光曾在此操演水师。两岛相隔一条150米宽的水道,北一江山岛面积0.88平方公里,南一江山岛0.35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130米。植被以茅草和黑松为主,森林覆盖率10-20%。岛上无常住居民,建有简易棚屋数十间,为大陆渔民季节性进岛作业居所。
华东军区根据浙东沿海国民党军所占岛屿的指挥中心和防御重点在大陈岛,而一江山岛则是屏障大陈岛的前沿据点等情况,遂决定集中兵力,首先攻占一江山岛,尔后再转兵攻取大陈岛,以击破国民党军在浙东沿海岛屿的防御体系。据守该岛的国民党军由“一江山地区司令部”所辖之第4突击大队、第2突击大队、第4突击中队及1个炮兵中队共1000余人。
一江山岛战役是1955年初由解放军华东军区部队对一江山岛国民党军进行的战役。这次战役由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统一指挥,为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经过三天战斗,解放军占领该岛,一江山岛指挥官或击毙,或被俘。为纪念解放一江山岛光荣牺牲的454位烈士,解放一江山岛一周年纪念日,省政府决定在椒江枫山建造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陵园建有战斗陈列馆、烈士纪念馆、纪念碑、烈士塑像、战斗纪念馆、烈士墙等。

        数十年后,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又扩建于台州市椒江区青年路518号,供群众参观。纪念馆南侧紧邻青年路,西北侧临海门河,东侧为枫山陵园山麓,地段呈三角形。为结合地形,纪念馆基本平面便选用了正三角形。纪念馆基本檐高约15米,因此各立面也相对严整,沿街立面以门框式构图和柱列与玻璃墙面构成的组合对比,东侧立面根据其内容空间功能及朝向的需要,平面刻意以锯齿划分,西侧立面是以放映厅与实景展示厅圆形平面构成的简约几何体,跟门框结构形成极好的对比。

纪念馆功能布局基本分为三部分,包括展厅、演示放映厅,以及一部分接待、会议和馆员办公室等内容。展厅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5138平方米,其中布展面积2800平方米,整个布展由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设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文化工作站施工。展厅北侧一端设有一个二层通高的展示空间,用以展示一江山岛沙盘模型。一楼的展厅主要展出了战役的背景、筹划和准备三个部分,二楼的展厅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主要展出了战斗的经过,大陈岛的解放以及战后重建工作的情况。展厅内还设有多个展柜,陈列了大量一江山岛战役中使用的物品、烈士遗物和参战老同志捐赠的物品等。演示厅则广泛运用声、光、电、形等现代化演示手段,将视频影像、音响效果、自动解说系统、舞台灯光、背景画面和动感沙盘融为一体,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展示了当年陆、海、空三军将士首次联合渡海登陆作战,一举攻占一江山岛的激烈战斗的场景。

       一举攻克了一江山岛,全歼守敌,这是国共两党在大陆的最后一战,也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迄今为止唯一一次海陆空联合作战,当时震动海内外。一江山战役后,驻守大陈岛的国民党部队深知大势已去,在美国第七舰队的掩护下撤离大陈,并把岛上1.4万馀居民悉数带往台湾,将岛上所有物资设施全部焚毁,留下了一个满目疮痍的荒岛,制造了当时震惊中外的“大陈浩劫”。之后,在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的号召下,一批又一批青年垦荒队员从温州、台州等地来到了大陈岛,披荆斩棘,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岛上垦荒、开发建设大陈岛,历时数十载。40多年来,大陈岛的面貌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海门老街值得一去。石板路面,走着历史,还有人文景观跟商业休闲携手同行。至于,现代目光与清末民初所生的主题街景对视。两者年纪不一,而情感却专一。此街南北走向,南接中山东路,北至江滨路,原街长470米,今留存225米长,宽约6-8米不等。南端吊桥头,繁华数街口;北端杨府庙,庙旁见牌楼;上书“海门关”,大字呆得久;现实比往昔,眼前胜背后;海门变椒江,火热争上游。

        我离开台州,我离开椒江,却离不开一江山岛战役的往事,离不开那场为国献身的454名烈士的英魂。直至现在,永远,永远!

 

                                                                           2016.2.25-3.8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