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城遗址是商代中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内,即今河南省郑州市区偏东部的郑县旧城及北关一带。郑州商城外城墙始筑于商代中期的二里冈期下层一期,使用到二里冈期上层二期,总面积达25平方千米,是先周时期仅次于殷墟的庞大都城遗址,最新数据显示,郑州商城外城墙的始建年代为前1500年左右,可以推算内城和宫城的时间年代要不晚于前1500年,少部分学者认为此是"汤始居亳"的亳都。1959年,郭沫若先生看完郑州商城考古工地后,随即题诗:"郑州又是一殷墟,疑本仲丁之所都……"郭沫若认为郑州商城可能是仲丁所迁的隞都。大多数学者均认为它是商代中期"仲丁迁隞"的隞都,属商代中期。无论如何,郑州商城的发掘,对于研究商代历史和古代城市发展史都具有重要价值。
郑州商城是商代中期的都城遗址,坐落在郑州商代遗址中部,即今河南省郑州市区偏东部的郑州旧城及北关一带。陈运和诗称"七公里长的商代古城墙 一根能挑起郑州历史的扁担 3500多年的延绵不断 3500多页的树碑立传"、"考古价值无法估量 现代的目光莫轻视这残壁残垣"。
城墙边的人行小道及绿化1986年6月,文物考古部门发现了一段南北走向的夯土墙。这消息立刻引起郑州商城工作站的重视,随即组织人力对夯土墙进行了解剖性发掘,并验证了外城墙的存在。在郑州商城内城和外城之间,考古队还发现了多处商代青铜冶炼、骨器制作、陶器制作的作坊遗址,并有大量的墓葬区;城池内外,还发现了青铜窖藏和祭祀场地。截至目前,商代遗址出土的文物数以万计,其中有很多都是稀世珍宝
1950年由考古学家韩维周发现并报告文物部门。1951年春天,中科院考古所河南调查发掘团,来到郑州对该遗址进行调查,他们根据采集到的标本,进一步推断这里为重要的商代遗址,时代要比安阳殷墟更早。1952年,第一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在郑州二里冈和洛阳东郊进行田野考古实习,开始了郑州商城遗址的第一次正式考古发掘。1954年春,郑州市城市基本建设工程全面开展,考古学家安金槐带领郑州市文管会的工作人员在二里岗一带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1955年发现城墙遗址确定此为商代城市
1959年,郭沫若先生看完郑州商城考古工地后,随即题诗:"郑州又是一殷墟,疑本仲丁之所都……"郭沫若认为郑州商城可能是仲丁所迁的隞都。隞(áo)都古地名。中国商代仲丁的都城,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敖山南面。
郑州商城的发掘工作正待进一步展开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郑州商城的发掘也被迫告一段落。直到1971年,登封籍考古学家安金槐才有机会回到郑州,他再度组织文物工作队的全部人力,准备展开一次大规模的郑州商城考古发掘。
1973年,为了寻找郑州商代宫殿遗迹,考古队在郑州商城内展开了全面的考古钻探与试掘。他们在城东北部发现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商代夯土建筑基址。其中有多处规模宏大,不同于一般的建筑房基,被确定为宫殿基址所在地。
到1979年,考古队在郑州商城内相继发现宫殿基址20多处,宫殿区的范围不断扩大,约占城内总面积的一半。通过发掘探明,城址东北建筑物分布密集,已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宫殿建筑群。可以断定遗址东北就是商代二里岗时期王室贵族的宫殿区。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郑州商城外城郭的发现,把郑州商城考古推向了历史的高峰。
河南省的郑州商城遗址为商代二里岗期,距今约3600年。商城近似长方形,北城墙长约1690米,西墙长约1870米,南墙和东墙长度均为1700米,周长近7公里。城墙底宽20米左右,顶宽5米多,其高度复原后约10米。郑州商城内中部偏东和东北部一带,约占郑州商城1/6左右的范围内,遗存有各类高低不平的夯土台基,台基排列不甚规整,但靠近东北隅的较密,而西南部则较为稀疏,其中东北隅就先后发现了20多处商代夯土建筑基址,大的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小的仅100多平方米。有的夯土基面上还保存着柱子洞、柱基槽和石柱础,表明这里是商代的宫殿区。中部偏南处,发现一处商代夯土建筑基址,应是奴隶主居住的地方。在城区内还发现一些形制较小的房基建筑,可能是平民居住区。
郑州商城城外,发现一批按一定布局建立起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北城墙外300多米处,为铸铜作坊遗址,在铸铜作坊遗址北部发现一处制骨作坊遗址。南城墙外约600米处发现一处铸铜作坊遗址,西城墙外约1300米处发现一处制陶作坊遗址。商代墓葬区多分布在城外。
在商城周围发现有与商城同时的铸铜、制陶、制骨等作坊遗址4处、铜器窖藏2处及100多座中、小型墓葬。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郑州商代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