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我的青春,很后悔!
博主:甄炎 发表时间:2012-06-13 14:28:12
我的青春,很后悔!
博主:甄炎 发表时间:2012-06-13 14:28:12
17岁到22岁,我的青春很后悔!
如果这是正义的事业,它将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我不后悔!事实业已证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完全与社会文明进步无缘,反而是开历史倒车,是对人类历史的反动。农业人口愈益减少,工业化、城市化是人类必然的进程。但上山下乡却反其道而行之让一代青年由城市倒回农村,这分明是“文革”巨大错误的产物,它以又一个错误以期弥补“文革”造成百业凋敝的错误,不惜拿千百万青年的前途和命运作质押,让其分散在农村而不聚集,让其再抢食不裹腹农民的口粮吃,无论怎样涂抹也掩盖不了这一历史的真相。
如果这是我的选择,我不后悔!因为,在法治社会,任何一个成年人都应当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根据现在的民法通则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时,我做小工,八毛六一天的微薄工资还是可以养活自己的。故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但这不是我的选择,如果不去家长会被办学习班,有关方面会动员、说服,并施以各种各样的办法要挟、挤兑你,让你不服也的服,无产阶级专政铁拳和单位人的严格管束会让你乖乖上山下乡的。
如果是我的不当行为给社会造成危害,需要去进行当时的社会惩罚机制所设定的劳动改造,以赎补其过错,那我也不后悔!我的过错在于断断续续的学习过程混到了初中毕业生的资格,被称为“知识青年”,而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发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号召时,明确点到了“初中、高中、大学”毕业呀。吊诡的是,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干部,他们的下乡是到农场带薪锻炼,而小学及其以下受教育程度的则被划为“社会青年”,这些人也免于上山下乡。
如果真的如上山下乡动员者所描绘的那样,早去又很好表现肯定会早日享受招生招工、参军入伍待遇的,我依然不后悔!问题是基本上是一场骗局,除了极少数表现好的知青被当作典型做做样子而推荐上学招工招干,那些刚到两年就迅速跳出“农门”的,都是“拼爹”、拼关系、拼送礼、走后门的赢家。有人说毛泽东时代没有腐败,那完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只是当年普遍生活贫困,腐败的标的小很多而已。特别是伟大领袖毛主席高屋建瓴地作出:“走后门的不一定都是坏人,走前门的不一定都是好人”的英明判断以后,走后门之风更是“横扫千军如卷席”。
1972年至1977年,我同全国两千多万知识青年一道,被动地卷入上山下乡的洪流。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岁月,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经受磨炼,在诡谲的政治风云中去表现积极先进,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感受前途的渺茫和社会的遗弃。这个年龄,最是渴望知识、励志成才、展现自我、憧憬爱情、充满理想的花季,可都无奈付与这年复一年苦海无边的农事之中。
记得,我比农民干得还累,什么农活都干过,苦的、脏的、重的;我比农民干得还好,一年劳动340多天,全公社知青数我最勤奋,一年挣工分近三千,三毛钱一个劳动日,我还存款五六十元,工分口粮全队数我最高;我比农民干得还苦,当了四年生产队会计,夏季分粮食经常到晚上十点钟才回家做饭……这些都是为了正表现被推荐出去吃“商品粮”。可是,如果不是我发愤努力不忘学习,幸运赶上恢复高考,我还是跳不出“农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什么“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什么“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什么“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什么“做缩小三大差别促进派,反修防修筑长城”统统都是骗人的鬼话!
现在来看,40多年前那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它的理论到实践,从运动的出发点到根本性质,从它所要达到的目的到实际的效果,从当事人以及相关人是否获得利益、是否受到教益等等指标来看,它都不具有任何现代社会法则的积极意义。整个是一场由恶魔导致的梦靥!当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人,如果至今还说出所谓“青春无悔”的梦呓,即使不是别有用心,也属“斯德哥尔摩情结”在作怪。
经历战争,珍爱和平。正如我们感受和平的甘甜,但绝不能反过来说战争就是好的。在这个意义上,如果一定要找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积极意义的话,那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经过自己的苦难,认识到所受的教育在现实生活面前不堪一击,所谓的革命理想主义原来不过是一个热气球;消弭了曾经对于领袖的狂热崇拜,认清了本来面目;深切体验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巨大鸿沟,更同情农民们的悲惨遭遇。同时,为埋葬旧体制旧制度准备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我庆幸,我比农民幸运,李庆霖的一封信以后,知青还享受着供油供肉乃至享受补助的种种特殊照顾;我庆幸,我比大部分知青幸运,我上了大学,命运由此改变。但我众多的知哥知妹知姐知弟,他们命途多舛,一步落下步步落下,年过半百至今还在为生存殚精竭虑,我深深理解与同情他们……
由此我愤怒,梁晓声之流的知青败类,至今还老调重弹“无怨无悔”,连同其手书讲话而获利千元的劣迹,哦呸!
(写于2012年6月13日)
推荐给好友 推荐给编辑 阅读(85) | 评论(1) | 收藏(0)
本文来源于 博客日报<www.bokerb.com 载转请勿删除此信息> 原文链接:http://cdrb.bokerb.com/?do=blog&event=view&uid=47695&ids=266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