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4|||
作者: 张源侠
中国为何在近代全面落后欧洲,就思想界而言,十七世纪欧洲三圣的贡献很少被人关注,当时的中国还是清朝辉煌的初期,却大搞文字狱,结果就崩溃了。回顾历史,这三位巨头的思想依旧伟大。
笛卡尔:我思我存 ---- 心物二元
自从罗马帝国把基督教定位国教以后,基督教便成为欧洲统领一切的巨无霸宗教,连国王也要听命于教廷。基督教因为把一切归于全能的但又看不见的上帝,所以很符合懒惰人的性格。欧洲也就在上帝的光环下稀里糊涂地生活了一千多年。
到了十六世纪末,法国出了一个奇才,名叫笛卡尔。他对那些一切归于神的糊涂学问十分不满,自己跑到荷兰隐居了二十年,思索天地人的真义,结果一鸣惊人,其学问之大,不但被称为欧洲现代哲学之父,还被成为现代科学奠基人之一。更厉害的是,他的学问如一声惊雷把欧洲人从信奉上帝的滥竽充数状态下唤醒,进入“我思故我存”的脱胎换骨状态。
基督教强调的是信,不明白不要紧,反正有我们全能的天父主宰一切呢。笛卡尔则说,如果人不思考,那就是行尸走肉,没有存在的资格。大家都去思考而寻求生存的答案,基督教的生意就不好做了,于是笛卡尔的书自然被教会查封为禁书。其实笛卡尔并非不相信上帝,而是反对迷信上帝。他认为存在是心与物的两元关系,而心在物前,心决定物,但物质世界有其永恒的规律。
中国道家讲究:象-数-理。西方的几何学便是关于象的学问,后来代数出现形成现代数学的萌芽,但几何与代数各行其是,没有交集。笛卡尔天才地探究这两者的关系,创立了革命性的解析几何,而解析几何中的数也就涵盖了常熟与变数,关于变数的解析几何研究最后演化成微积分,而将现代数学完全升级为高等数学。笛卡尔把道家推崇的象-数-理研究的很深入,而中国人却始终把这象-数-理分裂开来,研究象的整天云里雾里搞玄虚,研究数的逮住河图洛书那几个数字变游戏,研究理的则是满嘴天地大道理。就是没有一个人可以象笛卡尔那样把象-数-理串成一体,虚则唯心主义,实则数理科学,真的是一阴一阳谓之道。解析几何将象与数结合在一起,在哲学意义上可以说是现代科学的核心原则。因为唯有用数来解释象,才可以避免无从比较的主观臆断纷杂。科学的客观性关键体现在数上。不用数的象与理都与科学有大的差距。
笛卡尔的招牌名言“我思故我存” 强调了意识之绝对重要性。以思定存,这个被称为唯心主义的基本原则到量子力学中却奇妙地被印证。所谓 “观测影响被观测者的状态”证明笛卡尔的名言之先见。
莱布尼茨: 数理逻辑 ---- 符号构造
笛卡尔的解析几何把象与数联接在一起,世界万象是可以用具体的数来描述的,但他还没有深入触及数与理的关系。这个工作被比他年轻半个世纪的德国天才莱布尼茨拓展开来。莱布尼茨是个几个几乎无所不能的全才,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在中国的古代文明史上,没有出现过类似于亚里士多德和莱布尼茨这样的全能通才。这两位符号化的人物演绎了科学在西方世界全面开花的标志性形象。
古希腊三圣对逻辑辩论非常热衷,亚里士多德对逻辑学有了最早的系统陈述,但莱布尼茨超越了单纯的语言逻辑,他认为符号是比日常语言更为根本的存在表征,而符号是可以用数来运算的。他相信人类的推理可以被归约为某类运算,而这种运算可以解决看法上的差异。现代电脑人工智能在本质上就是通过符号运算来演绎人类推理。
电脑语言中最为核心的两进制就是莱布尼茨发明的,而事后他看到中国的“周易”,感叹中国的阴阳和他的二进制是自然对应的。他曾断言:“二进制乃是具有世界普遍性的、最完美的逻辑语言”。中国人捣鼓了几千年的阴阳,却因为没有和关键的数相连而永远只能停留在老祖宗的水平上。二进制与阴阳看起来很相似,但一个有数,另一个没数,结果有数的那个就掀起无穷无尽的信息革命,而没数的那个只能依旧在恍兮惚兮之间迷糊。
在莱布尼茨这里,讲道理是要算数的,不算数的道理是没有什么好讲的。阴阳是个好道理,但有数吗? 如果阴阳没数,那么这个阴阳的道理就高明不到哪里去。有人说中国的易理和数有相关啊,算命先生不也掐指算命,但这种算只是简单的代数运算而已。“易经”的本意是关于变易规律的经典,但易经的数只是八卦六爻十天干十二地支的代数运算,对变化的每个极度细节并未涉及。莱布尼茨和牛顿几乎在同一时间创立了微积分。这个微积分是微积分关于无穷小的计算,更本质的讲,微积分学是一门研究变化的科学。也可以说微积分是数学化的易经,但可惜的是,这个数学化的易经并没有在中国出现。
笛卡尔发明了解析几何,开创了用数解象的学问,莱布尼茨则在用数解理上有开创性的贡献,而莱布尼茨对于用数解像的学问也有独特的创见。当莱布尼茨在他的形而上学著作中写道“直线是曲线的一种,其任何部分都是和整体类似的”时,他实际上提前两个世纪预言了拓扑学的诞生。这世上天才很少,而莱布尼茨则是天才中的全才,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犹太人历史上出现很多的伟人,奇怪的是,最厉害的伟人却被犹太人抛弃。第一个伟人就是耶稣,他的命在犹太人眼里不值一个杀人犯。犹太人放走了杀人犯,把耶稣挂上了十字架。到了近代又出现一个伟大的犹太人,名叫斯宾诺莎。他在24岁的时候被驱逐出犹太教。
耶稣说他是上帝的独生子,是犹太人的王,结果犹太人愤怒了。斯宾诺莎则和耶稣唱反调,他说上帝可不是一个爸爸,宇宙的一切都是一体的,宇宙就是上帝,所以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上帝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身上的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不点儿。如果我们认识到自己就是上帝的一分子,我们就得到相对自由,但我们没有绝对自由,这就是决定论。
斯宾诺莎与笛卡尔、莱布尼茨并称十七世纪欧洲三圣。笛卡尔的解析几何是关于象与数的,莱布尼茨的数理逻辑是关于数与理的,而有趣的是,斯宾诺莎的几何伦理却是关于象与理的。道家的象-数-理三元到了这十七世纪欧洲三圣手里被彻底玩转,原始哲学也就因为这三圣的超凡贡献而升级为现代科学与哲学。这个转折点是极其重要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关键性的转折,欧洲就在十七世纪以后全面领跑人类新时代文明了。欧洲最伟大的文明盛典也就是从这三圣开始的。对这三圣的赞美无论如何都不为过的。
斯宾诺莎认为万物(不只人类)都“努力于维护自己的存有”。他认为这种自我保存的努力其实是出自万物本性的倾向。万物顺着本性就会努力维护自己。所以,努力于保存自我就是万物的本性。他的这个说法按照全能之道就是能构意志,通过能量构造自我的存在,但这个自我构造却不是永恒的,问题是能量的流动性和个体能构机制的时间设定。
在伦理学上,斯宾诺莎认为,一个人只要受制于外在的影响,他就是处于奴役状态,而只要和上帝与自然达成一致,人们就不再受制于这种影响,而能获得相对的自由,也因此摆脱恐惧。个体的能构意识在维持个体的能构状态时有两种选择,通过自体与宇宙本体合一(天人合一,与神同在),通过与外在客体沟通(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人生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天人合一虽好,却不容易,精神虽可超越,人却还是要活在人世。斯宾诺莎出身富裕,却选择自我独立的贫困,最后英年早逝,他却死得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