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之道──用中国道家太极理论统合现代心理治疗流派
作者:张源侠
摘要:现代心理治疗学在经过百年的发展后,正逐步进入统合阶段。本文认为在操作层面上的统合难以真正包容现代心理治疗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异,唯有在哲学层面 上的统合才可以兼收并蓄,求同存已,
而中国太极阴阳理论正是最佳的哲学模型。本文指出现代心理治疗学的核心是阴阳转变,心理治疗的基本策略是顺势策略(阴阳顺时针转变)和逆势策略(阴阳逆时 针转变),现代心理治疗流派的整体结构是一个太极阴阳结构。本文同时指出太极阴阳理论不但能统合现代心理治疗学,同时解决了现代心理治疗学在处理生理问题 时的无能,因为太极阴阳理论在中医上的丰硕成果足以提供现代心理治疗学解决生理问题的丰富资讯。
在过去的近百年历史中,现代心理治疗学在治疗人类的心理障碍的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发展,从经典精神分析到心理动力疗法;从行为疗法到认知疗法;从人本主义 疗法到存在主义疗法,现代心理治疗学在理论和治疗技巧上可谓百花齐放。 然而在百花齐放的背后,各家流派却存在矛盾和冲突。经典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疗法流派认为行为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粗浅;后者则认为前者缺乏效率和故弄玄虚; 而存在-人本主义疗法则批评经典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疗法缺乏温情,行为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不够细腻。斯金纳和罗杰斯在八十年代的世纪大辩论正好反映了不同 流派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各流派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一个现代心理治疗学必须正视的问题。
面对各自为政的传统心理治疗流派, 要想在操作层面上对其进行统合是十分困难的,真正的统合应该是在哲学的层面上。就哲学的层面而言,中国的道家哲学理论正可作为统合传统心理治疗流派的基 石。中国太极道家理论根源于“周易”一书。“周易”的本意是指世间万物的根本存在规律是“循环式的(周)转变(易)”。而这循环式的变化是由“阴”和
“阳”这两个相对的单元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阴阳平衡共存的状态称为“太极”(徐子宏,1991)。
心理治疗的核心──阴阳转变
心理治疗的根本点是心理治疗师用某些方法使患者从较差的心理状态“转变”为较好的心理状态。经典精神分析的治疗重点是“使潜意识意识化”(Freud, S. 1917),其本质是使被压抑的潜意识“转变”为可意识的潜意识。心理动力疗法的治疗重点是“使不成熟的对象关系发展成为成熟的对象关系” (Mitchell, S. A. 1988),其本质是使不成熟的对象关系“转变”为成熟的对象关系。行为疗法的治疗重点是“消除不良条件反射,重建健康条件反射”(Kanfer, F. H. & Goldstein, A. P. 1991),其本质是“转变”条件反射的形态。认知疗法的治疗重点是“用理性观念替代非理性观念”( Ellis, A.& Dryden, W. 1987),其本质是把观念从非理性“转变”为理性。患者中心疗法的治疗重点是“充分的自我觉知、自我接受、和自我成长” (Rogers, C. R. . 1980),其本质是狭隘闭锁的自我状态“转变”为充分开放成长的自我状态。
如上可见,不同的心理治疗流派的治疗重点虽然不同,其核心却是一样的,那就是“阴阳转变”。用太极阴阳理论来解释,任何的事物都可以用阴阳来分析,心理治 疗的本质便是把“阴的心理状态(心理病症)”转变为“阳的心理状态(健康心理)”。阴的心理状态(心理病症)可再分阴阳为:阴性症状 (Negative Symptoms)和阳性症状 (Positive Symptoms)
(金卫东,1994); 阳的心理状态(健康心理)可再分阴阳为:无症状状态和充分发展状态。行为认知疗法强调消除患者的症状,而存在-人本主义疗法却更强调如何充分发展患者的潜 能以使患者达到充分发展的状态。
心理治疗的基本策略──顺势策略和逆势策略
既然心理治疗的核心是阴阳转变,相对于阴阳转变的两种基本形式:顺时针转变和逆时针转变,心理治疗的基本策略应该是:顺势策略和逆势策略。顺势策略是根据 阴极必阳的原则,给病态力量以发展空间,直至病态力量到达其顶峰,然后让其自然消减。逆势策略是根据阴阳相抗的原则,用治疗力量阻止病态力量的发展,以达 到使病态力量逐步消减的目的。如下的两个太极图清楚地表明了心理治疗策略和两种阴阳转变形式的关系。
当用顺势策略和逆势策略来看现代心理疗法,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治疗技巧都可以归类于这两个策略之中。这两种策略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顺势疗法和 逆势疗法是一体两面。顺势疗法比较强调内心体验、情绪宣泄、和深入体察;逆势疗法比较强调外在指导、支持、和干预。相比之下,顺势疗法是比较阴性的,而逆 势疗法则是比较阳性的。事实上,现代心理治疗流派也可以按阴阳原则来进行划分。
现代心理治疗流派之阴阳分类
贝特勒 (L. E. Beutler, 1990) 在他的系统折衷疗法
(Systematic Eclectic Psychotherapy) 指出传统心理疗法之间的差异其实是不同层面的结构性差异。患者的心理障碍可以发生在潜意识、情感和认知、以及外在行为层面,相对的疗法便应该是精神分析、 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他指出了现代心理治疗流派之间的层面差异, 但没有指出层面差异的阴阳性。
其实,现代心理治疗流派可以按阴阳来分。行为疗法注重外在行为,所以处在阳极;经典精神分析注重内在潜意识,所以处在阴极。根据阴极必转阳,阳极必转阴 的原则,处在阳极的行为疗法会逐步转向阴性,处在阴极的经典精神分析会逐步转向阳性。认知疗法正是行为疗法转向阴性的结果,心理动力疗法正是经典精神分析 转向阳性的结果。存在-人本主义疗法注重人性的内在潜能,所以是阴性疗法;家庭系统疗法注重家庭人际关系,所以是阳性疗法。格式塔疗法是界乎阴阳之间的疗 法,因为格式塔是内在的,但格式塔疗法强调用外在的强烈表现来整合内在格式塔。交互作用分析疗法也是界乎阴阳之间的疗法,因为其同强调内在关系、人际关 系、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有趣的是,阳性疗法和阴性疗法似乎与流派创立者的个性相关,弗洛伊德虽然大谈性的重要性,他的个人生活却是十分拘谨。罗杰斯虽然被评为美国最伟大的心理治 疗家,他却生性腼腆。相对之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却敢于挑战习俗进行性实验;理性情绪疗法的创始人艾利斯也同样大谈性解放;格式塔疗法的创始人 佩尔斯更是花样百出、羁骜不逊。由此可见,不同性格的人喜欢不同阴阳性的疗法。要想把现代心理疗法整合为一个单一疗法的企图,就象以一道好菜同时满足普天 下所有人的口味一样不可能。
太极阴阳理论就好比是一张渔网的纲,纲虽是唯一的,但渔网的目却可以多种多样。 每一个治疗师可以选择不同式样的渔网,但不管什么样的渔网,最后的收网都必须依靠纲的统合作用。其实每一种心理疗法都有其纲,而太极阴阳理论则是总纲,可 以把所有表面矛盾冲突的心理疗法都统合到同一条总纲上。太极阴阳理论在统合所有心理疗法的时候,并不排斥任何一种心理疗法。这正是太极阴阳理论比折衷统合 疗法高明的地方。
太极阴阳理论对现代心理治疗学的贡献
如上可见,太极阴阳理论作为一种哲学模型很好地解决了现代心理治疗流派的统合问题,但光对现有的东西统合还是不够的。太极阴阳理论对现代心理治疗学的不足同样也提供了发展之道。现代心理治疗学虽然在治疗心理问题方面作出了深入的研究,对紧密相关的生理问题之研究却显得相当簿弱。通常,心理治疗家习惯于把生理症状用心理意义来解 释,却回避直接治疗生理症状。对生理症状的治疗似乎不是心理治疗家的任务。相比之下,太极阴阳理论成功地指导了中医数千年,对生理症状的治疗积累了无数宝 贵经验 (雷顺群,1987)。用太极阴阳理论可以同时治疗身心两方面的问题。比如对焦虑症中伴随的头痛、腹泻,抑郁症中伴随的失眠、疲倦,用推拿或气功可以很容 易地加以控制 (张侠,1990)。而推拿和气功正是基于太极阴阳理论发展出来的治疗技巧。即使对精神病,中医同样积累了独特而有效的治疗方法(臧明仁,1996)。
现代心理治疗流派强调两大范畴:心理动力和心理关系。经典精神分析强调心理动力的重要性,但作为心理动力核心概念的“利比多”,因为其概念的模糊性而受到 广泛的批评。后来的心理动力疗法则走向另一端:过分强调心理关系的重要性。其实心理动力和心理关系是平行并存的两个范畴。太极阴阳理论同时兼顾了这两个范 畴,并从根本上指出了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太极本身的阴阳转化是心理动力之源,而太极中的阴阳关系则是心理关系之原型。在所有的著名心理治疗家中,容格 ( Jung, C. G. 1953) 和佩尔斯 (Fagan, J. &
Shepherd, I. L. 1970) 可能是对太极阴阳理论采用最多的俩位心理治疗家。其实许多心理治疗家都多多少少受到太极阴阳理论的影响,包括罗杰斯都承认他受到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 用古老的太极阴阳理论来统合现代心理治疗学,这并非是一种牵强附会的做法。从本文以上的粗浅分析可以自然地看出太极阴阳理论对未来心理治疗学发展的指导价 值。
参考文献:
1. Beutler, L. E. (1990). Systematic
eclectic psychotherapy. In J. K. Zeig (Ed.), What is psychotherapy ?
(pp. 225-233) California: Jossey-Bass.
2. Ellis, A. & Dryden, W. (1987). The
practice of rational-emotive therapy. New York: Springer.
3. Fagan, J. & Shepherd, I. L. (1970).
Gestalt therapy now. New York: Happer Colophon.
4. Freud, S., (1917). The common neurotic
state. In Starachey, J., (Trans. & Eds.)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p.483).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5. Jung, C. G. (1953). Psychological types
or the psychology of individuation. Translated by H. G. Baynes, London:
Poutledge and Kegan Paul.
6. Kanfer, F. H. & Goldstein, A. P.
(1991). Helping people change. New York: Pergamon.
7. Mitchell, S. A. (1988). Relational
concepts in psychoanalysis: An integr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8. Rogers, C. R. (1980). A way of be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9. 徐子宏(1991),周易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0. 金卫东(1994),精神分裂症: 临床、理论、评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