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ygqyx88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2409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十年后3万亿美元储备或不值3千亿

已有 1197 次阅读2013-1-5 02:36 |个人分类:时政、评论|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中国应防美欧印钞“剪羊毛”

  欧美等发达国家近几年来猛开印钞机大量投放货币,例如美国持续不断的量化宽松政策,欧洲保持的超低利率和无限量购买国债政策等等。专家指出,欧美量化宽松政策的实质是大量增发货币,此举对中国而言不仅增加了输入性通胀压力,还令庞大的外汇储备面临缩水的风险。

   大量印钞想赖掉债务

  欧美国家一直使尽浑身解数刺激经济,然而政府财政债台高筑,财政手段乏力,货币手段也快黔驴技穷:利率已到极低,只能靠货币扩张手段大量投放钞票了。

  “欧美实行量化宽松政策都是为了解决自身的经济问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要解决就业问题,因为该问题涉及到政客的选票和国内的政治稳定;欧洲债务危机以来日子不好过,实行宽松货币政策也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解决社会矛盾。

  美国大印钞票还有个目的,就是想稀释外债赖账。徐洪才分析说,美国债台高筑,最近勉强解决了“财政悬崖”问题,但其办法不是最终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富人税收来解决,而是通过债务货币化来减少债务,也就是印钞—通胀—赖账,最终把债务转到世界人民头上。

  美元和欧元不仅是本国货币,也是国际储备货币,其大量投放必然产生溢出效应,对其他国家产生负面影响。徐洪才说,钱发多了,有潜在的通胀风险,同时,导致以美元定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最近几个月国际大宗商品就已开始上涨,给其他国家造成输入性通胀。多印的钞票还可能流进新兴经济体,冲击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引起汇率波动,加大金融监管的风险。

  外储购买力持续下降

  中国是世界上的外汇储备大国,在3.3万亿美元外储中,约70%是美国国债和美元资产,剩下的大部分是欧元资产。美欧现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将使美元欧元贬值,造成中国外汇储备购买力下降,资产遭受损失。

  “中国持有的美债、美元储备每天都蒙受巨大的损失,这在账面上看不出来,但其实际购买力已经登上了下行电梯,正持续不断地贬值。也许10年后,我们手里的3万亿美元储备,连3000亿都比不上了。”经济学家向松祚去年就向媒体呼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也表示,由于美元面临长期贬值压力,中国对所持美国国债感到担忧;美元贬值对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价值构成威胁。

  财政部副部长李勇曾撰文指出,欧元和美元的轮番贬值加大了中国外汇储备的管理难度。他称,欧元和美元的贬值已使中国外汇储备出现账面亏损。

  应战略性减持美债

  面对我国外储购买力下降的情况,专家建议,应适当减持美国国债,实现外储结构的多元化。徐洪才指出,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实行超低利率货币政策,必然导致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价格上涨,这正是我国适当减持美国国债的良好机会,通过减持美债变现的钱购买石油等战略性储备物资,用于支持国内企业扩大海外投资和战略性并购,这样既可以调整我国外储的资产结构,还可以减少外储缩水的风险。

  “全球金融市场利率走低,为我国战略性减持美国国债打开了”时间窗口,徐洪才称,在当前量化宽松的时候,适度减持美国国债不仅不会对美债市场造成冲击,相反,还会因此降低美债市场对中国的过度依赖的风险。

  徐洪才建议,针对新的形势,我国央行应该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及时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结构,逐步减持美国国债和其他美元债券,鼓励商业银行向央行申请外汇贷款,用于支持国内企业扩大对欧洲、美国的直接投资和高科技产品进口,从而为世界经济摆脱困境做出更大贡献。如果我们保持渐进减持的节奏,比如,一天减持美国国债和其他债券不超过10亿美元,一年不超过2000亿美元,应该不会对美国债券市场产生较大冲击。

 

    来源:中新网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