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代表政治局作政治报告。据说报告全文3万多字,胡总念的是摘要简本,即便如此,他也念了差不多90分钟。报告事关中国未来的宏图大计,堪称黄钟大吕,西蒙周才疏学浅,不敢乱议。但有关报告引起的一些数字和事情,却令人玩味。
10年前掌声最热烈
首先是关于掌声的数字。其一,在一篇题为“湖北群情振奋热议十八大”的文章中,作者提到报告总共赢得了38次掌声;其二,根据人民网的报道,中共十七大现场对政治报告报以“40次热烈的掌声”;其三,也是人民网的报道,中共十六大的政治报告赢得了16次掌声。
掌声自然是与会者对报告者报告内容的回应。报告者说话抑扬顿挫,语气有轻有重,与会者或出于共鸣,或出于礼貌,报以掌声,原本正常不过。但将掌声的多寡纵向对比,以此映衬时代进步和执政者高明,却是相当不智。文革时期,党代表们对毛泽东山呼海啸般喊万岁,巴掌拍得又红又肿,论分贝值都绝对高过当下任何一次会议,但能说那时的报告,那时的执政者,就高过了当下吗?
不能否认,掌声的确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党心民意,也的确反映了时代特点。朱镕基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只任一任的总理,2003年他做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当时,有好事的北京记者带进会场两样东西:秒表和分贝仪,以测算朱总报告赢得掌声的时间长度和分贝值。结果显示,朱总报告总计赢得11次掌声,最长的一次时间达到1分45秒,音量最高的一次超过90分贝。
比较而言,朱镕基这次报告赢得的掌声,堪称本世纪12年来最为热烈、最为由衷的一次。这掌声,是对朱镕基在位5年政绩的肯定,是对他清廉为民、铁腕惩贪的肯定。转瞬将近10年过去,朱镕基顶着一头灰白稀疏的头发,走上十八大主席台上就座时,会场上同样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有种怀旧的亲切感,也有种对于当下的无奈。西蒙周将朱镕基的照片转发在个人微博上,并写了“久违了,朱总”几个字。转瞬之间,博友转发如云,大家关切地议论着他的近况,话语中浸透着美好的怀念。对于曾经的一国总理而言,这种民众自发由衷的怀念和追忆,才是最高意义的掌声。
官式报道令人作呕
但是,将掌声绝对化、标签化,无限地上纲上线,纵比横比,以此挖掘深远重要的现实意义,只能使人觉得作者的本意,无非是溜须拍马和擦鞋奉承。这种报道,从属于典型的官式话语体系,其特点是一味拔高和不讲人话。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这种官式话语依然根深蒂固,大量充斥在官方媒体的各种报道中,其读来不禁令人作呕,更起到反向的负面作用。在信息化的当今,这类报道,这类报道涉及的人与事,只能沦为笑谈。
围绕十八大,此类的雷人报道同样层出不穷。宁夏代表团讨论胡总报告,代表李健语惊四座。她说,听报告时自己“流了五次眼泪”,想到“做个中国人真自豪,做个宁夏人真幸福”。至于为什么又流泪又幸福,李健说她是宁夏林业研究所所长,听到报告第八部分用1/20的篇幅论述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自己于是“十分激动,泪流满面”。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山东也有个女代表,她听报告时倒没有流泪,但却把自己的手都拍麻了。这位代表叫陈叶翠,她说,胡总的报告有“燃烧的激情”,“太鼓舞人了”。整个会场里,她记下来的就有35次掌声,而且久久不停,每次鼓掌她都标记下来。她说,她的“手掌都拍麻了,发自内心的”。
说实在的,这两位党代表的话,显示她们自己激动得麻酥酥,我等听来,更觉浑身上下都麻酥酥,以至要起鸡皮疙瘩。还有一位广东代表在分组讨论会上滔滔不绝地摆功,被省委书记汪洋打断,汪要求发言控制在10分钟内。这位代表问:我还能讲两分钟么?汪说不能。代表又说:能来北京我太激动了,心跳得慌。汪洋说,你最好坐着,别犯病了。
央视尴尬纯粹自找
党代表参会,当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会,但其首务却是议政。如此激动,如此肉麻,哪里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哪里还能代表8000多万党员发声?至于两位同姓焦的党代表,一位最年轻,是90后的焦刘洋,一位最年长,是生于1915年的焦若愚,两人年龄相差74岁,党龄相差72年。他们相会在十八大上,又被舆论好一番爆炒。这一类的报道,在凸现政治娱乐化的同时,更令人忧虑,党代表如此素质,又怎能保证参政议政的质量?
官式话语体系的另一特点是选择性报道。央视十八大直播节目中,就“中东主流媒体如何关注十八大”话题连线驻中东记者冯韵娴。连线中,冯屡屡忘词,场面极为尴尬。冯提到“阿联酋半官方报纸《国民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十八大开幕的新闻”,但只一句带过,下面就再也接不下去,报纸也只展示了包括报头和照片在内的半个版,连标题都没显示。网友深挖出整个头版,发现此报道的标题竟然是“China warned of corruption peril(中国腐败的危险警告)”。
这样的结果无疑很败兴。但这种败兴,属央视自找。十八大当然重要,但环球并非同此凉热,中国也并非到处莺歌燕舞。实事求是,别自吹,莫自恋,勿贴金,有一说一,其实就是对于十八大最好的报道。
作者:西蒙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