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ygqyx88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2409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让人很有启发:101个禅经佛理的经典故事 (1-10)

热度 1已有 3406 次阅读2012-7-25 03:41 |个人分类:心香一瓣|系统分类:杂谈| , 经典故事 分享到微信

《禅经佛理经典故事》,文字浅显,字字珠玑,充满哲理,值得一读。
1.盲人点灯
一个禅师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行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禅师也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远远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旁边有个路人说道:“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
     禅师也觉得非常奇怪,等那个打灯笼的盲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
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禅师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你甚至都不知道灯笼是什么样子,灯光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
盲人说:“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和我一样的盲人了,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禅师非常震动地感叹道:“原来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别人!”
盲人沉思了一会儿,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
禅师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别人碰撞过?”
禅师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你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我而撞到我了。”
禅师顿悟,感叹到:“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的身边啊!”
禅思禅悟:点灯照亮别人的同时,更照亮了自己。这就是助人为乐的道理。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别人也就等于帮助自己。

2.逆子变孝
据《佛为老婆罗门说禅语》记载,其中有一个老婆罗门乞讨度日,后又被儿子接回家养孝的故事:
一天,释迦牟尼到舍卫城去化缘,路遇一个年迈的婆罗门,也托着一只乞钵,撑着拐杖在挨家挨户地乞讨食物。
释迦牟尼见他衣衫褴褛,神情凄苦,便问道:“老人家,您这么大年龄,为什么不在家里按享清福安享清佛,却在街上向人乞讨呢?”
老婆罗门回答:“世尊啊!我原来是个富商,因为年事已高,所以把财产全都交给了儿子管理,又为他娶了媳妇。但没有想到,儿子拿到钱财娶了妻,不仅对我粗声恶气起来,还把我赶出家门。我实在没有办法,才向人要饭糊口啊!”
释迦牟尼听了老婆罗门的叙述,便大发慈悲,对他说道:“您只要跟我学一首禅语,然后回家您对儿子宣说这首禅语,一定会改变现在凄凉的生活。”
于是释迦牟尼哦对他念了一首禅语,老婆罗门牢牢记住了这首禅语,回到家中,马上向家人复诵一遍这首禅语。
他的儿子听了,十分羞愧,连忙跪在地上,向他请罪,并连连说:“父亲啊,赦免我的罪孽吧!请您马上回家来住。”老婆罗门回家后,儿子亲自替他洗澡擦身,为他换上崭新的衣服,还将他奉为一家之主,使他能够安享晚年之福。
释迦牟尼所说的禅语,正是对儿子种种忤逆行为的鞭挞。禅语中首先叙述了老婆罗门对儿子的百般宠爱,为了他辛苦赚钱,又为他聘礼娶妻。但儿子却忘了养育之恩,不知道尊重老人,将父亲赶出家门。这就如老马没用了,就不给它吃麦子一样,不孝之子剥夺了老夫在家吃饭的权利,他只能靠乞讨要饭以求活命。陪伴他的只有一根拐杖。
     正是这些内容,震撼了老婆罗门儿子的心灵,使他万分羞愧,从此细心照料父亲,使父亲安度晚年。
禅思禅悟:有些人对父母长辈很不礼貌,轻则谩骂,重则殴打,殊不知上行而下效,孩子长大了这样对你,岂不是自食其果?老人像挂在西山上的太阳,他们的光辉和热快要消失了,作为晚辈更加应该行孝道,尊重他们现在还剩下的一片余晖。
    
3.泥中莲花
在日本,耕田的农民被视为贱民,连出家当和尚的资格都没有。无三禅师虽然出身贱民,但是他一心皈依佛门,于是假冒士族之姓,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无三禅师后来被众人拥戴为主持。举行就任仪式那天,有个人突然从大殿跳出来,指着法坛上的无三禅师,大声嘲弄道:“出身贱民的和尚也能当主持,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就任仪式庄严隆重,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众僧被眼前发生的事弄得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能来阻止这个人说话,只好屏息噤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仪式被迫中断,场上静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众人都为无三禅师捏了一把汗。
面对突如其来的发难,无三禅师从容地笑着回答:“泥中莲花。”
绝对的佛禅妙语!在场的人全都喝彩叫好,那个刁难的人也无言以对,不得不佩服无三和尚的深湛佛法。
就任仪式继续进行,这突然的刁难并没有对仪式有什么影响,由于禅师的佛禅妙语,更增加了他的威信,众人更加拥护他了。
禅思禅悟:人无贫富贵贱之分,每个人最终的人生都与自身的信念和追求相关,一句“泥中莲花”正是真实写照。

4.居士与高僧
有一个年轻的居士,前去拜访一位高僧。他们从早上一只谈到中午,到了吃饭的时间,寺院中的侍者看两人谈得十分投机,便为两人准备了一大一小两碗面。
高僧看了一下面条,将大碗推到居士面前,说道:“你吃大碗的吧!”
按照常理,居士应该将大碗再推回高僧面前,以示恭敬,可是居士一点都没有推让,而是非常自然地接过大碗就吃了起来。高僧见他这样,不由皱起了眉头,心里想:“本以为他慧根不浅,可是居然一点都不懂得礼仪!”
居士吃完后,看见高僧根本就没有动筷子,并且脸有愠色,便笑着问高僧:“师傅为何不吃?”
居士见高僧一语不发,便恭敬地说:“我确实是饿了,只顾自己狼吞虎咽,的确有失礼之处。然而我将你推给我的大碗面再推回到您的面前,那不是我的本愿。既然不是我的本愿,我为什么要那样做呢?我要问师傅,你推我让的目的是什么?”
高僧答:“吃饭。”
居士严肃地说:“既然目的是吃饭,您吃是吃,我吃也是吃,何必再你推我让!难道您吧大碗让给我不是真心的吗?如果不是真心的,那您为什么要那样做呢?”
禅思禅悟:很多时候,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谦让客气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但往往违反自己的心意。殊不知礼仪只是一种形式,而拘泥于礼仪的形式不过是虚假的表现,坦率真诚才是做人的真谛。

5.追求幸福的妙方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黑氏梵志来到佛陀的座前,两手拿了两个花瓶站在佛陀的面前,想把这两瓶花奉献给佛陀。
佛陀见了,对他说:“放下。”
梵志以为佛陀叫他把花瓶放下,立刻把左手的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梵志以为佛陀要他把右手的那个花瓶也放下来,所以又把右手的花瓶放。
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梵志非常不解地问道:“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的了。请问佛陀,现在我还应该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让你放下,并不是叫你放下手里的东西。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根、尘、识都放下时,你就再也没有什么负担,没有什么压力,你就可以从生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了。”
梵志抓了抓自己的脑袋,心想:“我真愚昧啊!我到这里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放下’,为了精神的解脱和思想的自由自在。”他终于悟到了“放下”的真义——“放下”心中的一切贪欲、愤恨和妄想,自由自在地生活。
禅思禅悟:人生在世,有太多的东西放不下。如果我们都像佛陀指示的那样能够放下,便不失为一条幸福解脱之路。“放下、再放下”,可以说是一条追求幸福的妙方。

6.一村菊香
禅师院子里种了一棵菊花,第三年的秋天,院子成了菊花园,香味一直传到了山下的村子里。
凡是来寺院的人都忍不住赞叹道:“好美的花儿呀!”
一天,有人开口,向禅师要几棵花种在自家院子里,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选开得最鲜艳、枝叶最粗的几棵,挖出根须送到了别人家里。消息很快传开了,前来要花的人接连不断。在禅师眼里,这些人一个比一个知心、一个比一个亲近,都要给。不多日,院里的菊花就被送得一干二净。

没有了菊花,院子里顿时黯然失色。
弟子们看到满院的凄凉,说道:“真可惜!这里本应该是满院香味的,现在一棵菊花也没有了。”
禅师笑着对弟子说:“你想想,这样岂不是更好,三年后一村菊香!”
“一村菊香!”弟子们不由心头一热。眼前浮现出一村菊花盛开的美好景象。
禅师说:“我们应该把美好的事与别人一起分享,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这种幸福,即使自己一无所有了,心里也是幸福的!这时候我们才真正拥有了幸福。”
禅思禅悟:当你在惋惜自己美好的东西因为被分享而失去时,你更要明白你终将因分享而得到更美好的东西。一个人不能总想着自己,应该把自己美好的东西拿出来与别人一起分享,那样你才会体会到,其实与别人分享幸福比自己占有幸福更幸福!

7.禅师的哑语
弟子前去拜见禅师,问道:“师傅,为什么我觉得自己这些年来总是进境缓慢,难以突破?”
禅师笑着说:“我来给你倒杯水喝吧!”于是就拿起桌上的茶壶,往杯子里倒水。水块满了,但禅师却仍不罢手,依旧往杯里注水。
弟子提醒他:“杯子已经满了。”禅师意味深长地对弟子说:“再倒一些吧,说不定能更多一些呢!”
弟子笑着说:“杯子已经满了,您再怎么倒也不能增加杯里的水。”
禅师叹道:“说得有道理呀!其实不仅是倒水如此,学业进境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弟子听了心头一震,自言自语说道:“是啊!人生也是这样的道理,心里装的东西太多了,自然就装不进其它的了!”
禅师看他有所醒悟,便笑着说:“是啊!很多人只想着往心里装更多的东西,以为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东西。但是他们越是这样想,就越不能得到,因为他们的心已经满了,怎么能装进去东西呢?倘若心中的那只杯子装满了杂念,我们就会陷入精神上的老化,变得无法接受新事物,无法更新我们的所思所悟。学业的进境更是如此,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我们不能时常清理固有思维,接受新观点,那么必然会难以突破本来的自我。”
禅思禅悟:心就像一个容器,也有自己的容量。要想把新的东西装进去,只有把原来的旧东西倒掉。你的心装了多少杂念?又装了多少美好的事物呢?既然心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如让我们的心中拥有更多美好的东西,而少一些忧伤与烦恼。

8.舍得放弃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各个方面都强过别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有大学问的人。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可学业却没有什么长进。他非常苦恼,特地去向一位大师请教。
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当年轻人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到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
“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我连动一动的力气都没了。”他抬头凝望着大师说道。
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啦,背着石头怎么可以登上顶峰呢?”
年轻人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谢后走了。后来,他一心做学问,进步飞快……
其实,人要有所得,必然会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巅峰啊!
禅思禅悟:舍得舍得,必须有舍才有得,人生在世,有许多东西是需要放弃的。学会放弃才能活得轻松,才能有所获得。

9.玩火自焚
《杂宝藏经》第十卷《婆罗门妇欲害姑缘》中叙说了一个媳妇欲害婆婆,结果反而自害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婆罗门,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她欲情深重,心性淫荡,因为有婆婆在,便不能随心所欲。为此,她想方设法要害死婆婆,表面上却装作孝顺的样子以蒙骗丈夫。她每天给婆婆端茶送饭,礼仪周全。
婆罗门很满意,对妻子说:“你这样做,真是一个好媳妇。我母亲年老体衰,全靠你照顾了。”
妻子对丈夫说:“我这叫做‘世供’,能有多少东西给婆婆吃用?如果得到‘天供’,那可真是要什么有什么,生活才过得快乐呢!你知道有什么妙法,可以升天吗?”
丈夫告诉妻子:“按照婆罗门的方法,投岩赴火,烈焰炙身,这样就可以升天了。”
妻子便道:“既然有这个方法可使婆婆升天,又何必受‘世供’呢?”
婆罗门听信了妻子的话,便在野外挖了一个大坑,堆上木材,点上火后,让其熊熊燃烧。又将其母亲扶到大坑边,请来亲朋好友,鼓乐弦歌,尽欢而散,夫妇俩就将母亲推入火坑,自己扬长而去。
幸亏火坑中有一个小土堆,母亲跌在土堆上,竟没有让火烧着,她设法爬出火坑,天色已晚,便想寻原路回家。路经丛林,一片漆黑,她很害怕虎狼、罗刹鬼等侵袭,便爬到树上躲避。过了一会儿,有一群盗贼偷了珠宝,在树下坐地分账。她非常害怕,克制不住,竟咳嗽了一下。天亮后,她从树上下来,见地上洒满香璎珠玑、金簪耳珰,便不客气地一一捡起,满载而归。
婆罗门夫妇见老母安然回家,又惊又怕,以为是起尸鬼,不敢近前。母亲便对他们说:“我升天后,获得许多财宝。”又对媳妇说:“香璎珠玑、金簪耳珰,都是你父母、姑姨、姐妹交给我带给你的,因为我年老体弱,多了也带不动,说是请你自己去拿,可以拿许多许多。”媳妇听了婆婆的话,非常高兴,便也投身火坑之中,想去多取些财宝。她一入火坑,便被烧得焦烂,一命呜呼了。
这时,天帝说禅语到:“夫人于尊所,不应生恶意。如妇欲害姑,反而焚灭身。”
禅思禅悟:玩火才会自焚,一个人不能起恶念、做坏事,同样也不应该有侥幸心理,做坏事可能会使你得到一时好处,但必定损害你长远的利益。

10.八风吹不动
苏东坡在瓜州任职的时候曾与金山寺的主持佛印禅师成为至交,他们经常在一起谈禅论道,十分快活。有一天苏东坡认为自己对于禅已经领悟到一定程度了,于是便写了一首诗,来阐述自己对于禅的理解,然后送给佛印禅师印证。
诗是这样写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意思是说:我顶礼伟大的佛陀,蒙受到佛光的普照,我的心已经不再受到外在世界的诱惑了,好比佛陀端坐在莲花座上一样。
佛印看了他写的诗后,笑着在上面写了“放屁”两个字,然后就叫书童带回去给苏东坡看,书童不敢怠慢,赶紧回去,把佛印禅师的批文交给苏东坡看。
苏东坡打开一看,又羞又恼,起身去找禅师理论。来到金山寺,远远看见禅师站在江边。
禅师告诉他说:“我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苏东坡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我写的诗,你即使看不上,也不能侮辱人呀!”
禅师说:“我没有侮辱你呀!”
苏东坡指着诗文上批的“放屁”两字,说:“这不是侮辱人是什么?今天我一定要讨个公道,听听你的说法。”
禅师哈哈大笑:“还‘八风吹不动’呢!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听完惭愧不已,再也不敢炫耀自己了。
禅思禅悟:口头上能够说出多么自吹自擂的话,宣扬多么冠冕堂皇的道理,都不那么困难;要能够真正做到自己所吹嘘的话语,实践所宣扬的道理,才是真正不易的。否则突然炫耀自己,只不过是逞口舌之能而已。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theLinmingda 2012-7-25 08:00
有啓發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