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进是海内外知名金融专家,在北美奋斗了20多年,从一个普通留学生,到金融软件工程师,再到美国银行证券公司副总裁,在精英荟萃的华尔街世贸中心曾拥有自己的办公室。可是在他心里,却把数十年如一日的自己比作不停运转的“发条橙”。在911事件中幸存(请参阅《家庭》2008年8月下半月刊的《坚守真爱有多难?》),站在坍塌的废墟上他追问自己——“我是谁;我是否也沉迷于这一片奢华;我的奋斗是否颠覆了最初的梦想。”
于是,几年前,他离开华尔街,只将最纯净的心诉诸于笔端,将高深的金融知识化作通俗的语言,提醒投资者在通胀严重的今天,如何做好家庭理财投资!
陈思进离开纽约后定居加拿大,任职皇家银行资深风险顾问,前后共出版了财经专著《金融让谁富有》、《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等八本书籍,长篇小说《绝情华尔街》正在策划搬上影视;并担任央视大型记录片《华尔街》的学术顾问;同时为多家一线报刊撰写专栏文章,还在第一财经开辟了《思进观察》的电视节目,每逢周一开讲一次。新作《华尔街金融真相》和《美国凭什么》也即将出版。可说是非常忙。因此,《家庭》对陈思进进行了电话访谈。
《家庭》2012年6月上半月刊
陈思进讲述 崔晓整理
当通胀来临时,老百姓千万不要乱阵脚
《家庭》:对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一大早挎个菜篮子到菜市场,是一天生活的开始。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嘛!然而今天的一篮子菜花了这点钱,明天花相同的钱,是否还能买到和今天相同的一篮子菜,这是普通百姓最最关心的问题,对此您怎么看?
陈思进:最近几乎所有国内的亲友来电,都会伤感的自嘲自己是囤积货物的“海豚族”,除了工资不涨外,食品涨价的接力赛都可以编成顺口溜了,什么“蒜你狠”、“糖高宗”、“油你涨”、“盐王爷”……
这一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通货膨胀,反映了货币购买力被侵蚀。通胀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由于对未来通胀的不确定性,人们会减少稳定的投资和储蓄;当高通胀发生时,大家担忧价格会进一步上涨,使得消费者开始囤积商品,这种状况的持续将导致商品短缺,价格就真的快速上涨了,由此引发恶性循环,直至走向恶性通胀。
比如1923年史上最疯狂的通胀在德国肆虐,价格在几小时内便可翻一番,疯狂抢购商品的浪潮迅速在德国蔓延,同年底发展到购买一条面包,竟然要花费200亿马克。以至家庭主妇情愿用纸币(马克)当炉灶的柴火,因为用纸币当柴火,比直接用纸币去购买柴火要来得更加便宜。
《家庭》:在通胀的情况下,大家为了守住辛勤劳作换来的钱,都毅然决然把钱投入资产类,如股市、房市,还有相当的人把钱投入金市来抵御通胀,这样做是否合理?
陈思进:在这儿我不得不劝说大家,目前这“三个市”几乎都有泡沫,而且价位已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境地,此时如果大家再把大笔的资金一哄而上全部投入这“三个市”,一旦泡沫破灭,只要一个金融浪头袭来,资产便立刻被吞没。
有人会问此话怎讲?
众所周知,在通胀的年代借钱消费是明智之举。因为从银行借来的钱很值钱,偿还的却是贬值的钱,因为通胀侵蚀了金钱的价值。举例来说,当你去银行签下一纸买房合约,银行似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购买力被稀释,而你却大获全胜,因为你够精明,懂得以负债来抗衡通胀。这也是银行一直以来所宣传的:“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借贷消费模式。
但是请别忘了,银行并不是慈善机构,借钱是要偿还利息的,他们以“贷款是最聪明的做法”来引诱借贷消费者,使其陷入债务陷阱,美国的房贷危机就是最好的实证:当全社会的人都以为进入房市有利可图,有人为了获取房贷不惜一切代价(出具假证明),心甘情愿被银行收取高额利息,因为大家深信,投入房市的收益一定会超过银行的贷款利息。然而,只要一个资金链断裂之后,银行清算你获得“收益”的时候也就到了;在特定的情况之下(比如你因失业无法偿还欠债了),银行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剥夺你的房产,谁叫你借钱不还的?
《家庭》:那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是次贷引起的,所以房市免不了首当其冲受波及。不过,中国人向来有“乱世藏金”的说法,投资黄金应该可以抵御通胀了?
陈思进:事实上,对于金融市场来说,脱离了金本位之后的黄金,早已只是普通的贵金属而已,从长线来看已不是抵御通胀的灵丹妙药,而恰恰成了许多机构和金融大鳄的炒作工具,“投资黄金抵御通胀”正是他们来忽悠百姓进入“金市”的说辞而已。
让我们来稍微回顾一下历史吧。
早在100年前,5根金条就足以让人在上海买栋石库门住宅(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最近,黄金价格猛涨到每盎司1600美元,按这个价格来计算,5根金条相当于80盎司,其价值也就是12.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80万元。现在别说买栋石库门住宅,就连买它里面留给保姆住的亭子间都不够了吧。
而在30年前,金价就被华尔街炒到突破850美元一盎司,要是当年你在那个高位买入的话,那可就吃大亏了。因为上世纪80年代初的850美元,按照这些年的通胀率来计算,则相当于现在的2600到2800美元,显然不能保值了。因此黄金抵御通胀的说法,完全取决于投资者在哪一个点买入。如果30年前,你在每盎司500美元以下买入的话,那还差不多。
前不久,有位网友在我的微博上留言:“最近我买黄金被套住了,比我买进时低了40万元,怎么办啊?”很遗憾,这位网友是“‘投机’不成蚀把米”,炒黄金炒亏损了。可能他不知情,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各国一轮又一轮的救市政策放出了天量的资金,把黄金、石油,以及各种大宗商品的价格推向一个又一个新高。只要稍加留意,就会经常听人念叨:某某人几年前买入黄金,现在财富翻了几倍了。于是大家一窝蜂的买黄金,使资产价格严重脱离了合理价位而出现泡沫。
有史为鉴,是泡沫终归要破的。泡沫从哪儿被吹起,最终就该回落到哪儿,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这里不妨借用巴菲特的一句名言:“在别人贪婪时,你要恐惧。”意思很简单,一旦经过理性的分析,了解到哪些商品出现了泡沫,就千万别去凑热闹。黄金的确珍贵,人人都爱,但也要看你在哪个价位买入的。举个极端的例子,你会花1万美元买一盎司黄金吗?
大家都怕现金贬值,但如果一不留神在高位买入“泡沫商品”,那就不是贬值的问题了。相信被“套牢”的网友应该明白了,他(她)解套的那天,其实就是下一个“傻瓜”接棒的那一天。
《家庭》:按照你的分析,在通胀高企的时代不能投资房市、股市和金市等大宗商品,那么请理财专家帮我们投资理财可靠吗?
陈思进:不一定。中国互动媒体集团的CEO洪晃,不久前在其微博上提到,她在德意志私人银行开设的个人投资理财账户,“越理钱越少”,她指责“我快被他们给理成无产阶级了”。
无独有偶。我美国的小姨父前年底退休了,他是科学家,公司每个月发放退休金,又有社安金,孩子也结婚成家,晚年生活无忧无虑。不料,他那个洋女婿是一家对冲基金的经理,眼见岳父大人把辛苦一辈子的钱,放在保险公司的养老基金里,每年回报率仅仅5、6%,简直“心痛”得不行,于是三天两头鼓动岳父把钱放到他的基金里,并信誓旦旦称,他的基金投资模式,是按照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模型设计的,有反串对冲,无论股市涨跌,钱放那儿就像保险柜般保险!每年回报至少10%。无奈之下,小姨父照办了。
结果2009年4月初,小姨父收到了季度账户结单,100万变成了93万,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忙给女婿去电话。女婿说没问题,跌势是暂时的。7月初小姨父又接到账户结单,简直是灾难,93万变成了88 万。但女婿还是那几句话,暂时的,涨势马上就来了,要看长线。到了10月,小姨父抖抖索索打开账户结单,83万变成……他睡不着了,又不忍为钱亲情间撕破脸,但每天唠叨并发誓,亏掉的钱要是不回来,他就不闭眼。小姨问我怎么办?
普通投资者要读懂财经新闻,学会自己理财
《家庭》:股市、房市和金市都如此险恶,在通胀高企的今天,难道我们就只能任人宰割?
陈思进:当然不是。在当今的社会,除非你的生活能够远离金钱,否则不管你喜不喜欢,人人都需要关注财经新闻,并且不仅要关注国内的,更要关注国际的。因为这些年来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全球经济已一体化,可谓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任何地方发生的财经事件,都可能间接或直接影响到如何理财。说白了,财经新闻将直接关系到你我钱包的大小。
《家庭》:话虽如此,但每天,甚至每时每刻,报章杂志、电台电视的财经新闻犹如潮水向我们涌来,我们该关注哪些新闻呢?
陈思进:读懂财经新闻有四个原则,首先要特别留意“坏消息”。
记得我刚到美国时,只要打开电视、电台,新闻里的突发爆炸性新闻不是杀人就是放火,不是抢劫银行就是偷盗汽车。财经新闻也是愁云惨淡乌云一片,不是失业率又高了,就是股市下跌了。
美国不是超级经济大国吗?难道就没有一条值得报道的特大喜讯?于是在大众传播学的课堂上,我忍不住请教了教授。教授解释说:“你听说过这句话吗?叫‘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现在是和平年代,社会稳定是常态,这类新闻可以忽略不计,只有杀人、放火这一类非常态事件,才会被当作新闻报导出来。
《家庭》:那您能就经济状况的坏消息,给我们举一个例子吗?
陈思进:今年2月12日,CNN在“一对一”的节目中,对“做空大师”索罗斯进行了访谈。主播首先询问索罗斯,目前美国经济状况如何?索罗斯直言不讳道:“依然不行。非但美国,欧洲也一样,是金融模式出现了问题。”索罗斯更用了一个非常严苛的词:“美国经济模式再不改弦更张的话,将进入‘deadend!’(死胡同)。”也就是“死定了”!
这是一条极坏的消息。也是我几年前就反反复复唠叨的,不能再宽松货币、寅吃卯粮和债台高筑了,这一借贷消费模式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家庭》:关键是我们想知道,读懂了这条坏消息,对于普通老百姓有什么意义呢?
陈思进:要知道,在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中,索罗斯一贯是丑话说在头里的:“不是因为我的做空而把事情搞砸了;恰恰相反,是我看出了问题才做空。”这就好似啄木鸟,并不是它们把树木啄得一个一个洞,而是因为树上有虫子,吸引啄木鸟把虫子啄了出来。所以有人形容索罗斯长着一张乌鸦嘴,尽说丧气话。但索罗斯是“做空大师”,是专家,他的话非但要听,而且要好好地、仔细地听。
索罗斯如是说,显然他在“唱空做空”。但是我们普通投资者难以“追随”。由于“做空”纯属“投机”,并不是“投资”。普通投资者要像远离毒品那样,远离“做空”。因为做空难以控制风险,稍有不慎,就会倾家荡产!
《家庭》:那么在此之际,我们如何投资呢?
陈思进:其实很明了。索罗斯把话放那儿了,欧美必须改弦更张,他的观点也呼应了伯南克最近两次呼吁美国,必须“长期减赤”;希腊也已承诺将削减最低工资20%,并减少支付养老金,说明欧美正试图“节流”。虽然欧美大手大脚惯了,一下子很难改变,但这个过程是必须的,不然就“死路一条”,也就是通缩将来临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由于在通胀的时候我们把钱存入银行,所带来的是“负利”缩水(利息低于通胀率);而如果此刻转投金融市场,由于通胀了好多年,前面分析过了,所有资产几乎都在高位上(房市、股市和金市),通缩来临时价格必然下跌。那正好“刚出狼口,又进虎穴”,因为存银行的损失是通胀率减去利息,一般在2%上下;而当资产价格下跌时,跌去10%可以说转瞬即逝!索罗斯直言,“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就是金融业赚得太多了……”那么在零和游戏中,金融机构赚多了,亏损的就肯定是普通投资者!
于是节目主播问索罗斯,那究竟怎么投资呢?索罗斯回答:“投资教育吧。”这和我的观点又是一致的。“投资自己的大脑”,多掌握一些知识、多学些技能,把自己变成最有价值的商品,从而增加收入。不管通胀还是通缩来临,我们都能立于不败之地!说穿了,这也就是“常识”。
所以《读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总结下来有四点:首先,要特别关注“坏消息”;其次,看清楚是什么样的“专家”在说话,要用常识去判断,对新闻中发表观点的人,要做一些必要的背景调查,看看此人是否牵涉“Conflictof interest”(利益冲突),最后再加以判断,作出对于专家的话该正听,还是反听,抑或根本就不能听的决断。这里可以借用巴菲特的名言:“在任何领域专业人员高于门外汉,但在金钱管理上往往并非如此”;第三,看财经新闻要分清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投机,尽量多投资,少投机,甚至避免投机;最后,回归常识,如果第一感觉不靠谱基本上就是不靠谱的。
投资理财首先是保值,其次才是增值
《家庭》:留意到您在许多文章中一再强调,要多投资,少投机,甚至不投机,是否能解释一下投资和投机的区别?
陈思进:好的。
去年回国一次,去了北京、上海和西安。三年前也曾经到过这三个城市,国内的变化那可真是翻天覆地。可能是由于职业的关系,在国内,一旦我手握电视遥控器,就会调到财经频道。我渐渐发现,在财经频道出现最多的两个词儿,就是“投资”和“投资者”,好像只要买入任何资产或者任何证券什么的,就是“投资”;而只要涉足金融市场,就叫“投资者”。
其实不然。投资的收益,是来自于投资物所产生的财富;而投机的收益,是来自于另一个投机者的亏损。比如前两年,普洱茶收藏非常热,仅珠三角地区就有近20万收藏者,各款 “珍藏版”普洱茶更是层出不穷,据说老茶饼动辄拍出数万乃至数十万人民币。假如买入一种商品指望以更高的价格卖出的话,不管什么样的商品,都只能归类为投机。
《家庭》:巴菲特有一句投资名言,叫“投资的第一原则是不赔钱;第二原则,是维持第一原则。”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投资呢?
陈思进:在投资之前,首先要树立“投资理财首先是保值,其次才是增值”的正确观念。
比如,目前法国红酒拉菲罗斯柴尔德(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在国内很流行。有人说拉菲既能当极品来品尝,又可以作为最安全和利润最高的投资产品。因为在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的档案里,披露了杰弗逊经常为乔治华盛顿(美国的开国总统)购买拉菲酒。当年杰弗逊拥有的产于1787 年份的拉菲酒,被创纪录地拍卖到一瓶156000美元的高价。而拉菲红酒历史悠久,最初由塞古尔(Jacques de
Segur)家族种植于1680年,发展到18世纪初获得了“国王之葡萄酒”的美誉。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到来,塞古尔家族的财产在 1794年7月被充公,从而结束了对拉菲酒庄的拥有权,之后几经易手,到了 1868年,酒庄被詹姆斯罗斯柴尔德男爵以440万法郎购得,男爵便在拉菲后面冠以了家族之姓——罗斯柴尔德,至今已有143年。
想想看,一瓶 1787 年份的拉菲酒,竟然被拍到 156000 美元,谁能大胆地说它不是增值的投资品?但是别忘了,拉菲酒本身非但不会带来固定收益,就像买入黄金那样,其收藏的过程必须支付高昂的保管费,要想获取收益就只能期望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也就是说,必须等待下一个肯接手的买家,就好似我们小时候所玩的击鼓传花游戏,万一最后砸在你手上,那么前面那些人的收益,也就是你的付出。
现在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应该一目了然了。那位拍走杰弗逊总统收藏的拉菲酒的有钱人,只有在不想收藏再次拍卖时,有人肯付出超过他支付的价钱,才算带来收益,这样的交易属于低买高卖的投机行为。而罗斯柴尔德家族花费440万法郎购得的拉菲酒庄,每年产出35000箱红酒,以高额的价格向全球出售,其收益是投资产生的财富,毫无疑问,当属于最最有眼光的投资了。然而,即便一种商品能源源不断产生财富,但一旦这种商品超越了合理价位,也同样是投机。
《家庭》:那什么才是最好的投资呢?
陈思进:其实最佳的投资品就是你自己,要把宝贵的时间和金钱用来投资你的大脑,因为大脑里的知识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特别是今天的商品社会,要像经营企业那样来经营你自己,把自己变成最有价值的商品,随时为你带来财富。
这里先说一个小故事。我有个朋友10年前存了5万元,他没有以5万元作为购房的首付款,也没有用来买股票,而是看到一则新闻说,未来对同声传译的需求将大增。他用供求关系一分析,相信同声传译未来能够赚大钱。于是,我那位朋友把5万元花在了进一步学习外语,和练习同声传译上。那时周围的朋友都笑他傻,可渐渐地他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现在中国同声传译的价码高达每小时250美元!而且越来越供不应求。想想看,这是一笔何等划算的投资啊!
《家庭》:您在一篇文章中指出,通胀严重的今天,现金为王。这又怎么解释呢?
陈思进:其实,犹如潮涨潮落月圆月缺之自然规律,通胀之后必定会通缩。通胀这么多年,几乎所有的资产都有泡沫,而现在是滞胀,下一步就将进入通缩,所以现在投入风险很大。
不过,在这儿要特别说明一下,这里所指的“现金”,并不是让你把钱放在家中藏在枕头底下,也不是放在银行低利率的存款账户里,而是在保住本金的前提下,买一些保本金并有固定回报的金融产品,比如凭证式国债。去年7月发行的1年期国债年利率为3.85%;3年期国债年利率为5.58%;5年期的国债年利率为6.15%。而三年期国债利率5.58%,在今后三年里,不能保证利率只涨不降,但是,在不用承受任何风险的前提下,每年能获得5.58%的收益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国债的流动性很强,是可以随时在市场上转让的,所以这一点等同现金。
总之,只要你的投资回报能跑赢CPI,就守住了财富,那你就是胜利者了!
《家庭》:最后,请谈谈你即将出版的新书《华尔街金融真相》,以及正在筹拍的影视项目,好吗?
陈思进:《华尔街金融真相》是在我一系列华尔街图书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深挖透,从根子上将华尔街的金融真相揭示出来。因为现在全球一体化,其实华尔街并不遥远,就在大家身边,直接关系着每个人的“腰包”;而正在洽谈的影视项目,是希望将我这一系列的作品,以长篇小说《绝情华尔街》为基础,能搬上影视——这个当今世界传播最广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