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ygqyx88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2409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亚洲最大慰安所遗址(组图)

已有 971 次阅读2012-1-29 22:19 |个人分类:时政、评论|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慰安所, 亚洲 分享到微信

亚洲最大慰安所遗址(组图)_图1-1
 
南京利济巷2号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日军攻占南京后,在此设立慰安所。2003年11月,抗战时期曾被侵华日军诱骗到南京充当了三年慰安妇的朝鲜老人朴永心,在中日学者的帮助下重回南京,当场指认了利济巷二号就是当年日军的慰安所遗址。而一些学者经过多年调查,也证实了这是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慰安所遗址。如今这幢旧式楼房被围了起来,目前房屋门窗已毁、楼梯散架、部分房顶及天花板坍塌,楼道内垃圾遍地,杂草丛生,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图为破败不堪的南京利济巷2号建筑群。中新社发泱波 摄
 

 图为2011年12月20日市民从南京利济巷2号建筑旁经过。中新社发 泱波 摄

 

 

 

 

 

 

 

 

 

 

 

 

发生在南京利济巷2号的一场“耻辱疤痕”保卫战

  慰安所:活在“剃刀”边缘

  南京市白下区利济巷2号,当一块埋藏了65年的耻辱伤痕再次触动我们神经的时候,痛感却不仅仅来自伤痕本身。去年年底,这座亚洲最大的侵华日军慰安所遗址刚刚得到确认,到了今年,它却要面对拆迁带来的生死之劫。

  城市进化的推土机如同锋利的剃刀,看上去要埋葬一切“不合时宜”的记忆。当年的慰安所遗址,苍凉地孤立于瓦砾当中,前面可能是巨大的商业利益的诱惑,背后是要不要保留一段城市屈辱史重要证据的争执,它可以述说过去,却看不清自己的未来。

  窗户敞开,雨水灌进屋子,侵蚀着斑驳不堪的地板。

  南京利济巷2号-18号的民国建筑群,被遗落在梅雨里。80%的居民已经搬走,留下散发着霉味的垃圾。那些被称为“钉子户”的人,警惕地盯着陌生访客,被拆得千疮百孔的围墙让他们失去了生活的安全感。

  2004年8月初,抗战胜利第59个纪念日来临之前,这个亚洲现存面积最大的慰安所遗址的命运,依然是一个未知数。从今年3月起,与遗址相邻的建筑被一栋栋拆除,其中包括慰安所的附属设施———当年的小卖店、咖啡屋、洗衣房。

  编号为“宁拆公字(2004)3号”的公告,是今年3月24日颁布的。居住在这里的204家住户、4家企业收到了通知。拆迁范围包括利济巷2号-18号(双号)和科巷123号-137号(单号)等处,总面积7587.7平米。

  “利济巷2号-18号的九栋楼及周边附属设施,约4800平方米的范围,是侵华日军的重要罪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盛鸿说,“尤其是2号,是目前惟一被健在的慰安妇指认过的慰安所。”

  他说的那位慰安妇是朝鲜人朴永心,2003年11月20日,82岁的老人来到利济巷2号。这里曾是国民党将领杨普庆的私产,“南京大屠杀”之后被日本人征作慰安所,这是一栋两层、每层约30个房间的筒子楼。朴永心站在雨中痛哭良久,然后喃喃地说:“就是这里了。”

  拆与留的博弈

  就是这里,在见证了65年前的屈辱之后,正站在去与留的十字路口上。

  在拆迁现场,可以看到南京白下区政府的红头文件——《关于成立拆迁监管工作组的通知》。工作组由副区长领衔,纪委、房地、审计等部门参与其中,当地居民称之为“阵容强大”。

  “这里只管拆迁,文物的价值不由我们确定。”面对媒体的追问,现场拆迁办公室的一位人士说。“他们的淡漠会让你愤怒而无可奈何。”经盛鸿说。2004年“两会”期间,这位学者将一份3000多字的保护提案递交江苏省政协及南京市政协,但一直没有回音。

  3月下旬,由日本学者西野王留美子起草的《关于保存南京市慰安所的请愿书》,被送达南京市政府。这份言辞真挚的请愿书希望有关方面留下这块珍贵的历史遗迹。

  4月7日,南京官方召开了利济巷2号拆迁论证会。除了经盛鸿,到会的还有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孟国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办公室主任梁强、南京市档案馆退休研究员陈娟、江苏省文化厅专家盛志伟,以及该市文物局、规划局的官员。

  “我明确表示,慰安所不能拆,没有人对此提出反对。”经盛鸿说。孟国祥、梁强也证实了这一点。

  尽管“无人反对”不能拆,文物局有关人士还是道出了自己的苦衷:“我们只能管理文物保护单位。利济巷2号目前不属于文保单位,相关条例并不适用。”

  尽管“无人反对”不能拆,但是在论证会结束的第二天,拆迁就开始了。

  “为让这里的人家尽快搬走,拆迁者费尽心思。”利济巷18号的居民洪钧说,“对于一些补偿款为十几万元的房主,拆迁人把款项分为两部分,一明一暗地分发,这样可以让拆迁户享受到优惠政策——根据南京市政府的规定,拆迁补助在10万元以下的住户,可以享受到价格为每平米1500元的经济适用房。”

  而那些“钉子户”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在他们门前,经常会发现腐烂的鱼虾;而一群光头、刺青的年轻人会经常到将被拆除的院子里转转,带着骄横和霸气。

  “我为拆迁的事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后,有人拍着我的肩膀说,您以后可要小心点儿了。”一位57岁的老人说。

  5月中旬,当关心利济巷2号命运的经盛鸿教授再次来到现场时,慰安所的辅助设施———一家小卖店,已经被推倒了。

  重压之下的“迁而不拆”

  利济巷2号牵动了许多人的心。今年5月末,以独家披露朴永心指认过程的《现代快报》为首,南京各都市报、晚报对拆迁的异议尤其激烈。

  6月7日,南京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暂停拆迁”。

  “利济巷的缓拆,还与中央一位领导的到来有关。6月初,这位领导在南京视察的几天内,就保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了指示。”南京市政府的某位官员说。

  此后,河南籍全国政协委员徐祖书等四人也行动起来,把保护遗址的提案递交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等部门。“它不只是南京的,也是中国的。”徐祖书的态度很坚决。

  国家文物局权威人士也在6月下旬表态:要保护好珍贵的遗址。

  不过在利济巷和科巷,依据市政府精神,当地居民的动迁继续进行,理由是“房屋年久失修,要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6月中旬,一直居住在2号二层19号房间的中年男人陶小年被迫搬迁,移居乡下,他一直是保留利济巷2号的呼吁者。

  这栋拥有70年历史的房子,今天孤独地矗立在雨中。洪钧忧心地说:“连日雨水倒灌是对它的致命伤害,文物很快会变成危房。”拾荒者也会在清晨窜进来,卸去一扇扇门窗。

  7月初,利济巷2号和18号之间的围墙被推倒了。“看到它的倒塌,我的心在痛。”一位居民说。

  按照慰安所属地白下区颁布的《南京市房产管理局拆迁公告》,今年7月8日本是把它夷为平地的最后期限。但由于各方舆论的压力,遗址的动迁尚未进行。按照居民洪钧等人的说法,事实上当年的格局已经被破坏了,“遗址的拆除或许是早晚的事情”。

  拆掉遗址,要干些什么

  利济巷2号的“拆迁公告”上标明,此处的建设项目是“南京市土地矿产资源交易中心”,申请拆迁的单位也是这个机构。

  南京市国土局一位官员对“交易中心”的解释是,它属于该局即将成立的下属单位,本市土地、矿产等重要资源将都由该中心推入市场交易。“交易中心”目前设在国土局办公楼大厅内,正式名称为“土地市场管理办公室”。

  有媒体报道:3月25日,国土局召开了“国土资源系统作风建设监督员会议”。会上明确,开工建设中心是该局今年的十个任务之一。

  这块土地的规划文号已经在网上公开,为“宁城中【2003】0208号”,其用途为“行政办公用地”。

  “在我们规划这块土地时,它还没有被确认为慰安所遗址。”这是南京市规划局有关人士的说法。

  一位当地居民说,将在利济巷2号拔地而起的“交易中心”约24-28层。该中心只占据大厦的低层,其余部分将作为办公大楼,但未必是国土局自用。“在这样的黄金地段出租写字楼,其收入自然可观。”他作出自己的判断。

  在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南京市国土局一位“交易中心”的负责人否认了民间说法。对于拆迁公告上明确的“建设项目”一事,他解释说:此前国土局确实有这种意向,但只是一个尚未确定的项目,“不知怎么就被列入公告”。

  这位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从1992年起,利济巷2号就被划入南京市城市改造规划。年久失修及白蚁的危害,使这里的建筑成为危旧房。2003年,这里的土地被纳入南京市当年的土地储备计划。

  所谓土地储备计划,是南京市为缓解市区土地供需矛盾、平抑过高的商品房价格而推出的一项新政策,由市国土局土地储备中心先期征购闲置的地块,然后有计划地投放市场,进行招标、挂牌和拍卖。交易所获取的收入交纳市财政,而先期拆迁的费用由市土地交易中心筹集。

  这位人士承认,利济巷2号地块有着不菲的价值,目前大约每平方米12000元。如果进入土地市场,将带来一笔丰厚的收入。

  “这块地虽然已经确定为建办公楼,”他说,“但具体项目的出台,还要经历拆迁、入库、出库上市等若干环节。”

  面对国土局与拆迁公告上的不同说法,有当地居民认为,等大楼筹建时,一切自然会水落石出。

  “依据《土地法》规定,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政府有权将其划拨为办公用地。”南京大学教授高波认为,市国土局拿走这一地块,从程序上讲无可厚非。

  著名房地产律师秦兵则认为,《土地法》本身就存在着一定问题,一些掌管着土地“生杀大权”的国土局之所以敢四处圈地,根源在于法律没有对此进行约束。

  慰安所遗址位于南京市中心,毗邻繁华的商业区。2002年8月,与利济巷2号一路之隔的利济巷1-117号(单号)的17000多平方米土地,拍出了2.01亿元,相当于每平米12000元,这一价格是当时南京土地出让的“标王”。

  南京市苏杰评估公司的一位评估师,对包括利济巷2号在内的拆迁地块进行了估价:划入拆迁范围的土地,约有12亩左右,如果作办公或商业用途,每亩的基准价为1000万元,交易时可有20%的浮动;如果是商业住宅开发,每亩的基准价是506.67万元,交易时可有40%的浮动。

  “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段,怎么能长期被民宅占用呢?”当地的一位住户不无自嘲地说。

  4月的论证会上,有官员算了一笔账:经过评估,利济巷一带的拆迁补偿标准约为每平方米4730元,总计7587平方米的拆迁面积,仅补偿款就要3500万元。目前,拆迁申请人——南京市国土局已经支付了近3000万元。

  南京白下区政府的有关文件则称,目前拆迁的总款项已经支出5000万元。

  “利济巷拆迁难止的另一个原因是,交易中心先期投入的巨额费用。”这一结论也让经盛鸿教授对利济巷的未来命运难以乐观。


       资料来源:转载  2011.11.22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