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李俊华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240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俾斯麦”号和俾斯麦(上)

已有 321 次阅读2022-7-4 01:24 分享到微信

俾斯麦号和俾斯麦(上)

 

626

李俊华 选编

【中国“福建”号航母下水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浏览世界著名舰船时,二战时“俾斯麦”号战舰引起了我的注意。1936年,德国开工建造其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俾斯麦”号,排水量五万吨。显然它是为了纪念十九世纪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然二者命运却大相径庭。“俾斯麦”号战列舰1940年服役,41年首战就被英国海军击沉,葬身大西洋。而俾斯麦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为德国统一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本文根据学者雷颐的长文《俾斯麦,我的非洲地图位于欧洲》删节而成。】

 

俾斯麦(18151898)是19世纪德国统一的最大功臣。18629月末,他被任命为普鲁士王国--德国首相兼外交大臣时,普鲁士已崛起多时,但距最后统一仍有相当距离。最大的困难在于,德意志的一些小邦国分别在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控制、影响下。俾斯麦知道,这三个邻国,都是德国统一绕不过去的门槛,统一德国必然要与这些国家发生激烈冲突,最后只能用战争才能解决问题。但他绝非逞匹夫之勇的鲁莽之辈,决不会同时“三面出击”,到处树敌。相反,他认真分析欧洲形势,决定利用诸大国间矛盾,充分施展外交手段,各个击破,最终达到目的。他上任一年半后,就发动了“普丹战争”。接着又和奥地利、法国打了两仗。简单说,七年内打了三场战争。这三场战争一次比一次规模大,对手一个比一个强。通过这三场战争,普鲁士最终统一了德国。因此他被称为“铁血宰相”。

俾斯麦是个精于外交手段,对国际大事、地缘政治有准确判断的外交家。这三次战争的前前后后,他都进行了成功的外交活动。俾斯麦的外交思路非常明确,决不同时四面受敌,必要时,甚至找到与潜在对手的共同利益,孤立、分化主要敌人。结果,普鲁士每次“铁血”行动,都能得到相关多数国家的赞同,至少是中立。对他来说,没有必要,决不扩大战争。

德国统一后迅速崛起,开始成为欧洲的中心。俾斯麦清楚地预料到,崛起的德国必会引起欧洲列强的焦虑不安。由于普法战争,特别是有争议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为德国占有,法国的复仇情绪长时间难以消除。因此,俾斯麦清楚与法和解几乎无望,所以他的外交政策将孤立法国作为首要目标,制约法国是德国稳定和平外部环境的重要条件。他确信德国的主要活动舞台在欧洲大陆而不是海外。他认为在英、法、德、俄、奥欧洲五强中,最理想状态是德国始终能与法国之外的其他三个强国联盟,结成“四国同盟”制衡法国。但是,英国坚守光荣孤立、不肯结盟,俾斯麦只好试探俄奥两国意愿。奥地利与俄国正为巴尔干问题激烈争斗,所以奥国宁愿与昔日仇敌德国结盟,也不愿与俄联手;俄国也只愿与德国联盟,而不愿与奥地利结盟。幸好巴尔干局势渐趋平静,俾斯麦使尽外交手段,总算以居中人身份把俄奥撮合到一起,并且促成三国在18731022日签订协议,组成了一个松散的“三皇同盟”,有效期到1875年。

能把奥国拉过来与德国建立同盟关系殊为不易,因为七年前普奥战争奥国惨败,奥国控制的一个小邦被普鲁士吞并。18668月末,普奥双方正式签订和约。俾斯麦回忆道,“至为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给对方留下了无法和解的情绪,是否给他们的自尊心带来了无法医治的创伤,这种考虑就是我宁可不实行拿破仑式凯旋进入维也纳这一政策的依据”。但军方对他大为不满。在与奥国签订和约时,俾斯麦力排众议,签订了对奥国较为宽容的条约。知进知退,见好就收,战争完全为政治上必要服务。这一原则将具有政治、战略远见的政治家俾斯麦与那些只知一味猛打猛杀的莽撞军人区别开来。

更严重的挑战是,战败国奥地利提出了停战条约后,威廉一世与军方完全不同意,认为作为战胜国的德国获利太少,要乘胜追击,获取更大利益。但俾斯麦却提出一定要接受奥地利提出的停战条件,就此议和。他的理由是,:“我们必须保留与我们今天的敌人重新友好的可能性,假如奥地利遭受到严重损失,那么它可能成为法国和我们任何一个敌国的盟友,而向普鲁士复仇。对俾斯麦的建议,普王表示绝不能接受。几经抗争无效,俾斯麦提出辞职。在这种情况下,普王才接受他的意见,与奥地利议和。

俾斯麦的目的和方法,是通过一系列同盟,最大限度地孤立法国,反复声明“我们已经吃饱”,打消其他各国对德国的顾虑和警戒,为德国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他的目标和理想并不是开疆拓土,不是得到某一个国家的友好,而是要一种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大局,在这个大局中,除法国之外的所有国家都需要德国,至少不反对德国,尤其要防止针对德国的联盟出现。据此,他提出了德国国际战略的五个基本原则,主要有:放弃在欧洲进行任何形式的领土扩张;在德国境内全面压抑扩张的野心,压抑一切与将奥地利吞并进来的企图;绝不介入其他欧洲列强的海外殖民政策;必要时积极阻止欧洲内部爆发战争。他警告说,欧洲的战争不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倾向,那就是一点战争的星火,很容易迅速蔓延开来。

他担任首相几十年,一直坚持以欧洲大陆为核心的政策,被称为“大陆政策”。

十九世纪是“炮舰时代”,殖民主义凭借船坚炮利横冲直撞,到处建立殖民地。然而,等到德国统一、开始强大时,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殖民地,已被英、法强国瓜分得所剩无几。

随着德国的强大,德国国内要求海外殖民地的声音渐起,并越来越高。对此,俾斯麦嗤之以鼻,根本不予考虑。1873年他在给威廉一世的信中再次明确表示,要坚决排除在欧洲以外谋求领土。在19世纪80年代初法国占领突尼斯受到列强反对时,俾斯麦却出人意料地表示支持,以此向法国示好。因为他认为,法国侵占突尼斯与德国利益无涉,可以借此缓和与法国的关系。1881年他曾直截了当地说“只要我还是帝国宰相,我们就不搞殖民政策”。因为他知道,若在海外谋求殖民地必将与“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冲突,这将导致德国的灾难。为打消欧洲各国的担心,他总是强调说德国的政策是已经“吃饱了”,又被称为“满足政策”。

1888年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三皇之年”。39日,威廉一世逝世,其身患重病的儿子腓特烈·威廉继位,称为腓特烈三世。但继位99天后,腓特烈三世即病故,威廉一世之孙威廉二世于6月继位。登位掌权的威廉二世此时只有29岁,年轻气盛,早就认为德国已经强大,是世界强国,要与当时世界第一强国英国一争高下,对俾斯麦的大陆政策非常不满。现在大权在握,他决心抛弃俾斯麦制定的,转而推行走出欧洲、面向世界,追求世界强权的“世界政策”。新皇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转向,当然有人支持、拥护,为之宣传、辩护。188812月,一位非洲问题学者拿着非洲地图向俾斯麦详细讲解非洲现状,英法在非洲殖民情况,鼓吹积极向海外殖民,力陈德国向非洲派遣远征军、扩大殖民地必要性时,俾斯麦冷冷反驳说:“您的非洲地图十分漂亮,然而我的非洲地图位于欧洲”。

 

                                            (上)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