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8月29日 汉长陵札记
2021. 8. 29
李俊华
很早就想来刘邦的长陵看看。这两年又屡屡被疫情所阻,越受阻心越急,于是每天无数次看天气预报,庆幸云雨散去,今天终于成行。
早晨7:30左右就上了公交车。在三桥东倒车后再换乘1146路。但刚上车司机就告知前方有事故,此时还未通车,故此须绕路。于是我只好提前在泾渭大道旅游路口下了车,一直向东走去。这一走,我就要多走2~3公里路。糟糕的是高德导航也屡屡出错,两次把我导向完全错误的小路,无奈向路边人家求助,幸亏热心人对我说:就沿此路一直向东走,走到右拐看到钢板铺成的大道就到了。我信心大增,步子也轻快起来。大约一站多路后,我在看到了路南的钢板铺路时也看到了高大的“汉高祖刘邦长陵”导览图,此时已是10:30。这时才步子放缓,边走边拍照。又过了大约一刻钟后,终于来到了长陵封土的西北角位置。
也许是位置不同,看起来这长陵反而不如汉宣帝杜陵气派,比汉武帝的茂陵逊色更多。它高约三十余米,四周已经用绿色围栏围起来,随处可见“严禁攀爬”的警示牌。而就在警示牌不远处,一个足以钻入的空隙赫然在目,显然常有人在此出入,围栏已经被掀得翘起。我正在犹豫要不要钻进去时,一位自驾游的男士说,这牌子说严禁攀爬,并没有说严禁钻入嘛……。我一听有理,便迅速摘下相机手机背包挂在围栏高处,一边口中念念有词给自己行为找依据:我辈逾墙钻穴非他图,只为响应领袖号召,亲临实地学点儿历史而已。一位老者还帮我用力扯起围栏翘起的部分,使我顺利进入围栏。待我整好装束开始向上攀登时,回头一看,六七位游客都已散去,只我一人进入了围栏内。也顾不的许多便快速向封土顶攀上,短短几分钟,我已站在了长陵封土顶。
这陵墓顶部的面积也不大,看荒草萋萋说明确实人迹罕到。
放眼望去,四周景物都被轻纱似的薄雾萦绕其间。东南方向也不过数百米,一个大小几乎相同的封土堆就是吕后墓。目光越过吕后墓,更远的方向一排硕大的烟囱是发电厂。向西望,远处也有几个封土堆若隐若现,那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刘盈的安陵、戚夫人以及赵王如意墓和诸多近臣陪葬墓。正南方向就是西安市的高楼林立,雾气更重。北部略显单调,是渭北的村落民居
应该说,陵园保护也算尽力了,从修路到植树都还不错。但围栏圈起来不准人攀爬到墓顶、植树过密无法靠近陵墓并非良策。我以为,围栏外若留出数米宽空地修建这些年各处可见的步行栈道,效果更好,它给人留出近距离眺望、瞻仰帝陵的空间,更给人留出了在旷古幽深的历史长河中探索、思索的空间,效果会更好。
我从原路返回又钻出围栏,来到东南方三百米外的吕后墓。在该墓西南角用同样方法钻进围栏,登上吕后墓顶。
站在吕后墓顶遥看刘邦墓,丝毫觉不出刘邦墓的高大,因为它俩高度基本没有明显差别,只是封土边长略小些。也许吕后自以为她的贡献不比丈夫差多少吧。吕后墓的东面偏北一点,一座灰白色为主色调的并不高的建筑,是正在兴建的长陵博物馆,原来说19年竣工开放,不知何故至今仍无动静。
思索脑海中的记忆,长陵以东大概就只有一个汉景帝的阳陵了,其他汉家陵阙都在长陵以西了。一直到兴平的汉武帝的茂陵为止。换句话说,西汉共11个帝王,9个把陵墓建在了渭北塬上。
我用力踩踏了几下脚下这个吕后墓,不禁思绪弥漫。我也是凡人思维,无法释怀吕后残害戚夫人的暴行。不管有多少积怨,恐怕这个女人的嫉妒心是最主要的。戚夫人比吕后漂亮,戚夫人的儿子也比太子刘盈更聪明。这些都成了被害根源。
刘邦从起兵到称帝只用了七年时间。那一年,刘邦从垓下大胜而归,于是邀来众父老乡亲,回想奋斗史,刘邦慷慨击筑唱起了“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也被自己激动得落泪!然而到了宋代,诗人张安道诗却讥讽道,落魄刘郎作帝归,樽前一曲《大风词》。才如信越犹俎醢,安用思他猛士为。这首诗多么似曾相识!对,就是“谁敢横刀立马”几乎异曲同工。
在这两个陵墓从周围到墓顶的徘徊、流连时,我想了很多。历史书籍里把刘邦称为第一个以农民起义形式建立的政权,但刘邦并非本分种地的农民,其后各改朝换代的皇帝,也绝少与农民有关。不过都是裹挟着千百万农民为自己的皇帝交椅火中取栗而已。但每次的改朝换代、新皇帝还是懂得把与民休养生息放在第一位,用降低赋税,减少劳役,鼓励开垦荒地等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距离第一代君主登基也不过十几、二十余年,就实现了经济大发展,百姓富裕,国库充盈。而我们经历过的那个改天换地伟大时代,却在鼎革伊始就告知百姓,追求生活富裕是可鄙的,而“与人斗其乐无穷”!一直斗到宁要某的草也不要某的苗这种天下奇闻。确实是五千年历史中绝无仅有的大手笔,是历朝历代无人敢做的创新!创新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而这距离站起来也不过十年时光。
思之,作为农业国,老子的无为之治是绝对的有道理!
这天阳光有些晦暗不明,偶尔有一缕阳光自乌云缝隙中透出,洒在巨大的长陵封土上,不由感叹起李白那半阙“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返程车上,一乘客与我攀谈,他的意思是,看来看去也不过是几个黄土疙瘩,有啥看头儿。我笑笑没吭声。然我想,此行收获颇大。尤其是想到深圳作家陈秉安对历史、真相、未来的见解,既是简单常识,也是至理名言!
历史遗迹就是如此,不到实地游走,很难有思想火花迸发,也难有真实真切的感慨……。
8月30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