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李俊华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240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震 撼 的 一 分 钟

已有 1131 次阅读2019-7-24 23:23 分享到微信

           -----我看贝五“命运交响曲”

2019. 7. 19

                                                   李俊华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小标题是“看”命运交响曲?而不是“听”?哦,这与我最初接触这个曲子的过程有关。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也叫“命运交响曲”。这个曲子有点儿特点,开始的连续重击犹如命运敲门给许多初学者留下强烈印象。许多普及型音乐讲座也都是以这个开头儿做引子,铺开了讲述的。

我开始听这个曲子时与多数人不同,我对这个曲子隆重的开头儿没什么感觉。也许是我偏爱于无标题音乐“跟着感觉走”的惬意,不屑于命题曲目“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吧。然而我在听了几遍之后却对第二乐章、第三乐章渐渐产生了浓厚兴趣,我觉得,这俩乐章的雄浑、厚重更动人心魄,有一种高蹈于云天之上的昂然、雍容、自信,远超开始的第一乐章。当然第四乐章是结尾,是全曲的高潮,也确实更加壮怀激荡。而我在看到由伯恩斯坦指挥的第五交响曲后有一种一见倾心的感觉,对伯恩斯坦的指挥简直到了痴迷地步。尤其是2002年央视科技频道播出的52集系列片《感受交响音乐》中选用黑白胶片的伯恩斯坦指挥的贝五,而且只用了最后结束时的一分半钟镜头。就是这一分多钟视频,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以至于许多时候都顾不上跟着曲子哼哼曲调了,只是目不转睛盯着伯恩斯坦每一个细微动作,恨不能一边通过那一气呵成、潇洒优美的指挥动作享受无边的审美情趣,一边在间不容发之中细细品咂、汲取每个动作生命内涵的延申,吸取每个音符所诠释的音乐营养。每次都看得我如醉如痴,忘乎所以。

贝五的第四乐章曲长八分钟。

我却而不懂音乐的结构、主题等技术性问题。只能用大致的段落、小节区分。在此前的六分钟旋律中,雄浑高亢、高潮迭起的旋律一阵阵撞击着我心灵、感情。在一段平缓乐曲后,伯恩斯坦的指挥棒渐渐加强了力度,由小幅度挥舞的双臂不断举过头顶,预示着一个风生水起、浑然天成的高潮来临。只见他微微弯下腰,双臂开始同时朝一个方向左右来回甩动,动作幅度之大令人震撼!却又不得不赞叹,真美!这样的大幅度甩动五、六次之多时才猛然一顿,然后右臂高高扬起,指挥棒在空中划过一个美得叹为观止的的大圆弧,接着,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又接踵而至,手中的指挥棒欢快、蹦跳般的舞动,然后双手手掌向下,整齐地向下压着手势,一次、两次、三次,每次都仿佛有力拔山兮的重力压下。忽然他那握着指挥棒的右手轻佻、俏皮的往上轻轻一挑、一甩,啊!又一个信手拈来的动作似乎要把所有沉重的命运坎坷一扫而空。这时伯恩斯坦那张苍老的面孔上竟然出现了孩子般的灿烂笑容,花白的头发也在颤抖中有了五线谱的跳跃乐感。接着,指挥家挺直了身子,脸庞低垂而左手单手向上,在空中滑过一个个圆圈,继而是双手欢快地跳跃着打着拍子,脸上的笑容、左右摇着头,左手放缓了频率,右手依旧高扬、指挥棒再次大幅度挥舞、回旋、再一顿、一收,随着最后几个拍节重重的一、二、三,收住--------!

完美结束。

啊!太过瘾了!

没想到,“看”音乐会居然也如此过瘾!

在这一分多钟的黄钟大吕倾泻中,我几乎是摒住了呼吸,完全跟着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左冲右突、奔腾咆哮。现在,音乐结束了,我又像反刍的动物一样开始回味、消化、吸收那巨大的激情喷涌而来的冲动!

每次被指挥家陶醉后我都会想,指挥家对生命的理解必然力争与作曲家融会贯通,才会有如此奇妙的完美结果。指挥家伯恩斯坦把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做到了极致,把对音乐的诠释放大到无限。过去我把小克莱伯当作指挥家的最高峰,如今伯恩斯坦毋庸置疑的超越了小克莱伯;过去,我以为听音乐就是最大享受,看了伯恩斯坦的指挥,我才觉得仅仅听是不够了,于是开始走进音乐厅,现场观看指挥家的风采,用心灵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抚慰、震撼。也由此意识到,当指挥家把自己的生命融入音乐后,其肢体、甚至全身每一部分都会散发出音乐的气场、光芒,这一切,都会在五线谱上交汇,在乐器的轰鸣中喷薄而出,绕梁三日,绵绵不绝。

                      

                                2019. 7. 207.24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李俊华 2019-8-1 05:01
实话说,看过了小克莱伯、伯恩斯坦的指挥,那些大师级的卡拉扬、祖宾·梅塔、阿巴多就真的不能看了。就是我曾一度崇拜得无以复加的小克莱伯,细细品味,也觉得他太细腻、太甜,像茶里放多了糖,有些腻。反而比他几位都年轻了一大块的西蒙·拉特更独辟蹊径,活泼欢快,特别是他吹着口哨在柏林森林音乐会上指挥“柏林的空气”令人叫绝,那不拘一格、潇洒又俏皮的风格令人久久难忘。
只有伯恩斯坦指挥贝多芬曲子时的近似于疯狂的指挥风格,让人感到,他不是指挥音乐,而是用自己的生命诠释贝多芬......。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