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傳統文化與科學:繼承與科學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小組*
摘要:本文以古籍為基礎,介紹了近半個世紀自然科學與古典哲學相結合的跨學科研究成果。科學與傳統文化的關系是繼承和科學發展。
關鍵詞:“道”,“道”場,“道”與人關系學說,經絡科學模型,人體雙向反饋,生物鉸,靈長目膝關節研究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cience:Inheritance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tudy Group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cient books we introduce the achievements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combining natural science with our ancient philosophy for nearly half a centu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cience is inheritance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Tao", "Tao" field, the theory of relation between "Tao" and human, meridian science model, the two-way feedback of human body, biohinges, study on knee joint of Primates.
前言
我們的傳統文化屬於全人類所有,我們古文,繁體字的古籍各地都有收藏,沒有任何人可以壟斷。我們傳統文化的核心古典哲學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唯物主義者必須以古籍記載為準,首先了解古籍中的真實內容,不可搖尾乞憐受西方思想左右為了私欲進行唯心主義的曲解,欺師滅祖。世界上沒有超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思想,應警惕西方精神鴉片的侵蝕和毒害。我們在學術討論會上交流[1-5]以後很多與會者希望交流更多對傳統文化促進科學發展的詳細內容。現僅根據古籍記載如實介紹我們對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進行的調研取例再現,並進行了歸納和介紹有關科學傳承的學術著作,也包括了對[3]提出問題的回答。本文由[3]文的全體作者們共同收集完成。由於,涉及到古代哲學中的眾多家(學派)和文、史、哲,理、工、醫等多學科。同時,所介紹的科研成果並非跟蹤國外導師的方向繼續工作,均為開創性的探索,限於水平以下學術交流難免有誤。本文純屬對我國古典哲學與科學之間關系的初學分享,並不涉及其它任何方面和個人,更與宗教、政治觀點和信仰無關,只為拋磚引玉。
一. “帝命不違”(《詩經·商頌》),“惟天之命,於穆不己”(《禮記·中庸》)- 天主人從,唯獨敬天 。
我國古典哲學中的天只有一面,無醫學、自然、哲學等等之分。“天乃道”(《老子·道德經》),“天乃賜禹洪範九疇”(《尚書·洪範》),“知天知地,勝乃不窮”(《孫子·地形篇》),“聰明睿智,天也”(《韓非子·解老》),“天者理也”(《二程遺書·卷十一》),“以天為宗”(《莊子·天下》)天主宰,“鄒衍… 盡言天事”(《劉向·別錄》) 。“上帝者,天之別名也”(《史紀· 卷二十八》),我們古代稱呼天就是上帝,尚有北京天壇為物證。 “天地含精,萬物化生。”(《列子·天瑞》),天地即天。“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孟子·萬章上》)無形存在。“存天理,滅人欲”(《 朱子語類·卷四》),“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禮記·中庸》)“反天意者必得罰”(見《墨子·非樂》),善惡有報;“若夫成功則天也”(《孟子·梁惠王下》) 等等。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共築感恩敬“天”循“道” ,突出“德”與“愛”,守“法” 和重行之民族魂[1–5]這就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之所在。學習與研究我國古典哲學必須以古籍記載為準,不要迷信後世“權威”們在各種情況下,由於各種原因的誤解。
二. “惟道是從”(《老子·道德經》),“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論語·泰伯》)- “道”存在,人應順從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老子·道德經》),“道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韓非子·主道》) “道之大如天,其廣如地,其重如石,其輕如羽,民之所以知者寡。”(《管子·自心》)“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列子·天瑞》)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道德經》)“無為而物成,是天道也”(《禮記·哀公問》),“公出於道”(《呂氏春秋·大樂》),“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 ·繫辭上》), “捭闔者,天地之道 ”(《鬼谷子·捭闔第一》)捭闔即開合,陰陽;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 ”(《黃帝內經·素問》),“順天意者,兼也;… 。兼之為道也,義正”(《墨子·天誌下》),“道不遠人”(《禮記·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禮記·中庸》)。經過對古籍的查詢尚未發現沒有感受到道的存在者。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道有帶領涵義,是一個含有動作又不可見的名詞,故老子取名沒有恰如其分的名稱強字之為道。但是,道字沒有反映出天與人的主、從關系和確切涵義,容易誤解。延續至今將道理解和翻譯為road, way 等等都是錯誤的,不能表示其確切涵義[6 , 7]。道非迷信,更與宗教無關。考慮到古籍中對道的記載和習慣故以道加引號以表示它義的“道”表示。本文中天、道、德、愛和法的引號並非引用、提請注意,更無諷刺和反面之意,是賦予了新義,兩者不可混淆。
關於本文和文中[1-5,7,32]的“道”是考慮到古籍中對道的記載和習慣故加引號以表示它的特殊涵義。為此,提出了“道”的概念和定義;“道”是自有永有、無形無象,出自“天”,直接、間接或有及無形傳媒命令、指令、引導人類的一個布滿宇宙空間,自有永有無窮大的場即“道”場[1 , 2];“道”與人的關系是“道”—人體內部 —人體反映相關,人體內部即腦及相關系統;人對“道”的順從度可理論計算[1]。因此,“道”非表示道德,更非加引號以表示引起重視或不解其意,要根據涵義的不同嚴格區分。是“道”引領人類通過科學認識物質世界,提高智慧,認識自己和管理被造物,指引人類使人類健康發展。人與“道”的關系應擺正。除己欲“無為為為,而合於道”(《淮南子·原道訓》) 。在中國古代哲學中“道”是核心。“道”與私(情)慾為敵,與Spirit of God同意[6 , 7]。
天人關系是我們古典哲學的精髓。 我們古代哲學家們的很多名言都是提醒和規勸君王應該順天意的。《易經》(《周易》)是天人關係的經典,敬(順、參)至高無上的帝是我國古典哲學的基礎。老子的《道德經》實質是“道”經[3];孔夫子是在傳授具體落實“道”[4]。人順天意萬事興。對順天意的事要多為,對反天意的事要無為。“天”與人的關系是人應順從“天”循“道”行,非僅僅是“合一” 。“合一” 無主、從關系,概念不清[1 , 7];“事各順於名,名各順於天,天人之際,合而為一”(《董仲舒·春秋繁露》)合一的前提是順於“天”,不可順從人(私慾)。傳統文化只有人類有,是要順從“天”。
三.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黃帝內經·素問》) 揭示人體生命活動規律有益於人類健康長壽 。
“經脈流行不止,與天同度,與地同紀”,“與四時相符”(《黃帝內經·靈樞》)。不管你是否相信中醫,中國的老百姓都知道一顆銀針紮下治療上,紮左治療右。而且,人人都可以親身感受得到。如不信,可以試試看。“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見《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針灸能夠產生人眼看不到的神奇效果。北宋天聖年間澆鑄青銅針灸銅人是中國古代醫學家發明的供針灸教學用的人體經絡腧穴模型,對我們傳統醫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一個在表面定位連線刻畫的銅人模型具有直觀性。但是,缺乏科學依據。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理學系在對人體刺激實驗研究中發現針刺傳統醫學穴位處出現的生理反應後,首先揭示刺激穴位與大腦皮層有關,並且首次提出經絡是一個獨特系統和首個經絡科學學說[8]之後,得到中國中醫研究院和北京大學等的實驗重復。北京大學生物學系和物理學系在研究人體軀幹及四肢皮下電阻數值發現最低電阻點恰好在穴位,揭示低阻是穴位的物理特性。並發現實驗最低電阻點之間的連線與古代的經絡線分布相吻合,在率先提出低阻經絡存在及其鎮痛原理後,對最低電阻點(定名為經絡點)又進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生物學、細胞生物學、… 等等的實驗基礎上與北京科技大學以最低電阻點和以直線表達的十四條主要經脈建立了首個人體生命活動的三維模型(又稱生物力學模型或者經絡科學模型)。“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見《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與天地如一”(《黃帝內經·素問》)考慮到“子午流注”後得到了表達十四條主要經脈順應四時運行的人體生命活動的四維模型(又稱四維生物力學模型或四維經絡模型)[9 ,10]。這是經歷半個多世紀的科學實驗研究的科學成果,也是首個生命科學,傳統醫學,生物力學,健康學的四維模型。200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經絡科學》專著,201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二版[10 ],創建了經絡科學新學科。“日夜一周,圈道也”(《呂氏春秋·季春紀》),“循天之道以養其身,謂之道也。”(《董仲舒·春秋繁露》)。
四. “從愛民做起”(《管子·小匡》),“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黃帝內經·素問》) 重視全面健康 ,重視個體差異,重視預防。
醫出於“道”[11]“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 1992年提出人體雙向反饋理念[12]有利於提高生存質量。由於長期以來國內健康只是醫院和衛生部門的事,是人治療人的生理疾病。針對這一偏見1985年[13]提出“大社會健康觀”即“大健康”理念的提出。並且,在此理念下創構及開拓健康學新學科;提出健康學及其哲學、社會、倫理、教育的理論基礎,闡明健康學學科體系與框架結構及分支學科的任務及相互關系後於1993年出版了首部《健康學》專著[13]。“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參天地”(《黃帝內經·靈樞》),考慮到對人體的壹切外界影響因素和人體的七情六欲、信仰、習慣等等一系列內部因素的六類刺激的影響,提出人體雙向反饋和全面健康新理念[14],重視個人的身體差異 ,統一了西方醫學與傳統醫學在維護人體健康方面的作用。時至今日大健康理念在我國順天意得人心。“不治已病治未病”(見《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為此,特別關注老年,婦女的疾病預防和兒童的健康成長。從乙酰膽堿(Acetylcholine)到提醒預防和護理不可逆的老年癡呆(阿茲海默 , Alzheimer's disease)癥;從關節面的形態到婦女膝關節的結構,提醒婦女們對膝關節的保護;根據人體全面健康理論落實對兒童健康成長的提醒等等方面發表了一些科普性文章,這裡就不再贅述。我們的古代哲學重視“道”和公;我們的傳統醫學重視個體和預防。為了提高生存質量我們要不斷前進,要“茍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大學》),要學習 — 創新 — 再學習 — 再創新 — … ,“與時偕行”(《周易·損卦》)。“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呂氏春秋·盡數》),為了提高所有人的生存質量提出了通過疏通經絡實現延緩衰老的保健操[15],不加意念,因人而異,因地制宜活動關節,不受時間、外界條件等等限制,通過關節活動的順序疏通經絡,簡單易行,有益健康。
五. “學而實習之,不亦悅乎”(《論語·學而》),“天生烝民,有物有則 ”(《詩經·大雅 》)-以科學實驗維護我們的古代哲學有益於民族和千秋萬代。
“道生之,德畜之。”(《老子·道德經》)“人之人本於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董仲舒·春秋繁露》)上帝創造人類並且對人性進行規範,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否定上帝創造人類必然會否定道德與法律約束使得私慾泛濫。私慾泛濫容易,規範難;私慾會行獸行,甚至會失去人性如荒淫無恥,佔山為王,人性“退化”,“不進則退”(《鄧析子·無後篇》)。“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黃帝內經·素問》),在我國科學界,甚至於在大學生物學系的教科書中將人是生物錯誤的訂為人是動物,人被列入靈長目動物中的人科,成為一個冠以“科學”名義不容置疑的否定我國古代哲學中關於人來源的依據。科學是以科學實證為基礎,不是說是就“是”。從猿猴變化到人必須是從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則運動副膝關節對於能否穩定的直立和行走起著關鍵性作用。如果四肢行走和直立行走真的是由“進化”演變造成的,則在膝關節面上必然會留下運動變化過程的痕跡。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在對於運動副中的人體膝關節進行的科學實驗揭示,人體膝關節廻轉瞬時中心是一條空間曲線並定名為“生物鉸”後,又對脊椎動物中的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動物和哺乳類動物的關節,尤其是對哺乳類動物的膝關節進行了廣泛實驗研究,其中包括非洲土豚和我國特有的動物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等等;人體與動物的人工關節設計、制造和實驗;步態實驗等等,沒有得到動物及動物與人的關節之間有相互聯系的任何蛛絲馬跡[16 - 34]。最後,在中國科學院院刊《中國科學》中文和英文版向國內、外發表了人與猴科動物之間沒有中間過程的實驗結論。沒有中間過程存在也就談不上“進化”。這是國內首次通過一系列科學實驗鑒定,用實驗數據對以科學名義否定我們古代哲學的設想給予了科學否定;並提出了生物科學新分類[29],支持了生物學的科學性。科學是建立在實證基礎上的,要有大量嚴謹的實驗數據,證據,依據的理性和邏輯推導。當然,如果僅僅是宗教信仰則另當別論;我們尊重信仰自由,但不能強加於人,這裏只談學術問題。科學是唯物的不能想當然,更不是包裝,必須有嚴謹的可以重復的科學實驗數據證實和依靠實驗不斷發展。修正前人的結論必須用嚴謹的科學實驗數據說話;不能由人說是就“是”,不是也“是”;更不能因私慾強迫別人也必須唯命是從。人要崇尚人性,要有尊嚴,要堅守真理[1–5 ,35],要認祖歸根,“滅私慾則天理明矣”(《二程遺書·卷二十四》)。
結束語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傳。”(《荀子·大略》)“天下為公”(《禮記·禮運》),“公則天下平”(見《呂氏春秋·貴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六韜·文韜·文師》)“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朱柏廬·朱柏廬先生治家格言》)“上下同欲者勝”(《孫子·謀攻》);“禮義廉恥”(《管子·牧民》),“治國之道,愛民而己。”(《劉向·說苑》)“兼愛”(《墨子·兼愛》),“仁愛”(《劉安·淮南子》),“仁者愛之體,愛者仁之用。”(《朱熹·朱子語類》)“仁義禮智”(《孟子·公孫醜》),“義,仁,德,信”(見《孫臏·將義》);“法出乎權”(《管子·心術》)順存逆亡則亂,“道生法”(《長沙馬王堆墓出土帛書》),“仁之法,在愛人;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要“胸懷坦蕩,正大光明。” (《朱熹·朱子語類》)“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荀子·修身》)“人君人親不得其所慾,人子人臣不得其所願,此生於不知理義。不知理義,生於不學”(《呂不韋·呂氏春秋》),“無以人之所不欲,而強之於人”(《鬼谷子·謀篇》),“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蘇軾·三槐堂銘》)。要“尊祖,認師,勤學,博覽,重行。”關鍵是看行。 為此,當前教育工作突顯重要,全民有責任,也有義務都應關註教育。針對聽話順從,跟蹤模仿和運動項目達標提出了不同看法。人無完人聽話順從人就很有可能盲目跟隨離經叛道;灌輸、跟蹤、模仿有可能依賴、抄襲、乞討難於自力更生,創新超前;四肢發達,忽視人體全面健康難以提高生存質量。為此,在教育方面曾提出:培養“有道德,有創新能力和全面健康發展的人才。”[36 - 38] 。總之,要培養出自覺以“德”嚴格要求自己,要能獨立思考有主見,要身體全面健康,要“自強不息”(《周易·乾卦》),要“敏於行”(《論語·里仁》),要能抵制各種精神鴉片的毒害以“天下為公”(《禮記·禮運》)為奮鬥目標。人才培養關系到千秋萬代。
根據以上的研究[1–38]認識到:阻礙科學發展的是後人,是君王,是私慾,非傳統文化本身。佔山為王,焚書坑儒,割斷傳統和以“法出乎權”而橫行霸道乃毀我民族,逆歷史潮流而動,應當以史為鑒。建立在以古籍記載,實驗數據和親身實踐的唯物主義基礎上繼承並科學發展承上啟下,在為人之道和維護健康,長壽方面的探索有益於造福於人類。為此,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應在繼承中行出發展,在發展中得到弘揚,可提高民族自尊心、榮譽感和凝聚力;提高人的素質和生存質量;提高對最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必將有益於民族團結和民族振興。最後,以繼承傳統,嚴謹探索,實事求是,由淺入深,堅持不懈,造福人類,“道隱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老子·道德經》)共勉。 “非知之艱,將在行之”(《左傳·昭公十年》),“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誌行,為也”(《墨子·經說上》)。
參考書目
1. 張若菲, 邢軒瑄, 黃若桉, 邢妤珮, 張人驤. 融入傳統文化提高英語教學質量[J] . 校園英語, 2015, 32 : 29.
2. 瞿文吉, 張人驤. 虛心學習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J]. 校園英語, 2016, 13: 206.
3. 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小組. 科學與傳統文化. 道教之音,2016. 12. 27. http://www.daoisms.org/article/zjyj/info-26891.html
4. 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小組. 傳統文化學習:論證儒家思想的精髓是“道”. 美國中文網. 2017,01,17. home/space/do/blog/uid/122428/id/305134.html
5. 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小組. 傳統文化基礎:開啟中國古代哲學的鑰匙. 美國中文網. 2017. 02. 01. home/space/do/blog/uid/122428/id/306090.html
6. 張人驤. 對提高翻譯質量的探討[J]. 海外英語. 2014(23): 289-291.
7. 殷新茹, 殷梅英, 張人驤. 提高翻譯質量[J]. 校園英語. 2016,3:232.
8. 張錫鈞. 1959年全國第一屆經絡科學座談會上發言;“經絡 – 皮層 - 內臟相關”假說. 針灸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4: 100.
9. Zhang Renxiang and Zhang Renji. The Theoretical Summary and Mathematics Expression on the Regulation of Life in Meridian Science[J]. Engineering Sciences, 2007, 5(1): 32-39. [中國過程科學(中文版),2005,7(4):42-46.)
10. 張人驥, 潘其麗, 張人驤等. 經絡科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二版.
11. Zhang Kui, Zhang Liang, Zhang Renxiang, Qu Wenji. Two-way feedback of human body[J]. Proc. of SPIE, 1992, 1380: 326-328. Boston, USA.
12. 張航程. 醫“道”同源,“道”行天下. 道教之音. 2017, 02, 26. htmlhttp://www.daoisms.org/article/zatan/info-28369.html或者萬維讀者網. 2017, 02, 26. http://www.m.creaders.net/blog/u/3680/201702/283944.
13. 張人駿. 健康學[M] .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3.
14. Zhang Liang, Zhang Kui, Zhang Renxiang . The two-way feedback and passing-way of human body[J]. Engineering Science. 2008 , 6(2): 37-41.
15. 張人驤. 延緩衰老保健操. 中國電視報 (京城周刊),2004年3月15日(11期).
16. 張人驤. 人體關節運動分析[J].中美生物力學第壹次學術交流,北京, 北京鋼鐵學院,1979.
17. 蘭祖雲, 張人驤, 張鴻姿. 生物力學中人體關節運動規律的一種實驗方法[J]。力學學報,1981,4:407-410.
18. Zhang Renxia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the human joint. Proc.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1982, 169-170. Compiegne, FRANCE.
19. Zhang Renxiang, Lu Ming, Lan Zuyun, et. al. Stereometric Analysis of The Human Body and Articular Surfaces [J]. SPIE Proc. 1982,361:284-286. San Diego, USA.
20. Zhang Renxiang, Lan Zuyun. The Application of Moire Contour Lines to Study Articulation of Vertebrates [J]. Proc. for 7th Annual Meeting of JSMC. 1982,18-19. Tokyo, JAPAN.
21. 張人驤, 蘭祖雲, 張鴻姿等. 關節的生物力學研究1[J]。力學學報,1982,3: 308—310.
22. Zhang Renxiang. Biomechanical research of joint II [J]. SPIE Proc,1983,398: 159. Geneva, SWITHZERLAND.
23. 張人驤. 東北虎關節面的研究[J]. 動物學研究,1983,4:382.
24. Zhang Renxia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the human knee joint[J]. Acta Machanica Sinica, 1984, 4(2): 139-145.
25. 張人驤, 蘭祖雲. 大熊貓的骨關節面Moire圖示 [J]。獸類學報,1984,4(4):241-246.
26. 張人驤, 蘭祖雲, 瞿文吉. 應用Moire等高線對猴科和長臂猿科動物的股骨膝關節面的對比研究[J]. 動物學研究,1984,5(4):41-44.
27. Zhang Renxiang, Lu Ming, Lan Zuyun. Application of Moire contour fringes to study Nycticebus coucany [J]. SPIE Proc., 1984, 503: 153-158. San Diego, USA.
28. Zhang Renxiang, Lan Zuyun, Qu Wenji. Biomechanical research of joint III[J]. Acta Mechanica Sinica, 1986, 2(2): 178-184.
29. Zhang Ren-xiang, Lan Zu-yun, Qu Wen-ji,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Femoral Articular Facies of Knee of the Primates[J]. Scientia Sinica, 1987, 30(9): 960-966. (中國科學,1987,8: 840-844. )
30. 張人驤, 張葵, 張亮. 哺乳類動物臼齒的Moire等高線研究[J]. 獸類學報,1989,9(1):24-28.
31. Zhang Ren-xiang.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oral articular facies of knees of the Pongidae[J]. Science Bulletin, 33(2): 171-172.
32. 張人驤, 蘭祖雲, 張鴻姿. 人工全髖關節的理論研究[J]. 力學學報,1981(3): 280-286,
33. 張人驤, 鹿鳴, 蘭祖雲等. 利用電阻應變法對人工關節進行研究[J]. 中國儀器儀表學報,1983, 4(4): 403-406.
34. 張人驤, 蘭祖雲, 張鴻姿. 運動生物力學的一種解析研究方法[J]. 北京鋼鐵學院,1982,08. (華北地區1982年運動生物力學學術討論會論文)
35. 瞿文吉, 張人驤. 提高教學質量:通過雙學提高外語專業教育和外語教學質量[J]. 校園英語, 2016, 3: 16.
36. 張人驤. 重視全面健康提高生活質量[J]. 教育藝術. 2005,1:49-50.
37. 張人驤, 瞿文吉. 為創新人才的成長打基礎[J]. 發明與創新, 2005,4: 26.
38. 瞿文吉. 對當前教育的看法[J]. 教育藝術. 2005,9:32-33.
(2017年“中華傳統文化與科學關系”研討會的學術論文)
說明:文章有英文標題與摘要是符合正式學術論文交流的行文規範,並非當今某些人順從洋指揮棒借傳統文化之名為滿足私欲需要。根據會議主席介紹:這一篇學術報告的研究成果除了三.中的個別基礎研究課題外絕大多數都是沒有立項,沒有支持,自費業余或者退休以後進行的,意義深遠。關於學術觀點兼聽則明,前人功過後人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