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marryleele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2242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传统文化与科学:继承与科学发展

已有 4724 次阅读2017-3-8 00:05 |个人分类:教育,健康,生活,社會|系统分类:科技教育| philosophy, research, 科学发展, natural, science, natural 分享到微信


传统文化与科学:继承与科学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小组

摘要:本文以古籍為基礎,介紹了近半個世紀自然科學與古代哲學相結合的跨學科研究成果。科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继承和科学发展。

关键词:“道”,“道”场,“道”与人关系学说,经络科学模型,人体双向反馈,生物铰,灵长目关节研究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cienceInheritance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tudy Group*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cient books we introduce the achievements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combining natural science with our ancient philosophy for nearly half a centu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cience is inheritance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Tao", "Tao" field, the theory of relation between "Tao" and human, meridian science model, the two-way feedback of human body, biohinges, study on knee joint of Primates.

前言

我们的传统文化属于全人类所有,我们古文,繁体字的古籍各地都有收藏,没有任何人可以垄断。我们传统文化的核心古哲学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唯物主义者必须以古籍记载为准,首先了解古籍的真实内容,不可摇尾乞怜受西方思想左右为了私欲进行唯心主义的曲解,欺师灭祖。世界上没有超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思想,应警惕西方精神鸦片的侵蚀和毒害。我们在学术讨论会上交流[1-5以后很多与会者希望交流更多对传统文化促进科学发展的详细内容。现仅根据古籍记载如实介绍我们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进行的调研取例再现,并进行了归纳和介绍有关科学传承的学术著作,也包括了对[3]提出问题的回答本文由[3]文的全体作者们共同收集完成。由于涉及到古代哲学中的众多家(学派)和文哲,理医等多学科,同时,所介绍的科研成果并非跟踪国外导师的方向继续工作,均为开创性的探索,限于水平以下学术交流难免有误。本文纯属对我国古代哲学与科学之间关系的初学分享,并不涉及其它任何方面和个人,更与宗教、政治观点和信仰无关,只为抛砖引玉。

. 帝命不违(《诗经·商颂》),“惟天之命,於穆不己”(《礼记·中庸》)- 天主人从,唯独敬天

我国古代哲学中的天只有一面,无医学自然哲学、 … 等等之分。“天乃道”(《老子·道德》)天乃赐禹洪范九畴(《尚书·洪范》),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孙子·地形篇》),聪明睿智,天也(《韩非子·解老》),“天者理也(《二程遗书·11)以天为宗(《庄子·天下》)天主宰,邹衍...尽言天事(《刘向·别录》) 上帝者,天之别名也(《史纪· 卷二十八》)我们古代称呼天就是上帝,尚有北京天坛为物证。 天地含精,万物化生。(《列子·天瑞》),天地即天。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孟子·万章上》)无形存在;“存天理,灭人欲”(《 朱子语类·卷四》),“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礼记·中庸》)反天意者必得罚”(见《墨子·非乐》),善恶有报;夫成功则天地(《孟子·梁惠王下》),… 等等。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共筑感恩敬 ,突出 ,守 和重行之民族魂1 – 5 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所在。学习与研究我国古代哲学必须以古籍记载为准,不要迷信后世“权威”们在各种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的误解。

. “惟道是从”(《老子·道德经》),“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道”存在,人应顺从

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老子·道德经》),“道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韩非子·主道》),道之大如天,其广如地,其重如石,其轻如羽,民之所以知者寡。(《管子·自心》),“視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列子·天瑞》),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道德》),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礼记·哀公问》),公出于道(《吕氏春秋·大乐》),“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 ·系辞上》), 捭阖者,天地之道 (《鬼谷子·捭阖第一》)捭阖即开合,阴阳;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 (《黄帝内经·素问》),顺天意者,兼也;… 。兼之为道也,义正(《墨子·天志》),“道不远人”(《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礼记·中庸》)。经过对古籍的查询尚未发现没有感受到道的存在者。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有带领涵义,是一个含有动作又不可见的名词,故老子取名没有恰如其分的名称强字之为道。但是,道字没有反映出天与人的从关系和确切含义,容易误解。延续至今将道理解和翻译为road, way,… 等都是错误的,不能表示其确切涵义6 , 7 。道非迷信,更与宗教无关。考虑到古籍中对道的记载和习惯故以道加引号以表示它义的表示。本文中天爱和法的引号并非引用提请注意,更无讽刺和反面之意,是赋予了新义,两者不可混淆。

关于本文和文中1-5732 “道”是考虑到古籍中对道的记载和习惯故加引号以表示它的特殊含义。为此,提出了“道”的概念和定义;自有永有无形无象,出自直接间接或有及无形传媒命令指令引导人类的一个布满宇宙空间自有永有无穷大的场1 , 2 与人的关系是—人体内部 —人体反映相关,人体内部即脑及相关系统;人对顺从度可理论计算1 。因此,“道”非表示道德,更非加引号以表示引起重视或不解其意,要根据含义的不同严格区分。道”引领人类通过科学认识物质世界,提高智慧,认识自己和管理被造物,指引人类使人类健康发展。人与“道”的关系应摆正除己欲无为为为,而合於道(《淮南子·原道训》) 。中国古代哲学中“道”核心。“道”与私(情)欲为敌,与Spirit of God同意6 , 7

天人关系是我们古代哲学的精髓。 我们古代哲学家们的很多名言都是提醒和规劝君王应该顺天意的。《易经》(《周易》)是天人关系的经典,敬(顺、参)至高无上的帝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基础。老子的《道德经》实质是“道”经3 ;孔夫子是在传授具体落实“道”4。人顺天意万事兴。对顺天意的事要多为,对反天意的事要无为。与人的关系是人应顺从行,非仅仅是合一合一” 无主从关系,概念不清1 , 7 ;“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董仲舒·春秋繁露》)合一的前提是顺于“天”,不可顺从人(私欲)。传统文化只有人类有,是要顺从“天”。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黄帝内经·素问》)- 揭示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益于人类健康长寿

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与四时相符(《黄帝内经·灵枢》)。不管你是否相信中医,中国的老百姓都知道颗银针扎下治疗上,扎左治右。而且,人人都可以亲身感受得到。如不信,可以试试看。“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见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针灸能够產生人眼看不到的神奇效果。北宋天圣年间浇铸青铜针灸铜人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发明的供针灸教学用的人体经络腧穴模型,对我们传统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一个在表面定位连线刻画的铜人模型具有直观性。但是,缺乏科学依据。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理学系在对人体刺激实验研究中发现针刺传统医学穴位处出现的生理反应后,首先揭示刺激穴位与大脑皮层有关,并且首次提出经络是一个独特系统和首个经络科学学说8 之后,得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等的实验重复。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和物理学系在研究人体躯干及四肢皮下电阻数值发现最低电阻点恰好在穴位,揭示低阻是穴位的物理特性。并发现实验最低电阻点之间的连线与古代的经络线分布相吻合,在率先提出低阻经络存在及其镇痛原理后,对最低电阻点(定名为经络点)又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等等的实验基础上与北京科技大学以最低电阻点和以直线表达的十四条主要经脉建立了首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三维模型(又称生物力学模型或者经络科学模型)。“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见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与天地如一(《黄帝内经·素问》)考虑到“子午流注”后得到了表達十四條主要經脈順應四時運行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四维模型(又称四维生物力学模型或者四维经络模型)9 10。这是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科学实验研究的科学成果,也是首个生命科学,传统医学,生物力学,健康学的四维模型2003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经络科学》专著,201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二版[ 10 ],创建了经络科学新学科“日夜一周,圈道也”(《呂氏春秋·季春紀》),“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谓之道也。”(《董仲舒·春秋繁露》)。

. “从爱民做起”(《管子·小匡》),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黄帝内经·素问》)- 重视全面健康 ,重视个体差异,重视预防。

医出于“道”11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1992年提出人体双向反馈理念12 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由于期以来国内健康只是医院和生部的事,是人治疗人的生理疾病。针对这一偏見1985年提出大社会健康大健康理念13。并且,在此理念 下构及开拓健康学新学科;提出健康学及其哲学、社会、理、教育的理明健康学学科体系与框架构及分支学科的任及相互关系后于1993出版了首部《健康学》专著13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黄帝内经·灵枢》),考虑到对人体的一切外界影响因素和人体的七情六欲信仰习惯… 等等一系列内部因素的六类刺激的影响,提出人体双向反馈和全面健康新理念14,重视个人的身体差异 ,统一了西方医学与传统医学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的作用。至今日大健康理念在我国天意得人心。“不治已病治未病”(见《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为此,特别关注老年,妇女的疾病预防和儿童的健康成长。从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到提醒预防和护理不可逆的老年痴呆(阿兹海默 , Alzheimer's disease)症;从关节面的行态到妇女关节的结构,提醒妇女们对关节的保护;根据人体全面健康理论落实对儿童健康成长的提醒等等方面发表了一些科普性文章,这里就不再赘述。我们的古代哲学重视“道”和公我们的传统医学重视个体和预防。为了提高生存质量我们要不断前进,要“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大学》),要学习 创新 再学习 再创新 … ,“与时偕行”(周易·损卦)。“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为了提高所有人的生存质量提出了通过疏通经络实现延缓衰老的保健操15 ,不加意念,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活动关节,不受时间、外界条件等等限制,通过关节活动的顺序疏通经络,简单易行,有益健康

. “学而实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天生烝民,有物有 诗经·大雅 》)-以科学实验维护我们的古代哲学有益于民族和千秋万代

道生之,德畜之。”(《老子·道德经》),“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董仲舒·春秋繁露》)。上帝创造人类并且对人性进行规范,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否定上帝创造人类必然会否定道德与法律约束使得私欲泛滥。私欲泛滥容易,规范难;私欲会行兽行,甚至会失去人性如荒淫无耻,占山为王,人性“退化”,“不进则退”(《邓析子·无后篇》)。“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黄帝内经·素问》),在我国科学界,甚至于在大学生物学系的教科书中将人是生物错误的定为人是动物,人被列入灵长目动物中的人科,成为一个冠以“科学”名义不容置疑的否定我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来源的依据。科学是以科学实证为基础,不是说是就“是”。从猿猴变化到人必须是从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则运动副膝关节对于能否稳定的直立和行走起着关键性作用。如果四肢行走和直立行走真的是由演变造成的则在膝关节面上必然会留下运动变化过程的痕迹。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对于运动副中的人体膝关节进行的科学实验揭示,人体膝关节廻转瞬时中心是一条空间曲线并定名为“生物铰”后,又对脊椎动物中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动物和哺乳类动物的关节,尤其是对哺乳类动物的膝关节进行了广泛实验研究,其中包括非洲土豚和我国特有的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等等人体与动物的人工关节设计制造和实验;步态实验等等,没有得到动物及动物与人的关节之间有相互联系的任何蛛丝马迹16 - 34。最后,在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中文和英文版向国内外发表了人与猴科动物之间没有中间过程的实验结论。沒有中间过程存在也就谈不上进化。这是国内首次通过一系列科学实验鉴定,用实验数据对以科学名义否定我们古代哲学的设想给予了科学否定;并提出了生物科学新分类29 ,支持了生物学的科学性科学是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要有大量严谨的实验数据,证据,依据的理性和逻辑推导。当然,如果仅仅是宗教信仰则另当别论;我们尊重信仰自由,但不能强加于人,这里只谈学术问题。科学是唯物的不能想当然,更不是包装,必须有严谨的可以重复的科学实验数据证实和依靠实验不断发展。修正前人的结论必须用严谨的科学实验数据说话;不能由人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更不能因私欲强迫别人也必须唯命是从。人要崇尚人性,要有尊严,要坚守真理1 – 5 35,要认祖归根,“灭私欲则天理明矣”(《二程遗书·卷二十四》)。

结束语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传。”(《荀子·大略》),“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公则天下平”(见《吕氏春秋·贵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六韬·文韬·文师》),“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朱柏庐·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礼义廉耻”(《管子·牧民》),“治国之道,爱民而己。”(《刘向·说苑》),“兼爱”(《墨子·兼爱》),“仁爱”(《刘安·淮南子》),“仁者爱之体,爱者仁之用。”(《朱熹·朱子语类》),“仁义礼智”(《孟子·公孙丑》),“义,仁,德,信”(见《孙膑·将义》);“法出乎权”(《管子·心术》)顺存逆亡则乱,“道生法”(《长沙马王堆墓出土帛书》),“仁之法,在爱人;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要“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朱熹·朱子语类》);“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修身》),“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吕不韦·吕氏春秋》),“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鬼谷子·谋篇》),“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苏轼·三槐堂铭》)。要“尊祖,认师,勤学,博览,重行。”,关键是看行。 为此,当前教育工作突显重要,全民有责任,也有义务都应关注教育。针对听话顺从,跟踪模仿和运动项目达标提出了不同看法。人无完人听话顺从人,就很有可能盲目跟随离经叛道;灌输跟踪模仿有可能依赖抄袭乞讨难于自力更生,创新超前;四肢发达,忽视人体全面健康难以提高生存质量。为此,在教育方面曾提出:培养有道德,有创新能力和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36 - 38以利于兼听。总之,要培养出自觉以“德”严格要求自己,要能独立思考有主见,要身体全面健康,要“自强不息”(《周易·乾卦》),要“敏于行”(《论语·里仁》),要能抵制各种精神鸦片的毒害以“天下为公”(《礼记·礼运》)为奋斗目标。人才培养关系到千秋万代。

根据以上的研究1 – 38认识到:阻碍科学发展的是后人,是君王,是私欲,非传统文化本身。占山为王,焚书坑儒,割断传统和以“法出乎权”而横行霸道乃毁我民族,逆历史潮流而动,应当以史为鉴。建立在以古籍记载,实验数据和亲身实践的唯物主义基础上继承并科学发展承上启下,在为人之道和维护健康,长寿方面的探索有益于造福于人类。为此,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应在继承中行出发展,在发展中得到弘扬,可提高民族自尊心荣誉感和凝聚力;提高人的素质和生存质量;提高对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必将有益于民族团结和民族振兴。最后,以继承传统,严谨探索,实事求是,由浅入深,坚持不懈,造福人类,“道隐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老子·道德经》共勉。 “非知之艰,将在行之”(《左传·昭公十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志行,为也”(《墨子·经说上》)。

参考书目

1. 张若菲,邢轩瑄,黄若桉,邢妤珮,张人骧. 融入传统文化提高英语教学质量[J] . 校园英语, 2015, 32 : 29.

2. 瞿文吉,张人骧. 虚心学习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J]. 校园英语, 2016, 13: 206.

3.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小组. 科学与传统文化. 道教之音,2016. 12. 27. http://www.daoisms.org/article/zjyj/info-26891.html

4.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小组. 传统文化学习:论证儒家思想的精髓是“道”. 美国中文网. 2017, 01, 17. home/space/do/blog/uid/122428/id/305134.html

5.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小组. 传统文化基础:开启中国古代哲学的钥匙. 美国中文网. 2017. 02. 01. home/space/do/blog/uid/122428/id/306090.html

6. 张人骧. 对提高翻译质量的探讨[J]. 海外英语. 2014(23): 289-291.

7. 殷新茹,殷梅英,张人骧. 提高翻译质量[J]. 校园英语. 20163232.

8. 张锡钧. 1959年全第一屆经络科学座谈会上发言;经络 – 皮层 - 内脏相关”假说. 针灸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 100.

9. Zhang Renxiang and Zhang Renji. The Theoretical Summary and Mathematics Expression on the Regulation of Life in Meridian Science[J]. Engineering Sciences, 2007, 5(1): 32-39. [中国过程科学(中文版)200574):42-46.

10. 张人骥,潘其丽,张人骧等. 经络科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二版.

11. Zhang Kui, Zhang Liang, Zhang Renxiang, Qu Wenji. Two-way feedback of human body[J]. Proc. of SPIE, 1992, 1380: 326-328. Boston, USA.

12. 张航程. 医“道”同源,“道”行天下. 道教之音. 2017, 02, 26. htmlhttp://www.daoisms.org/article/zatan/info-28369.html或者万维读者网. 2017, 02, 26. http://www.m.creaders.net/blog/u/3680/201702/283944.

13. 张人骏. 健康学[M] .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14. Zhang Liang, Zhang Kui, Zhang Renxiang . The two-way feedback and passing-way of human body[J]. Engineering Science. 2008 , 6(2): 37-41.

15. 张人骧. 延缓衰老保健操. 中国电视报 (京城周刊),2004315日(11期).

16. 张人骧. 人体关节运动分析[J.中美生物力学第一次学术交流,北京, 北京钢铁学院,1979.

17. 兰祖云,张人骧,张鴻姿. 生物力学中人体关节运动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J]。力学学报,19814:407-410.

18. Zhang Renxia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the human joint. Proc.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1982, 169-170. Compiegne, FRANCE.

19. Zhang Renxiang, Lu Ming, Lan Zuyun, et. al. Stereometric Analysis of The Human Body and Articular Surfaces [J]. SPIE Proc. 1982,361:284-286. San Diego, USA.

20. Zhang Renxiang, Lan Zuyun. The Application of Moire Contour Lines to Study Articulation of Vertebrates [J].. Proc. for 7th Annual Meeting of JSMC. 1982,18-19. Tokyo, JAPAN. 21. 张人骧, 兰祖云,张鴻姿等. 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1[J]。力学学报,19823: 308—310. 22. Zhang Renxiang. Biomechanical research of joint II [J]. SPIE Proc1983398: 159. GenevaSWITHZERLAND. 23. 张人骧. 东北虎关节面的研究[J]. 动物学研究,19834382.

24. Zhang Renxia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the human knee joint[J]. Acta Machanica Sinica, 1984, 4(2): 139-145. 25. 张人骧, 兰祖云. 大熊猫的骨关节面Moire图示 [J]。兽类学报,198444):241-246.

26. 张人骧, 兰祖云,瞿文吉. 应用Moire等高线对猴科和长臂猿科动物的股骨关节面的对比研究[J]. 动物学研究,19845(4)41-44.

27. Zhang Renxiang, Lu Ming, Lan Zuyun. Application of Moire contour fringes to study Nycticebus coucany [J]. SPIE Proc., 1984, 503: 153-158. San Diego, USA.

28. Zhang Renxiang, Lan Zuyun, Qu Wenji. Biomechanical research of joint III[J]. Acta Mechanica Sinica, 1986, 2(2): 178-184.

29. Zhang Ren-xiang, Lan Zu-yun, Qu Wen-ji,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Femoral Articular Facies of Knee of the Primates[J]. Scientia Sinica, 1987, 30(9): 960-966. [中国科学,19878: 840-844.

30. 张人骧,张葵,张亮. 哺乳类动物臼齿的Moire等高线研究[J]. 兽类学报,198991):24-28.

31. Zhang Ren-xiang.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oral articular facies of knees of the Pongidae[J]. Science Bulletin, 33(2): 171-172.

32. 张人骧,兰祖云,张鴻姿. 人工全髋关节的理论研究[J]. 力学学报,1981(3): 280-286

33. 张人骧,鹿鸣,兰祖云等. 利用电阻应变法对人工关节进行研究[J]. 中国仪器仪表学报,1983, 4(4): 403-406.

34. 张人骧,兰祖云,张鴻姿. 运动生物力学的一种解析研究方法[J]. 北京钢铁学院,198208. (华北地区1982年运动生物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

35. 瞿文吉,张人骧.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双学提高外语专业教育和外语教学质量[J]. 校园英语, 2016, 3: 16.

36. 张人骧. 重视全面健康提高生活质量[J]. 教育艺术. 2005149-50.

37. 张人骧,瞿文吉. 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打基础[J]. 发明与创新, 20054: 26.

38. 瞿文吉. 对当前教育的看法[J]. 教育艺术. 2005932-33.


2017年“中华传统文化与科学关系”研讨会的学术论文)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marryleele 2017-3-8 17:25
这是古今中外至今为止见到以古典记载为准,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进行研究。并且,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唯物主义高水平之作。传统文化只有人类有,每位有中国血统的人都应该知道自己民族的真正的传统文化。您知道为什么说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吗?看完这一篇论文以后会纠正很多传统的错误观念,会感到自尊心和荣誉感。并且,有益于民族团结和民族振兴。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